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
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

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景熙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4144098
  • 页数:241 页
图书介绍:工业信息资源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内系统性研究尚处于空白。本书针对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百年的历程展开研究,同时参考了北约集团数十国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两化融合的战略需求,对工业信息资源发展的国家战略内容架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业信息资源发展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的总体背景,理论及实践意义,提出我国工业信息化所要研究的问题与领域、目标、方法等;阐述了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战略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内容。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全书分为9个部分,第1、2章为综述,第13章为工业信息资源加工内容。
《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1.1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框架的国内研究现状 1

1.1.2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框架的国外研究现状 2

1.1.3国外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建设 3

1.2研究意义 4

1.2.1理论意义 4

1.2.2实践意义 5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6

1.3.1研究内容 6

1.3.2研究方法 6

1.4主要创新点 6

第2章 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概述 8

2.1国家战略理论 8

2.1.1战略 8

2.1.2国家战略 8

2.1.3国家战略与工业信息领域的结合 9

2.2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的基本特征 10

2.2.1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的基本内容 10

2.2.2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的基本特征 11

2.2.3框架的概念与特征 12

2.3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框架的理论体系与构建原则 13

第3章 信息化概念探索 15

3.1“信息化”概念的国内外认知概况 15

3.1.1信息化概念的引进及其在国内的地位 15

3.1.2信息化概念的国外认知及对我国的影响 16

3.2信息化概念存在性实证 16

3.2.1信息化表述的语言实证 16

3.2.2国内外信息化概念的起源与存亡原因初探 17

3.3中外信息化概念的差异 18

3.3.1中外信息化概念的形成时间 19

3.3.2国内外对信息化背景的认知差异 19

3.4信息化的内涵 21

3.4.1信息化的语言学解析 21

3.4.2信息化的定义 21

3.4.3信息化概念的核心 23

3.4.4信息化演化阶段的划分 24

3.5信息化的本质及其发展特点 27

3.5.1信息化的真实内涵 27

3.5.2信息化兴起的原始动力 27

3.5.3信息化发展的特点 28

3.6信息化的哲学思考 28

3.6.1信息化内涵的哲学架构 28

3.6.2信息化的哲学理解 32

第4章 美国工业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简述 35

4.1美国工业信息资源建设概况 35

4.2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系统分析 37

4.2.1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系统的基本特征 37

4.2.2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阶段 37

4.2.3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建设的起步与动因 38

4.2.4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过程 40

4.2.5联邦编目系统的性质与功能 41

4.3美国与北约国家工业基础信息设施建设简史 42

4.3.1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目标 42

4.3.2美国与北约工业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的特点与步骤 43

4.3.3联邦编目系统的主要内容 46

4.4联邦编目系统的扩展 47

4.4.1从联邦编目系统到北约编目系统 47

4.4.2系统升级与计算机的导入 48

4.4.3从联邦编目系统到国防综合数据系统 49

4.4.4编目系统功能的强化与扩展 51

4.4.5信息战与电子商务时代的北约编目系统 52

4.5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发展的经济学规律 53

第5章 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法制保障 55

5.1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法制需求 55

5.2信息资源的国家资产观 56

5.2.1明确信息资源的国家资产属性 56

5.2.2信息资产的界定与划分原则 57

5.3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定内容与责任 58

5.3.1政府与军方法定职责的划分 59

5.3.2国家主管机构的责任体系 59

5.4国际推广中的法律构架 62

5.4.1国际编目与标准化规章 62

5.4.2跨国管理的相关法规 63

5.5美国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64

5.5.1主导法律 64

5.5.2相关行政法规 65

5.5.3技术法规升级调整实例 68

5.5.4国防部手册系列 69

5.5.5北约标准化协定系列 70

第6章 工业信息资源的特征分析 72

6.1信息资源的一般性特征 72

6.2信息空间特征 72

6.3工业空间特征 73

第7章 国家工业对象命名战略 79

7.1工业对象命名概述 79

7.1.1工业对象命名的重要性 79

7.1.2工业物品命名的定义 79

7.1.3物品命名的特点 80

7.1.4物品命名的战略性 81

7.2物品命名对象 83

7.2.1“生产品”与“供应品”的界定 83

7.2.2统一名称的信息接口作用 85

7.3物品命名作业 85

7.3.1物品命名与物品识别的关系 85

7.3.2物品命名内容 86

7.3.3品名管理与扩展 88

第8章 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识别战略 91

8.1物品识别概述 91

8.1.1物品识别的定义 91

8.1.2物品识别的性质 91

8.1.3物品识别的内容与要求 92

8.1.4国家物品识别体系 93

8.1.5物品识别的资源特性 95

8.2物品识别的主要内容 97

8.2.1物品识别的主要功能 97

8.2.2物品识别定义规定 98

8.2.3物品识别定义规定的构成 99

8.3联邦/北约物品识别指南 100

8.3.1物品识别指南简介 100

8.3.2物品识别指南的主要功能 104

8.3.3物品识别指南的技术内容 105

8.3.4物品识别指南的管理 106

8.4军方与民间使用物品识别资源的经济效益 108

第9章 国家工业物品描述战略 111

9.1物品描述需求 111

9.1.1物品描述的基本概念 111

9.1.2物品描述提供的基本服务 112

9.2物品描述方法与模型 114

9.2.1物品描述方法 114

9.2.2物品描述模型 116

9.3物品描述实例与分析 118

9.3.1物品描述实例 118

9.3.2物品描述的技术要求 120

9.3.3物品描述需求的发展 120

9.3.4物品描述资源的管理 121

第10章 国家工业信息资源标识战略 123

10.1标识资源概述 123

10.1.1标识资源的战略价值 123

10.1.2标识与识别的区别 123

10.1.3标识与识别的技术差异 125

10.2 EPC标识体系 126

10.2.1 EPC概述 126

10.2.2 EPC代码体系 127

10.3新型标识体系——UID标识体系 128

10.4标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战略 131

10.4.1推行UII体系的策略 132

10.4.2 UII体系的构建规则 133

10.5标识的形态与语义 136

10.5.1物品标识形态 136

10.5.2标识的语法和语义 136

10.5.3 UID与NSN的融合 137

10.5.4 UII与AIDC技术的结合 139

10.5.5工业标识资源的技术发展方向 139

第11章 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分类战略 141

11.1工业信息资源分类概况 141

11.1.1国家物品分类范围与环境 141

11.1.2国家物品分类的法律依据 142

11.1.3国家物品分类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 142

11.2国家物品分类体系 143

11.2.1国家物品分类原则和规定 143

11.2.2国家物品分类体系结构 144

11.2.3国家物品分类体系管理 145

11.3物品分类体系的发展 146

11.3.1物品分类体系的发展规模 146

11.3.2国际分类体系间的整合尝试 146

第12章 工业信息资源编码的国家战略 152

12.1编码概述 152

12.1.1编码的重要性 152

12.1.2编码的特性与接口 153

12.1.3国家物品编码范围 155

12.1.4国家物品编码的法律地位 156

12.2国家物品编码体系 156

12.2.1物品编码的结构 156

12.2.2物品编码的功能 157

12.2.3物品识别代码体系的构成 157

12.2.4国家物资号的作用与特点 160

12.2.5制造厂商用联邦物资代码 162

12.2.6用户识别代码 162

12.2.7资源管理机构及其代码 163

12.2.8参考号 166

12.2.9国家间互换性标识 173

12.3代码维护、使用与管理 174

12.3.1物品总记录 174

12.3.2代码使用 174

12.3.3代码管理 175

12.3.4军品代码向民品的扩展 176

第13章 零部件信息资源开发的国家战略 178

13.1零部件信息资源概述 178

13.1.1零部件信息资源的概念与属性 178

13.1.2零部件信息资源的特点 179

13.1.3零部件国家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81

13.1.4零部件国家信息资源改进的动力 183

13.2零部件国家信息资源的建设内容 184

13.2.1零部件信息资源的开发变革 184

13.2.2零件库(PLIB) 186

13.2.3 ISO STEP系列 189

13.2.4产品寿命周期支持(PLCS)系统 191

13.3零部件信息资源的层级 193

13.3.1零部件信息资源层次模型 193

13.3.2国家与企业零部件资源的结合 195

13.4国家零部件信息资源标准的国际化 198

第14章 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的质量战略 200

14.1信息资源质量管理概述 200

14.1.1国内外信息资源质量管理概况 200

14.1.2 ISO 8000系列标准 201

14.1.3工业信息资源质量概念的形成及其战略意义 201

14.2工业信息资源质量成本及影响因素 202

14.2.1工业信息资源的质量成本 202

14.2.2工业信息资源质量的影响因素 203

14.3工业信息资源质量控制与保证 204

14.3.1工业信息资源质量控制 205

14.3.2工业信息资源质量保证 206

14.3.3工业信息资源质量目标 208

14.4工业信息资源质量指标体系 210

14.4.1准确性和完整性 210

14.4.2数据覆盖性和一致性 210

14.4.3时效性和及时性 211

14.4.4精确性和合理性 212

14.4.5效用性和参照完整性 212

14.4.6易用性和可维护性 213

14.4.7唯一性和有效性 213

14.4.8可理解性、相关性和可信性 213

14.4.9数据衰变和表达质量 213

14.5工业信息资源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214

14.6国家信息资源质量管理体系 215

14.6.1对资源质量保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216

14.6.2资源质量保证机构的基本职能 216

第15章 物联网时代的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发展战略 219

15.1国家工业信息资源发展转型的驱动力 219

15.1.1“网络中心后勤”概念 219

15.1.2“数据DNA”战略 220

15.1.3“网络中心后勤”总体架构 221

15.2网络中心后勤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点 222

15.2.1 UID标识体系 222

15.2.2“整合环境感知环境”的具体目标 224

15.3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系统集成 224

15.3.1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业务融合 225

15.3.2联邦/北约编目系统中电子商务业务增长的情况 225

15.4国家工业信息资源系统的升级 227

15.4.1前端物品实体设计领域拓展 227

15.4.2后端资源一体化发展方向之一:基于eOTD的物品特征资源加工 228

15.4.3后端资源一体化发展方向之二:整合多种分类体系 229

15.4.4后端资源一体化发展方向之三:向资源智能化与深度化拓展 230

参考文献 2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