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
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

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禹六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302034176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
《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目录

1.1 背景 3

第三篇 过程描述获取方法IDEF 3

第一篇 IDEF0方法 3

第1章 引言 3

1.2 IDEF0的基本特色 4

第2章 IDEF0图形的意义 8

2.1 基本概念 8

2.2 如何读图 13

2.3 实例 13

第3章 作者建模方法 16

3.1 建立活动模型的基本方法 16

3.2 作者的工作阶段 17

3.3 怎样画一张活动图 18

3.4 怎样写文字说明 24

第4章 项目参加人员的任务和有关图表的说明 26

4.1 项目中各“角色”的定义 26

4.2 作者-读者(评审员)循环 27

4.3 IDEF0图表的定义 28

5.1 数据收集 32

第5章 一些工作方法 32

5.2 IDEF0模型的遍历步骤 35

5.3 结束语 37

附录1 38

1.1 IDEF0图纸格式标准 38

1.2 IDEF0组文件封面格式 39

第二篇 IDEF1X方法 43

第1章 引言 43

第2章 数据模型化的概念 44

2.1 把数据作为资源管理 44

2.2 三模式概念 44

2.3 数据模型化的目的 46

2.4 IDEF1X方法 46

第3章 IDEF1X的语法和语义 48

3.1 实体 48

3.2 连接联系 49

3.3 分类联系 52

3.4 非确定联系 54

3.5 属性 55

3.6 主关键字和次关键字 57

3.7 外来关键字 58

第4章 建立模型过程 61

4.10 阶段——设计的开始 61

4.21 阶段——定义实体 66

4.32 阶段——定义联系 69

4.43 阶段——定义键 73

4.54 阶段——定义属性 84

5.2 IDEF1X组文件 89

5.1 引言 89

第5章 文件编制和确认 89

5.3 标准格式 90

5.4 IDEF模型遍历步骤 94

附录2 96

2.1 IDEF1X词汇表 96

2.2 IDEF1X与IDEF1的比较 100

2.3 初步设计阶段IDEF1X方法实施规则 107

第1章 引言 113

第2章 IDEF3总貌 115

2.1 场景描述和对象 116

2.2 以过程为中心的视图:过程流图 116

2.3 以对象为中心的视图:对象状态转移网图 118

第3章 IDEF3过程描述的基本元素 120

3.1 UOB 120

3.1.1 UOB的细化说明 121

3.1.2 UOB分解 123

3.1.3 UOB的编号方案 124

3.1.4 部分描述 125

3.2 联接 126

3.2.1 联接类型 126

3.2.2 联接说明文档 127

3.2.3 联接编号 128

3.3 交汇点 128

3.3.1 交汇点类型 128

3.3.1.1 “与”、“或”及“异或”型交汇点 129

3.3.1.2 “扇入”型与“扇出”型交汇点 129

3.3.1.3 “同步”与“异步”型交汇点 130

3.3.1.4 交汇点语义 130

3.3.2 交汇点组合 130

3.3.3 交汇点的编号方案 132

3.4 参照物 132

3.5.1 行为单元与联接组合 135

3.5 基本建造块的组合使用 135

3.5.2 行为单元、联接和交汇点的组合使用 136

3.5.3 IDEF3流图中参照物的使用 139

3.6 对象状态转换网络描述 141

3.6.1 对象与对象状态 142

3.6.2 OSTN描述元素 142

3.6.3 对象状态转换网络图的语义及使用 145

第4章 应用IDEF3描述方法的开发过程 147

4.1 描述获取项目的界定 148

4.1.1 定义目的 148

4.1.2 确定初始范围和细化层次 149

4.1.3 识别主要组织场景 149

4.2 收集数据 149

4.2.1 确定专家及数据收集准备工作 150

4.2.2 访问领域专家 150

4.2.2.3 收集状况描述 151

4.2.2.1 收集对象名称 151

4.2.2.2 收集活动与因果关系名称 151

4.2.2.4 描述结论池的维护 152

4.3 过程流描述的表示法 153

4.3.1 行为单元细化说明及联接规范 153

4.3.2 特定行为单元的分解 153

4.3.3 与IDEF0模型的交互参考 154

4.4 对象状态转换简要介绍 154

4.4.1 选择感兴趣的对象 154

4.4.2 对象状态转换的特征抽取与对象状态转换网络图的安排 155

4.4.3 与IDEF1模型的交互参考 155

4.5 IDEF3过程描述的有效性 156

4.5.1 动机 156

4.5.2 构造和分发组表 156

4.5.2.1 组表评审过程中的角色 156

4.5.2.2 IDEF3组表评审循环 157

4.5.2.4 分析员与评注者指南 158

4.5.2.3 IDEF3组表类型 158

4.5.2.5 IDEF3组表内容 159

第5章 IDEF3应用开发实例 164

5.1 确定目标和范围 164

5.2 收集数据 164

5.2.1 访问领域专家获取最初描述 164

5.2.2 分析数据识别的描述 165

5.3 进行过程流描述 165

5.3.1 确定图中行为单元的顺序 166

5.3.2 分析行为单元细化说明中的数据 167

5.3.3 与领域专家一起评审过程流描述 169

5.4 设计对象状态转换网络图(OSTN) 172

第6章 对IDEF3过程描述的理解 174

6.1 阅读步骤 174

6.2.3 理解场景描述 175

6.2.2 浏览 175

6.2 举例说明IDEF3过程描述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175

6.2.1 基本轮廓 175

第7章 使用IDEF3方法的建议 178

7.1 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IDEF3流图 178

7.1.1 IDEF3过程描述的模型理论验证规则 178

7.1.2 行为单元分解规则 179

7.2 构造IDEF3流图中的通病及指南 180

7.2.1 “扇出的异或”型交汇点后带有“扇入的与”型交汇点 180

7.2.2 一个行为单元盒上出现多个先后顺序联接 180

7.2.3 场景或分解图中存在多个左端点 181

第四篇 IDEF4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185

第1章 概述 185

第2章 简介 186

2.1 类子模型 187

2.1.1 继承图 187

2.1.3 协议图 188

2.1.2 类型图 188

2.1.4 例示图 189

2.2 方法子模型 189

2.2.1 方法分类图 189

2.2.2 客户图 190

2.3 数据单 190

2.3.1 类-定常数据单(CIDS) 190

2.3.2 合同数据单(CDS) 190

第3章 IDEF4面向对象的概念 191

3.1 类 191

3.1.1 类与对象 192

3.1.2 类-继承 193

3.2 特征 195

3.2.1 特征分类 196

3.2.2 特征继承 196

3.2.3 特征/类分类法 197

3.2.4 特征类型 198

3.2.5 类特征 198

3.3.1 设计中的方法与编程中的方法 199

3.3.2 方法集 200

3.4 约束 202

第4章 图 203

4.1 类-继承图 203

4.1.1 类-继承图的符号集 203

4.1.2 理解类-继承图 206

4.1.3 类-定常数据单 208

4.2 方法分类图 211

4.2.1 合同数据单(CDS) 211

4.2.2 方法分类图符号集 213

4.2.3 理解方法分类图 213

4.3.1 类型图符号集 217

4.3 类型图 217

4.3.2 理解类型图 219

4.4 客户图 221

4.4.1 客户图符号集 221

4.4.2 理解客户图 221

4.5 协议图 222

4.5.1 协议图符号集 223

4.5.2 理解协议图 223

4.6 分配映射 224

4.7 IDEF4实例化语言 227

4.7.1 IDEF4实例化语言简介 227

4.7.2 IDEF4设计的证实 228

第5章 IDEF4设计开发过程 231

5.1 面向对象的分解 231

5.2 IDEF4设计开发活动 232

5.2.1 分析不断发展的系统需求 232

5.2.1.1 识别初始的类和方法集 232

5.2.1.2 在分析中用其他IDEF方法 233

5.2.2 开发类层次 234

5.2.3 开发方法分类 234

5.2.4 开发类分解结构(类型图) 235

5.2.5 开发协议(协议图) 235

5.2.6 开发算法分解(客户图) 235

5.3 IDEF4设计发展过程 236

5.3.1 划分 236

5.3.2 分类/详细说明 237

5.3.3 组装 237

5.3.4 重新安排 237

5.4 IDEF4设计文档的组织 238

第6章 IDEF4设计开发中的若干问题 240

6.1 细致的和粗略的方法和类 240

6.2 方法分类图和例程 240

6.3 例程和例程-类对 240

6.5 面向对象过程的特征 241

6.4 一个返回值的多个返回类型 241

附录3 IDEF4词汇表 243

附录4 缩略语 245

第五篇 本体论获取方法 249

第1章 基本概念介绍 249

1.1 什么是“本体论” 249

1.2 为什么要提出本体论 249

1.3 IDEF5与其他IDEF方法之间的关系 250

1.4.1 种类 251

1.4 本体论的中心概念 251

1.4.2 性质和属性 252

1.4.3 关系 252

1.4.4 二阶性质和关系 252

1.4.5 将种类引入本体论的方法 253

1.4.6 部分、整体和复杂种类 253

1.4.7 过程、状态和过程种类 253

1.5 本篇的构成 254

1.4.8 本体论的层次 254

第2章 IDEF5本体论语言 256

2.1 IDEF5图表语言 256

2.1.1 图表语言专用词汇 256

2.1.2 IDEF图表及其解释 258

2.1.2.1 基本一阶图表 259

2.1.2.2 复杂的一阶图表 262

2.1.2.3 二阶图表 264

2.1.2.4 关系图表 264

2.1.2.5 参照物 266

2.1.3 合成图表 267

2.1.4 分类图表 268

2.1.5 对象状态图表 270

2.1.5.1 基本对象状态转变图表 271

2.1.5.2 强状态转变图表 272

2.1.5.3 瞬间状态转变图表 273

2.1.5.4 复杂对象状态图表 274

2.1.5.5 状态分类图表 275

2.1.5.6 状态合成图表 276

2.1.5.7 隐匿对象状态信息 279

2.1.5.8 集成转换图和关系图 280

2.2 IDEF5细化描述语言 280

2.2.1 概貌 280

2.2.2 语言的描述 281

2.2.2.1 常量,变量及操作符 281

2.2.2.2 词 282

2.2.2.3 定义 284

2.2.2.4 语句 285

2.2.2.5 IDEF5特定语句 285

2.2.2.6 预定义关系 292

后记 293

参考文献 29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