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学检验参考值袖珍手册
医学检验参考值袖珍手册

医学检验参考值袖珍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健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17050551
  • 页数:2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体液检验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六个专业内容,共600多个检验项目,每个项目按照项目名称、标本采集、参考值、临床意义顺序排列编写。
上一篇:温氏医案下一篇:口腔应用材料学
《医学检验参考值袖珍手册》目录

第一章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抗凝剂的使用 1

第二节 尿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5

第三节 特殊项目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6

第四节 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 8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12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 12

一、红细胞计数 12

二、血红蛋白测定 12

三、白细胞计数 13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 14

五、白细胞的病理形态 17

六、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19

七、血细胞比容 19

八、红细胞平均数值计算 20

九、红细胞平均直径 21

十、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 22

十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23

十二、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 23

十三、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 23

十四、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24

十五、血小板计数 24

十六、血小板平均容积 25

十七、血小板分布宽度 26

十八、红细胞沉降率 26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一般检验 27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7

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 27

三、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28

四、酸溶血试验 29

五、蔗糖溶血试验 29

六、胎儿血红蛋白(HbF)碱变性试验 30

七、变性珠蛋白小体形成试验 30

八、热变性试验 31

九、异丙醇沉淀试验 31

十、抗人球蛋白试验 31

十一、冷热溶血试验 32

十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32

十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32

十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 33

第三节 血栓与止血检验 33

一、血小板相关检验 33

(一)出血时间 33

(二)血块收缩时间 34

(三)血小板粘附试验 34

(四)血小板聚集试验 35

(五)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IgG、IgA、IgM测定 36

(六)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 36

(七)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 37

二、内源性凝血系统检验 37

(一)凝血时间 37

(二)复钙时间 38

(三)凝血酶原消耗时间 38

(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8

(五)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39

(六)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39

(七)因子Ⅷ促凝活性测定 39

(八)因子Ⅸ促凝活性测定 40

(九)因子Ⅷ相关抗原测定 40

三、外源性凝血系统检验 40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纠正试验 40

(二)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41

(三)因子Ⅴ促凝活性测定 41

(四)因子Ⅶ促凝活性测定 42

(五)蝰蛇毒时间 42

(六)组织因子测定 42

四、纤维蛋白溶解试验 43

(一)优球蛋白溶解试验 43

(二)纤溶酶原抗原测定 43

(三)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43

(四)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43

(五)乙醇凝胶试验 44

(六)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44

(七)D-二聚体 45

五、生理性与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 45

(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45

(二)血栓调节素抗原测定 46

(三)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46

(四)抗凝血酶Ⅲ抗原测定 46

(五)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 46

(六)纤维蛋白肽A测定 46

(七)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 47

(八)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 47

(九)血浆游离蛋白S测定 47

(十)血浆肝素定量测定 48

第四节 其他血液检验 48

一、红斑狼疮细胞 48

二、疟原虫 48

三、微丝蚴 49

四、回归热螺旋体 49

五、弓形虫 49

六、黑热病利-朵氏体 50

七、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50

第五节 骨髓细胞学检验 51

一、骨髓涂片检查 51

二、细胞化学染色 57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57

(二)苏丹黑染色 57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58

(四)非特异性脂酶染色 58

(五)铁染色 58

(六)糖原染色 59

(七)酸性磷酸酶染色 60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验 61

一、全血粘度 61

二、血浆粘度 61

三、血细胞比容 62

四、红细胞聚集性测定 62

五、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63

第七节 血型与输血 64

一、ABO血型鉴定 64

二、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 64

三、Rh血型鉴定 65

四、输血 65

第三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69

第一节 蛋白质测定 69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69

二、血清蛋白电泳 70

三、血清前白蛋白 71

四、α1-微球蛋白 71

五、α1-抗胰蛋白酶 72

六、α1-酸性糖蛋白 72

七、结合珠蛋白 73

八、α2-巨球蛋白 73

九、铜蓝蛋白 74

十、转铁蛋白 74

十一、血清铁蛋白 74

十二、血清粘蛋白 75

十三、血浆纤维蛋白原 75

十四、血清纤维结合蛋白 76

第二节 糖及其代谢物测定 76

一、血葡萄糖 76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77

三、糖化血红蛋白 78

四、糖化血清蛋白 79

五、β-羟丁酸 79

六、乙酰乙酸 79

七、丙酮酸 80

八、乳酸 80

第三节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 80

一、血清总胆固醇 81

二、血清甘油三酯 81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82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82

五、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 83

六、血清载脂蛋白A-I和载脂蛋白B 83

七、血清脂蛋白-X 84

八、脂蛋白电泳分析 84

九、血清脂蛋白(a) 85

第四节 肝脏疾病实验诊断 85

一、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85

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86

三、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87

四、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87

五、血清单胺氧化酶 88

六、血清碱性磷酸酶 88

七、血清胆碱酯酶 88

八、血清Ⅳ型胶原 89

九、血氨 89

十、血清总胆汁酸 89

第五节 肾脏疾病实验诊断 89

一、血尿素氮 90

二、血清肌酐 90

三、血清尿酸 90

四、内生肌酐清除率 91

五、β2-微球蛋白 91

第六节 心脏疾病实验诊断 92

一、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92

二、血清肌酸激酶 92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 93

四、肌酸激酶-MB同工酶 93

五、血清乳酸脱氢酶 93

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94

七、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 94

八、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 95

九、肌红蛋白 95

十、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 95

第七节 其他血清酶类测定 96

一、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96

二、淀粉酶 96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97

四、脂肪酶 97

五、血清5’-核苷酸酶 97

六、血清腺苷脱氨酶 98

七、超氧化物歧化酶 98

第八节 无机元素测定 98

一、钾 99

二、钠 99

三、氯化物 100

四、钙 100

五、无机磷 101

六、镁 102

七、铜 102

八、锌 103

九、铅 103

十、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 103

第九节 血气分析 105

第十节 内分泌激素检验 108

一、生长激素 108

二、抗利尿激素 108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109

四、血、尿皮质醇 109

五、尿17-羟皮质类固醇 110

六、尿17-酮类固醇 111

七、醛固酮 111

八、血浆游离儿茶酚胺 112

九、尿儿茶酚胺 113

十、尿香草扁桃酸 113

十一、血清促甲状腺素 113

十二、血清总甲状腺素 114

十三、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114

十四、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115

十五、血清游离T3和游离T4 115

十六、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116

十七、甲状旁腺素 116

十八、血清降钙素 116

十九、卵泡刺激激素 117

二十、黄体生成素 117

二十一、催乳素 118

二十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 119

二十三、血雌二醇 119

二十四、血总雌三醇 120

二十五、血浆孕酮 120

二十六、血浆睾酮 121

二十七、血浆双氢睾酮 122

二十八、血清胰岛素 122

二十九、血清C肽 122

三十、血浆胰高糖素 123

第十一节 维生素检查 123

第十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 124

第十三节 氨基酸检测 126

一、氨基酸总量测定 127

二、血清苯丙氨酸测定 127

三、尿液胱氨酸测定 127

四、酪氨酸测定 127

第四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 129

第一节 体液免疫和补体免疫检验 129

一、免疫球蛋白G、M、A 129

二、IgG亚类 131

三、IgE及变应原特异性IgE 132

四、免疫球蛋白D 133

五、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A、M 133

六、冷球蛋白 134

七、血清M蛋白 134

八、总补体溶血活性 135

九、血清补体1q 135

十、血清补体3 136

十一、血清补体4 136

十二、血清补体5 137

十三、血清补体6 137

十四、血清补体7 137

十五、血清补体8 137

十六、血清补体9 137

十七、C3裂解产物 138

十八、B因子 138

十九、循环免疫复合物 139

二十、溶菌酶 139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查 140

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140

二、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142

三、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43

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144

五、NK细胞活性测定 144

六、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145

七、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146

八、白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146

九、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147

十、白细胞介素-2 147

十一、干扰素 148

十二、肿瘤坏死因子 149

第三节 感染免疫检查 149

一、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149

(一)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G检查 149

(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149

(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150

(四)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150

(五)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151

(六)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IgG 151

(七)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与抗-前S1抗体 152

(八)乙型肝炎病毒前S2蛋白与抗-前S2抗体 152

(九)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和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152

(十)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G 154

(十一)丁型肝炎病毒抗原 154

(十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G 155

(十三)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G 155

二、性传播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查 155

(一)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156

(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156

(三)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 156

(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156

(五)沙眼衣原体抗体IgM、IgG 157

三、TORCH感染的免疫学检测 157

(一)弓形虫抗体测定 157

(二)风疹病毒抗体测定 158

(三)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 158

(四)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测定 158

四、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查 159

(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 159

(二)肥达反应 159

(三)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160

(四)C反应蛋白 160

(五)幽门螺杆菌抗体 161

(六)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 161

五、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测 161

(一)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 161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 162

(三)人类轮状病毒抗体 162

(四)麻疹病毒抗体 162

(五)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 163

(六)柯萨奇病毒抗体 163

(七)EB病毒壳抗原抗体IgM、IgA 163

六、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检查 164

(一)日本血吸虫抗体 164

(二)囊虫抗体IgG 164

(三)疟原虫抗体 164

七、其他感染的免疫学检查 165

(一)钩端螺旋体抗体 165

(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165

(三)肺炎衣原体抗体 165

(四)外斐反应 165

(五)嗜异性凝集试验 166

(六)冷凝集试验 166

第四节 自身抗体的检测 166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176

一、肿瘤相关抗原的测定 176

(一)甲胎蛋白 176

(二)癌胚抗原 177

(三)癌抗原125 177

(四)癌抗原15-3 178

(五)糖链抗原19-9 179

(六)癌抗原50 179

(七)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180

(八)组织多肽抗原 181

(九)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182

(十)癌抗原72-4 183

(十一)癌抗原242 183

二、血清肿瘤相关的酶学测定 183

(一)α-L-岩藻糖苷酶 183

(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184

(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185

(四)其他肿瘤相关的酶 185

三、血清肿瘤相关的激素测定 187

第五章 临床体液检验 189

第一节 尿液检查 189

一、一般检查 189

(一)尿量测定 189

(二)颜色 190

(三)透明度 190

(四)pH 190

(五)比密 191

(六)尿渗量 191

(七)乳糜尿 192

二、尿蛋白测定 192

(一)尿蛋白 192

(二)尿中其他蛋白质测定 193

1.本-周蛋白 193

2.尿血红蛋白 194

3.尿含铁血黄素 194

4.尿肌红蛋白 194

5.β2-微球蛋白 195

6.尿Tamm-Horsfall蛋白 195

7.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196

8.尿胆红素及尿胆原 196

9.尿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3 196

三、尿糖及尿酮 197

(一)尿糖测定 197

(二)尿酮体测定 198

四、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98

五、尿酶 199

(一)尿溶菌酶 199

(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 199

六、尿沉渣检查 200

七、12h尿沉渣计数 202

八、尿分析仪检查指标的应用 203

第二节 粪便检查 205

第三节 脑脊液一般检查 207

第四节 浆膜腔液及滑膜液检查 209

一、浆膜腔积液检查 209

二、滑膜液检查 211

第五节 胃液及十二指肠液检查 212

一、胃液检查 212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215

第六节 精液检查 217

第七节 前列腺液检查 219

第八节 羊水检查 221

第九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 226

第十节 痰液检查 227

第六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231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细菌学检查 231

第二节 尿液细菌学检查 233

第三节 胃肠道细菌学检查 234

一、沙门菌、志贺菌 234

二、霍乱弧菌 235

三、致腹泻大肠埃希菌 235

四、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237

五、空肠弯曲菌 237

六、幽门螺杆菌 238

七、艰难梭菌 238

第四节 脑脊液细菌学检查 239

第五节 浆膜腔穿刺液细菌学检查 240

第六节 痰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细菌学检验 241

第七节 鼻咽部标本细菌学检查 242

第八节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244

第九节 淋病细菌学检查 245

第十节 厌氧菌检查 246

第十一节 结核病细菌学检查 248

第十二节 支持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实验室检查 249

一、扩散法药敏试验 249

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251

三、血液(体液)抗菌药物浓度测定 252

四、血清杀菌水平测定 252

五、β-内酰胺酶测定 253

六、联合药敏试验 253

第十三节 真菌检查 254

附录一 检验项目参考值及新旧单位换算总表 2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