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书 青海卷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农业全书·青海卷》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09068560
- 页数:408 页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1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
一、地形地貌 1
(一)祁连山地 1
(二)柴达木盆地 2
(三)青南高原 2
二、土地资源类型及利用现状 2
(一)土地面积 2
(二)土壤类型 2
(三)土地利用现状 6
1.耕地 7
2.园地 7
3.林地 7
4.牧草地 7
5.居民点和工矿、交通用地 8
6.水域 8
7.未利用土地 8
三、土地资源综合评价 8
(一)土地面积大、利用率低 8
(二)土地资源类型多、质量差 8
(三)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差异大 8
(四)土地生态环境严峻 8
第二节 气候资源 9
一、光能资源 9
(一)太阳辐射 9
(二)日照 9
二、热量资源 9
(一)气温 9
(二)积温 9
(三)无霜期 11
三、降水资源 11
(一)降水量 12
(二)蒸发量 13
四、风和风压 13
(一)风向、风速 13
(二)风压 13
五、气压和含氧量 13
(一)气压 13
(二)含氧量 14
六、主要气候特征 14
(一)气温低、日较差大 14
(二)日照充足、潜力大 14
(三)降水少且不均 14
(四)气象灾害频繁 14
第三节 水资源 14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形式 14
(一)冰川资源 14
(二)地表水资源 15
1.河流 15
2.湖泊 15
3.补给类型 16
4.资源数量 16
5.时空分布 17
(三)地下水资源 17
1.地下水资源量 17
2.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17
3.可开采量 17
二、水质特征 18
(一)河流天然水质 18
1.黄河流域 18
2.长江流域 18
3.澜沧江流域 18
4.内陆河流域 18
(二)地热水 18
1.隆起山地断裂型 18
2.沉降盆地型 18
(三)河流泥沙 18
1.河流含沙量及输沙模数 18
2.主要江河输沙量 19
(四)水质污染 19
三、水力资源 19
(一)水力资源蕴藏量及可开发容量 19
(二)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19
1.小型水电站 19
2.大中型水电站 20
四、水资源评价 20
第四节 生物资源 21
一、农作物品种资源 21
(一)粮食作物 21
1.小麦 21
2.青稞(裸大麦) 21
3.蚕豆 21
4.豌豆 21
5.马铃薯 21
6.玉米 21
7.小杂粮 22
(二)经济作物 22
1.油菜 22
2.胡麻 22
3.甜菜 22
4.药材 22
(三)园艺作物 22
1.蔬菜 22
2.瓜类 22
3.果树 22
4.花卉 23
二、林木品种资源 23
(一)林木品种资源分布与结构 23
(二)树种资源及常见树种 23
1.树种资源 23
2.主要森林类型 23
(三)现有古树 23
1.青杨 23
2.小叶杨 23
3.旱柳 23
4.垂柳 24
5.榆树 24
6.桑树 24
7.兰考泡桐 24
8.暴马丁香 24
9.栾树 24
10.核桃 24
11.香椿 24
12.国槐 24
13.青杄 24
14.卫矛 24
15.合欢 24
16.冬瓜杨 24
17.沙棘(沙棘王) 24
(四)珍贵稀有树种 24
三、天然草地与人工牧草资源 24
(一)天然草地类型 24
1.高寒干草原类 24
2.山地干草原类 24
3.高寒荒漠类 24
4.山地荒漠类 24
5.平原荒漠类 25
6.高寒草甸类 25
7.山地草甸类 25
8.平原草甸(盐生草甸)类 25
9.附带草地类 25
(二)天然草地饲用植物种类 25
(三)人工半人工草地饲料资源 26
1.粗饲料 26
2.精饲料 26
3.食品、酿造业副产品 26
4.动物性饲料 26
5.复合饲料 26
四、畜禽品种资源 27
(一)绵山羊 27
1.地方品种 27
2.培育品种 27
(二)牛 27
1.青海牦牛 27
2.青海白牦牛 28
3.犏牛 28
4.青海黄牛 28
(三)马 28
1.大通马 28
2.河曲马 28
3.柴达木马 28
4.玉树马 28
5.青海挽乘兼用马 28
6.青海毛驴 28
(四)骆驼 28
(五)猪 28
(六)鸡 28
(七)蜜蜂 28
1.东方蜜蜂(中华蜜蜂) 28
2.西方蜜蜂 28
3.自繁杂交蜂 29
4.蜜源资源 29
五、渔业资源 29
(一)鱼类资源 29
(二)分布 29
(三)主要经济鱼类 29
(四)养殖鱼类 30
六、野生动植物资源 31
(一)野生动物资源 31
1.野生动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31
2.珍贵动物名录 32
3.野生经济动物和珍稀动物饲养 33
(二)野生植物资源 33
(三)自然保护区 34
1.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5
2.孟达自然保护区 35
3.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5
4.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5
(四)禁猎区 35
(五)国际狩猎 35
(六)野生动植物保护 35
第五节 农村能源 36
一、能源资源 36
(一)地方性常规能源 36
1.水电资源 36
2.煤炭资源 36
(二)生物能源 36
1.农作物秸秆 36
2.薪柴资源 36
3.畜粪资源 37
4.泥炭 37
(三)农村新能源 37
1.太阳能 37
2.风能 37
3.沼气 37
二、农村能源消费 37
1.生活用能消费 37
2.生产用能消费 38
第六节 旅游资源 38
一、旅游资源的分布 38
(一)自然风光旅游资源 38
1.草原风光旅游资源 38
2.森林风景资源 38
3.湖泊景观资源 38
4.山体旅游资源 39
5.特殊地理地貌旅游资源 39
6.江河旅游资源 39
7.狩猎旅游资源 39
(二)人文景观资源 39
1.寺院 39
2.墓葬、石刻 39
3.人造景观旅游资源 40
(三)民族风情与民俗活动 40
二、主要旅游景点 40
(一)青海湖 40
(二)鸟岛 40
(三)塔尔寺 41
(四)瞿昙寺 41
(五)柳湾古墓群 41
(六)同仁热贡艺术 41
(七)盐湖 41
(八)原子城 41
(九)十世班禅大师故乡 41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资源开发前景 41
1.河湟旅游区 42
2.青海湖旅游区 42
3.青南旅游区 42
4.西部旅游区 42
第七节 农业环境 43
一、农业环境演变 43
(一)初步恢复时期(1950—1957年) 43
(二)严重破坏时期(1958—1972年) 43
(三)依法保护时期(1973—1997年) 43
二、农业环境现状 43
(一)农业环境污染 43
1.城市工业“三废” 43
2.乡镇工业“三废” 43
3.农用化学物质 43
(二)农业环境质量 44
1.大气环境质量 44
2.水环境质量 44
3.噪声环境质量 44
(三)农村牧区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1.水土流失严重 44
2.土壤沙化严重 44
3.草原退化严重 44
4.物种生存条件恶化 44
(四)农业环境污染的危害与处理 44
三、农业环境保护 44
(一)依法管理农业环境 44
(二)控制农业环境污染 45
(三)水土流失治理 45
(四)开展植树造林 45
(五)沙漠化治理 45
(六)加大资金投入 46
(七)生态农业建设 46
1.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46
2.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46
3.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 46
4.森林覆盖率增加 46
5.农区畜牧业发展加快 46
6.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46
(八)草原建设 46
(九)建立自然保护区 46
第八节 农业自然灾害 46
一、农业气象灾害 46
(一)干旱 47
(二)霜冻 47
(三)雹灾 47
(四)洪灾 47
(五)风灾 48
(六)雪灾 48
二、病虫害 48
(一)农作物病虫草鼠害 48
1.病害 48
2.虫害 48
3.草害 49
4.鼠害 49
(二)草地鼠虫害 49
1.鼠害 49
2.虫害 49
3.草地毒草 50
(三)森林病虫鼠害 50
1.病虫害 50
2.鼠害 50
第二章 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51
第一节 农村人口与农村劳动力 51
一、农村人口 51
(一)农村人口增长情况 51
(二)农村人口的分布 52
1.人口分布东稠西疏 52
2.人口分布结构比例东部下降西部上升 52
3.人口密度 52
(三)农村人口的构成 53
1.性别比 53
2.年龄比 54
3.民族比 55
二、农村劳动力 56
(一)农村劳动力分布 56
(二)农村劳动力结构 56
1.性别比 56
2.文化程度结构 56
(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及转移 57
1.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57
2.农村劳动力转移 58
3.劳务输出 58
第二节 农业资金 59
一、农业资金投入 59
(一)财政支农资金 59
1.基本建设农牧业支出 60
2.财政支援农业支出 60
3.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农业支出 60
4.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支出 60
5.中央财政支农资金 60
(二)农业信贷资金 60
(三)引进利用外资 61
(四)农村集体资金投入 61
(五)农民个人资金积累及投入 61
(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构成 61
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 62
(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62
1.建成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 62
2.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62
3.林业建设成绩显著 62
4.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机构逐步健全 62
5.牧业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提高 63
6.加快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 63
(二)农村经济实力增强 63
1.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63
2.粮食产量稳步上升 63
3.农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63
(三)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63
(四)投入产出效益比 63
1.整体计算比较 63
2.单项计算比较 63
三、存在的问题 64
(一)监督管理偏松,影响使用效益 64
(二)农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 64
(三)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下降 64
第三节 化肥、农药、农膜 64
一、化肥 64
(一)发展历程 64
1.引进、试验阶段(50—60年代) 64
2.积极推广、普遍使用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64
3.科学施肥阶段(80年代以后) 64
(二)使用水平 65
(三)经营销售 65
二、农用塑料薄膜 66
(一)发展历程 66
(二)使用水平 66
(三)经营状况 67
(四)应用成效 67
1.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67
2.丰富了“菜篮子” 67
3.改善了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 67
4.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67
三、农药 67
(一)发展历程 67
(二)使用水平 68
(三)经营销售 68
第四节 农牧业机械化 68
一、发展历程 68
(一)国营示范初创时期(1953—1965年) 68
(二)社队购机集体经营时期(1966—1980年) 69
(三)个体经营时期(1981—1997年) 70
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70
1.农机总动力和原值 70
2.耕作机械 70
3.农用排灌动力机械 71
4.收获脱粒机械 71
5.植保机械 71
6.畜牧机械 71
7.渔业机械 71
8.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71
9.运输机械 71
10.其他农用机械 72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 72
1.耕、播、收机械化水平 72
2.灌溉机械化水平 72
3.牧业机械化水平 73
4.运输机械化水平 73
5.其他农业机械化水平 73
四、农机化服务体系 73
第五节 农村电气化 73
一、发展历程 73
二、农村电力建设 74
(一)电源建设 74
1.小水电建设 74
2.小火电建设 75
3.太阳能发电 75
4.风力发电 76
(二)电网建设 76
1.大电网覆盖下的农村电网 76
2.地方独立电网 76
(三)电气化县建设 76
1.第一批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76
2.第二批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77
3.第三批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77
三、农村用电水平 77
(一)通电率 77
1.县(市)通电率 77
2.乡(镇)通电率 78
3.村(社)通电率 78
4.农(牧)户通电率 78
(二)用电量 78
1.农村用电量 78
2.县城用电量 79
(三)人均用电量 79
第六节 农田水利 80
一、发展历程 80
(一)新中国成立前 80
(二)新中国成立后 80
1.恢复和稳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80
2.曲折前进阶段(1958—1978年) 81
3.健康发展阶段(1979—1997年) 81
二、水利建设水平 82
(一)水库工程 82
(二)渠道工程 82
(三)电灌工程 82
(四)河防工程 83
(五)机井工程 83
(六)小型水利 83
(七)饮水工程 83
(八)排水工程 83
(九)雨水集流工程 83
第七节 水土保持 84
一、发展历程 84
(一)新中国成立前 84
(二)新中国成立后 84
1.起步阶段 84
2.曲折发展阶段 84
3.稳步发展阶段 84
4.新的发展阶段 84
二、水土流失及分布特征 84
(一)黄河流域 84
(二)长江流域 85
(三)内陆河流域 85
三、治理成果 85
四、综合效益 86
(一)经济效益 86
(二)社会效益 86
(三)生态效益 86
第八节 农用工业 86
一、农业机械工业 86
(一)发展历程 86
1.起步阶段(1950—1964年) 86
2.发展阶段(1965—1979年) 87
3.改革调整阶段(1980—1997年) 88
(二)发展水平 88
1.拖拉机 88
2.柴油机 88
3.机引农具 88
4.场上作业机械 88
5.畜牧机械 88
6.农用运输机械 89
7.排灌机械 89
8.农业机械配件 89
二、农用化学工业 89
(一)化学肥料工业 89
1.发展历程 89
2.生产水平 90
(二)农药工业 90
1.除草剂 91
2.杀鼠剂 91
(三)农用薄膜工业 91
第九节 农村交通运输与邮电 91
一、农村交通运输 91
(一)发展历程 91
1.县、乡公路的兴建与发展 92
2.县乡公路的改善与提高 92
(二)公路交通 93
(三)农村运输 93
1.以畜驮、马车为主的民间运输阶段 93
2.以拖拉机、汽车为主的运输阶段 93
二、农村邮电通信 94
(一)邮政通信 94
1.发展历程 94
2.农村邮政分支机构 95
3.邮路 95
4.农村邮政通信 95
(二)农村电话 96
第三章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区划 97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 97
一、发展历程 97
(一)建场垦殖阶段(1950—1957年) 97
(二)大起大落阶段(1958—1961年) 98
(三)内涵提高阶段(1962—1987年) 98
(四)综合开发阶段(1988—1998年) 98
1.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背景 98
2.一期农业综合开发(1990—1992年) 99
3.二期农业综合开发(1993—1995年) 100
4.三期农业综合开发(1996—1998年) 101
二、主要做法 102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102
2.以水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103
3.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103
4.广泛动员,积极组织群众搞开发 103
5.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引进外资 103
6.强化管理,注重质量 103
7.增加科技投入,开展科技示范 104
三、开发资金的筹措和使用 104
四、群众劳动积累 105
(一)群众劳动积累的形成 105
(二)群众劳动积累的重点和数量 105
1.水利建设 105
2.农田建设 105
3.植树造林 106
4.草原建设 106
5.机耕路建设 106
五、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成效 106
1.扩大了耕地面积 106
2.改善了项目区的生产条件 106
3.提高了项目区的综合生产能力 106
4.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106
5.促进了科技兴农兴牧 106
6.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106
六、重大建设项目 107
(一)“2708”工程项目 107
(二)“3557”工程项目 107
(三)WFP5717/IFAD424项目工程 107
(四)黑泉水库工程 108
(五)中国、青海、海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08
七、农业综合开发前景 109
第二节 扶贫开发 109
一、基本情况 109
(一)贫困县、贫困乡 109
(二)区域分布 110
(三)贫困入口 110
二、贫困的特点 112
(一)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大 112
(二)贫困程度深 112
(三)自然条件严酷 112
(四)经济结构单一 112
(五)社会发育滞后 112
(六)宗教负担沉重 112
三、扶贫开发的历程 112
(一)初期扶贫阶段(1984—1993年) 113
1.政策措施 113
2.主要做法 113
(二)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115
1.实施扶贫“三大工程” 115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15
3.实行扶贫到户 115
4.加强科技扶贫 115
5.建立定点、联点帮扶制度 115
6.扶持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116
四、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 116
1.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116
2.农牧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116
3.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 116
4.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提高 116
5.民族团结,社会秩序安定 116
五、今后扶贫工作的思路和主要对策 117
(一)扶贫思路和目标 117
(二)主要对策 117
第三节 农业区划 118
一、发展历程 118
(一)50年代 118
(二)60年代 118
(三)70年代 118
(四)80年代 118
(五)90年代 119
二、综合农业分区 119
(一)东部黄土高原农林牧副区 119
(二)青海湖环湖牧农林渔区 119
(三)柴达木盆地牧农林工矿副食区 119
(四)青南高原牧林区 120
三、农业区划成果与应用 120
(一)主要成果 120
(二)成果应用 120
1.经济效益 120
2.社会效益 120
3.生态效益 121
第四章 农业生产水平 122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 122
一、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与布局 122
(一)第一产业 123
(二)第二产业 123
(三)第三产业 123
二、农林牧副渔业结构与布局 124
三、种植业结构与布局 125
四、粮食作物结构与分布 125
第二节 种植业 126
一、发展历程 126
(一)新中国成立前 126
(二)新中国成立后 127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6年) 127
2.曲折前进阶段(1957—1965年) 128
3.徘徊阶段(1966—1976年) 128
4.改革发展阶段(1976—1997年) 128
二、生产水平 128
(一)粮食作物 128
1.小麦 128
2.青稞 129
3.蚕豆 129
4.豌豆 129
5.马铃薯 129
6.小杂粮 129
(二)经济作物 130
1.油料作物 130
2.甜菜 130
3.果品 130
4.瓜类 130
(三)其他农作物 130
1.蔬菜 130
2.青饲料作物和绿肥 131
三、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131
(一)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 131
1.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131
2.改进了农业服务体系 131
3.促进了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131
(二)名、特、优基地建设 132
1.油菜基地建设 132
2.水果生产基地建设 132
3.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132
4.蚕豆生产基地建设 132
5.其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133
四、病虫害预测预报 133
五、植物检疫 133
(一)国内植物检疫 133
(二)进出境检疫 133
第三节 林业 134
一、发展历程 134
(一)新中国成立前 134
(二)新中国成立后 134
二、生产水平 135
(一)绿化造林 135
(二)防护林体系建设 135
1.“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136
2.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 136
3.省级重点林业工程 136
(三)天然林资源保护 136
1.严格控制资源消耗 136
2.加强林业法制建设 136
3.建立林业管理和执法体系 137
(四)沙区治理 137
(五)森林经营管理 137
1.森林经营 137
2.森林保护 138
3.护林防火 138
4.森林病虫害防治 138
第四节 畜牧业 138
一、发展历程 138
(一)新中国成立前 138
(二)新中国成立后 139
1.恢复发展阶段(1950—1957年) 139
2.曲折前进阶段(1958—1965年) 139
3.缓慢发展阶段(1966—1976年) 139
4.改革振兴阶段(1977—1997年) 140
二、生产水平 140
(一)产值产量 140
1.绵羊及绵羊产品 140
2.山羊及山羊产品 141
3.牛及牛产品 141
4.猪及猪产品 141
5.鸡及鸡产品 141
6.马匹及马产品 141
7.驴及驴产品 141
8.驼及驼产品 141
9.兔及兔产品 141
10.蜂及蜂产品 141
(二)草原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改善 141
(三)科学养畜水平逐年提高 141
(四)畜牧兽医和草原服务体系建设 141
(五)农业区养殖业 141
三、重点工程项目 141
(一)青南防灾基地建设项目 141
(二)国家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 141
(三)农区“致富工程”建设项目 142
四、商品基地建设 142
(一)商品瘦肉型猪基地 142
(二)毛绒及牛羊肉生产基地 142
第五节 渔业 142
一、发展历程 142
(一)自然捕捞阶段(1949—1958年) 142
(二)掠夺式捕捞阶段(1959—1979年) 142
(三)保护利用阶段(1980—1997年) 143
二、生产水平 143
(一)渔业养殖 143
1.水库养鱼 143
2.湖泊人工养殖 143
3.养鱼技术 144
4.养殖品种 144
(二)水产品产量 144
(三)国外智力引进 144
三、渔业资源保护 145
(一)队伍建设 145
(二)法规建设 145
(三)封湖育鱼 145
第六节 乡镇企业 146
一、发展历程 146
(一)社队企业的产生 146
(二)社队企业的解体 146
(三)社队企业的重新兴起 146
(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46
二、生产水平 148
三、地位和作用 149
(一)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49
(二)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149
(三)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出口创汇 150
(四)农村经济的骨干力量 150
(五)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150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 150
(七)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150
(八)促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和地方工业的合理布局 151
(九)提高了农民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 151
(十)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和农民企业家 151
第七节 国有农林牧渔场 151
一、农垦农场 151
(一)发展历程 151
1.格尔木农场 152
2.贵南牧场 152
(二)生产水平 153
1.经济效益提高 153
2.贡献逐年增加 153
3.一、二、三产业持续发展 153
4.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153
二、国营林场、苗圃 153
(一)国营林场 153
1.玛可河林业局 154
2.麦秀林场 154
3.东峡林场 154
4.江西林场 154
5.北山林场 154
6.祁连林场 154
7.仙米林场 155
(二)国有苗圃 155
1.大通县城关苗圃 155
2.西宁市小桥苗圃 156
3.互助双树苗圃 156
4.乐都县林业苗圃 156
三、国有种畜场 156
(一)三角城种羊场 157
(二)英德尔种羊场 157
(三)河卡种羊场 157
(四)湖东种羊场 157
(五)大通种牛场 157
(六)门源种马场 157
(七)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157
四、国有渔场 157
(一)青海湖渔场 157
(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水产养殖场 158
(三)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渔业公司 158
(四)青海省鱼类原种良种场 158
五、国有良(原)种场 158
(一)发展历程 158
(二)生产水平 158
六、国有园艺场 159
(一)西宁市二十里铺园艺场 159
(二)西宁市南滩园艺场 159
(三)化隆县群科园艺场 159
(四)民和县园艺场 159
(五)循化县园艺场 159
(六)乐都县园艺场 160
(七)贵德县园艺场 160
(八)化隆县甘都园艺场 160
七、监狱农场 160
(一)发展历程 160
(二)生产水平 160
(三)农田水利建设 161
(四)农业机械化 161
(五)林、果业 161
第五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163
第一节 农村土地改革 16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封建土地关系 163
(一)生产资料占有 163
(二)主要剥削方式 164
1.地租 164
2.转嫁负担 164
3.额外剥削 164
4.债务剥削 164
5.赋税 164
6.雇工 164
7.沙娃 164
8.宗教寺院的剥削制度 164
二、减租和重点反霸 164
三、土地改革 165
(一)做法与步骤 165
1.制定土地政策 165
2.深入发动群众 165
3.组织阶级队伍 165
4.划分阶级成分 165
5.开展反霸斗争 165
6.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果实 165
7.开展复查工作 166
(二)土地改革成果 166
1.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166
2.摧毁了封建势力的统治 166
3.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66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66
一、农村互助组 166
(一)发展历程 166
(二)组织形式与政策 167
1.临时性互助组 167
2.季节性互助组 167
3.常年互助组 167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67
(一)发展历程 167
1.试办阶段(1952年春—1954年夏) 167
2.发展阶段(1954年秋—1956年底) 167
3.整顿巩固阶段 168
(二)初级社的管理 168
1.生产资料管理 168
2.财务管理 168
3.劳动管理 168
4.分配制度 168
(三)初级社的政策 168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69
(一)建立过程 169
(二)整顿合作社 169
(三)高级社的体制与经营管理 170
第三节 牧区民主改革和互助合作 170
一、封建生产关系 170
(一)草场占有 170
(二)牲畜占有 170
(三)主要剥削方式 170
1.雇工放牧 170
2.出租牲畜 171
二、民主改革 171
(一)实行“三不两利”政策 171
(二)实行轻税政策 171
(三)调整畜产品价格 171
(四)发放牧业贷款 171
三、互助合作运动 171
(一)互助组 171
(二)牧业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牧场 172
1.发展过程 172
2.管理与政策 173
第四节 农村牧区人民公社运动 173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 173
(一)建立过程 173
(二)建社初期的管理体制 174
(三)人民公社的初步整顿 174
二、人民公社体制调整 175
(一)纠正“一平二调” 175
(二)调整经营管理体制 175
(三)农村政策调整 176
(四)改善经营管理 176
1.计划管理 176
2.劳动管理 176
3.财务管理 176
三、农村“四清”运动 176
(一)“四清”运动的准备和试点 176
(二)“四清”运动的展开及后果 177
四、农业学大寨 177
(一)发展历程 177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78
第五节 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 179
一、农村牧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演变 179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过程 179
1.试办阶段(1979年初—1980年7月) 179
2.发展阶段(1980年8月—1981年4月) 179
3.普及阶段(1981年7月—1983年3月) 179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形式 180
1.专业承包、联产计酬 180
2.统一经营、联产到劳 180
3.统一经营、联产到组 180
4.包产到户 180
5.包干到户 180
(三)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过程 180
二、农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与巩固 181
(一)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制度 181
1.制定完善土地承包办法 181
2.开展土地分等定产试点 181
3.“两田制”试点 182
4.延长土地承包期 182
5.实行土地流转机制 182
(二)稳定完善草场承包制 183
(三)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84
1.建立健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 184
2.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84
3.加强农业承包合同管理 184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85
(一)发展历程 185
1.起步阶段(1984—1987年) 185
2.发展阶段(1987—1997年) 185
(二)形式和特点 185
1.多层次 185
2.多行业 186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186
第六章 农业教育、科技、文化与卫生 188
第一节 农业教育 188
一、农业教育 188
(一)高等农业教育 188
1.初创、调整时期(1958—1966年) 188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188
3.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7年) 188
(二)中等农业专业教育 189
1.新中国成立前 189
2.新中国成立后 189
二、农村教育 190
(一)发展历程 190
1.接管改造时期(1949—1952年) 190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190
3.曲折前进时期(1958—1961年) 190
4.调整充实时期(1962—1965年) 190
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191
6.改革奋进时期(1977—1986年) 191
7.依法治教时期(1986—1997年) 191
(二)农村牧区普及教育 191
1.发展历程 191
2.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192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192
4.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192
(三)职业技术教育 193
(四)农村成人教育 193
1.扫除文盲教育 193
2.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194
3.绿色证书培训 194
4.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194
第二节 农业科学研究 195
一、发展历程 195
(一)新中国成立前 195
(二)新中国成立后 195
1.起步阶段(1949—1965年) 195
2.停滞徘徊时期(1966—1976年) 195
3.稳定发展时期(1977—1997年) 195
二、科研成果 195
(一)种植业 195
1.品种选育 195
2.栽培技术 202
3.土壤肥料 202
4.植物保护 203
5.果树蔬菜 203
(二)林业 203
1.林木种子 203
2.干旱浅山造林技术 203
3.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203
4.沙漠化防治技术 203
5.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203
6.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建设 203
(三)畜牧业 203
1.品种改良培育 203
2.牲畜疫病防治及兽药疫苗的研制 203
3.饲草饲料 203
4.饲养管理及草原管理 204
5.实用牧业新技术 204
6.畜产品加工 204
7.基础研究及软科学 204
(四)水产 204
1.渔业资源调查 204
2.水产养殖技术 204
(五)农田水利 204
1.节水灌溉 204
2.盐碱地改良 204
(六)农业气象 204
三、主要科技成果介绍 213
1.高原338春小麦 213
2.青春533春小麦 213
3.青海10号蚕豆 213
4.白菜型油菜青油241 213
5.甘蓝型双低杂种油菜青油331 214
6.甘蓝型双低油菜青油14号 214
7.草原12号豌豆 214
8.青海省马铃薯脱毒粒型种薯批量化生产及其推广应用的研究 214
9.青海国家复份种质库的创建及30万份种质安全转移和保存中监测技术研究 214
10.下寨65马铃薯 214
11.五大作物农田杂草群落种群演替与一次性除草技术研究 214
12.日光节能温室 215
13.青海温暖灌区粮食作物间套复种技术推广 215
14.牦牛复壮综合技术研究 215
15.C型肉毒梭菌透析培养菌苗的研究 215
16.利用荒漠和盐碱地建立人工草场的研究 215
17.青海省家畜家禽疫病的病原诊断及流行概况 215
18.绒山羊开发利用 215
19.育成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 215
20.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育种研究 216
21.青海绵羊主要线虫寄生阶段幼虫动态及防治的研究 216
22.青海省虹鳟鱼的引种及养殖示范研究 216
23.黑颈鹤专业考察 216
24.柠条直播造林技术推广项目 216
25.房木害虫——梳角窃蠹的防治研究 216
26.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整地技术 216
27.高海拔沙地青杨深栽旱作造林技术 216
28.《中国年最大一小时和六小时雨量均值、变差系数等值线图》 216
29.《青海湖水位下降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217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 217
一、种植业技术推广 217
(一)推广机构 217
(二)推广内容和方法 218
1.以良种和常规技术推广为特征的初期阶段 218
2.以丰收计划和科技承包为特征的大面积推广阶段 218
(三)推广成果 218
(四)效益分析 220
1.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20
2.主要科技因素定量分析 220
二、林业技术推广 221
三、畜牧业技术推广 222
四、农机技术推广 222
五、水利技术推广 223
(一)推广机构 223
(二)推广内容 223
1.节水灌溉技术 223
2.盐碱地改良技术 223
3.水利工程防渗抗冻胀技术 223
4.“旱地龙”抗旱节水增产技术 223
5.雨水集流利用技术 223
第四节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23
一、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23
(一)机构沿革 223
(二)发展历程 223
1.组织群众自评、自选、自繁、自推阶段(1950—1957年) 223
2.“四自一辅”阶段(1958—1977年) 224
3.向“四化一供”过渡阶段(1978—1997年) 224
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24
(一)绵、山羊良种繁育体系 224
1.绵羊 224
2.山羊 225
(二)牛良种繁育体系 225
1.牦牛 225
2.黄牛 225
(三)猪、禽良种繁育体系 225
1.猪 225
2.鸡 225
三、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26
(一)林木采种基地建设 226
(二)林木新品种引种与培育 226
1.杨树 226
2.果树 226
3.柠条 226
4.华北落叶松 226
(三)苗木生产 226
四、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26
第五节 农村文化 227
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227
二、农村文化工作队伍 228
三、农村文化活动 228
(一)发展历程 228
(二)民间文化活动 228
(三)民间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活动 229
(四)文化网点服务活动 229
(五)农村文艺创作 229
四、农村民间艺术 230
(一)民歌 230
1.河湟花儿 230
2.藏族民歌 231
3.土族民歌 231
4.回族、撒拉族“宴席曲” 231
(二)民间舞蹈 231
1.藏族民间舞蹈 231
2.土族民间舞蹈 231
(三)民间美术 231
1.以民族服饰装饰为主的民间刺绣艺术 231
2.以热贡艺术为代表的民间绘画艺术 231
3.以酥油花为特色的民间雕塑艺术 231
(四)地方戏曲 232
(五)民间曲艺 232
五、农村民间习俗及民俗节日文化 232
第六节 农村卫生 233
一、发展历程 233
(一)新中国成立前 233
(二)新中国成立后 234
1.起步阶段(1949—1957年) 234
2.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 234
3.改革提高阶段(1978—1997年) 234
二、农村牧区医疗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 234
(一)农村牧区卫生组织建设 234
1.“三级网”建设 235
2.分级管理 235
3.向青南地区派遣医疗队 235
(二)预防保健 236
1.初级卫生保健 236
2.“三项建设” 236
(三)地方病防治 237
1.防治机构 237
2.法规建设 237
3.宣传教育 237
4.疫源调查与防治 237
(四)中医与民族医药 237
1.中医与民族医药的发展 237
2.专业队伍建设 238
3.藏药资源 238
三、农村计划生育 238
(一)发展历程 238
1.宣传动员阶段 238
2.初步开展阶段 238
3.全面开展阶段 239
4.深入开展阶段 240
(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 241
1.全省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241
2.计划生育率、综合节育率不断提高 241
3.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 241
4.人口素质有所提高 241
5.农牧民群众生育观发生了转变 241
6.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 241
第七章 农村市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进出口贸易 242
第一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 242
一、农村牧区国合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242
(一)起步阶段(1950—1957年) 242
(二)曲折徘徊阶段(1958—1977年) 243
(三)健康发展阶段(1978—1997年) 243
二、农村集贸市场 244
(一)新中国成立前 244
(二)新中国成立后 244
1.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 244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60年) 245
3.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年) 245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245
5.恢复和发展时期(1977—1997年) 245
三、农村个体私营经济 246
(一)恢复发展时期 246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246
(三)限制取消时期 246
(四)健康发展时期 246
(五)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247
第二节 农产品购销 248
一、粮食购销 248
(一)自由购销阶段(1949—1952年) 248
(二)统购统销阶段(1953—1984年) 248
1.粮食统购 248
2.粮食统销 249
(三)合同定购计划销售阶段(1985—1992年) 251
(四)市场购销阶段(1993年以后) 252
二、油料购销 252
(一)油料统购 252
(二)油料统销 252
1.城镇人口用油 252
2.工商行业用油 253
3.特需用油 253
4.农村牧区用油 253
5.中价油供应 253
三、农牧副土特产品购销 253
(一)购销政策 253
(二)蜂产品产购销 254
(三)瓜果产品产购销 254
第三节 农牧产品价格 254
一、农牧产品价格变化 255
(一)粮食价格 255
1.收购价 255
2.各种差价 256
(二)油菜籽价格 256
1.收购价 256
2.等级差价 257
(三)畜产品价格 257
1.绵羊毛 257
2.牛皮 258
3.羊皮 258
4.菜牛羊 258
5.生猪、猪肉 259
(四)中药材 260
1.收购价 260
2.各项差率 261
二、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 262
第四节 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 262
一、粮油加工与贮藏设施建设 262
(一)粮油加工 262
1.水磨加工 262
2.制粉工业 262
3.挂面生产 263
4.油类加工 263
(二)粮油储藏 264
1.仓库设施 264
2.仓储保管 264
3.仓储管理 264
二、畜产品加工与储藏设施建设 264
(一)设施加工 264
1.毛纺 265
2.地毯 265
3.皮革 265
4.乳品 265
5.肉类 265
6.杂骨 266
(二)仓储设施 266
1.通用仓库 266
2.专用仓库 266
第五节 对外经济贸易与技术交流 267
一、对外贸易 267
(一)农副土畜产品的出口贸易 267
1.收购调拨时期(1949—1979年) 267
2.部分自营出口到基本自营出口时期(1980—1997年) 267
(二)农业生产资料进口 268
1.化肥进口 269
2.农药进口 269
二、利用外资 269
三、争取无偿外援,引进国外农业先进技术 269
四、技术引进与交流 269
1.日本国粮援项目 270
2.青海省种子检验工作项目 270
3.中国油菜改良项目 270
4.欧援青海省马铃薯发展项目 270
5.中国欧盟技术合作“青海省畜牧业开发项目” 271
第八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272
第一节集体经济收益分配 272
一、互助组的收益分配 272
二、农牧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 272
(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 272
1.初级社的收益分配 272
2.高级社的收益分配 273
(二)牧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 273
1.初级畜牧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 273
2.公私合营牧场的收益分配 274
三、农村牧区人民公社的收益分配 274
(一)分配政策 274
1.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形式(1958—1961年) 274
2.“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分配形式(1962—1965年) 275
3.“基本口粮加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1966—1978年) 275
(二)分配水平 275
1.收入水平 275
2.收益分配结构 276
3.粮食分配 277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收益分配 277
(一)分配形式的变化 277
1.农业生产责任制 277
2.牧业生产责任制 278
(二)农村经济收入与分配 278
1.总收入 278
2.收入分配 278
3.农牧民收入构成 279
第二节 农业经济效益 279
一、农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 279
(一)劳动生产率 279
(二)耕地利用率 280
(三)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 280
(四)投入产出率 281
(五)粮食商品率 282
(六)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及收益 282
1.亩产值 282
2.亩成本 282
3.亩成本纯收益率 282
二、农业经济效益变化特点 284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6年) 284
(二)徘徊阶段(1957—1978年) 284
(三)稳定增长阶段(1979—1997年) 284
第三节 农牧户经济收支 284
一、农牧民总收入 284
(一)恢复增长起步阶段(1950—1956年) 284
(二)缓慢增长徘徊阶段(1957—1977年) 285
(三)持续快速增长阶段(1978—1997年) 285
二、农牧户总收入及构成 285
(一)劳动者报酬收入 285
(二)家庭经营总收入 285
(三)转移和财产性收入 285
三、农牧民生产经营支出及其构成 285
(一)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286
1.非农产业费用 287
2.生产费用 287
3.商品性支出 287
(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 287
(三)生产性固定资产拥有量 287
四、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287
(一)纯收入水平 287
1.家庭经营收入成为纯收入的主体 287
2.来自非农产业收入比重上升 287
3.现金收入大幅度增长 287
4.低收入户减少 288
(二)在全国的位次变化 288
五、农牧民负担 288
第四节 农牧民生活 289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牧民生活 289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牧民生活 290
(一)消费水平及变化特点 290
(二)消费结构及变化特点 290
1.食物质量明显提高 290
2.购买中高档衣着用品明显增多 291
3.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91
4.高档耐用消费品支出成倍增加 291
5.银行存款成倍增加 291
三、农村小康建设 291
第五节 农村社会福利保障 292
一、政府救济 292
(一)自然灾害救济 293
1.生产自救 293
2.互助互济 293
3.救灾改革 293
(二)社会救济 294
二、农村五保户供养 294
(一)孤儿院收养 294
(二)五保户供养 294
(三)敬老院安置 295
三、农村优抚 296
(一)群众优待 296
1.代耕、帮工 296
2.优待劳动日 296
3.优待现金 296
(二)国家抚恤和补助 297
1.一次性抚恤金 297
2.伤残抚恤 297
3.定期抚恤和复退军补助 297
(三)复员退伍安置和两用人才开发 297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97
第九章 农村基层组织与精神文明建设 299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 299
一、基层政权建设发展历程 299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基层政权形式 299
1.区乡(镇)、闾邻 299
2.保、甲 299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层政权建设 300
1.农业区的基层政权建设 300
2.牧业区的基层政权建设 300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00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基层政权建设 301
二、乡镇机构设置及干部配备 302
(一)乡镇机构设置 302
(二)乡镇干部配备 302
(三)乡镇干部培训 302
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302
(一)农民代表会议制和人民代表会议制 302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普遍选举制度 303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304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在青海的活动及影响 304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304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年) 304
(二)困难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04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年) 305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7年) 305
1.支部领导班子建设 305
2.发展党员工作 305
3.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306
4.党员干部培训 306
5.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 306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 306
一、村(牧)民委员会的建立 306
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实施 308
三、村(牧)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 308
四、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 309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309
(二)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309
(三)建立制度,完善法制 309
(四)及时验收,适时命名 309
(五)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 309
第四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 310
一、乡村集体经济组织 310
二、农民专业协会 310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 311
(一)发展历程 311
1.创建发展阶段(1951—1956年) 311
2.曲折发展阶段(1957—1979年) 311
3.改革发展阶段(1980—1997年) 312
(二)改革成效 312
四、农村股份合作制 312
五、农村供销合作社 313
(一)组建创业 313
(二)曲折前进 313
(三)改革发展 313
六、农村保险互助组织 314
第五节 农村牧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5
一、农村牧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315
(一)形势政策教育 315
(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315
(三)民族宗教政策教育 31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7
(一)发展历程 317
1.起步阶段 317
2.发展阶段 317
3.规范阶段 317
4.深化阶段 318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318
1.坚持思想教育,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农民 318
2.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318
3.坚持学先进,树典型 318
4.坚持发展科教文化事业 318
5.坚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 318
6.坚持搞好阵地建设 318
(三)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319
1.思想认识有了飞跃 319
2.精神境界有了升华 319
3.文化素质有了提高 319
4.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319
5.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319
(四)基本经验 319
三、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 320
(一)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 320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宣传工作 320
2.改革开放时期的法制宣传工作 320
3.依法治理工作 320
(二)农业立法 321
(三)农业执法 321
(四)人民调解工作 321
(五)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 322
(六)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 322
四、农村牧区社会治安管理 322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牧区的社会治安工作 322
(二)农牧区社会治安状况的发展演变 323
(三)严打与专项斗争 323
1.组织战役阶段(1983年8月—1987年1月) 323
2.专项斗争阶段(1988—1998年) 323
3.除“六害”斗争 324
4.禁毒斗争 324
5.收缴枪支 324
(四)农牧区治保组织 324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24
五、村镇建设 324
(一)村镇建设历程 324
1.初步建设阶段(1950—1957年) 324
2.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8年) 325
3.稳步发展阶段(1979—1997年) 325
(二)村镇规划 325
第十章州(地、市)农村经济 326
第一节 西宁市 326
一、农业自然资源 326
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327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28
(一)农牧业生产水平 328
(二)农村产业结构 328
(三)“菜篮子”工程 328
(四)乡镇企业 329
(五)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建设 329
(六)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 329
第二节 海东地区 329
一、农业自然资源 330
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332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33
(一)种植业 333
(二)林果业 333
(三)畜牧业 333
(四)渔业 334
(五)乡镇企业 334
(六)农业综合开发 334
(七)农村改革 335
(八)农民生活 336
四、海东农业的战略地位 336
五、制约因素与发展潜力 337
(一)制约因素 337
(二)发展潜力 337
第三节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338
一、农业自然资源 338
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340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41
(一)种植业 341
(二)林业 342
(三)畜牧业 342
(四)水产业 342
(五)乡镇企业 342
(六)农村产业结构 342
(七)农牧民生活 342
第四节 海北藏族自治州 342
一、农业自然资源 343
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343
三、农业综合开发 344
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45
(一)种植业 345
(二)林业 345
(三)畜牧业 345
(四)乡镇企业 346
(五)农牧业区划 346
(六)农牧民生活 346
第五节 海南藏族自治州 347
一、农业自然资源 347
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348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49
(一)种植业 350
(二)林业 350
(三)畜牧业 350
(四)水产业 350
(五)乡镇企业 350
(六)农村产业结构 350
(七)农牧民生活 350
第六节 黄南藏族自治州 351
一、农业自然资源 351
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352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53
(一)种植业 353
(二)林业 353
(三)畜牧业 353
(四)乡镇企业 354
(五)农村产业结构 354
(六)农牧民生活 354
第七节 玉树藏族自治州 354
一、农牧业自然资源 355
二、农牧业发展历程 356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57
(一)畜牧业 357
(二)种植业 357
(三)林业 358
(四)扶贫开发 358
第八节 果洛藏族自治州 358
一、农业自然资源 358
二、农业发展历程 359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59
(一)畜牧业 359
(二)种植业 360
(三)林业 360
(四)扶贫开发 360
第十一章 农业机构 362
第一节 省级农业管理机构沿革 362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9月—1966年4月) 362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9月) 362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6年10月—1997年12月) 362
第二节 省级农业管理机构 363
一、中共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 363
二、青海省农业厅 363
三、青海省畜牧厅 364
四、青海省水利厅 364
五、青海省林业局 365
六、青海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365
七、青海省气象局 365
第三节高、中等农业院校 366
一、青海大学 366
二、青海省农林学校 366
三、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 366
四、青海省水利学校 367
五、青海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367
第四节 农业科研机构 367
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367
二、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367
三、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368
四、青海省农牧业综合区划研究所 368
五、青海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368
六、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68
七、青海省机械科学研究所 368
八、青海省水产研究所 369
九、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69
1.西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369
2.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369
3.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369
4.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369
5.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369
6.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369
第五节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369
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369
二、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机构 370
三、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机构 370
四、农业机械管理推广机构 371
五、林业技术推广机构 372
六、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 372
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 373
第六节 省直属农口企事业单位 373
一、省人民政府直属企业单位 373
二、青海省农业厅直属企事业单位 373
(一)青海省农垦局 373
(二)青海省水产局 374
(三)青海省“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374
(四)青海省农业厅外资项目办公室 374
(五)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74
(六)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374
(七)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 374
(八)青海省鱼类原种良种场 374
(九)农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374
(十)青海省乡镇企业培训中心 374
(十一)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374
(十二)青海省乡镇企业联合建筑总公司 374
(十三)青海省乡镇企业供销总公司 374
三、省畜牧厅直属企事业单位 374
(一)青海省草原总站 374
(二)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374
(三)青海省畜牧科技咨询站 374
(四)青海省兽医卫生检疫站 374
(五)青海省饲料兽医药监察所 374
(六)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 374
(七)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374
四、省水利厅直属企事业单位 374
(一)外事外经办公室 374
(二)防汛抗旱办公室 374
(三)水资源费征收办公室 374
(四)水利管理局 374
(五)水土保持局 374
(六)黑泉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 375
(七)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75
(八)水利水电工程局 375
(九)地方水电处 375
(十)建设管理中心 375
(十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375
(十二)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75
(十三)雪龙滩水电厂 375
(十四)古浪堤电厂 375
(十五)水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375
(十六)格尔木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375
(十七)格尔木河水电综合开发公司 375
五、省林业局直属事业机构 375
(一)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375
(二)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375
(三)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 375
(四)青海省林产化工物资供应站 375
六、省气象局所属单位 375
(一)青海省气象台 375
(二)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 375
(三)青海省气象科研所 375
(四)青海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376
(五)青海省气象通信台 376
(六)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76
(七)青海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 376
(八)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376
附录一 农业大事记 377
附录二 重要农业文献、法规目录 385
附录三 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资料 387
后记 407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自我保健按摩全书 彩图典藏版》张威编著 2018
- 《物联网与嵌入式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马德新 2019
- 《昆虫王国 写给孩子们的百科全书》贝贝狗童书馆 2018
- 《罪全书 3》蜘蛛著 2020
-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 农科各专业用 第2版》罗志刚编 2014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中国农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欧晓明,司乃国,陈杰编 2019
- 《招标采购实用法规全书》王军主编 2019
- 《大众汽车维修资料全书 2008-2018款车型》瑞佩尔主编 2019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严琼燕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两京烟云》陈诗泳,赖秀俞责任编辑;(中国)千慧 2019
- 《HTML5从入门到精通 第3版》(中国)明日科技 2019
- 《反常识》张娟责任编辑;(美国)邓肯·J.瓦茨 2019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