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钢铁原材料化学分析
钢铁原材料化学分析

钢铁原材料化学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首钢钢铁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733 页
图书介绍:
《钢铁原材料化学分析》目录

第一章 原材料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1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 1

目录 1

原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1

(一)盐酸蒸干重量法 2

(一)磷酸铝重量法 3

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3

(二)动物胶快速法 3

(二)EDTA容量法 4

三、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 5

(一)氧化钙的测定——草酸盐、高锰酸钾法 6

(二)氧化镁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8

四、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9

(一)氧化钙的测定 10

(二)钙、镁合量的测定 12

(一)重铬酸钾容量法 14

五、全铁的测定 14

(二)EDTA容量法 15

六、磷的测定——碱容量法 16

七、铁、铝、钛、磷的氧化物的测定 17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 20

一、系统分析 20

第二章 矿石分析部分 20

第一节 铁矿、锰矿、烧结矿的分析 20

1.盐酸蒸干重量法 21

2.动物胶快速法 22

1.磷酸铝重量法 23

(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23

2.EDTA容量法 25

(三)氧化钙的测定——草酸盐、高锰酸钾容量法 26

(四)氧化镁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28

1.氧化钙的测定 29

(五)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29

2.氧化镁的测定 31

(一)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的测定——甲基异丁酮萃取铁,EDTA容量法 32

二、联合测定 32

(二)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的测定——离子交换除铁、EDTA容量法 36

(三)二氧化硅、磷的联合测定 38

(四)铁矿、烧结矿中二氧化硅、全铁、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的联合测定 40

(一)碳的测定——气体容量法 44

三、单项成分的测定 44

1.硫酸钡重量法 46

(三)硫的测定 46

(二)游离碳的测定 46

2.燃烧碘量法 48

(四)碳、硫联合测定 50

1.高氯酸重量法 52

(五)二氧化硅的测定 52

2.碳酸钠半熔、高氯酸重量法 53

1.过硫酸铵——银盐容量法 54

(六)氧化锰的测定 54

2.过碘酸钾比色法 56

1.氧化锌法 57

(七)锰矿中全锰的测定 57

2.过硫酸铵——亚铁容量法 58

3.过氯酸——硫酸亚铁法 60

(八)磷的测定——碱容量法 61

4.硝酸铵——硫酸亚铁法 61

1.重铬酸钾容量法 63

(九)全铁的测定 63

2.EDTA容量法 64

(十)氧化亚铁的测定 65

1.铬天菁S——TPB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66

(十一)微量铝的测定 66

2.铬菁R——CTMAB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67

(十二)微量钙的测定——偶氮氯磷Ⅲ分光光度法 69

1.乙二醇——EDTA法 71

(十三)烧结矿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 71

2.酸碱容量法 72

(十四)微量镁的测定——达旦黄分光光度法 73

1.碘量法 75

(十五)铜的测定 75

2.BCO比色法 76

3.极谱法 77

(十六)钴的测定——亚硝基R盐比色法 78

(十七)镍的测定——丁二肟比色法 80

(十八)铅、锌的测定——极谱法 81

1.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 82

(十九)钛的测定 82

2.过氧化氢比色法 83

(二十)氟的测定——蒸馏法 84

(二)二次混合料中全铁的测定 86

1,2——二氯乙烷萃取比色法 87

(二十一)烧结矿中硼的测定——次甲基兰 87

(二十二)硼泥及含硼矿石中三氧化二硼的测定 88

(一)二氧化硅氧化钙、全铁的测定 89

四、配料糟成分的分析 89

(一)混合料中二氧化硅、氧化钙、全铁的测定 89

五、瓦斯灰、除尘灰的分析 89

(二)二氧化硅的测定——动物胶快速法 90

(一)灼烧减量的测定 90

(二)碳的测定 90

第二节 石灰石、白云石、石灰的分析 90

一、系统分析 90

(三)三氧化二物的测定 91

(四)三氧化二铁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92

2.铬天菁S——TBP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93

1.差减法 93

(五)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93

(六)氧化钙的测定——高锰酸钾容量法 94

(七)氧化镁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95

二、快速分析硅、铁、铝、钙、镁联合测定 96

(八)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96

一、氟化钙的测定——草酸盐高锰酸钾容量法 98

第三节 萤石的分析 98

二、碳酸钙的测定——草酸盐高锰酸钾容量法 100

三、氟化钙、碳酸钙合量的测定——EDTA容量法 101

五、氟化钙的测定——差减法 102

四、碳酸钙的测定——EDTA容量法 102

(一)醋酸重量法 103

六、二氧化硅的测定 103

(二)动物胶快速法 104

七、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的测定——差减法 105

(二)硅钼兰比色法 107

(一)动物胶快速法 107

第四节 铬铁矿的分析 107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 107

二、三氧化二铬的测定——硫酸亚铁容量法 108

三、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109

四、全铁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111

五、亚铁的测定——五氧化二钒氧化容量法 112

一、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的联合测定 113

第五节 磷灰石的分析 113

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EDTA容量法 116

三、磷的测定——酸碱容量法 117

第一节 粘土质、高铝质耐火材料的分折 119

第三章 耐火材料及其制品分析部分 119

1.两次盐酸蒸干法 120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 120

一、系统分析 120

3.氟硅酸钾容量法 121

2.动物胶快速法 121

(二)三氧化二物总量的测定——重量法 123

(三)三氧化二铁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124

(四)二氧化钛的测定——过氧化氢比色法 125

(五)五氧化二磷的测定——碱容量法 126

二、铁、铝、钙、镁、钛的快速分析 127

(九)氧化钙、氧化镁总量的测定——EDTA容量法 127

(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差减法 127

(七)氧化钙的测定——高锰酸钾容量法 127

(八)氧化镁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127

(一)粘土质试样中三氧化二铁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130

三、单项成分的测定 130

(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EDTA容量法 131

1.重量法 132

(三)氧化钾、氧化钠合量的测定 132

2.火焰光度法 133

(四)硫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 134

(六)水份的测定 136

(五)锰的测定——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136

三、二氧化硅的测定——氢氟酸快速法 137

二、灼烧减量的测定 137

(七)灼烧减量的测定 137

第二节 焦灰的分析 137

第三节 焦油残砖的分析 137

第四节 硅石类的分析 137

一、水份的测定 137

五、三氧化二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比色法 139

四、三氧化二物的测定——重量法 139

十、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140

九、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140

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差减法 140

七、二氧化钛的测定——过氧化氢比色法 140

八、氧化钙的测定——草酸盐重量法 140

十二、铁、铝联合测定——EDTA容量法 141

十一、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141

十三、硅砖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CAS——TPB胶束增溶光度法 142

(一)重量法 143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 143

第五节 镁砂及其制品的分析 143

二、三氧化二物的测定——重量法 144

(二)比色法 144

三、三氧化二铁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145

五、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146

四、三氧化二铝的测定——差减法 146

七、氧化镁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148

六、氧化钙的测定——草酸盐重量法 148

八、灼烧减量的测定 149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重量法 150

第一节 高炉渣的分析 150

第四章 炉渣分析部分 150

二、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151

三、氧化钙的测定——草酸盐容量法 153

四、氧化镁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154

六、氧化锰的测定——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155

五、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155

七、硫的测定——碘酸钾容量法 156

八、硅、铁、铝、钙、镁快速分析 157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兰比色法 159

第二节 含钒生铁渣及转炉炼钢过程样的快速分析 159

二、氧化锰的测定——过硫酸铵比色法 160

三、全铁的测定——硫氰酸盐比色法 161

(一)三氧化铝的测定 162

一、铝、钙、镁的联合测定 162

四、二氧化钛的测定——变色酸比色法 162

第三节 钒渣的分析 162

(二)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 164

二、酸不溶渣中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165

三、五氧化二钒的测定——亚铁容量法 167

四、三氧化二铬的测定——容量法 169

五、二氧化钛的测定——容量法 170

六、全铁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172

七、五氧化二磷的测定——钒铝黄比色法 173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重量法 174

第四节 普通钢渣的分析 174

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175

三、氧化钙的测定——草酸盐高锰酸容量法 176

四、氧化镁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177

五、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的联合测定——EDTA容量法 178

(一)重铬酸钾容量法 180

六、全铁的测定 180

七、氧化亚铁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181

(二)EDTA容量法 181

(一)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182

八、氧化锰的测定 182

(二)亚铁容量法 183

(一)碱容量法 184

九、磷的测定 184

(二)钒钼黄比色法 185

(二)硫酸钡重量法 187

(一)燃烧法 187

十、硫的测定 187

十一、金属铁的测定 189

十二、硅、铁联合测定——比色法 190

十三、二氧化硅、五氧化二磷快速测定——比色法 191

十四、氟的测定——蒸馏法 192

(一)氯化锌的测定——EDTA容量法 194

一、无氰镀锌和铵盐镀锌溶液的分析 194

第五章 其他样品分析部分 194

第一节 电镀溶液分析方法 194

(三)硼酸的测定——碱容量法 195

(二)氯化铵的测定——中和法 195

(四)硫脲的测定——碘量法 196

(一)铬酐、三氧化二铬的测定——亚铁容量法 197

(五)PH值的测定——电位法*197++二、锌钝化溶液的分析 197

(二)硝酸的测定——容量法 198

(一)银的测定——容量法 200

三、镀银溶液的分析 200

(三)硫酸的测定———重量法 200

(二)游离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 201

(三)碳酸盐的测定——容量法 202

(四)铜的测定——碘量法 203

(三)氟硅酸的测定——容量法 204

(二)硫酸的测定——重量法 204

四、镀铬溶液的分析 204

(一)铬酐及三氧化二铬的测定——亚铁容量法 204

(四)铜、铁、镍和锌的测定 205

一、氧化钠的测定——酸碱容量法 207

第二节 水玻璃的分析 207

三、模数的计算 208

二、二氧化硅的测定——重量法 208

五、硫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 209

四、铁、铝氧化物合量的测定——重量法 209

六、比重的测定 210

八、模数的快速测定法——酸碱容量法 211

七、水份的测定——重量法 211

一、碱度的测定——容量法 212

第三节 水质分析 212

二、硬度的测定EDTA容量法 214

四、氯离子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215

三、永硬度、暂硬度、负硬度的测定——计算法 215

五、磷酸根的测定———钼兰比色法 216

一、气体容量法 219

碳的测定 219

钢铁化学分析方法 219

二、非水滴定法 224

三、重量法 226

四、金属中微量碳的测定——非水比色法 227

五、石墨碳的测定 229

一、硅钼兰比色法 230

硅的测定 230

(一)快速比色法 231

2.生铁 232

1.普通钢 232

2.合金钢 233

1.碳素钢及低合金钢 233

(二)分液比色法 233

(三)低硅分析方法 234

3.硅钢 234

(四)标准分析法 235

3.不锈钢及高铬钢<1% 236

2.碳素钢、低合金钢及高镍钢 236

1.生铁、硅钢、高速钢及高锰钢<0.8% 236

(一)硝硫酸重量法 237

二、重量法 237

(二)高氯酸重量法 238

锰的测定 239

一、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240

(二)合金钢(含铬>2%及含锰<3%) 241

(一)普通钢铁(或含铬<2%者) 241

二、三价锰容量法 242

(三)高铬不含钨钢 242

(一)硝酸铵氧化法 243

三、高锰酸比色法 244

(二)高氯酸氧化法 244

(一)快速法 245

(三)过碘酸钾氧化法 246

(二)过硫酸铵氧化法 246

一、氟化钠——氯化亚锡比色法 247

磷的测定 247

(一)快速法 250

(二)分液比色法 251

二、正丁醇——三氯甲烷萃取比色法 252

(一)普通钢铁 254

三、磷钼酸铵容量法 254

(二)合金钢 256

1.含钨及高硅钢 257

3.含钛及含锆钢(各在0.1%以上) 258

2.含钒合金钢 258

四、合金钢中磷的高速分析 259

4.含砷钢 259

五、醋酸丁脂萃取比色法(适合于高合金钢) 260

一、燃烧碘量法 263

硫的测定 263

二、电弧引燃燃烧法测定钢铁中硫和碳 267

一、丁二肟比色法 269

镍的测定 269

(一)快速法 270

(二)丁二肟直接比色法 271

(三)氯仿萃取—丁二肟比色法 272

二、络合滴定容量法 273

(二)丁二肟沉淀分离—EDTA容量法 274

(一)EDTA容量法 274

三、丁二肟重量法 276

(二)含钴钢 278

(一)不含钴钢 278

一、氧化还原容量法 280

铬的测定 280

1.低合金钢 281

(一)过硫酸铵银盐法 281

2.含钨钢 282

(二)过硫酸铵——氯化钠法 283

(三)高氯酸直接氧化法 285

二、二苯卡巴肼比色法 286

(一)二苯卡巴肼比色法(标准法) 287

(二)甲基异丁酮萃取分离比色法 288

一、双环已酮草酰二腙比色法 289

铜的测定 289

(一)快速法 291

(二)分液比色法 292

二、新铜试剂比色法 293

三、铜试剂—四氯化碳萃取比色法 296

四、碘容量法 298

一、铬天青S比色法 301

铝的测定 301

1.碳素钢、低合金钢中酸溶铝的测定 304

(一)铬天青S直接比色法 304

2.碳素钢、低合金钢中全铝的测定 305

(二)铜铁试剂分离——铬天青S比色法 306

二、铬青R比色法 308

(一)铬青R——溴代十六烷基三甲基胺法 310

三、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310

(一)甲基异丁酮萃取——铬青R比色法 310

(二)硅钢中铝的测定 310

(二)铬天青S——溴代十四烷基吡啶法 313

四、氢氧化钠分离——EDTA容量法 315

一、硫氰酸盐比色法 316

钼的测定 316

(二)抗坏血酸还原法 318

(一)二氯化锡还原法 318

二、硫氰酸盐——乙酸丁酯萃取比色法 319

(一)不含钨钢 321

三、钼酸铅重量法 321

(二)含钨钢 322

一、硫氰酸盐比色法 323

钨的测定 323

(一)直接比色法 324

(二)快速法 325

二、氯化四苯砷萃取比色法 326

三、铜铁试剂——氯仿萃取硫氰酸盐比色法 328

四、辛可宁快速重量法 329

一、硫酸亚铁铵容量法 331

钒的测定 331

(三)高铬钢 333

(二)含钨钢及高速工具钢 333

(一)低合金钢 333

二、钽试剂萃取比色法 334

钛的测定 337

一、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 338

(一)低合金钢 339

(二)高合金钢 340

二、变色酸比色法 341

三、钽试剂氯仿萃取比色法 343

硼的测定 345

一、次甲基兰二氯乙烷萃取比色法 346

(一)全硼的测定 348

(二)低合金钢中酸溶硼的测定 349

(三)次甲基兰——二氯乙烷比色法 350

二、酸碱中和容量法 351

一、亚硝基R盐比色法 353

钴的测定 353

(一)直接比色法 355

(二)直接比色法 356

(三)氧化锌分离比色法 357

二、1—亚硝基—2—萘酚萃取比色法 358

三、1—亚硝基—2—萘酚重量法 360

四、5—C1—PADAB比色法测定钢中微量钴 362

一、氯磺酚S比色法 364

铌的测定 364

二、二甲酚橙比色法 367

锆的测定 370

一、对氯苦杏仁酸沉淀——偶氮砷Ⅲ比色法 371

二、甲基异丁酮萃取——偶氮砷Ⅲ比色法 375

三、磷酸盐重量法 377

一、偶氮砷Ⅲ比色法 379

稀土总量的测定 379

(一)萃取分离——偶氮砷Ⅲ比色法 381

(二)萃取分离——偶氮砷Ⅲ比色法 382

二、氟化物沉淀分离——偶氮砷Ⅲ比色法 384

镁的测定 386

一、铜铁试剂分离——铬黑T比色法 387

二、EDTA络合滴定法 390

一、打萨宗萃取比色法 392

铅的测定 392

(一)打萨宗苯萃取比色法 394

(二)易切钢中铅的测定 395

一、苯芴酮比色法 396

锡的测定 396

二、PCV—CTMAB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398

砷钼兰比色法 401

砷的测定 401

(一)磷砷萃取分离砷钼兰比色法 402

(二)磷砷萃取分离砷钼兰快速比色法 403

微量钙的测定 404

一、碳量的测定 406

高纯铁的分析 406

二、硅量的测定 407

三、锰量的测定 408

四、磷量的测定 409

五、铝量的测定 410

六、铜量的测定 411

七、镍量的测定 413

八、铬量的测定 414

九、钒量的测定 415

十、钼量的测定 416

十一、钛量的测定 417

十二、钴量的测定 418

十三、锑量的测定 419

一、总碳量的测定 421

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421

二、硫量的测定 422

1.过氧化氢容量法 423

(一)锰的测定 423

三、锰铁的分析 423

(二)硅的测定——重量法 424

2.硝酸铵容量法 424

(三)磷的测定——容量法 425

1.氟硅酸钾容量法 426

(一)硅的测定 426

四、硅铁的分析 426

(二)锰的测定——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428

2.氢氟酸法 428

(三)磷的测定——容量法 429

(四)铬的测定——容量法 431

(五)铝的测定——EDTA容量法 432

(一)钼的测定钼酸铅重量法 433

五、钼铁的分析 433

1.碱容量法 434

(二)磷的测定 434

2.高速比色法 435

(三)硅的测定——重量法 436

(四)铜的测定——铜试剂四氯化碳萃取比色法 437

1.低碳铬铁分析方法 438

(一)铬的测定——容量法 438

六、铬铁的分析 438

1.低碳铬铁分析方法 439

(二)锰的测定——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439

2.高碳铬铁分析方法 439

(三)磷的测定——容量法 441

2.高碳铬铁分析方法 441

(四)硅的测定——重量法 442

2.高碳铬铁分析方法 442

1.低碳铬铁分析方法 442

2.高碳铬铁分析方法 443

1.低碳铬铁分析方法 443

(一)钨的测定——辛可宁重量法 444

七、钨铁的分析 444

(二)锰的测定——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445

(三)磷的测定——容量法 446

(四)硅的测定——重量法 447

(一)钒的测定——容量法 448

八、钒铁的分析 448

(二)磷的测定——容量法 449

(三)硅的测定——重量法 450

(四)铝的测定——EDTA容量法 451

(一)钛的测定——容量法 453

九、钛铁的分析 453

(二)磷的测定——容量法 454

(三)硅的测定——重量法 455

(四)铝的测定——EDTA容量法 456

(五)铜的测定——容量法 457

(一)硅的测定——重量法 458

十、磷铁的分析 458

(二)磷的测定——容量法 460

(一)硼的测定———酸碱中和容量法 461

十一、硼铁的分析 461

(三)锰的测定——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461

(二)硅的测定——重量法 463

(一)铌的测定——丹宁水解重量法 464

十二、铌铁的分析 464

(二)硅的测定——重量法 465

(一)硅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 466

十三、硅锰铁的分析 466

(二)锰的测定——硝酸铵法 467

(三)磷的测定——容量法 468

(二)钙的测定——草酸钙容量法 469

(一)硅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 469

十四、硅钙铁的分析 469

(三)铝的测定——EDTA容量法 470

(五)锰的测定——比色法 472

(四)磷的测定——钒钼黄比色法 472

(一)稀土总量的测定——重量法 473

十五、稀土镁硅合金的分析 473

1.硫酸亚铁容量法 474

(二)氧化铈的测定 474

2.直接称样测定 475

(三)钙、镁的测定——EDTA容量法 476

(四)硅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 477

一、铜的测定 479

紫铜的分析 479

有色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479

(二)碘量法 481

(一)电解法 481

铜合金的分析 481

一、铜的测定 481

(一)碘量法 483

二、锡的测定 483

(二)极卜法 484

(三)EDTA容量法 485

(一)电解法 486

三、铅的测定 486

(二)重铬酸钾快速滴定法 487

四、锰的测定——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488

(一)磺基水杨酸比色法 489

五、铁的测定 489

(二)重铬酸钾快速容量法 490

七、镁的测定——磷酸盐重量法 491

六、硅的测定——高氯酸脱水重量法 491

(一)重量法 493

八、镍的测定 493

(二)EDTA容量法 494

(三)丁二肟比色法 495

(一)磷钼酸铵容量法 496

九、磷的测定 496

(二)萃取比色法 497

(一)重量法 498

十、锌的测定 498

(二)电解分离——极卜法 499

十一、铝和锌的联合测定——EDTA容量法 500

(一)EDTA容量法 502

一、铝的测定 502

铝合金的分析 502

(一)碘量法 503

二、铜的测定 503

(二)EDTA容量法 503

(一)重铬酸钾容量法 505

三、铁的测定 505

(二)BCO比色法 505

(一)氟硅酸钾容量法 507

四、硅的测定 507

(二)硫氰酸盐比色法 507

(二)钼兰比色法 508

五、锰的测定——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法 509

六、钙和镁的测定 510

(二)镁的测定 511

(一)钙的测定 511

(二)镍的测定 512

(三)铁的测定 512

七、铝合金中硅、铁、镍的联合测定 512

(一)硅的测定 512

一、锑的测定 513

锡基和铅基合金的分析 513

(一)锡基合金中锡的测定 514

二、锡的测定 514

(二)铅基合金中锡的测定 515

三、铜的测定 516

(一)铅基合金中铅的测定 517

四、铅的测定 517

五、砷的测定 518

(二)锡基合金中铅的测定 518

一、一般规定 521

第一章 试样制备 521

基础知识 521

二、矿石类试样的制备方法 522

四、生铁制样方法 524

三、炉渣试样的制备方法 524

五、铁合金制样方法 525

六、钢及钢材化学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 526

八、煤焦和矿石等全水份试样的制样方法和化验方法 528

七、煤焦工业分析试样制样方法 528

九、耐火材料制品试样的制样方法 529

一、溶解 534

第二章 试样分解方法 534

二、熔融 536

三、半熔(半烧结) 537

四、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 538

一、原理 539

第三章 纯水的制备——离子交换法 539

三、树脂循环使用操作 540

二、设备 540

二、标准溶液配制、标定、补正及计算 542

一、配制标准溶液一般须知 542

第四章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542

三、氧化还原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545

四、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549

五、盐类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551

一、概论 555

第五章 容量仪器的校准 555

二、校正方法 557

一、天平的构造 559

第六章 分析天平 559

二、称量方法 562

三、分析天平使用规则 564

四、分析天平质量检查和调整 565

五、砝码的校正 567

(一)溶液的颜色—光的吸收 568

一、比色分析基本原理 568

第七章 比色分析 568

(二)光吸收定律 570

(三)比色分析结果的计算 573

(四)有色化合物形成的条件 575

(一)光电比色法 580

二、比色分析的方法 580

附:581型光电比色计使用说明 581

(二)分光光度法 582

2.吸收曲线在比色分析中的应用 583

1.分光光度计 583

(一)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和胶束增溶光度法 585

三、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585

(二)几个实例 586

(三)长链季胺盐和临界胶束浓度(CMC) 589

(四)季胺盐对酸性染料的影响 590

(五)关于季胺盐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的机理 594

(六)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的现况 596

一、溶液的浓度 599

第八章 化学分析计算 599

二、重量分析的计算 600

(一)当量和当量定律 601

三、容量分析的计算 601

(二)容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605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607

四、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607

(二)产生误差的原因 609

(三)公差 611

(四)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612

(五)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614

(六)分析结果的处理 616

一、酸碱指示剂 620

第九章 指示剂 620

二、氧化还原指示剂 624

三、金属指示剂 625

一、水溶液中的氢离度浓度——PH(酸度)及酸的浓度 632

第十章 溶液的酸度及缓冲溶液 632

二、PH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633

三、PH对形成络合物的影响 637

四、PH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644

五、缓冲溶液 648

(一)萃取过程的本质 656

一、萃取过程的本质及基本原理 656

第十一章 溶剂萃取 656

(二)萃取平衡、分配系数、萃取系数和萃取率 657

(一)生成螯合物类型 659

二、萃取类型 659

(二)生成离子缔合物类型 666

(一)络合掩蔽反应 669

一、掩蔽作用 669

第十二章 掩蔽与解蔽 669

(三)沉淀掩蔽反应 670

(二)氧化还原掩蔽反应 670

(四)酸碱掩蔽反应 671

(四)置换解蔽 672

(三)破坏掩蔽剂 672

二、解蔽作用 672

(一)改变酸度解蔽 672

(二)将掩蔽剂变为挥发性物质赶掉 672

三、某些常用掩蔽剂的介绍 673

一、一般操作安全须知 684

第十三章 化学试验室安全常识 684

三、防火防爆常识 685

二、安全用电常识 685

六、铂金器皿的使用与维护 687

五、化学药品管理 687

四、防毒常识 687

一、容量法测定碳温度气压校正系数表 689

附表 689

二、酸、氨的百分浓度(克),当量浓度(N)及比重(d204)表 703

三、重量分析常用换算因数表 714

四、某些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719

五、容量分析中被测物质的当量 722

六、弱酸的离解常数 725

七、某些弱碱的电离常数 726

八、用于酸量——碱量滴定和比色测定的指示剂 727

十、某些络离子的不稳定常数 730

九、各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 730

十一、络合滴定某些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731

十二、标准氧化电势 732

十三、化学元素周期表 7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