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道德社会学  中西方哲学之先验道德论,西方社会之后验道德论,我们的后验道德论与台湾文化断层理论
道德社会学  中西方哲学之先验道德论,西方社会之后验道德论,我们的后验道德论与台湾文化断层理论

道德社会学 中西方哲学之先验道德论,西方社会之后验道德论,我们的后验道德论与台湾文化断层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秉璋,陈信木合著
  • 出 版 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88
  • ISBN: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
《道德社会学 中西方哲学之先验道德论,西方社会之后验道德论,我们的后验道德论与台湾文化断层理论》目录

第一篇 中国与西方有关先验道德论之简介 13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先验道德论 17

第一节 天道主义之道德观 18

第二节 老庄哲学之自然主义道德论 21

第三节 中国传统固有道德——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所发展的道德体系 26

第二章 西方哲学的先验道德论之追踪 35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泛灵道德主义 37

第二节 希腊摇篮社会的道德论 38

第三节 欧洲封建社会的圣化道德主义 44

第四节 欧洲社会改革运动下的多元道德主义 46

第三章 道德价值的主观与客观论:从传统哲学的先验道德价值到现代社会学的后验道德观 51

第一节 涂尔干式的跨越 51

第二节 西方传统哲学中的道德价值论点 53

第三节 一般社会学家对于道德价值的看法 55

第二篇 西方后验道德论的社会学分析:抽象层次的理论建构 57

第四章 社会冲突学派的道德或规范论 61

第一节 道德或规范是社会阶级冲突的产物 61

第二节 道德或规范的社会功能 62

第三节 道德家乃是统治阶级的帮凶 63

第四节 历史相对主义的道德发展 64

第五节 无产阶级的道德与共产世界之无道德论 65

第六节 社会冲突学派的死对头:弱者自卫论 66

第五章 社会整合学派的道德论——涂尔干的新康德主义道德论 69

第一节 涂尔干眼中的道德——社会连带的果实 70

第二节 道德的渊源 72

第三节 道德事实的性质 73

第四节 道德的内化 75

第五节 道德的外显型态 78

第六节 道德的自主过程 78

第七节 综合短评 79

第六章 社会自动变迁说的道德观——孔末楠(Sumner)的道德理论 81

第一节 民俗或民德的形成过程 82

第二节 民俗的权威及特征 85

第三节 民俗转化为民德的社会过程 87

第四节 民德的实质内涵 88

第七章 功利主义(Utilitarisme)的道德理论 91

第一节 边沁(H.Bentham)的功利思想 92

第二节 功利主义道德论的内涵 95

第三节 我们对功利主义道德论的几点批判 100

第八章 威斯特马克的感性主义道德论 103

第一节 知识根源 103

第二节 道德观念的产生 105

第三节 道德观念的发展 107

第四节 道德观念的普同性与道德规范的差异性 108

第三篇 社会心理学之道德理论:道德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113

第九章 道德社会化之情绪动机理论——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发展说 117

第一节 性心理发展 117

第二节 道德社会化 119

第三节 佛洛依德的道德社会化理论摘要 122

第十章 艾雷克逊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发展论的道德观 123

第一节 佛洛依德性心理发展论的修正:心理社会发展论 124

第二节 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阶段 125

第三节 艾雷克逊的社会心理发展说之道德理论 129

第十一章 道德社会化的认知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 131

第一节 道德社会化的认知与学习理论之先驱理想 131

第二节 道德社会化的认知理论 132

第三节 道德社会化的学习理论 136

第四篇 道德事实或道德生活之社会学分析:经验事实之分析(一) 141

第十二章 有关研究道德事实或道德生活之历史回溯 149

第一节 重要著作之介绍 150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上的误解取向与扭曲现象之疏忽 151

第三节 古典作品的内涵解释 153

第四节 现代道德社会学家的思想转折 156

第五节 历史追踪所发现的问题与质疑 158

第十三章 我们的预设与两大进路 161

第一节 我们的预设 162

第二节 我们的两大进路 162

第十四章 道德事实或道德生活之社会学分析:静态研究 165

第一节 操作性定义及其说明 165

第二节 道德事实或道德生活之种类 168

第三节 道德事实或道德生活之形式 190

第十五章 道德事实或道德生活之社会学析:动态研究 201

第一节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之社会结构及其道德生活之功能相关性 202

第二节 当代国际社会及具道德生活之功能相关性 218

第五篇 台湾转型期社会的道德生活之社会学分析:经验事实分析(二) 229

第十六章 台湾转型期社会的各种社会生活面相之转化 233

第一节 政治生活方面 233

第二节 宗教生活方面 235

第三节 狭义社会生活方面 236

第十七章 传统道德权威之失灵原因 241

第一节 特殊历史与社会背景 242

第二节 传统道德权威之失灵原因 243

第十八章 新道德体系无法形成的原因 247

第一节 稳定的社会结构 248

第二节 自由舆论的存在 248

第三节 知识份子的中立角色 249

第四节 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 250

第十九章 社会脱序或社会迷乱下的实际道德生活 253

第一节 政治道德生活 253

第二节 商业道德生活 257

第三节 狭义社会道德生活 260

第二十章 台湾社会结构之转型及道德生活之相关性 263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结构之特征及其道德生活方式或形式 263

第二节 现代社会结构之特征及其道德生活方式或形式 266

第三节 台湾转型期社会结构之特征及其道德生活之可能转化 268

第四节 台向工业化过程中有关道德生活的抽样性社会学统计报告 272

第五节 台湾转型期社会的道德事实之分类及其等级化 292

第六篇 道德发展的终极形式:法律——法(Droit)之社会学分析 297

第二十一章 什么是法律或司法事实? 303

第二十二章 「法」(Droit)此一概念或观念之渊源追踪 307

第二十三章 古代法律的特征 311

第二十四章 法律主体的个人化与人性化 315

第二十五章 古代法律的精神化与普同化 319

第二十六章 法律的类型研究 321

第一节 衍生分类法 321

第二节 衍生分类法的批判与修正 324

第三节 抽象法律的类型 325

第二十七章 法律体系中之义务、责任与惩罚 327

第一节 义务 327

第二节 责任 328

第三节 Paul Fauconnent的责任理论 331

第四节 惩罚 333

第五节 惩罚的社会功能 335

第六节 刑罚发展的三大律则 336

第二十八章 「法」之观念变迁与现代法律之形式 339

绪论篇 我们的预设与假设 345

第二十九章 道德是什么?——操作性定义之提出 347

第三十章 道德概念或观念之渊源 353

第一节 产生或促成道德概念的先决条件 353

第二节 产生或促成道德概念的必要条件 355

第三节 产生或促成道德概念的充分条件 356

第三十一章 道德思想与道德体系之形成及其时代性转化 359

第一节 道德思想与道德体系的形成过程:社会学的分析 359

第二节 道德思想与道德体系的时代性转化 364

第三十二章 社会学分析下的道德特质与道德判准 371

第一节 道德的特质及其独特判准 371

第二节 灵性道德思想与神圣化道德体系及其道德特质与道德判准 373

第三节 感性道德思想与伦理道德体系及其道德特质与道德判准 375

第四节 知性道德思想与理性化道德体系及其道德特质与道德判准 378

第三十三章 道德社会化及其实践性 381

第一节 从动物体或生物人转为社会人格或道德人格的道德社会化过程 382

第二节 从「德思」到「德行」的实践过程 383

第三节 道德的外显型态:个人的道德判断、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 385

第四节 道德的内存疏离现象 387

第三十四章 道德社会的出现:道德的双线式发展过程——模模式 393

第一节 道德社会化的发展过程及其规范性功能 395

第二节 道德制度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整合性功能 399

第三节 道德社会的出现 402

第三十五章 道德秩序的解组:道德体系的双路挑战与道德危机意识的对立取向——台湾模式 403

第一节 旧道德秩序与挑战者 403

第二节 道德观念、思想与价值的迷惑、矛盾与冲突 408

第三节 道德风气的败坏与道德权威的失灵 408

第四节 民族道德情操的衰退 410

第五节 结构性道德功能的动摇与失调 414

第六节 制度化道德功能的失均衡与社会制度的解组 415

第七节 道德秩序的解组与道德意识的新取向 416

第三十六章 衰退型道德事实或道德生活之社会学诠释(上)——台湾文化断层理论之提出 419

第一节 常态道德秩序 420

第二节 涂尔干的脱序理论 420

第三节 墨顿的新脱序 422

第三十七章 衰退型道德事实或道德生活之社会学诠释(下)——台湾文化断层理论之结构模式及内涵 425

第一节 操作性定义之提出 426

第二节 基本假设的设定 430

第三节 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之描述与说明 430

第四节 建构台湾文化断层理论的经验指涉及其社会学分析 432

第五节 台湾文化断层理论的结构模式及其内容 439

第六节 台湾文化断层理论的应用或通用 442

总结论 455

参考书目 469

名词索引 4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