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居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乾朗,闫亚宁,徐裕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2113538
- 页数:295 页
第一章 台湾民居之渊源、类型及历史发展概述 20
第一节 台湾民居之历史发展概述 20
第二节 台湾民居之渊源与类型 20
第二章 史前时期的台湾建筑 29
第一节 自然岩洞为住居 29
第二节 干阑式建筑 30
第三节 石造建筑 31
第四节 聚落之选址 31
第三章 原住民诸族的建筑 36
第一节 泰雅族建筑 36
第二节 赛夏族建筑 39
第三节 布农族建筑 39
第四节 邹族建筑 40
第五节 阿美族建筑 41
第六节 排湾族建筑 42
第七节 卑南族建筑 43
第八节 鲁凯族建筑 43
第九节 达悟族建筑 45
第十节 原住民建筑的外在影响因素 45
第十一节 平埔族的建筑 46
一、17世纪的平埔族聚落 46
二、平埔族善用竹材 46
三、从清代文献中所见的原住民建筑 47
第四章 台湾民居的格局及聚落之布局 50
第一节 台湾民居的格局 50
第二节 常见的住宅平面格局 51
一、一条龙式 51
二、单伸手式 51
三、三合院式 52
四、四合院式 52
五、多护龙式 53
第三节 台湾村落形成之自然地理背景 54
第四节 村落之形态及空间组织 55
第五节 亭仔脚与骑楼 56
一、亭仔脚与骑楼之差异 56
二、传统亭仔脚与骑楼的构造 57
第五章 台湾民居聚落之形成与演变 62
第一节 环境与选址 62
一、龙脉 62
二、空间原型 62
三、城市风水 63
四、聚落与农田水利 64
第二节 城市 66
一、道路系统 66
二、城门方位 67
三、城垣外形 67
四、重要公共建筑物 69
五、住宅 72
第三节 庙埕与广场 72
一、庙埕 72
二、广场 75
第四节 移民社会与聚落 75
一、背景 75
二、移民拓垦路径 77
三、移民祖籍与分布 78
四、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82
第五节 台湾传统移民社会的建筑特质 82
一、前形的引入 82
二、衍化的过程 87
三、洋风式样的影响 94
四、衍化过程的特质与成熟蜕变 101
第六章 台湾民居建造习俗 109
第一节 建造过程与祭神仪式 109
第二节 营造过程视同为生命礼俗 110
第三节 民居建筑的空间形式与人体之对应 111
一、民居建筑与人体功能之对应 112
二、民居建筑装饰与人体功能之对应 114
第四节 匠师的养成 116
第五节 匠师施工器具的崇拜 117
第六节 台湾匠师用之鲁班尺 117
第七节 设计房屋的原则与禁忌 118
第八节 台湾工匠常用之工具 119
第七章 从大木结构探索台湾民居与闽粤古建筑之渊源 124
第一节 大木结构之渊源 124
第二节 斗栱、瓜筒与束木的分析 129
一、斗的分析 129
二、瓜筒的分析 130
三、弯枋的分析 130
四、连栱的分析 131
五、捧前桁的分析 131
六、束与束巾的分析 132
第八章 台湾民居之构造与施工 134
第一节 营建材料 134
一、自然材料 134
二、人工建材 136
第二节 构造类型 138
一、夯土构造 138
二、土?构造 138
三、木构造 138
四、竹构造 139
五、石构造 139
六、砖构造 139
七、钢筋混凝土构造 140
第三节 建筑细节 140
一、台阶与地坪 140
二、墙体 141
三、柱 143
四、梁 143
五、天花板 144
六、屋檐 144
七、屋顶 145
第四节 排给水设计 146
一、给水设施 146
二、排水设施 147
三、防水设施 148
第五节 通风与防风设计 148
一、通风设施 148
二、防风设施 149
第六节 采光及照明设施 149
一、采光设施 150
二、照明器具 150
三、防晒设施 150
第七节 防火设施 151
第八节 防御设施 151
第九节 防鼠设施 152
第九章 台湾民居之装饰 154
第一节 台湾民居彩绘 154
第二节 泥塑与剪黏装饰艺术 155
一、台湾古建筑泥塑与剪黏之传统 155
二、泥塑的基本技术 156
三、灰泥的制作 156
四、泥塑内部的骨架 156
五、模印的技术 157
六、垛头盘长的技术 157
七、加彩泥塑 157
八、剪黏的特点 157
九、剪黏的材料与工具 158
十、剪黏施工技巧 158
第三节 近代台湾民居的交趾陶及泥塑匠师 159
第四节 泉州来台的陶艺匠师柯训与洪坤福 160
第五节 泉州洛阳桥来台的苏阳水 161
第六节 安溪来台的陶艺匠师廖伍 162
第七节 闽南来台陶艺匠师作品之特色 162
第十章 台湾民居与生活形态变迁 166
第一节 19世纪台湾民居的家庭生活 166
一、民居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66
二、民居中的生活文化 167
第二节 清末住宅迈入封闭的平面布局 169
第三节 日治时期台湾民居空间与形式之转变 170
一、20世纪初台湾民居建筑的背景 170
二、时代设计思想的影响 173
三、民居平面、空间与形式的变化 174
第四节 20世纪的洋风与和风住宅 175
一、早期洋式住宅多为回廊殖民式样 175
二、20世纪初期的洋风与和风住宅 176
三、1930年代的现代主义住宅 178
第五节 台湾民居中的家具 179
第十一章 台湾各地民居之特质 184
第一节 北部大屯山区之聚落与民居 184
一、人文发展背景 184
二、大屯山区之传统聚落 185
三、聚落之布局 185
四、北部大屯山区之燕楼李氏匠派 186
五、燕楼李家匠派建筑的特色 188
第二节 中部平原民居之特色 190
一、中部地区的移民 190
二、中部民居的平面格局 190
第三节 高雄地区民居 193
一、历史背景 193
二、民居与文教建筑之实例 195
第四节 屏东传统民居 197
一、屏东地区汉人传统民居的风格 198
二、六堆地区客家的隘门与圣迹亭 199
三、六堆地区客家民居之格局 201
四、屏东地区漳、泉民居之格局 201
第五节 南部恒春地区之民居 203
一、恒春地区传统聚落之分布 205
二、民居平面之形态 206
三、民居的材料与构造特色 207
四、营建匠师 208
第六节 南北客家民居之比较 209
一、台湾客家民居与闽粤客家民居形成差异的原因 210
二、台湾北部与南部客家民居之差异 211
三、台湾客家民居重视风水 212
第七节 澎湖民居 214
一、澎湖聚落之模式 214
二、澎湖民居的空间 215
三、澎湖民居之构造与施工 216
四、澎湖民居的建筑构造 218
第八节 金门民居 222
一、金门的聚落 224
二、合院格局的类型 225
三、金门民居的原形与转化 226
四、棋盘式布局 227
五、山墙与五行象征 228
六、石构造技巧 229
七、木结构与斗栱 230
八、溪底匠派与陈、王两祠之建造 230
第九节 马祖民居 231
一、聚落布局的特色 231
二、民居建筑的特色 232
第十二章 台湾经典民居 238
第一节 台北板桥林本源三落大厝 238
第二节 台北林安泰古厝 241
第三节 台北芦洲李宅 243
第四节 桃园大溪李宅 247
第五节 台中社口林宅大夫第 249
第六节 台中雾峰林宅 251
第七节 台中神冈筱云山庄 256
第八节 台中潭子摘星山庄 260
第九节 彰化马兴陈益源大厝 264
第十节 彰化永靖陈宅余三馆 266
第十一节 屏东佳冬萧宅 270
第十三章 台湾历史老街的保存与活化 276
第一节 台湾历史老街保存活化发展概述 276
第二节 台北三峡老街的保存与活化 277
一、台北三峡老街规划的社会经济脉络 277
二、三峡老街保存与活化的规划目标与执行方式 277
三、三峡老街的活化与再生 281
第三节 万华剥皮寮老街人文生命力的发掘与实践 281
一、剥皮寮老街的空间历史意义 281
二、剥皮寮老街地方历史空间故事的重构 282
三、老街空间历史的拼贴 282
四、古市街人文生命力的植入 284
第四节 空间人文特性的荣枯交替——湖口老街的再生 284
一、湖口老街的空间历史过程 284
二、阅读湖口老街空间的历史人文特性 285
三、老街生命力延续的文化空间再造过程 285
第五节 台北市迪化街区的自主性保存与活化 286
一、迪化街区为台北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历史老街 286
二、政府补偿奖励制度下的居民自主性保存模式 286
三、历史风貌再现的整合性规划内容 287
第六节 台湾历史老街保存活化过程的困境和反省 291
一、历史老街的人文性存续 291
二、整合性的保存目标 291
三、活化与再生地方生活方式的本质 292
主要参考文献 293
后记 294
作者简介 295
- 《甘南民居》黄跃昊,杨林平著 2018
- 《泉州民居营建技术 第2版》姚洪峰,黄明珍著 2019
- 《防城港传统民居》何守强主编 2017
- 《乡土营建 乡村民居建筑与景观改造设计实践》赵坚著 2018
- 《家园记忆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艺术》唐晓军著 2018
- 《团山民居 珍贵的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汪致敏著;政协建水县委员会编 2013
- 《婺州民居传统营造技艺》黄续,黄斌编著 2013
- 《徽派民居传统营造技艺》刘托,程硕,黄续等著 2013
- 《杭州市历史建筑构造实录 民居篇 Vernacular dwellings》王少媚主编 2013
- 《园博园古民居建筑彩画艺术》华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编著 2013
- 《胡琴小型作品集5 下》陈耀星,高扬主编;闫国威执行主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编 2019
- 《管理学原理》闫红博主编 2019
- 《胡琴小型作品集5 上》陈耀星,高扬主编;闫国威执行主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编 2019
- 《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实战》陈韶健著 2020
- 《闫振铎近年作品集》闫振铎著 2010
- 《深入浅出 Java虚拟机设计与实现》华保健著 2020
- 《宋氏姐妹在重庆》杨耀健著 1986
- 《红叶词话》王科健著 2016
- 《计算机控制系统》闫建国主编;李中健副主编;闫建国,李中健,屈耀红,邢小军编 2019
- 《作业治疗》李奎成,闫彦宁主编;张瑞昆,黄锦文,胡军副主编;励建安丛书主编 2019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