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经典名句诵读
中医经典名句诵读

中医经典名句诵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文录主编;陈光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122119643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我说中医下一篇:黄帝内经灵枢译释
《中医经典名句诵读》目录

一、《黄帝内经》名句 2

1.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2

2.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2

3.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3

4.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4

5.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4

6.阳化气,阴成形。 5

7.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6

8.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7

9.冬伤于寒,春必病瘟;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7

1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8

11.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9

12.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10

13.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10

14.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11

15.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2

16.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12

17.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3

18.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14

19.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5

20.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15

21.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干,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16

22.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17

23.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18

24.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18

25.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9

26.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20

27.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20

28.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21

29.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22

30.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22

31.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3

32.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23

33.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4

34.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25

35.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25

36.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26

37.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27

38.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28

39.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29

40.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30

41.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30

42.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肝),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 31

43.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32

44.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33

45.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33

46.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34

47.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35

48.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5

49.阳加于阴谓之汗。 36

50.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37

51.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 37

52.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38

53.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39

54.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40

55.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41

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41

56.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41

57.脉从阴阳,病易已;脉异阴阳,病难已。 42

58.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43

59.风为百病之长也。 44

60.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44

61.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45

62.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 46

63.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47

64.生病过于起用。 47

65.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48

66.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49

67.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49

68.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50

69.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51

70.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间,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语,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52

71.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52

72.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53

73.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54

74.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55

75.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56

76.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56

7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57

78.胃不和则卧不安。 58

79.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 58

80.热为有余,寒为不足……阴胜则寒,阳盛则热。 59

81.五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60

82.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60

83.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61

84.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62

85.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62

86.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63

87.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64

88.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恕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65

89.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65

90.故风为百病之长,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66

9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67

92.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 68

93.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69

94.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 69

95.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70

96.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 70

97.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71

98.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 72

99.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72

100.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73

101.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74

102.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74

103.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75

104.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76

105.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77

106.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77

107.大小不利治其标,大小利治其本。 78

108.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79

109.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79

110.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80

111.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81

112.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 81

113.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冷以温,热而行之。 82

114.大毒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83

115.无盛盛,无虚虚。 84

116.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84

117.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85

118.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86

119.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86

120.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87

121.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88

122.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89

123.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求之,虚者求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90

124.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90

125.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91

126.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92

127.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93

128.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93

129.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94

130.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 95

131.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 95

132.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96

133.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也,未得其术也。 97

134.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98

135.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98

136.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99

137.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100

138.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 101

139.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天。 102

140.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102

141.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 103

142.阴者主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 104

143.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105

144.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者,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106

145.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07

146.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为痈。 107

147.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108

148.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09

149.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110

150.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动则五藏六腑皆摇。 111

151.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111

152.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112

153.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113

154.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114

155.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114

156.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115

157.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115

158.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16

159.胃满则肠虚,肠满而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117

160.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长短,废绳墨而起平木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 118

161.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干,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118

162.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119

163.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120

164.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 121

165.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122

166.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123

167.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123

168.人不病卒死者,何以知之?大气入于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124

169.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125

170.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126

171.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搏,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127

172.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128

173.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128

174.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 129

175.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 130

176.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有相应也。 131

177.目者,五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131

178.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 132

179.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133

180.夫候之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133

二、《难经》名句 136

181.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136

182.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136

183.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 137

184.数者府也,迟者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138

185.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 138

186.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139

187.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是正经之自病也。 140

188.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141

189.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 141

190.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142

三、《神农本草经》名句 144

191.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144

192.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144

193.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的,本下经。 145

194.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146

195.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147

196.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148

197.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149

198.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150

199.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150

200.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151

201.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 152

202.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精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 152

203.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 153

204.附子,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154

205.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155

四、《伤寒杂病论》名句 158

206.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58

207.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58

208.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59

209.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160

210.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60

21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161

21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62

21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62

214.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163

215.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63

216.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64

217.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5

218.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5

219.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166

220.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167

22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167

222.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168

223.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68

224.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169

225.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69

226.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70

227.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热),白虎汤主之。 170

228.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171

229.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172

230.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172

23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173

232.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73

233.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74

234.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175

235.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175

236.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176

237.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176

23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177

239.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178

240.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178

241.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179

242.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179

243.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180

244.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181

245.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181

246.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182

247.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183

248.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183

249.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184

250.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184

251.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185

252.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186

253.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186

254.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疼,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187

255.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188

256.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188

257.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189

258.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189

259.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190

260.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191

261.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191

262.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92

263.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193

264.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193

265.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194

266.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194

267.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195

268.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196

269.呕而肠鸣者,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196

270.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197

五、后世医家名句 200

271.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200

272.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 200

273.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 201

27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201

275.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202

276.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203

277.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203

278.攻不可以收缓功。补不可以求速效。 204

279.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204

280.温能除大热。 205

281.附子无姜不热。 205

282.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206

283.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06

284.人生以阳为主,不得其阳,焉得不亡? 207

285.阴以阳为本,阳存则生,阳尽则死,静以动为本,有动则活,无动则止。血以气为本,气来则行,气去则凝。 208

286.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208

287.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209

288.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 210

289.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 210

290.凡火居上以统乎阳,阳重而阴轻也,故居上为用;真火居下以统乎阴,阴重而阳轻也,故居下为体。二火虽分,其实一气,诚阴阳之主宰也。 211

291.细思此方(四逆汤),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 212

292.子不知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阴气过盛,即能逼出元阳,元阳上奔,即随人身之脏腑经络虚处便发。 212

293.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 213

294.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沉潜为顺,上浮为逆。 214

295.然真气上浮之病,往往多有与外感阳症同形,人多忽略,不知真气上浮之病,大象虽具外感阳症之形,仔细推究,所现定系阴象,绝无阳症之实据可验,学者即在此处留心。 214

296.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疼、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不得妄以滋阴降火之法施之。 215

297.三阴之方,以温中、收纳、回阳、降逆、封固为要。 216

298.以三阳之方,治三阳病,虽失不远;以三阳之方,治三阴病,则失之远矣。 216

299.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之五行生克上追求,附子、大黄,诚阴阳二症之大柱脚也。 217

300.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疼、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 218

参考文献 2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