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语义的变化转换研究  词概念框架视角
语义的变化转换研究  词概念框架视角

语义的变化转换研究 词概念框架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光蓉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4805845
  • 页数:3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选择猪、狗、鹰、鸡和蝇这五个动物词作为对象代表,依靠所拟构的框架,以其最初的施指为起点,通过“五个结合”即历时与共时、概念/意义与形式、词法与句法、语言与言语、聚合和组合,试图揭示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变化转换的宏观制约因素及一般动因、变化转换的具体动因(包括功能动因和发生学上的动因)、变化转换的机制、变化转换中转喻的发生域与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变化转换的思维特征。
《语义的变化转换研究 词概念框架视角》目录

第1章 引论 1

1.1 缘起 1

1.2 理论基础 1

1.3 概念、词概念与词概念框架的定义 5

1.4 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等 7

1.5 相关术语的定义 9

1.6 各章内容简介 11

第2章 框架内变化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及用例总汇 13

2.1 制约因素及宏观动因与一词多义的成因 13

2.2 变化的形式单位概念及用例 14

2.2.1 “猪”框架 15

2.2.2 “狗”框架 16

2.2.3 “鹰”框架 23

2.2.4 “鸡”框架 25

2.2.5 “蝇”框架 28

2.3 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及用例 29

2.3.1 “猪”框架 29

2.3.2 “狗”框架 33

2.3.3 “鹰”框架 53

2.3.4 “鸡”框架 57

2.3.5 “蝇”框架 70

2.4 既变化又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及用例 74

2.4.1 “猪”框架 74

2.4.2 “狗”框架 75

2.4.3 “鹰”框架 78

2.4.4 “鸡”框架 78

2.4.5 “蝇”框架 80

2.5 统计与分析 80

2.6 小结 84

第3章 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 87

3.1 最初施指具体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 87

3.1.1 扩大 87

3.1.2 缩小 95

3.1.3 平移 96

3.2 最初施指事件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 99

3.2.1 扩大 99

3.2.2 平移 109

3.3 最初施指抽象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 112

3.4 小结 114

第4章 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 115

4.1 最初施指具体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 115

4.1.1 转换后概念施指具体事物 115

4.1.2 转换后概念施指抽象事物 139

4.1.3 转换后概念施指事件 144

4.2 最初施指事件的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 155

4.2.1 转换后概念施指人/动物 155

4.2.2 转换后概念施指无生命的具体事物 158

4.2.3 转换后概念施指事件 160

4.2.3.1 转换后概念施指具有同一施事的事件 161

4.2.3.2 转换后概念施指可具有同一主体作施事/领主的事件 174

4.2.3.3 转换后概念施指具有不同主体作施事/领主/存现物的事件 184

4.2.4 转换后概念施指抽象事物 200

4.3 最初施指抽象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 203

4.4 小结 204

第5章 变化转换的动因 205

5.1 功能动因 206

5.1.1 附带感情色彩 207

5.1.1.1 “猪”框架 207

5.1.1.2 “狗”框架 208

5.1.1.3 “鹰”框架 214

5.1.1.4 “鸡”框架 216

5.1.1.5 “蝇”框架 219

5.1.1.6 框架间的简单比较 220

5.1.2 具象/体表达 221

5.1.2.1 从具体事物概念到比较概括的具体事物概念 221

5.1.2.2 从具体事物概念到行为/领有事件概念 222

5.1.2.3 从具体事物概念到抽象事物概念 222

5.1.2.4 从比较具体的事件概念到比较概括的事件概念 223

5.1.2.5 从行为/状态/存现事件概念到抽象事物概念 225

5.1.2.6 从抽象事物概念到更为抽象的事物概念 228

5.1.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8

5.1.3 简便表达 229

5.1.3.1 内在的、固有的或基于人的评价的相似性 229

5.1.3.2 类与次类相关 234

5.1.3.3 事件与要素、要素与事件或要素与要素相关 235

5.1.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5

5.1.4 关于附带感情色彩、具象和简便表达的结论 236

5.2 发生学上的动因 236

5.2.1 客观相关/似性及其结合 236

5.2.2 基于人的评价相关性 242

5.2.3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关性的结合或反之 251

5.2.4 基于人的认识或评价的相似性 251

5.2.5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或反之 255

5.2.6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的相关性和相似性的结合 259

5.2.7 客观相关性和相似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 259

5.2.8 客观相似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 260

5.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64

5.3 小结 265

5.3.1 功能动因 265

5.3.2 发生学上的动因 267

第6章 变化转换的机制 269

6.1 变化机制 269

6.1.1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佐证 269

6.1.1.1 缩小 269

6.1.1.2 扩大 270

6.1.1.3 平移 270

6.1.2 本研究关于形式单位概念扩大的又一些发现 271

6.1.2.1 中心成分变化,限定成分变化 271

6.1.2.2 中心成分变化,限定成分增加 271

6.1.2.3 中心成分变化,限定成分既变化又增加 272

6.1.2.4 中心成分不变或基本不变,只变化限定成分 272

6.1.2.5 中心成分基本不变,即隐略事件的施/受事又增加限定成分 274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及变化机制 275

6.2 转换机制 275

6.2.1 保留限定成分,即原概念与目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 276

6.2.1.1 保留客观相似性 276

6.2.1.2 保留客观相关性与客观相似性的相结合或反之 277

6.2.1.3 保留基于人的认识或评价的相似性 277

6.2.1.4 保留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 280

6.2.1.5 保留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的相关性和相似性的结合 281

6.2.1.6 保留客观相关性和相似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 281

6.2.1.7 保留客观相似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 281

6.2.2 保留原概念与目的概念的相关性 284

6.2.2.1 保留原概念与目的概念的客观相关性 284

6.2.2.2 保留两个以上客观相关性的结合 285

6.2.2.3 保留原概念与目的概念的主观相关性 286

6.2.2.4 保留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关性的结合或反之 292

6.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92

6.3 小结 292

6.3.1 变化机制 292

6.3.2 转换机制 294

第7章 变化中转喻的发生域 296

7.1 事件概念框架 296

7.1.1 原概念施指事件,目的概念施指其下位层级事件 296

7.1.2 原概念施指事件,目的概念施指其上位层级事件 296

7.1.3 原概念施指事件,目的概念施指与该事件同一范畴的另一成员 298

7.2 具体事物概念框架 298

7.2.1 以种代类 299

7.2.2 以类代种 300

7.2.3 以种代种 300

7.3 抽象事物概念框架 301

7.3.1 以种代类 301

7.3.2 以种代种 301

7.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02

7.5 小结 302

第8章 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与相似性映射 303

8.1 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 303

8.1.1 具体事物概念框架 303

8.1.1.1 整体代部分 303

8.1.1.2 部分代整体 303

8.1.1.3 领主代所属 303

8.1.2 抽象事物概念框架 304

8.1.3 事件概念框架 304

8.1.3.1 事件中的一个要素代另一个要素 304

8.1.3.2 一个要素代整个事件 305

8.1.3.3 整个事件代一个要素 306

8.2 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 310

8.2.1 客观的属性或特征映射 310

8.2.2 人对原概念的评价映射 311

8.2.3 事件结构与评价映射的结合 314

8.2.4 基于客观相关性的属性或特征映射 316

8.2.5 基于客观相关性的评价映射 316

8.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7

8.3 转换发生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17

8.4 隐喻和转喻的比例 317

8.5 转换的结果 317

8.6 小结 318

第9章 结束语 320

9.1 主要内容 320

9.1.1 制约因素及一般动因 320

9.1.2 统计与分析 321

9.1.3 几种情形 322

9.1.4 具体动因 323

9.1.4.1 功能动因 323

9.1.4.2 发生学上的动因 325

9.1.5 变化转换的机制 327

9.1.5.1 变化机制 327

9.1.5.2 转换机制 328

9.1.6 变化中转喻的发生域 330

9.1.7 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与相似性映射 330

9.2 创新之处 331

9.3 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332

参考文献 3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