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恒学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3617697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提出了在人、资源与环境关系的话语下把我环境管理的逻辑体系,实际上也开拓了未来环境管理研究的基本方向。
《环境管理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有关研究综述 1

一、人为环境污染的“八大公害” 2

二、人为主要破坏环境的事故 3

三、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5

四、有关研究综述 7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9

一、环境管理的研究对象 9

二、环境管理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9

三、环境管理的研究方法 11

四、环境管理的研究创新 12

第三节 环境管理研究的意义 12

一、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12

二、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立法的依据 13

三、企业投资、经营决策的依据 13

第二章 环境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性 14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14

一、学术界对环境的理解 14

二、环境的基本概念 15

第二节 环境的主要特性 16

一、环境的外在性 16

二、环境的间接性 17

三、环境的隐形性 17

四、环境的非控制性 18

五、环境的系统性 18

六、环境的客观性 20

七、环境的动态性 20

八、环境的复杂性 21

九、环境的相对性 21

十、环境的重要性 22

第三章 环境起源、环境变迁与环境发展 23

第一节 环境起源 23

一、地球运动及其结构 23

二、地球环境的形成 27

三、地球环境系统 28

第二节 环境变迁 32

一、地球环境的变迁 33

二、环境变迁的动因 36

第三节 环境发展 40

一、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 40

二、环境发展与人类的未来 42

第四章 环境、人与资源 44

第一节 环境、人与资源的概念 44

一、环境的概念分析 44

二、人的概念分析 45

三、资源的概念分析 49

第二节 环境、人与资源的关系 50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51

二、人与资源的关系 53

三、环境与资源的关系 55

四、环境、人与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 56

第三节 人类应该合理适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60

一、人类合理适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背景 60

二、人类合理适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62

三、我国合理适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63

第五章 环境管理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 67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67

一、学术界对环境管理的理解 67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67

三、环境管理的意义 68

第二节 人类管理活动的基本变量及其关系分析 69

一、人类管理活动的基本变量 69

二、人类管理活动基本变量之间的关系 69

第三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69

一、共生互动、协调适应原则 69

二、环境价值化原则 70

三、环境管理的慎重性原则 70

四、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原则 70

五、环境管理的客观性原则 71

六、环境管理的系统性原则 71

七、环境管理的动态性原则 71

八、环境管理的人本化原则 72

九、环境管理的全民化原则 72

第六章 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73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主体 73

一、环境管理主体的概念 73

二、环境管理主体的类别 74

三、多元主体的合作式环境管理 87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客体 92

一、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行为 93

二、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行为 99

三、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行为 101

第七章 环境管理的手段 104

第一节 法律手段 104

一、宪法 105

二、环境保护基本法 105

三、环境保护单行法 105

四、环境保护条例和部门规章 106

五、国际公约与国际条约 106

第二节 行政手段 107

一、环境标准 107

二、行政审批或许可证 108

三、环境监测与处罚 108

四、环境影响评价 109

第三节 经济手段 110

一、明确产权 110

二、建立市场 111

三、税收与收费 112

四、财政手段 114

第四节 宣传教育手段 115

第五节 科学技术手段 116

第八章 环境管理的程序和内容 117

第一节 环境分析监测 118

一、环境监测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119

二、环境分析监测方法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121

三、环境变异的鉴别 122

第二节 环境评价 125

一、环境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126

二、环境评价的作用和地位 132

三、环境评价的标准及制定 133

第三节 环境治理 135

一、制订和完善环境规划 135

二、规范和完善管理体系 135

三、完善和创新管理手段 136

第九章 中国环境问题研究 140

第一节 中国环境问题概述 140

一、中国环境问题的内涵 140

二、中国环境问题的特点 141

三、中国环境问题的分类 144

第二节 中国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 145

一、古代中国的环境问题 146

二、近代中国的环境问题 146

三、现代中国的环境问题 147

四、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 148

第三节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 152

一、经济根源 152

二、制度根源 156

三、思想根源 158

四、社会根源 159

五、科技根源 161

第四节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治理 162

一、理论创新 162

二、制度创新 164

三、组织创新 166

第十章 全球环境问题研究 168

第一节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环境变迁 168

一、人类历史与全球环境变迁 168

二、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170

第二节 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172

一、全球环境问题的起因 172

二、全球环境问题的分类 174

三、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 175

第三节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挑战 178

一、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全球环境问题 178

二、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严峻挑战 183

第四节 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发展与全球环境治理 185

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发展 185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内涵与缘起 186

三、全球环境治理的意义 190

四、全球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 191

五、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与实现途径 195

第五节 全球环境保护中的国际组织 196

一、全球环境保护的主要国际组织 196

二、国际组织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01

第十一章 环境灾难与环境应急管理 203

第一节 环境灾难 203

一、环境灾难的分类 203

二、十大人为环境灾难 203

第二节 环境应急管理概述 205

一、环境应急管理的涵义 205

二、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义 209

第三节 我国环境安全形势分析 211

一、环境安全的内涵 211

二、我国环境安全形势现状 212

三、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 215

第四节 环境应急预案 217

一、应急预案的定义 217

二、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217

第五节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218

一、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定义 218

二、应急救援系统主要构成 219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220

四、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220

五、事故应急救援的体系结构 221

六、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226

第六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228

一、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策划 228

二、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程序 231

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233

第七节 重大案例分析 246

参考文献 248

出版后记 2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