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浪冲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40272659
  • 页数:6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药学、公共卫生、法医学等各专业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而编学的,教材具有鲜明的专业针对性。全书包括:绪论、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其他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泳法、色谱联用分析法、其他仪器分析法、分析化学信息资源与利用等十七章。
上一篇:大学化学实验下一篇:以太
《分析化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分析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

1.2分析方法的分类 3

1.3分析过程 4

1.4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 5

思考题 7

第2章 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 8

2.1概述 8

2.1.1系统误差 8

2.1.2随机误差 9

2.2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9

2.2.1测量误差的表示 9

2.2.2准确度和精密度 11

2.2.3误差的传递 12

2.2.4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4

2.3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16

2.3.1有效数字 16

2.3.2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 16

2.4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17

2.4.1正态分布 18

2.4.2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19

2.5有限次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19

2.5.1平均值的精密度 20

2.5.2 t分布曲线 20

2.5.3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21

2.5.4显著性检验 22

2.5.5可疑值的取舍 25

2.5.6分析测试的质量控制 26

2.6回归和相关 28

2.6.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28

2.6.2相关系数 29

思考题 30

习题 31

第3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33

3.1滴定分析法 33

3.1.1滴定分析法分类 34

3.1.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方式 34

3.2标准溶液 35

3.2.1基准物质 36

3.2.2标准溶液的配制 37

3.2.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37

3.3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 39

3.3.1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 39

3.3.2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 40

3.4滴定分析计算示例 41

思考题 44

习题 45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47

4.1概述 47

4.2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47

4.2.1酸碱质子理论 47

4.2.2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 50

4.2.3质子条件 54

4.2.4酸碱溶液中酸度的计算 56

4.2.5溶液酸度的控制 62

4.3酸碱指示剂 64

4.3.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64

4.3.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65

4.3.3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66

4.3.4混合指示剂 67

4.4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69

4.4.1强酸与强碱的滴定 69

4.4.2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72

4.4.3多元酸(碱)的滴定 77

4.5终点误差 80

4.5.1强酸强碱的滴定 80

4.5.2弱酸或弱碱的滴定 81

4.6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83

4.6.1酸标准溶液 83

4.6.2碱标准溶液 84

4.7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85

4.7.1直接滴定法 85

4.7.2间接滴定法 86

4.8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 87

4.8.1溶剂的分类 88

4.8.2溶剂的性质 88

4.8.3溶剂的选择 93

4.8.4碱的滴定 95

4.8.5酸的滴定 98

思考题 100

习题 102

第5章 配位滴定法 105

5.1概述 105

5.2配位滴定法基本原理 107

5.2.1配位平衡 107

5.2.2配位滴定曲线 112

5.3金属指示剂 114

5.3.1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 115

5.3.2金属指示剂变色点pMt的计算 116

5.3.3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116

5.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17

5.4.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17

5.4.2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18

5.5配位滴定法滴定方式 118

5.5.1滴定终点误差 118

5.5.2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控制 120

5.5.3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121

5.5.4滴定方式 124

5.6配位滴定法应用示例 126

思考题 126

习题 126

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29

6.1氧化还原反应 129

6.1.1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129

6.1.2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34

6.1.3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135

6.2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136

6.2.1滴定曲线 136

6.2.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 139

6.2.3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 141

6.3碘量法 142

6.3.1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142

6.3.2碘量法的指示剂 145

6.3.3碘量法的标准溶液 146

6.4高锰酸钾法 147

6.4.1基本原理 147

6.4.2高锰酸钾法的标准溶液 148

6.5亚硝酸钠法 149

6.5.1亚硝酸钠法的基本原理 149

6.5.2亚硝酸钠法的指示剂 151

6.5.3亚硝酸钠法的标准溶液 151

6.6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152

6.6.1溴酸钾法和溴量法 152

6.6.2重铬酸钾法 153

6.6.3铈量法 153

6.6.4高碘酸钾法 154

思考题 155

习题 155

第7章 其他化学分析法 157

7.1概述 157

7.2沉淀滴定法 158

7.2.1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158

7.2.2银量法终点的指示方法 162

7.2.3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167

7.3沉淀重量分析法 167

7.3.1沉淀形态和沉淀的形成 168

7.3.2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170

7.3.3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76

7.3.4沉淀条件的选择 177

7.3.5沉淀的过滤和干燥 179

7.3.6沉淀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180

7.4气体挥发法 181

7.4.1直接法 181

7.4.2间接法 181

7.5液-液萃取法 183

7.5.1分配平衡与分配比 183

7.5.2萃取效率 184

7.5.3萃取类型 185

7.5.4液-液萃取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示例 187

思考题 187

习题 187

第8章 电化学分析法 190

8.1概述 190

8.2基本原理 191

8.2.1电化学电池 191

8.2.2液体接界电位 192

8.2.3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193

8.2.4电池的电动势 193

8.2.5电极电位 194

8.2.6极化作用和超电位 195

8.2.7电极的类型 196

8.3电位分析法 199

8.3.1离子选择电极及其种类 200

8.3.2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 207

8.3.3直接电位法 208

8.3.4电位滴定法 211

8.4伏安和极谱分析法 215

8.4.1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15

8.4.2受扩散控制的电解电流 218

8.4.3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 219

8.4.4极谱定量方法 222

8.4.5直流极谱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223

8.4.6极谱和伏安分析的其他方法 223

8.5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230

8.5.1电解分析法 231

8.5.2库仑分析法 235

8.6永停滴定法 239

8.6.1基本原理 239

8.6.2终点确定 239

思考题 241

习题 242

第9章 光谱分析法 246

9.1概述 246

9.1.1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46

9.1.2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248

9.1.3光谱分析仪器 253

9.1.4比较各种光谱分析法和发展概况 257

9.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59

9.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60

9.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79

9.2.3紫外-可见分光光谱的应用 284

9.3荧光分析法 294

9.3.1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94

9.3.2荧光光谱的应用 309

9.3.3荧光分光光度计 310

9.4红外吸收光谱法 311

9.4.1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312

9.4.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338

9.4.3红外光谱仪及实验技术 350

思考题 359

习题 364

第10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69

10.1概述 369

1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370

10.2.1原子的量子能级和能级图 370

10.2.2共振吸收线 371

10.2.3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 372

10.2.4原子吸收线的形状 372

10.2.5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374

10.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75

10.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375

10.3.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380

10.3.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参数 380

10.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实验技术 381

10.4.1实验条件的选择 381

10.4.2干扰及其消除 383

10.5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385

10.5.1杂质限度检查 385

10.5.2定量分析法 385

10.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应用示例 387

10.6.1肝素钠中钾盐杂质的检查 387

10.6.2口服补液盐Ⅱ中总钠含量的测定 387

10.6.3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中氯化钙含量的测定 388

思考题 389

习题 389

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391

11.1概述 391

11.2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394

11.2.1原子核的磁性 394

11.2.2核自旋能级和核磁共振 395

11.2.3饱和与弛豫 398

11.3化学位移 399

11.3.1化学位移的产生 399

11.3.2化学位移 400

11.3.3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401

11.4自旋偶合和自旋系统 404

11.4.1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现象 404

11.4.2自旋偶合和裂分一般规律 406

11.4.3核的化学等价和磁等价 408

11.4.4自旋体系的分类 409

11.4.5核磁图谱的分类 410

11.5核磁共振氢谱法 411

11.5.1核磁共振波谱仪 411

11.5.2核磁共振波谱法应用 413

11.5.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416

11.5.4在化学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416

11.6核磁共振碳谱法简介 417

11.6.1 13 C核磁共振波谱的特点 417

11.6.2 13 C中核磁共振波谱参数 417

11.6.3 13C核磁共振谱图解析 420

思考题 422

习题 423

第12章 质谱分析法 426

12.1概述 426

12.2有机质谱仪 428

12.2.1质谱工作原理 428

12.2.2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428

12.2.3质谱仪的技术指标 443

12.3生物质谱仪 445

12.3.1电喷雾电离质谱 445

12.3.2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 447

12.3.3快原子轰击质谱 450

12.4电子轰击质谱 451

12.4.1电子轰击源 451

12.4.2分子离子峰与碎片离子峰 452

12.5化学电离质谱 458

12.5.1基本原理 458

12.5.2同位素峰 459

12.5.3同位素峰的应用 460

12.6分子结构分析 464

12.6.1质谱法的定性应用 464

12.6.2质谱法的定量应用 466

思考题 467

习题 467

第13章 色谱分析法 469

13.1概述 469

13.1.1色谱法的发展简史 469

13.1.2色谱法的分类 470

13.1.3色谱法的用途及特点 471

13.2分离原理 472

13.2.1分配平衡 472

13.2.2保留参数 472

13.2.3塔板理论 475

13.2.4速率理论 477

13.3经典柱色谱法 479

13.3.1分配柱色谱法 480

13.3.2吸附柱色谱法 480

13.3.3离子交换柱色谱法 481

13.3.4空间排阻柱色谱原理 482

13.3.5柱色谱设备 483

13.4平面色谱法 484

13.4.1基本原理 485

13.4.2分类 487

13.4.3方法与应用 488

13.5气相色谱法 490

13.5.1气相色谱仪 491

13.5.2气相色谱柱 493

13.5.3检测器 497

13.5.4进样系统 500

13.5.5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503

13.6高效液相色谱法 508

13.6.1高效液相色谱仪 509

13.6.2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 512

13.6.3方法与应用 513

13.7超临界流体色谱 515

13.7.1原理 515

13.7.2仪器 516

思考题 517

第14章 电泳法 518

14.1概述 518

14.1.1电泳的基本原理 518

14.1.2电泳的分类 519

14.2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及特点 520

14.2.1毛细管电泳的发展 520

14.2.2毛细管电泳的主要特点 521

14.3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521

14.3.1迁移 521

14.3.2分离效率 525

14.3.3分离度 528

14.4毛细管电泳主要分离模式 529

14.4.1毛细管区带电泳 529

14.4.2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532

14.4.3毛细管凝胶电泳法 534

14.4.4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535

14.4.5毛细管电色谱 536

14.4.6非水毛细管电泳 537

14.5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538

14.5.1高压电源 538

14.5.2毛细管柱 539

14.5.3进样方式 539

14.5.4检测器 541

14.5.5数据记录和处理 542

14.6电泳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542

14.6.1一般分析步骤 542

14.6.2应用举例 543

思考题 548

第15章 色谱联用分析法 549

15.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550

15.1.1概述 551

15.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 552

15.1.3分析方法 555

15.2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 559

15.2.1概论 559

15.2.2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的结构 560

15.2.3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561

15.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562

15.3.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 562

15.3.2分析方法 563

15.3.3应用 565

思考题 566

第16章 其他仪器分析法 567

16.1近红外分光光度法 567

16.1.1概述 567

16.1.2近红外光谱的产生机理和特点 568

16.1.3近红外光谱的主要仪器类型 571

16.1.4近红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73

16.1.5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方式的特点 575

16.2化学发光分析法 576

16.2.1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577

16.2.2化学发光的测量仪器 578

16.2.3化学发光分析法的主要类型 579

16.2.4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 581

16.3示差折光分析法 583

16.3.1折射率原理 583

16.3.2示差折光仪 585

16.3.3应用 587

16.4 X射线粉末衍射法 587

16.4.1基本原理 588

16.4.2 X射线粉末衍射法应用 591

16.5差热分析法 593

16.5.1差热分析原理 593

16.5.2仪器结构 595

16.5.3影响差热分析的主要因素 596

16.5.4差热分析法的应用 597

16.6表面分析法 597

16.6.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98

16.6.2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603

16.7流动注射分析法 609

16.7.1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 609

16.7.2流动注射分析仪器 613

16.7.3流动注射分析的应用 615

思考题 616

第17章 分析化学信息资源与利用 618

17.1分析化学常用书刊 618

17.1.1分析化学图书 618

17.1.2分析化学专业期刊 620

17.1.3文摘 622

17.2分析化学信息网络资源 624

17.2.1信息网络 624

17.2.2数据库 626

17.2.3分析化学相关学术团体 629

17.2.4网络资源的安全与维护 631

思考题 632

附录一 相对原子质量表 633

附录二 常用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表 635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637

附录四 国际制(SI)单位与CGS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常数 640

附录五酸、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 642

附录六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 646

附录七 配位滴定有关常数 648

附录八 标准电极电位表(25 ℃) 652

附录九 标准缓冲溶液于0~95℃的pH 659

索引 660

参考文献 6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