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文化哲学论要
文化哲学论要

文化哲学论要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霍桂桓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6102756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文化在日常生活之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文化哲学”在哲学研究领域之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文化哲学研究者必须加以重视和认真思考的两个关键性问题。本书试图提出问题、确定方向、勾勒思路,不求旁征博引式的材料铺陈,希望有助于文化哲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打开思路。
《文化哲学论要》目录
标签:哲学 文化

引论:如何“论”“文化”“哲学”之“要” 1

上编 “文化”大,还是“生活”大?——论“文化”的学术定位 5

第一章从“人”到“文化”——突破“观念的王国”研究文化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5

第一节 中西方人论及其基本特征 6

一 强调“自然”“生成”但缺乏理智性定义的中国传统人论 8

二 强调“预成”、“形式分析”却缺乏社会伦理维度的西方思想的人论 15

第二节 中西方“文化”观及其基本特征 27

一 从传统到现代的中国文化观及其基本特征 29

二 有待彻底清理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观 37

第三节“突破”与“定位”的现实可能性——社会个体生成论 46

一“观念的王国”及其基本特征 47

二“定位”与“突破”的现实可能性——社会个体生成论概要 52

第二章 微观“静态”研究——“文化”的定位——通过学术定位看“文化” 63

第一节 对文化活动进行“定位”的必要性 64

一 学术不严谨和理论解释力不足与对“文化”的定位 65

二 发挥“罩眼法”作用的“文化”观与对“文化”的定位 71

第二节 进行“文化”活动的原因、前提和基本方式 78

一 人们为什么进行文化活动——追求并享受自由 79

二 人们以什么为前提进行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社会生成基础 83

三 人们如何进行文化活动——通过“理想化”过程并运用符号构建“精神家园” 91

第三节 人生境界与进行“文化”活动的个体差异 100

一 人生境界的生成过程及其差异 101

二 人生境界与终极关注 105

三 日常关注及其理想化与文化差异 108

第三章 宏观的“动态”研究——“文化传统”的生成、变迁及其基本特征 114

第一节 环境性与社会个体:文化传统的民族特征之形成的基础、过程和作用 115

一 自然环境对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之形成的影响 116

二 社会个体与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 123

三 如何看待文化传统的社会作用和意义 132

第二节 时代变迁性:从“征服”、“教化”到“享受” 138

一 对西方现代主要文化发展观的概略批判 139

二 从“征服”、“教化”到“融合”——对文化传统演变史的概略考察 143

第三节 当代性:“文化产业”的理论反思、定位和发展态势 152

一 如何看待文化的“当代性” 153

二 如何看待“文化产业”及其发展趋势 162

下编 “文化哲学”大,还是“哲学”大?——论“文化哲学”的学术定位 175

第四章“哲学”“千面”的意味及其当代走势——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哲学” 175

第一节“什么是哲学?”的困惑意味着什么 176

一 困惑的由来——个体的有限性与理智性追求的无限性 177

二 应当从什么角度出发看待“哲学” 182

第二节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界基本走势的启示 186

一 走向“生活世界”的基本趋势 188

二 走向“生活世界”的根本原因 195

第三节“万法归宗”——作为哲学研究之归宿但有待创新的马克思实践哲学 203

一 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哲学的终结” 204

二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贡献和局限 212

第五章 文化哲学及其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文化哲学”及其学术定位 220

第一节 从学科与被研究对象的联系和区别说开去 221

一 学科与被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 223

二 “文化哲学”——是“cultural philosophy”还是“philosophy of culture”? 228

第二节 文化哲学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 235

一 对几种主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概略性考察和批判 236

二 文化活动与认识活动的联系和基本区别 242

三 文化活动与经济、政治、法律、伦理及宗教活动的联系和基本区别 250

四 文化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联系和基本区别 253

主要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72

再版后记 27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