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婷梅主编;王霄霞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17211116
  • 页数:213 页
图书介绍:根据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专业目录设置,医学检验专业更名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由五年缩短为四年。随着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全国范围招生与课程开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已经迫在眉睫,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医学检验专业前五轮规划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基础上,启动首套国家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类本科教材,即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六轮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造骨髓细胞学检验基本方法;第二章阐述红细胞疾病检验技术及应用;第三章为白细胞疾病检验技术及应用,第四章为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级应用。主要介绍讲述了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删除一些方法陈旧、临床上不常用的实验项目,增加介绍近年出现的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如流式细胞术、FISH等;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目录

第一章 造血检验技术 1

第一节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1

实验一 红细胞系统形态观察 1

实验二 粒细胞系统形态观察 3

实验三 淋巴细胞系统形态观察 5

实验四 浆细胞系统形态观察 8

实验五 单核细胞系统形态观察 9

实验六 巨核细胞系统形态观察 11

实验七 非造血细胞形态观察 13

实验八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16

第二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24

实验九 髓过氧化物酶染色 24

一、四甲基联苯胺法 25

二、改良Pereira法 26

实验十 过碘酸-希夫反应 27

实验十一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28

实验十二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30

实验十三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31

实验十四 铁染色 33

第三节 血细胞染色体检验 34

实验十五 染色体标本制作 34

一、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 34

二、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37

实验十六 染色体显带技术 38

一、G显带法 38

二、R显带法 40

实验十七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41

第二章 红细胞检验技术 43

第一节 红细胞疾病的细胞形态学检验 43

实验一 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 43

实验二 巨幼细胞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 45

实验三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 46

实验四 溶血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 47

第二节 铁代谢检验 48

实验五 血清铁蛋白检测 49

一、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49

二、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 50

实验六 血清铁检测 51

实验七 血清总铁结合力检测 52

实验八 血清转铁蛋白检测 53

实验九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 54

第三节 叶酸、维生素Bi2测定 55

实验十 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检测 55

实验十一 血清维生素B12检测 57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一般检验 58

实验十二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58

实验十三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59

第五节 红细胞膜缺陷检验 60

实验十四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60

实验十五 自身溶血及其纠正试验 62

实验十六 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63

第六节 红细胞酶缺陷检验 65

实验十七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65

实验十八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66

实验十九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试验 67

一、改良的WHO推荐法(Zinkhan法) 67

二、快速分光光度法 68

实验二十 丙酮酸激酶活性试验 70

第七节 血红蛋白异常检验 71

实验二十一 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71

实验二十二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72

实验二十三 异丙醇试验 73

实验二十四 血红蛋白电泳试验 74

一、醋酸纤维素薄膜血红蛋白电泳 74

二、血红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76

实验二十五 血红蛋白定量分析 77

一、微柱层析试验 77

二、毛细管电泳法 79

第八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有关检验 80

实验二十六 蔗糖溶血试验 80

实验二十七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82

实验二十八 CD55和CD59检测 83

实验二十九 白细胞Flaer分析方法 84

第九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验 87

实验三十 抗球蛋白试验 88

实验三十一 冷凝集素试验 90

实验三十二 冷热溶血试验 91

第三章 白细胞检验技术 93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 93

实验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FAB MO)形态学检查 93

实验二 急性髓系白血病无成熟型(FAB M1)形态学检查 94

实验三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FAB M2)形态学检查 96

一、M2a型 96

二、M2b型 97

实验四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AB M3)形态学检查 98

实验五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FAB M4)形态学检查 100

实验六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FAB M5)形态学检查 102

实验七 急性红白血病(FAB M6)形态学检查 104

实验八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FAB M7)形态学检查 106

实验九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检查 108

第二节 慢性髓系白血病 110

实验十 慢性髓系白血病形态学检查 110

第三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3

实验十一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检查 113

第四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14

实验十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形态学检查 114

第五节 多发性骨髓瘤 116

实验十三 多发性骨髓瘤形态学检查 116

第六节 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 117

实验十四 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形态学检查 117

第四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检验技术 119

第一节 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检验 119

实验一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119

实验二 出血时间测定 120

实验三 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检测 121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 123

实验四 血小板聚集试验 123

实验五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4检测 126

实验六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检测 128

实验七 血块收缩试验 129

实验八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 129

一、ELISA法 130

二、改良单克隆抗体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 131

实验九 血小板膜糖蛋白试验 132

实验十 血小板活化分析试验 134

实验十一 血浆血栓烷B2检测 135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136

实验十二 凝血时间测定(CT) 136

一、硅管法凝血时间测定 136

二、活化凝血时间法 137

实验十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138

实验十四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140

实验十五 凝血酶时间测定(TT)及其纠正试验 141

一、凝血酶时间测定 141

二、凝血酶时间纠正试验 142

实验十六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 143

一、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活性测定(一期法) 143

二、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活性检测(一期法) 144

实验十七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 145

第四节 抗凝系统检验 147

实验十八 血浆抗凝血酶活性及抗原性检测 147

一、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检测 147

二、血浆抗凝血酶抗原性检测 148

实验十九 血浆蛋白C活性及抗原性检测 149

一、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 149

二、血浆蛋白C抗原性检测 150

实验二十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检测 152

一、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检测 152

二、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检测 153

实验二十一 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 154

一、凝血酶时间纠正试验 154

二、血浆肝素检测 155

三、血浆狼疮抗凝物筛选和确诊试验 156

四、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 157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验 159

实验二十二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159

实验二十三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检测 160

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检测 160

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检测 161

实验二十四 血浆纤溶酶原检测 162

一、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检测 162

二、血浆纤溶酶原抗原检测 163

实验二十五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164

实验二十六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 165

实验二十七 血浆D-二聚体测定 166

一、胶乳凝集法 166

二、ELISA法 167

第六节 与抗血栓和溶栓治疗监测相关的试验 168

实验二十八 抗活化Xa因子活性检测 168

实验二十九 血栓弹力图 169

第五章 综合性实验 173

实验一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73

一、确定是否溶血 175

二、判断溶血部位 178

三、确定溶血原因 178

实验二 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185

一、形态学检验 187

二、细胞遗传学检验 189

三、分子生物学检验 192

四、免疫学检验 194

实验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200

一、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检测 202

二、血浆纤维蛋白肽A检测 203

三、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 204

四、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 205

实验四 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的实验室检查 207

一、筛查试验 209

二、确诊试验 210

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 21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