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  新马德教紫系研究
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  新马德教紫系研究

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 新马德教紫系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景熙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9787830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海外华人宗教文书个案的系统深入解读,探讨海外华人文化传承的具体机制问题。本书选取1947年至1966年二十年间形成的以乩文集与特刊为主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以下简称“新马”)德教紫系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各类相关资料,运用华南研究领域所采取的历史人类学方法,在深入潮汕侨乡、东南亚华人社会展开田野调查,系统梳理早期德教文献、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的基础上,从“仪式专家·仪式·文献”的三位一体的系统角度,全面考察新马华人教派德教紫系由创立、建构到传播、演化的整体过程,进而着重分析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特别是乩文集的形成与传播机制,讨论新马德教紫系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传承华人文化的具体机制。
《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 新马德教紫系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编 德教的创建与扩散:从潮汕到新马 21

引言:乩手与鸾堂 21

第一章 杨瑞德与“紫香阁念佛社” 22

第一节 潮阳和平的“善”与“乩” 22

第二节 杨瑞德的生活经历与知识背景 24

第三节 杨氏子弟习乩与诸位仙师的降乩 25

第四节 “潮阳和平紫香阁念佛社”与佛教净土宗 29

第五节 德生与义子 31

第六节 杨瑞德的身前身后 33

附录:潮州西府巷林文在楼广告刊刷各等书目 35

第二章 “清阳二掌”与潮汕德教 37

第一节 马贵德的身世、知识结构与人生目标 37

第二节 “清阳二掌”与潮汕诸阁的创立 42

第三节 德教经典的出现 46

第四节 马贵德著作:《中国原始宗教》与《中国原子哲学》 65

第五节 祭祖与寻源 69

第六节 从乩分扬教到紫新阁的创立 71

附录:《德教心典》 78

第三章 “统掌”陈立健与新马德教紫系 80

第一节 从紫新阁迁址到南洋十八紫阁圆成 80

第二节 “清阳故事”的阐述 84

第三节 统掌陈立健地位的上升 85

第四节 乩掌的培养:以紫明四子为例 95

第五节 夙掌与职生 101

第二编 新马德教紫系的仪式建构 115

引言:新马德教紫系仪式 115

第四章 坛堂空间的营造 117

第一节 坛堂布置 117

第二节 乩书匾联 125

第三节 坛堂原型 127

第四节 神圣空间 131

第五章 参礼仪式的建构 138

第一节 从潮汕到香港的参礼仪式 138

第二节 新马德教紫系参礼的建构 140

第三节 新马德教紫系参礼的规定与分化 143

第四节 新马德教紫系参礼的旨趣 150

第六章 扶乩仪式的建构与运用 153

第一节 新马德教紫系扶乩方式 153

第二节 新马德教紫系乩掌的素质条件 158

第三节 德教紫系鸾会活动 161

第四节 德教紫系乩文的表达方式 182

第五节 扶乩、感化与创阁:以“哥丕乌”的故事为例 196

第三编 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的传承与创制 211

第七章 早期德教文献的传承 211

第一节 经卷 211

第二节 专著 221

第八章 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的生产传播 225

第一节 乩文的产生与传播 225

第二节 早期乩文集的编印:《竹桥初集》 228

第三节 新马德教紫系乩文集与特刊的编印 234

第四节 乩文集、特刊编印目的与运用 259

第四编 新马德教紫系的文化传承 269

第九章 十章 八则:以十德为中心 269

第一节 德教的基本逻辑 269

第二节 “十章 八则”的由来 274

第三节 “忠”的凸显与内涵演化 281

第四节 社会建构:从“华族”“圣德”到“公民意识” 306

第十章 新马德教紫系与“五教归宗” 311

第一节 德教的宗教观:宗教、德教与五教 313

第二节 新马德教紫系与五教的历史渊源:从三教到五教 331

第三节 德教“五教归宗”的实质 355

结语 358

参考文献 3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