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邱峰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7808931
  • 页数:309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的全部内容为本科学生使用,包括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糖和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生物活性、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及波谱规律、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等。
《天然药物化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绪论 1

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

二、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 5

第二节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 8

一、一次代谢与二次代谢 8

二、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9

第三节 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15

一、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5

二、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离与精制的一般方法 21

三、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色谱分离方法 25

第四节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38

一、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途径与程序 38

二、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 39

三、天然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 46

第二章 糖和苷类 54

第一节 概述 54

第二节 单糖的立体化学 55

一、单糖的氧环 56

二、单糖的绝对构型 56

三、单糖的端基差向异构体 57

四、单糖的构象 58

第三节 糖和苷的结构与分类 59

一、糖类 59

二、苷类 67

第四节 糖和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72

一、一般性质 72

二、溶解性 72

三、苷键的裂解 72

第五节 糖和苷类化合物的检识 79

一、化学检识 79

二、色谱检识 81

三、糖的检识研究实例 82

第六节 提取与分离 83

一、提取 83

二、精制和分离 83

三、多糖的提取分离实例 85

第七节 生物活性 87

一、提高免疫力、抗肿瘤 87

二、抗凝、抗血栓 87

三、抗氧化、抗衰老 88

第三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93

第一节 概述 93

第二节 苯丙酸类 94

一、苯丙酸类化合物的结构 94

二、提取和分离 96

三、检识 96

第三节 香豆素类 96

一、概述 96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97

三、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99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检识 100

五、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103

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06

第四节 木脂素类 107

一、概述 107

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108

三、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12

四、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检识 113

五、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14

六、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17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123

第一节 概述 124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124

一、苯醌类 124

二、萘醌类 125

三、菲醌类 126

四、蒽醌类 127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30

一、性状 130

二、溶解性 130

三、酸性 130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检识 130

一、化学检识 130

二、色谱检识 132

第五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134

一、提取 134

二、精制与分离 134

三、实例 136

第六节 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36

一、泻下活性 136

二、抗菌活性 137

三、抗肿瘤活性 137

四、其他活性 137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139

第一节 概述 139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140

一、生物合成途径 140

二、结构与分类 141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45

一、性状 145

二、溶解性 145

三、酸性与碱性 146

四、Wessely-Moser重排 146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147

一、化学法检识 147

二、紫外光谱法检识 149

三、色谱法检识 151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152

一、提取 152

二、分离与精制 153

三、实例 155

第六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56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56

二、抗肝脏毒作用 156

三、抗炎作用 157

四、雌性激素样作用 157

五、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157

六、解痉作用 157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163

第一节 概述 163

一、萜的定义与分类 163

二、萜类的生源学说 164

第二节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167

一、单萜 167

二、倍半萜 173

三、二萜 177

四、三萜 181

第三节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89

一、物理性质 189

二、化学性质 190

第四节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 194

一、显色反应 194

二、色谱检识 195

三、光谱检识 195

第五节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196

一、提取 196

二、精制与分离 197

三、实例 199

第六节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03

一、抗肿瘤活性 203

二、抗菌、消炎、抗病毒活性 203

三、抗疟活性 204

四、保肝活性 205

五、对心血管的作用 205

六、降脂和降糖活性 205

七、泻下、利胆作用 206

第七节 挥发油 206

一、概述 206

二、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206

三、挥发油的理化性质 207

四、挥发油的检识 208

五、提取与分离 213

六、挥发油的生物活性 216

第七章 甾体及其苷类 226

第一节 概述 226

第二节C21 甾类化合物 227

第三节 强心苷 228

一、概述 228

二、强心苷的结构和分类 228

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230

四、强心苷的检识 233

五、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234

六、强心苷的生物活性 235

第四节 甾体皂苷 236

一、概述 236

二、甾体皂苷的结构与分类 236

三、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238

四、甾体皂苷的检识 239

五、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 239

六、甾体皂苷的生物活性 240

第八章 生物碱 245

第一节 概述 245

一、生物碱的定义 246

二、生物碱在动植物界的分布 246

三、生物碱的存在形式 246

四、生物碱的命名 246

五、生物碱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246

第二节 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 247

一、吡咯类生物碱 248

二、吡啶类生物碱 249

三、莨菪烷类生物碱 249

四、喹啉类生物碱 250

五、异喹啉类生物碱 250

六、吲哚类生物碱 252

七、萜类和甾体类生物碱 252

八、有机胺类生物碱 253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253

一、性状 253

二、旋光性 254

三、溶解性 254

四、碱性 254

第四节 生物碱的检识 258

一、化学检识 259

二、色谱检识 259

第五节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261

一、提取与初步分离方法 262

二、精制与纯化方法 263

三、提取分离实例 264

第六节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266

一、抗肿瘤作用 266

二、阿托品作用 266

三、抗疟作用 266

四、降压作用 266

五、抗菌作用 266

六、镇咳作用 266

七、抗炎、镇痛作用 266

第九章 鞣质 274

第一节 概述 274

第二节 鞣质的结构与分类 275

一、可水解鞣质 275

二、缩合鞣质 279

三、其他鞣质 285

第三节 鞣质的理化性质 286

一、性状 286

二、溶解性 286

三、酸碱性及稳定性 286

第四节 鞣质的检识 287

一、化学检识 287

二、色谱检识 287

三、含量测定 289

第五节 鞣质的提取与分离 289

一、提取 289

二、精制与分离 289

第六节 鞣质的生物活性 293

一、抗菌抗病毒和杀虫作用 293

二、抗氧化作用 294

三、降糖降血脂作用 294

四、其他作用 294

五、毒副作用及用药安全性 295

六、成药性及其他应用 295

参考答案 298

参考文献 3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