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锦,李光武主编;万巧凤,龚宗跃,邓阳勇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10017216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编写上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概念确切,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使之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思想性,尽可能使本教材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目录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1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 1

第一节 免疫与医学免疫学 1

一、免疫与医学免疫学的概念 1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1

第二节 医学免疫学的兴起与发展简史 2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2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 2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 2

四、医学免疫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3

第二章 抗原 4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及其特性 4

一、抗原的概念 4

二、抗原的特性 4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4

一、物质的理化性状 4

二、异物性 5

三、其他因素 5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 5

一、抗原的特异性 5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6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6

一、病原微生物 6

二、细菌外毒素与类毒素 7

三、动物免疫血清 7

四、异嗜性抗原 7

五、同种异型抗原 7

六、自身抗原 8

第三章 免疫系统 10

第一节 免疫器官 11

一、中枢免疫器官 11

二、外周免疫器官 11

第二节 免疫细胞 12

一、淋巴细胞 12

二、抗原提呈细胞 15

三、其他免疫细胞 16

第三节 免疫分子 16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16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及作用 16

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7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18

第四章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19

第一节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19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19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19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 21

三、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21

四、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22

第三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 22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23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及应用 25

一、多克隆抗体 25

二、单克隆抗体 25

三、基因工程抗体 25

第五章 补体系统 26

第一节 补体的概述 26

一、补体的概念 26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 26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27

一、经典途径 27

二、旁路途径 28

三、MBL途径 29

第三节 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30

一、溶解细菌、细胞及病毒作用 30

二、调理作用 30

三、炎症介质作用 31

四、免疫黏附作用 31

五、调节免疫应答 31

第六章 固有免疫应答 32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物质基础 32

一、屏障结构 32

二、固有免疫细胞 33

三、固有免疫分子 34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34

一、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35

二、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35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35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 35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抗感染作用及特点 36

一、抗菌免疫 36

二、抗病毒免疫 36

第七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37

第一节 概述 37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类型 37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场所 37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37

四、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38

第二节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38

一、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38

二、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40

第三节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40

一、B淋巴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 40

二、B淋巴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 41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41

四、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42

第八章 临床免疫 43

第一节 超敏反应 43

一、Ⅰ型超敏反应 43

二、Ⅱ型超敏反应 46

三、Ⅲ型超敏反应 47

四、Ⅳ型超敏反应 49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 50

一、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51

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 52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 53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53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54

三、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55

第四节 肿瘤免疫 55

一、肿瘤抗原 55

二、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55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56

四、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治疗 56

第五节 移植免疫 57

一、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57

二、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57

三、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58

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 60

第一节 免疫预防 60

一、人工主动免疫 60

二、人工被动免疫 62

第二节 免疫治疗 63

一、分子治疗 63

二、细胞治疗 64

三、生物应答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 64

第三节 免疫诊断 65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 65

二、免疫细胞的检测 68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70

第十章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70

第一节 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70

一、微生物 70

二、医学微生物学 71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72

一、经验微生物学时期 72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72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72

第十一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74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74

一、细菌的大小 74

二、细菌的形态 74

三、细菌的基本结构 75

四、细菌的特殊结构 78

五、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 80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81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 82

二、细菌的营养与繁殖 82

三、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检测 84

四、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84

五、细菌的人工培养 85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86

一、细菌的变异现象 86

二、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87

第十二章 细菌与外界环境 89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89

一、在自然界的分布 89

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90

三、医院内感染 92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93

一、基本概念 93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93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95

第十三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性感染 98

第一节 细菌致病性 98

一、细菌的毒力 98

二、侵入数量 101

三、侵入门户 101

第二节 细菌的感染 101

一、感染的概念 102

二、感染的来源 102

三、感染的传播 102

四、感染的类型 103

第十四章 化脓性细菌 106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10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09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112

第四节 奈瑟菌属 113

一、脑膜炎奈瑟菌 114

二、淋病奈瑟菌 115

第五节 铜绿假单胞菌 116

第十五章 肠道感染细菌 117

第一节 肠杆菌科细菌 117

一、埃希菌属 118

二、沙门菌属 120

三、志贺菌属 122

四、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123

第二节 弧菌属 124

一、霍乱弧菌 124

二、副溶血性弧菌 125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属 126

第四节 弯曲菌属 127

第十六章 厌氧性细菌 128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128

一、破伤风梭菌 128

二、产气荚膜梭菌 130

三、肉毒梭菌 131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133

第十七章 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135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135

第二节 白喉棒状杆菌 139

第三节 嗜肺军团菌 141

第四节 百日咳鲍特菌 142

第五节 脑膜炎奈瑟菌 143

第六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细菌 143

一、流感嗜血杆菌 143

二、克雷伯菌属 144

第十八章 动物源性细菌 145

第十九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47

第一节 支原体 147

第二节 衣原体 148

第三节 立克次体 150

第四节 螺旋体 152

一、钩端螺旋体 152

二、梅毒螺旋体 153

第五节 放线菌与诺卡菌 154

一、放线菌属 154

二、诺卡菌属 155

第二十章 真菌 156

第一节 真菌概述 156

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156

二、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58

第二节 常见的致病性真菌 159

一、浅部感染真菌 159

二、深部感染真菌 160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62

一、标本的采集 162

二、检查与鉴定 162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162

第二十一章 病毒概述 163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性 163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163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64

三、病毒的增殖 165

四、病毒的干扰现象 166

五、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66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67

一、病毒的感染方式与途径 167

二、病毒的感染类型 167

三、病毒的致病机制 168

四、抗病毒免疫 170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70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71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71

三、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171

第四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172

一、免疫预防 172

二、病毒感染的治疗 173

第二十二章 常见病毒 174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174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175

二、麻疹病毒 176

三、腮腺炎病毒 177

四、风疹病毒 177

五、呼吸道合胞病毒 177

六、SARS冠状病毒 178

七、其他呼吸道病毒 179

第二节 经肠道感染的病毒 179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180

二、柯萨基病毒与埃可病毒 181

三、人类轮状病毒和其他急性胃肠炎病毒 181

第三节 肝炎病毒 183

一、甲型肝炎病毒 183

二、乙型肝炎病毒 185

三、丙型肝炎病毒 188

四、丁型肝炎病毒 189

五、戊型肝炎病毒 189

第四节 人类疱疹病毒 190

一、单纯疱疹病毒 191

二、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191

三、EB病毒 192

四、巨细胞病毒 193

五、疱疹病毒防治原则 193

第五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94

第六节 其他病毒 197

一、狂犬病病毒 197

二、黄病毒属 198

三、出血热病毒 199

四、人乳头瘤病毒 199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学 201

第二十三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201

第一节 寄生虫、宿主、生活史和感染阶段的概念 201

一、寄生虫及其分类 201

二、宿主类型 201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和感染阶段 202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202

一、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202

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203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203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203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204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204

四、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 205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205

第二十四章 医学蠕虫 206

第一节 线虫 206

一、概述 206

二、似蚓蛔线虫 207

三、毛首鞭形线虫 208

四、蠕形住肠线虫 209

五、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210

六、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212

七、旋毛形线虫 213

第二节 吸虫 214

一、概述 214

二、华支睾吸虫 215

三、卫氏并殖吸虫 216

四、布氏姜片吸虫 217

五、日本裂体吸虫 218

第三节 绦虫 220

一、概述 220

二、链状带绦虫 221

三、肥胖带绦虫 223

四、细粒棘球绦虫 224

第二十五章 医学原虫学 226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226

一、形态 226

二、生活史 226

三、致病性 227

四、实验诊断 227

五、流行 228

六、防治原则 228

第二节 阴道毛滴虫 228

一、形态 228

二、生活史 228

三、致病性 229

四、实验诊断 229

五、流行 229

六、防治原则 229

第三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229

一、形态 229

二、生活史 230

三、致病性 230

四、实验诊断 230

五、流行 230

六、防治原则 231

第四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231

一、形态 231

二、生活史 231

三、致病性 231

四、实验诊断 232

五、流行 232

六、防治原则 232

第五节 疟原虫 232

一、形态与生活史 232

二、致病性 234

三、实验诊断 235

四、流行 235

五、防治原则 235

第二十六章 医学节肢动物 236

第一节 常见的医学节肢动物 236

一、昆虫纲 236

二、蛛形纲 236

三、甲壳纲 237

四、多足纲 237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237

一、直接危害 237

二、间接危害 238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240

一、环境治理 240

二、物理防制 240

三、化学防制 240

四、生物防制 241

五、遗传防制 241

六、法规防制 241

参考文献 2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