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卡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0180618
  • 页数:2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的发展演变规律,重点探讨了居住空间、行为空间、空间感知三个方面的发展、演变和影响因素。
《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目录

绪论 1

一、我国新城发展的背景与实践 1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11

三、概念诠释 14

第一章 国内外新城社会空间研究进展 20

第一节 世界新城开发及其规划的历程 20

一、新城的起源 20

二、新城的发展和演变 21

三、新城的建设与规划 22

第二节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展 27

一、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兴起 27

二、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 28

三、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多元化 36

第三节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展 37

一、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38

二、市民行为空间研究 40

三、城市住房与迁居研究 42

四、城市贫困群体及其生存状况研究 44

五、城市生活质量研究 45

小结 49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50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内涵 50

一、社会空间辩证法 50

二、沃斯理论 51

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的变迁理论 52

一、城市生态学理论 52

二、居住流动模型 54

三、城市经济学解释 55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目标视角 57

一、人本主义地理学 57

二、城市意象图说 58

三、城市便利论 59

四、新城市主义 60

第三章 南京市人口扩散与新城社会构成的变动 62

第一节 南京市城市空间的扩展 62

一、从边缘扩展到新城建设 62

二、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内容 64

第二节 南京市新城的建设和发展 65

一、江北新城 66

二、东山新城 67

三、仙林新城 71

第三节 南京新城的社会结构变迁 73

一、居住流动与新城迁入人口 73

二、新城的社会构成及其变化 75

第四章 南京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与演变 80

第一节 南京新城居住空间的建设模式 80

一、周边发展式 80

二、依托城镇式 81

三、新区建设式 81

第二节 南京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阶段 82

一、起步阶段 82

二、快速发展阶段 85

三、逐步成熟阶段 87

第三节 南京新城居住空间形态的演变 88

一、居住空间的社会演变 88

二、居住空间的密度演变 91

第四节 南京新城居住空间的微观形态与结构 92

一、居住空间演变中的微观形态 92

二、南京新城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 100

第五节 新城居住空间的外部环境 103

一、环境卫生 103

二、人文环境 105

小结 106

第五章 南京新城的行为空间 108

第一节 新城通勤行为空间 108

一、新城相关通勤行为的构成 108

二、主城和新城之间的通勤行为 110

三、新城内部的通勤行为空间 114

四、新城通勤行为的空间分异 115

第二节 新城购物行为空间 116

一、新城内部购物空间的建设现状 117

二、新城居民日常购物行为特征 119

三、新城居民日常购物的行为选择规律 121

第三节 新城其他行为空间与外部环境 126

一、新城居民的休闲行为空间 126

二、新城内部的教育医疗空间 127

三、新城居民行为空间的其他环境 128

小结 130

第六章 新城空间的社会融合与居民感知——南京新城的邻里、社区与感知 131

第一节 新城居民的邻里交往和社区参与 131

一、南京新城居民的邻里认知与交往现状 131

二、新城居民邻里交往的主要影响因素 132

三、南京新城居民的社区参与及其相关因素 134

第二节 新城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137

一、新城居民的社区归属状况 137

二、影响社区归属感的相关因素 138

三、社区归属的空间差异 142

第三节 居民对新城空间的评价 144

一、新城居民的主体评价状况 145

二、主体评价的相关分析 146

三、主体评价的因子分析 152

四、新城主体评价的空间差异 155

小结 157

第七章 新城社会空间的响应机制与政策导向 159

第一节 新城社会空间子系统的响应机制 159

一、新城居住空间系统的响应机制 159

二、新城行为空间系统的响应机制 160

三、新城空间感知系统的响应机制 162

第二节 新城社会空间系统的内外响应机制 164

一、新城社会空间子系统之间的响应 164

二、新城社会空间系统与外部的响应 166

第三节 新城社会空间系统的主要问题 167

一、新城各类实体发展的不同步(配套) 167

二、新城各类空间发展的不均衡(人口、产业) 169

三、新城空间权力分配的不公平(生态) 169

四、新城空间的边缘化(空间权力) 170

五、新城建设中的住房空置问题 171

第四节 新城社会空间的政策导向 172

一、基于空间结构的政策导向 172

二、基于时间结构的政策导向 174

三、基于社会结构的政策导向 175

结论与展望 178

参考文献 183

问卷设计 201

后记 20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