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
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

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801708458
  • 页数:497 页
图书介绍:《当代中国》丛书是由国家统一部署,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条战线的力量完成的鸿篇巨制,这本纪念册就是以浓缩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再现了丛书的编撰、出版、发行过程。纪念册由盛世修史、巨大关怀、万人著书、国史瑰宝、薪火传扬五部分组成。
《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目录

绪论 1

一 计量的概念和计量工作的内容 1

二 中国度量衡的发展概况 3

第一编 新中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历程 16

第一章 创建阶段的计量事业(一九五○——一九五七年) 16

第一节 筹建度量衡管理机构 16

第二节 部门计量工作的兴起 17

第二节 国家计量局成立,全国计量工作走向统一管理 19

第四节 培养第一代计量人员 20

第五节 建立国家临时计量标准 21

第六节 现代计量的雏形 22

一、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 22

二、初步开展九大类计量 23

第二章 计量事业在调整中前进(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 26

第一节 工具科学研究院计量部分并入国家计量局 26

第二节 贯彻为生产服务的方针 27

第三节 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制度 29

一、国务院命令统一计量制度 29

二、委托建立国家计量基准、标准 32

第四节 计量事业的调整与发展 32

一、调整工作方针、任务,加强计量的科研、检定、管理工作 33

二、调整机构、人员 34

三、制定规划 35

四、专、县计量机构“企业化” 36

第五节 计量科学技术的发展 36

第三章 计量事业的曲折发展(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39

第一节 计量事业指导思想的混乱 39

第二节 计量管理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40

一、计量机构瘫痪 40

二、计量人员流散 41

三、计量器具产品质量下降 41

四、在用计量器具管理混乱 41

五、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42

第三节 计量事业在曲折中奋进 43

一、地方计量工作较快恢复 44

二、部门计量工作有起色 45

三、计量科研工作获得新进展 45

四、计量管理工作有所加强 46

五、计量部门经费体制和基建问题获得解决 46

六、计量分院胜利建成 46

第四章 计量事业全面发展(一九七七——一九八六年) 48

第一节 加强计量管理 48

一、制定计量管理条例 48

二、重视港口计量管理和商业计量管理 49

三、加强部门计量管理和地方计量管理 50

第二节 改革计量单位制 51

一、废除旧市制 51

二、采用国际单位制 51

第三节 全面整顿计量工作 53

一、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 53

二、成立国家计量总局 53

三、召开全国计量工作会议 54

四、开展“五查”活动,整顿各项工作 54

第四节 计量事业的新飞跃 58

一、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强计量工作的报告》 59

二、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59

三、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60

四、计量事业向纵深发展 61

第二编 计量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68

第五章 计量管理制度 68

第一节 国家颁布的计量法律、法规 68

一、《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 6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 69

第二节 改革计量单位制的法规 7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试行)》 70

二、《关于改革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的报告》 70

三、《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71

第三节 厂矿企业计量管理规章 72

一、《全国厂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 72

二、《工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试行)》 73

三、《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通则(试行)》 7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76

第六章 计量管理组织系统 79

第一节 计量行政管理体系 79

第二节 计量技术保证体系 81

第七章 量值传递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84

第一节 计量基准、标准的建立和发展 84

第二节 计量基准、标准的管理 86

第三节 工作计量器具的管理 88

第四节 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 90

第五节 计量检定机构和计量检定人员 91

第三编 计量是国民经济的技术基础 96

第八章 机械工业计量工作 96

第一节 概述 96

一、机械工业计量工作的特点 96

二、机械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98

第二节 计量工作在机械工业中的作用 100

第三节 汽车工业计量工作 103

一、汽车工业的诞生和崛起离不开计量工作 103

二、计量测试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104

三、计量测试技术是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保证 105

四、计量工作促进汽车行业改进经营管理,节约能源 105

第四节 仪器仪表工业计量工作 106

一、计量与仪器仪表 106

二、计量工作在仪器仪表工业中的作用 106

第九章 原料、燃料、电力工业计量工作 109

第一节 冶金工业计量工作 109

一、冶金工业计量装备 109

二、冶金工业计量管理 111

三、计量工作在冶金工业中的作用 113

第二节 石油工业计量工作 115

一、石油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15

二、石油工业计量工作的组织建设 117

三、计量工作在石油工业中的作用 118

第三节 化学工业计量工作 119

一、化学工业计量工作的特点 119

二、化学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20

三、计量工作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 122

第四节 煤炭工业计量工作 124

一、煤炭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24

二、计量工作在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25

第五节 电力工业计量工作 127

一、电力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27

二、电力工业计量工作的特点 128

三、计量工作在电力工业中的作用 128

第十章 交通、铁道事业计量工作 132

第一节 交通、铁道计量工作的发展 132

第二节 交通计量工作 134

一、交通计量工作的特点 135

二、交通计量工作的作用 135

三、交通计量工作的主要成就 137

第三节 铁道计量工作 138

一、铁道计量工作的特点 138

二、计量工作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139

三、计量工作在铁路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140

第十一章 轻工业、纺织工业计量工作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一、轻工业、纺织工业计量工作的特点 142

二、轻工业、纺织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43

第二节 轻工业计量工作 146

一、轻工部门生产的计量器具及其作用 146

二、计量工作在轻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147

第三节 纺织工业计量工作 149

一、深入生产实际,保证产品质量 149

二、参与科研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150

三、配合节能工作,降低生产成本 151

四、贯彻国家标准,促进设备改造 152

第十二章 商业贸易计量工作 153

第一节 概述 153

第二节 苏州市的度量衡管理工作 158

第三节 商业计量工作 161

一、社会效益 161

二、经济效益 162

第四节 外贸计量工作 164

第五节 商品检验中的计量工作 165

第十三章 国家专业性计量工作 168

第一节 国家轨道衡计量站 168

一、轨道衡计量的发展过程 169

二、轨道衡计量的作用 170

第二节 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170

一、高电压计量的重要性 170

二、高电压计量的发展过程 171

第三节 国家原油大流量计量检定站 172

第四节 国家海洋计量站 173

一、海洋计量工作的特点 174

二、海洋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75

三、海洋计量工作的成就 176

第五节 测绘计量工作 177

一、测绘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78

二、测绘计量工作的成就和作用 180

第六节 气象计量工作 182

一、气象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83

二、气象计量工作的成就与作用 184

第十四章 国防科技、国防工业计量工作 186

第一节 国防科技、国防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 186

一、国防科技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86

二、国防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87

三、国防科技、国防工业由军转民,军民结合发展 188

四、国防科技、国防工业计量工作的作用 189

第二节 兵器工业计量工作 191

一、兵器工业计量工作的特点 191

二、兵器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91

三、计量工作在兵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193

第三节 航天工业计量工作 194

一、航天工业计量工作的特点 194

二、航天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195

三、计量工作在航天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196

第四节 航空工业计量工作 197

一、航空工业计量工作的成就 197

二、计量工作在航空工业中的作用 198

第五节 核工业计量工作 199

一、核工业计量工作的特点 199

二、核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200

三、计量工作在核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

第六节 电子工业计量工作 203

一、电子工业计量工作的特点 203

二、电子工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过程 204

三、电子工业计量工作的作用 206

第十五章 地方工业计量工作 208

第一节 概述 208

第二节 上海市工业计量工作 209

一、计量工作为工业生产服务的起步 210

二、计量工作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212

三、计量工作全面发展 213

第三节 辽宁省工业计量工作 216

一、工业计量工作发展概况 216

二、工业计量工作的主要成就 217

三、计量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19

第四节 无锡市、重庆市工业计量工作 222

一、无锡市工业计量工作 222

二、重庆市工业计量工作 226

三、工业计量的主要经验 230

第四编 计量科学和技术 236

第十六章 长度计量 236

第一节 概述 236

第二节 长度计量的发展 237

一、长度计量的初创 237

二、机械工业中的长度计量管理和技术协作 239

三、长度计量面向全国为工业生产服务 239

第三节 长度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241

一、长度基准、标准的建立 241

二、长度计量工作的新进展 245

第十七章 力学计量 252

第一节 概述 252

第二节 质量计量 253

一、质量计量的发展过程 253

二、质量计量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55

第三节 力值计量 256

一、力值计量的普及与发展 256

二、力值计量的研究与提高 257

第四节 硬度计量 259

一、硬度计量的初创 259

二、洛氏硬度基准的建立及其量值传递 260

三、其它各类硬度基准的建立及其量值传递 261

第五节 振动冲击与转速计量 262

一、振动冲击计量 262

二、转速计量 264

第六节 容量与密度计量 264

一、容量计量 264

二、密度计量 265

第七节 重力加速度绝对测量 267

一、重力加速度绝对测量的发展过程 267

二、重力加速度绝对测量研究成果的应用 269

第八节 压力计量 269

一、压力基准、标准的建立 270

二、压力量值的传递 271

第九节 真空计量 271

一、真空计量标准的建立 271

二、真空计量的量值传递 274

第十节 流量计量 274

一、流量基准、标准的建立 275

二、流量计量的量值传递 276

三、流量计量为工业生产服务 276

第十八章 热学计量 278

第一节 概述 278

一、热学计量的基本内容 278

二、温度计量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 278

三、温标的概念及其发展 279

第二节 温度计量的发展 280

第三节 温度计量的研究成果 282

一、利用辐射测温法建立金凝固点以上的国际实用温标 282

二、利用热电测温法建立国家基准热电偶以复现温标 284

三、利用电阻测温法复现国际实用温标 286

四、利用气体测温法复现热力学温标 288

五、测温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89

六、材料热物性的研究 289

第四节 温度计量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90

一、为钢铁工业服务 290

二、为建材行业服务 290

三、为节约能源服务 291

第十九章 电学和磁学计量 292

第一节 概述 292

第二节 电学和磁学计量的发展 292

第三节 电学和磁学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298

一、实物基准 298

二、绝对测量与自然基准 298

三、音频交流电量标准 301

四、精密电测量 301

五、磁参量的测量和量值传递 305

六、磁性材料测量 307

第二十章 时间与频率计量 311

第一节 概述 311

一、时间频率计量的基本概念 312

二、计时技术的发展 313

第二节 时间频率计量的发展 314

第三节 时间频率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16

一、铯原子时间频率基准CS-Ⅱ和CS-Ⅲ的建立 316

二、原子时标的建立 317

三、时间频率量值传递的发展 318

第二十一章 无线电计量 322

第一节 概述 322

第二节 无线电计量的发展 324

一、无线电计量的起步 324

二、无线电计量的初步发展 324

三、无线电计量的迅速发展 325

第三节 无线电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26

一、高频电压计量标准的建立 326

二、功率计量标准的建立 327

三、衰减计量标准的建立 327

四、阻抗计量标准的建立 328

五、噪声计量标准的建立 329

六、相位计量标准的建立 330

七、场强计量标准的建立 331

八、其它计量标准的建立 331

九、半导体计量 333

十、量值传递和精密测量 334

第二十二章 光学计量 335

第一节 概述 335

一、辐射与光 335

二、中国光学计量的概况 335

第二节 光度计量 336

一、光度计量的发展过程 336

二、光度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38

第三节 辐射计量 341

一、辐射计量的发展过程 341

二、辐射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42

第四节 激光参数计量 343

一、激光参数计量的发展过程 343

二、激光参数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44

第五节 色度与光学材料特性计量 346

一、色度与光学材料计量的发展过程 346

二、色度与光学材料计量的研究成果 347

第二十三章 电离辐射计量 349

第一节 概述 349

一、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计量 349

二、电离辐射计量的基本内容 349

第二节 电离辐射计量的发展 350

一、电离辐射计量的初创 350

二、从委托到建立国家计量局电离辐射实验室 351

三、电离辐射计量的快速发展 351

第三节 电离辐射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54

一、X、γ射线剂量学 354

二、放射性活度测量 357

三、中子计量 360

第二十四章 声学计量 363

第一节 概述 363

一、声学计量的意义 363

二、声学计量的内容 364

第二节 声学计量的发展 365

一、准备阶段 365

二、发展阶段 365

三、提高阶段 366

第三节 声学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66

一、空气声计量基准、标准的建立与发展 366

二、听力测定及其标准的建立 368

三、超声测量 370

四、水声计量基准、标准的建立 371

五、声学计量专用测量设施的建造 373

六、声学量值的传递及声学测试工作 374

第二十五章 化学计量 375

第一节 概述 375

一、物理化学特性计量的主要范围 375

二、化学成分计量的主要范围 375

三、标准物质的作用 376

四、对标准物质定值的方法 376

第二节 化学计量的发展 377

一、起步阶段(一九五五——一九六五年) 377

二、曲折发展阶段(一九六六——一九七九年) 378

三、全面发展阶段(一九八○——一九八六年) 378

第三节 化学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79

一、水溶液酸度基准、标准的建立 379

二、燃烧热基准、标准的建立 380

三、粘度基准、标准的建立 381

四、湿度基准、标准的建立 381

五、水溶液电导率基准的建立 382

六、基准试剂纯度国家基准的建立 383

第四节 标准物质的研制、应用及管理 383

一、环境标准物质 383

二、冶金标准物质 385

三、地质标准物质 386

四、食品标准物质 386

五、标准物质的技术管理 387

第二十六章 计量基准、标准及装置的设计制造 388

第一节 概述 388

第二节 计量基准、标准的研制过程 389

一、初创阶段(一九五五——一九五八年) 389

二、仿制阶段(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年) 390

三、成长阶段(一九六二——一九六八年) 390

四、大发展阶段(一九六九——一九八六年) 392

第二十七章 误差理论及其应用 399

第一节 概述 399

第二节 中国误差理论研究概况 400

一、初步研究 400

二、专题研究 401

三、规范化研究 402

四、向现代化发展 403

第三节 误差理论在计量中的应用 403

第五编 计量教育、情报、出版、国际交往和学会工作 413

第二十八章 计量人员的培养教育 413

第一节 在职计量人员的培训 413

一、第一机械工业部为企业培养计量人员 413

二、国家计量局为地方计量部门培养计量人员 414

第二节 中、高级计量专业人员的培养 415

一、开办计量专科学校 415

二、建立中国计量学院 416

三、逐步形成计量教育体系 417

第二十九章 计量情报、出版工作 419

第一节 计量情报工作 419

一、计量情报工作发展概况 419

二、计量情报工作的开展 421

第二节 计量出版工作 424

一、计量出版工作发展概况 424

二、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改进 425

三、计量图书和检定规程的出版 426

第三十章 国际交往与合作 427

第一节 五十年代初至一九七八年的国际交往与合作 428

一、中苏计量合作 428

二、同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430

第二节 一九七九年以后的国际交往与合作 431

一、签订双边计量科学技术合作协议 432

二、与其他国家的计量科学技术交往 434

第三节 参加国际计量组织 435

一、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 435

二、参加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437

三、参加国际计量技术联合会 437

四、参加亚太地区计量规划组织 438

五、参加二级标准剂量实验室网 438

第三十一章 计量测试学会 440

第一节 学会的任务和组织 440

第二节 学会的活动 442

一、学术交流和国际交往 442

二、创办学术刊物和开展服务工作 443

结束语 445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工作大事年表(一九五○——一九八六年) 451

附录二 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 476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 480

附录四 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484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488

彩色插图目录 4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