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黑飞龙主编;朱德明,章晓华,李欣,侯晓彤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6920
- 页数:584 页
绪论 1
第一节 体外循环的发展史 1
一、体外循环创业史 1
二、体外循环设备的改进 2
三、中国体外循环发展史 4
第二节 体外循环在医学中的应用 6
一、体外循环在心血管领域中的应用 6
二、体外循环在非心血管领域中的应用 7
三、体外循环的发展方向 9
第一篇 体外循环材料学 12
第一章 物理学基础知识 12
第一节 流体力学的基本规律 12
一、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2
二、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13
三、实际流体在管道中的层流 14
四、湍流,Reynolds数 14
五、液体的离心运动 14
六、虹吸现象 15
七、物质的扩散 15
八、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15
第二节 传热学的基本规律 16
一、概述 16
二、热传导 16
三、热对流与对流换热 17
四、热辐射 17
第二章 体外循环医用材料 18
第一节 概述 18
第二节 体外循环常用的医用材料 18
一、分类和特性 18
二、医用材料的用途 19
第三节 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21
一、生物相容性的概念 21
二、生物相容性分类 21
三、血液相容性 22
第四节 表面涂覆技术 24
一、Carmeda肝素涂层 25
二、Trillium肝素涂层生物活性表面 25
三、X涂层 25
四、SMARxT表面改良技术 26
五、Mimesys涂层 26
六、Bioline涂层 26
七、Safeline技术 26
八、Duraflo技术 26
第五节 体外循环材料的灭菌 26
一、环氧乙烷消毒 26
二、其他灭菌方法 27
第三章 体外循环机 28
第一节 体外循环机概述 28
一、体外循环机发展简史 28
二、理想的体外循环机应该具备的特点 28
三、体外循环机的作用及用途 28
四、体外循环机的组成 29
第二节 常用体外循环机配置的泵头 29
一、滚压泵 29
二、离心泵 32
三、离心泵与滚压泵特点比较 34
四、其他类型的泵 36
第三节 附属装置 38
一、中央控制显示屏 38
二、计时器装置 38
三、气体流量计 39
四、气体混合流量器 39
五、温度监测显示器及探头 40
六、静脉回流控制器 40
七、液面报警装置 41
八、气泡探测报警装置 41
九、压力监测报警装置 41
十、心脏停搏液灌注控制装置 42
十一、手摇柄 43
十二、应急备用电源 43
十三、照明灯 43
第四节 常见体外循环机的机型 43
第五节 体外循环机的日常保养与维修 46
一、清洁与消毒 46
二、维护和维修 46
三、环境条件 46
第四章 人工肺 47
第一节 概述 47
第二节 基本氧合原理 50
一、气体交换基本原理 50
二、人工肺的基本氧合原理 51
第三节 鼓泡式氧合器 53
一、鼓泡式氧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3
二、鼓泡式氧合器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56
第四节 膜式氧合器 57
一、膜式氧合器的分类 57
二、膜式氧合器的其他组成部分 59
三、常用膜式氧合器 59
四、硅橡胶膜式氧合器 61
五、膜式氧合器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61
六、膜式氧合器的进展 61
第五章 温度调控装置 63
第一节 变温水箱的结构、原理和调控 63
一、一路供水变温水箱 63
二、自动制冷、一路或二路供水、单套温度控制变温水箱 64
三、自动制冰、三路供水、二套温度控制变温水箱 65
四、简易冷热水混合控制器 66
五、变温水箱的使用 66
六、变温水箱使用几点注意事项 66
第二节 变温器的分类、结构和调控 66
一、血液变温器 66
二、心脏停搏液变温器 67
三、体表温度调控装置 68
四、影响患者温度调控的因素 68
第六章 体外循环管道与插管 69
第一节 体外循环管道与用途 69
一、体外循环管道材料 69
二、体外循环管道 69
三、体外循环管道规格型号选择 71
四、体外循环管道标志 71
五、体外循环管道连接 71
第二节 体外循环插管与用途 72
一、插管规格型号选择 72
二、常用插管部位 73
三、动脉插管 74
四、静脉插管 75
五、吸引管 78
六、停搏液灌注插管 79
第三节 体外循环机组装连接 82
一、体外循环连接头选择 82
二、体外循环机连接组装 82
三、体外循环管道与插管的消毒 83
第七章 体外循环过滤器 84
第一节 概述 84
第二节 血液过滤器 86
一、动脉微栓过滤器 86
二、心脏切开血液回收储血过滤器 88
三、白细胞过滤器 89
四、其他过滤器 89
第三节 气体过滤器 91
第八章 血液超滤与血液透析装置 93
第一节 血液超滤器概述 93
一、基本结构 93
二、影响滤过效果的因素 94
三、超滤器的类型 94
四、血液超滤浓缩回收 94
第二节 血液透析装置 95
一、原理 95
二、结构 95
第九章 体外循环心脏停搏液灌注装置 100
第一节 概述 100
一、心肌保护的概念 100
二、灌注装置和心肌保护的关系 101
第二节 心脏停搏液灌注装置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101
第三节 心脏停搏液灌注装置的分类 102
一、晶体停搏液灌注装置 102
二、含血停搏液灌注装置 103
第四节 停搏液灌注方法 110
一、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法 111
二、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 111
三、冠状动脉直视灌注法 112
四、血管桥灌注法 112
五、连续间断灌注法 112
第十章 血液回收装置 114
第一节 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血液回收的意义 114
第二节 血液回收机的种类 114
一、非洗涤式血液回收 115
二、洗涤式血液回收机 116
第三节 洗涤式血液回收机结构 116
一、主机 116
二、控制操作板 116
三、离心机系统 117
四、操作板显示器 117
五、电控制管道夹 118
六、滚压式泵 118
七、超声波气泡探头 118
八、光电血层探头探测装置 118
第四节 洗涤式血液回收机工作原理 119
一、洗涤式血液回收机的工作原理 119
二、血小板分离工作原理 119
三、血浆置换工作原理 120
四、自体纤维蛋白胶提取原理 120
第五节 洗涤式血液回收常用耗材 121
一、贮血滤血器 121
二、血液回收罐 121
三、电动负压吸引装置 121
四、血液回收机环路管道 122
五、血液回收袋 122
第六节 体外循环期间血液回收 122
一、体外循环转流前后血液回收 122
二、体外循环术后出血回收 122
第七节 洗涤式血液回收机的操作规程 123
一、物品准备 123
二、安装一次性耗材 123
三、进口洗涤式血液回收机操作程序 123
四、国产洗涤式血液回收机操作程序 124
五、不同洗涤速度的血液回收 125
六、血液回收后的处理 125
七、洗涤式血液回收注意事项 125
八、洗涤式血液回收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25
第十一章 常用体外循环监测仪器 127
第一节 体外循环安全监测装置 127
一、动脉路泵压监测 127
二、体外循环动脉路气泡监测 128
三、血平面监测装置 128
四、温度监测 128
第二节 多功能生理监测仪 130
一、多功能生理监护仪工作原理与结构 130
二、心电图监测 131
三、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132
四、末梢血氧饱和度监测 133
第三节 血液凝固系统监测仪器 134
一、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测定仪 134
二、多参数血液凝固时间自动化测定仪 134
三、全血微凝测定仪 134
四、动态血液凝固监测仪器 135
五、血小板数量及血小板黏附率监测 136
第四节 连续血氧饱和度与红细胞比容监测仪 136
第五节 血气、电解质分析仪及血浆胶体渗透压测定仪 137
一、血气、电解质分析仪的原理、结构及使用 137
二、先进的血液分析系统 140
三、连续动态血气分析仪 140
四、血浆胶体渗透压测定仪 142
第六节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装置 143
一、热稀释法心排血量监测装置 143
二、阻抗法心排血量监测仪 144
三、其他血流量监测仪 144
第七节 脑电图机与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144
一、脑电图机 144
二、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147
第八节 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仪 148
一、工作原理 148
二、TEE探头结构 148
三、使用方法 148
第十二章 辅助装置 150
第一节 辅助循环概述 150
一、辅助循环概念 150
二、辅助循环发展简史 150
三、辅助循环目的 150
第二节 辅助循环的分类 150
第三节 常用辅助循环装置 152
一、体内左心室辅助装置 152
二、体外单心室或双心室辅助装置 155
三、体内双心室辅助装置——全人工心脏 156
第四节 辅助呼吸装置 158
一、ECMO的基本设施 158
二、ECMO方法 159
第十三章 微创体外循环设备 160
第一节 微创体外循环设备的概念 160
第二节 微创体外循环设备的原理和特点 160
一、微型化 160
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162
三、密闭性 162
四、吸回血液的处理 162
五、广泛适用和灵活性 163
六、其他微创性装置 163
第三节 几种典型微创体外循环设备的构造特点 163
第二篇 体外循环病理生理学 168
第十四章 体外循环对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的影响 16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68
一、体外循环与药物代谢动力学 168
二、体外循环与药物效应动力学 171
第二节 体外循环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73
一、血液稀释 173
二、温度 174
三、体外循环灌注 175
四、酸碱状态 175
第三节 体外循环对药效学的影响 175
一、血浆蛋白结合 176
二、组织器官分布 176
三、体外循环用品的吸附 176
四、血液的稀释 177
五、酸碱状态改变 177
六、受体功能 178
第十五章 体外循环对体液平衡的影响 179
第一节 体外循环对体液平衡的影响 179
一、水、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179
二、体外循环对水平衡的影响 180
三、体外循环对电解质代谢的影响 182
第二节 体外循环对血液酸碱平衡的影响 184
一、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 184
二、体外循环期间酸碱平衡的改变 185
三、低温CPB和血气校正 187
第三节 体外循环对血液渗透平衡的影响 187
一、体外循环对血液渗透平衡的影响因素 187
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87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防治 187
第十六章 体外循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89
第一节 体外循环期间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 189
一、压力的变化 189
二、术中引流 190
三、外周阻力 190
四、神经体液调节 190
五、体外循环三阶段 190
第二节 体外循环期间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 191
一、肺循环生理特点 192
二、肺循环变化 192
三、肺动脉高压 192
四、体外循环期间的微循环变化 193
第十七章 体外循环对止血机制的影响 195
第一节 机体正常的止血机制 195
一、血管因素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195
二、血小板因素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196
三、凝血机制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197
四、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止血机制的不同特点 197
第二节 体外循环对正常止血机制的影响 198
一、血液抗凝和拮抗与止血机制异常 198
二、血液稀释、低温与止血机制异常 199
三、血小板改变与止血机制异常 199
四、凝血因子激活与止血机制异常 200
五、纤溶系统亢进与止血机制异常 200
六、补体激活与止血机制异常 200
七、白细胞激活与止血机制异常 201
第三节 减轻和防止体外循环后止血机制异常的原则 201
一、提高体外循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201
二、控制好心内吸引 201
三、选用合适的流量 201
四、减少库血的应用 201
五、合理使用肝素和鱼精蛋白 202
六、采用超滤技术 202
七、应用保护和恢复止血机制的药物 202
第十八章 体外循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04
第一节 体外循环对肝脏的影响 204
一、肝脏血流调节的生理基础 204
二、肝脏损害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205
三、体外循环手术肝功能评价 209
第二节 体外循环对胃肠道的影响 211
一、胃肠道损害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211
二、体外循环期间胃肠道功能的评价 212
第十九章 体外循环与体温 214
第一节 心脏手术期间影响体温的因素 215
第二节 体外循环对体温的影响 216
一、人工心肺机的影响 216
二、控制性低温的影响 216
第三节 低温的病理生理变化 217
一、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217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18
三、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218
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19
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21
六、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221
七、对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222
八、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224
第二十章 体外循环与氧代谢 226
第一节 氧代谢 226
一、正常氧代谢 226
二、氧供和氧耗 228
三、氧代谢指标 230
第二节 体外循环期间缺氧的原因与分类 231
一、低氧性缺氧 231
二、血液性缺氧 232
三、循环性缺氧 232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损伤 233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33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234
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35
四、对肝肾功能及胃肠道黏膜的影响 235
第四节 氧中毒的病理生理 236
一、氧中毒产生的原因 236
二、氧中毒的机制 237
三、氧中毒的影响因素 237
四、氧中毒对机体的危害 237
第二十一章 体外循环与免疫 239
第一节 免疫基础知识 239
一、免疫系统 239
二、免疫应答 242
三、免疫排斥 243
四、免疫调节 244
第二节 体外循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45
一、免疫功能的影响 245
二、免疫功能的保护 246
第三节 体外循环炎性反应 246
一、炎性反应的机制 246
二、血液的激活与炎性介质的产生 247
三、炎性反应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250
第二十二章 体外循环与内分泌 252
第一节 体外循环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252
一、胰岛素 252
二、胰高血糖素 253
三、甲状腺素 253
四、利尿激素——心钠素 254
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254
六、儿茶酚胺 255
七、皮质素 255
八、脑垂体激素 256
第二节 体外循环期间内分泌功能的保护原则 257
第二十三章 体外循环与心肌保护 258
第一节 心肌功能基础知识 258
一、心肌能量代谢 258
二、心肌细胞钙代谢 259
三、心肌收缩性 259
第二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60
一、致病因素 260
二、病理生理 261
第三节 心肌保护的基本原则 263
一、心脏麻痹 263
二、其他心肌保护方法 265
三、心肌保护的相关策略 265
第二十四章 体外循环与肺保护 268
第一节 体外循环期间呼吸病理生理 268
一、肺气体的流体力学 268
二、肺的气体交换 270
三、病理改变 272
第二节 体外循环与急性肺损伤 272
一、病因 272
二、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273
三、急性肺损伤的防治 275
第二十五章 体外循环与肾脏保护 278
第一节 体外循环期间肾脏的病理生理 278
一、生理学基础 278
二、急性肾衰竭的病理生理 279
第二节 体外循环期间肾功能的评价 281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81
二、肾血流量测定 281
三、血浆肾功能检查 282
第二十六章 体外循环与脑保护 283
第一节 体外循环期间脑循环的病理生理 283
一、体外循环期间脑缺血的影响因素 283
二、体外循环期间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285
第二节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 287
一、能量代谢障碍 287
二、氧自由基产生增加 287
三、细胞内Ca 2+超载 288
四、兴奋性氨基酸 288
第三节 体外循环期间脑保护基本原则 288
一、低温 288
二、选择性脑灌注 289
三、血气管理方式 290
四、药物保护 290
五、脑保护液 291
六、改进预充 291
第二十七章 体外循环与脊髓保护 293
第一节 脊髓缺血病理生理 293
一、脊髓的血液循环 293
二、体外循环期间脊髓缺血的因素 295
三、脊髓缺血的病理生理 297
第二节 脊髓保护的原则 298
第三篇 临床体外循环学总论 304
第二十八章 体外循环术前准备 304
第一节 体外循环术前病情访视 304
一、全身情况评估 304
二、系统疾病评估 305
第二节 体外循环术前技术准备 306
一、体外循环计划制定 306
二、体外循环方法选择 307
第三节 体外循环前仪器和物品准备 308
一、仪器设备准备 308
二、消耗品准备 309
第四节 体外循环前准备工作 310
一、体外循环系统连接安装 310
二、预充排气 310
三、特殊手术的准备 311
四、体外循环计划的确认 312
第二十九章 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313
第一节 麻醉前的准备 313
一、麻醉前的评估 313
二、麻醉前用药 314
第二节 麻醉原则和方法 314
一、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314
二、心血管手术麻醉的基本方法 314
第三节 “快车道”心脏外科麻醉 316
一、“快车道”麻醉 316
二、微创心脏外科 316
三、选择性早期拔管 317
四、加强术后镇痛 317
第四节 各种心脏手术的麻醉特点 317
一、先天性心脏病 317
二、瓣膜性心脏病 318
三、冠心病 321
四、主动脉瘤 321
第五节 心脏手术心肌和血管活性药应用 322
一、应用原则 322
二、心肌活性药物 322
三、血管活性药 325
第三十章 体外循环的监测 328
第一节 基本监测指标 328
一、心电图 328
二、动脉血压 329
三、中心静脉压 330
四、左房压 331
五、温度 332
六、尿量及性状 333
七、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334
第二节 血气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 335
一、血气分析 335
二、血浆电解质 335
三、渗透压 336
第三节 灌注指标的监测 336
一、供血管路压力 336
二、动脉灌注流量监测 337
三、吸引泵流量 337
四、静脉引流状况 338
五、通气量 338
六、抗凝监测 338
七、组织灌注状况 339
第四节 其他检测 340
一、术中食道超声检查 340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通畅性的评估 340
三、心脏停搏液监测 341
四、平面报警及气泡报警装置 341
五、氧合器性能的监测 341
第三十一章 体外循环预充液 343
第一节 血液稀释 343
一、血液稀释的生理基础 343
二、血液稀释对机体的影响 346
三、预充和血液稀释的基本原则 347
第二节 预充液 349
一、理想的预充液标准 349
二、预充液的分类 349
第三十二章 体外循环管理 352
第一节 体外循环初期管理 352
一、概念 352
二、准备工作 352
三、体外循环插管 352
四、氧合状况 354
五、生命指标监测 354
六、循环阻断后的管理 354
第二节 体外循环中期管理 355
一、灌注流量 355
二、动脉压力 355
三、温度 355
四、心肌保护 356
五、抗凝 356
六、心内吸引 356
七、血气及水电解质 357
八、其他 357
第三节 体外循环后期管理 357
一、概念 357
二、停止体外循环前的准备 358
三、脱离体外循环困难的原因 359
第四节 停止体外循环 360
一、停止体外循环的条件 360
二、停止体外循环的管理 360
第三十三章 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 362
第一节 心脏停搏前的心脏保护 362
一、体外循环前的心脏保护 362
二、体外循环中心脏停搏前的心脏保护 363
第二节 心脏停搏中的心脏保护 364
一、心脏停搏基本原理和停搏液的配方 364
二、晶体停搏液和含血停搏液 366
三、心脏停搏时的管理 368
第三节 体外循环中心脏复跳后的心肌保护 371
一、冠状动脉循环恢复后的管理 371
二、心肌顿抑 372
第四节 特殊患者的心肌保护 373
一、老年心肌保护 373
二、未成熟心肌保护 375
三、心脏移植的心肌保护 376
第三十四章 体外循环中的水电解质管理 379
第一节 人体水电解质的生理 379
一、体液组成 379
二、体液平衡的调节 380
三、水电解质代谢失衡的防治原则 381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382
一、水、钠正常的代谢调节 382
二、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 383
第三节 电解质代谢紊乱 388
一、钾代谢紊乱 388
二、钙代谢紊乱 393
三、镁代谢紊乱 393
第三十五章 体外循环中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395
第一节 概述 395
一、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395
二、常用参数及意义 397
三、动脉血气分析 398
第二节 体外循环中酸碱平衡紊乱 399
一、体外循环中酸碱失衡的特点 399
二、代谢性酸中毒 399
三、代谢性碱中毒 401
四、呼吸性酸中毒 402
五、呼吸性碱中毒 403
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404
第三节 体外循环血气管理模式 405
一、低温应用的理论依据 405
二、体外循环中的血气管理模式 406
第三十六章 血液抗凝与拮抗 409
第一节 凝血的生理和检测指标 409
一、正常凝血机制 409
二、凝血功能监测指标 412
第二节 肝素的抗凝与拮抗 415
一、肝素的药理作用 415
二、肝素的副作用 416
三、肝素作用的监测 417
四、肝素拮抗 419
第三节 体外循环后凝血障碍 421
一、肝素中和不全 421
二、血小板功能低下 421
三、凝血因子缺乏 422
四、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422
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422
第三十七章 心脏手术的心律失常 424
第一节 概述 424
一、心脏传导系统解剖 424
二、心律失常的诊断 425
第二节 心脏手术与心律失常 426
一、术前心律失常 426
二、术中心律失常 429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治疗 431
一、电转复与电除颤 431
二、心脏起搏 431
三、抗心律失常药 432
第三十八章 体外循环与血液保护 433
第一节 心脏手术中的出血原因 433
一、患者体质 433
二、药物作用 434
三、低温 436
四、体外循环因素 437
五、外科出血 438
六、其他 438
第二节 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 438
一、减少出血 438
二、血液麻醉 439
三、优质体外循环用品 440
第三节 合理用血 442
一、更新陈旧的输血观念 442
二、输血指征 443
三、自体输血 443
四、血液分离术 445
第三十九章 体外循环后管理 448
第一节 体外循环术后各器官功能的监护 449
一、初始评估 449
二、基本监测 450
三、综合评估 451
第二节 体外循环术后各脏器功能的调整 451
一、液体和电解质的管理 451
二、循环的管理 452
三、呼吸管理 454
第三节 体外循环并发症的处理 455
一、低心排 455
二、心律失常 456
三、术后高血压和低血压 457
四、肺动脉高压 458
五、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58
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459
七、肾功能不全 460
八、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 460
九、多脏器功能不全 461
第四篇 临床体外循环学各论 464
第四十章 婴幼儿体外循环 464
第一节 婴幼儿的特点 464
一、解剖和病理生理 464
二、代谢 465
第二节 体外循环管理 466
一、体外循环前的准备 466
二、不同类型疾病的心肺转流 471
三、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特殊问题 474
四、特殊病种的体外循环管理 476
五、辅助循环 477
第四十一章 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 479
第一节 心脏瓣膜疾病病理生理特点 479
一、主动脉瓣病变 479
二、二尖瓣病变 480
三、三尖瓣病变 481
四、肺动脉瓣病变 481
第二节 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 481
一、病情评估 481
二、术前准备 482
三、前并行 483
四、心肌保护 484
五、体外循环期间管理 487
六、后并行 489
第四十二章 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体外循环 491
第一节 冠脉循环 491
一、冠状动脉 491
二、心脏静脉 492
三、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 492
第二节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493
一、粥样硬化病变的病理学基础 493
二、冠状动脉循环的病理生理 494
三、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 494
四、特殊辅助性检查 495
五、冠心病治疗原则及外科手术方法 495
第三节 传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体外循环 496
一、体外循环前的准备 496
二、前并行 497
三、心肌保护 497
四、体外循环期间的管理 498
五、高血糖、高血压的处理 500
六、心脏复苏 500
七、后并行辅助循环的管理 501
八、脱机困难者心室辅助特点 501
第四节 OPCAB的体外循环准备 501
一、血液回收 502
二、体外循环辅助下的OPCAB 502
第五节 特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体外循环 503
一、OPCAB转为CABG的体外循环特点 503
二、冠心病急诊手术体外循环 503
三、再次CABG的体外循环特点 503
四、瓣膜置换同期CABG体外循环特点 504
第四十三章 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 506
第一节 主动脉瘤概述 506
一、胸部主动脉瘤 506
二、腹主动脉瘤 507
三、主动脉夹层 507
第二节 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508
一、体外循环准备 508
二、常见体外循环转流方法 510
第三节 体外循环中重要脏器保护 512
一、脑保护 512
二、脊髓保护 514
三、肾保护 514
四、血液保护 515
第四十四章 辅助循环 516
第一节 概述 516
一、辅助循环的分类 517
二、病例选择 517
第二节 辅助循环装置 517
一、体外辅助循环装置 517
二、体内辅助循环装置 522
第三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526
一、原理 526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526
三、管理 527
第四节 辅助循环的并发症 529
一、出血 529
二、血栓形成 529
三、心律失常 530
四、右心衰 530
五、血管扩张性低血压 531
第四十五章 急症体外循环 533
第一节 概述 533
一、急症体外循环的发展 533
二、急症体外循环的意义 534
第二节 急症体外循环技术 534
一、急症体外循环的适应证 534
二、急症体外循环的准备 535
三、急症体外循环的类型 536
四、急症体外循环的建立 536
第三节 急症体外循环的管理 536
第四十六章 体外循环意外和并发症 538
第一节 仪器设备故障引起的意外 538
一、电源故障 538
二、动脉泵故障 539
三、氧合器意外 539
四、变温水箱控制失灵所致的意外 540
五、管道意外 540
六、动脉微栓滤器意外 541
第二节 体外循环管理失误导致的意外 541
一、动脉系统进气 541
二、氧合不良 542
三、凝血 543
四、心肌保护不良 544
第三节 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 545
一、过敏 545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 546
第四节 外科手术操作失误导致的意外 547
一、主动脉插管意外 547
二、腔静脉插管意外 548
三、左心引流不当 548
四、心脏大血管损伤 548
第五节 体外循环后严重并发症 549
一、神经系统并发症 549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 550
三、肺部并发症 552
四、血液系统并发症 553
五、泌尿系统并发症 554
六、消化系统并发症 554
第四十七章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556
第一节 肝移植手术 556
一、肝移植现状 556
二、肝移植术中病理生理学改变 556
三、体外循环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 557
四、体外转流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562
第二节 布-加综合征手术 563
一、定义 563
二、病因和病理生理 563
三、临床表现 563
四、治疗 563
五、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体外循环方法及管理 564
第三节 中毒的救治 565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 565
二、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救治 567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 567
第四节 体外循环的热疗 569
一、概述 569
二、热疗的生物学基础 569
三、作用机制 569
四、适应证及禁忌证 570
五、体外循环方法 570
六、WBH新进展 571
第五节 体外循环在其他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572
一、对低体温、高体温患者的抢救 572
二、治疗肢体恶性肿瘤 573
三、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 573
四、呼吸道严重梗阻的救治 573
第四十八章 体外膜肺氧合 575
第一节 概述 575
一、ECMO概念 575
二、ECMO的现状和前景 575
三、ECMO人员配合 576
四、ECMO的类型和作用 576
五、ECMO的治疗特点 577
六、ECMO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578
第二节 ECMO的建立 579
一、ECMO的环境及转运 579
二、ECMO的基本设施 579
三、ECMO的方案制订 580
四、ECMO前的准备 580
五、ECMO的建立 580
第三节 ECMO的管理 581
一、开始阶段 581
二、支持阶段 581
三、终止阶段 582
第四节 ECMO并发症 583
一、出血 583
二、脑损伤 583
三、栓塞 583
四、其他 584
五、小结 584
- 《名医教你练走颈肩腰腿痛》许学猛 2018
- 《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编著 2019
- 《博士教你识中药》(中国)黄汉超 2019
- 《保教知识与能力》师大教科文教材编写组编著 2020
- 《教自闭症孩子主动发起和自我管理 应用关键反应训练提高社交技能》(美)Lynn Kern Koegel,(美)Robert L. Koegel著 2019
- 《英语可以这样教 修订版》沈丽新著 2019
- 《高等数学大学同步辅导教 同济7版教材配套 上》汤家凤编著 2017
- 《余生很贵,请多指教》雾都摇篮著 2019
- 《萨克老师教二胡 《全国二胡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 第1套修订版》曲目详解 上》周祥编著 2019
- 《手把手教你吉他弹唱3汪峰经典作品精讲》王一 2013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