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内科学  上
内科学  上

内科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学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4048·3759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古今名医方论下一篇:长寿之路
《内科学 上》目录

第一篇总论 1

第一章绪言 1

目 录 1

第二章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理 3

第一节药物的作用 3

第二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3

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3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4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 6

四、药物的量效关系 8

二、受体学说 9

第三节药物作用的机理 9

一、概述 9

第三章药物的转运与转化 14

第一节生物膜与药物的转运 15

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15

二、细胞膜转运药物的机理 16

第二节吸收、分布与其影响因素 18

一、影响吸收的因素 18

二、影响分布的因素 21

第三节药物的生物转化 21

一、代谢转化的类型 22

二、药物代谢酶,简称“药酶” 24

第四节药物的排泄 25

第五节量时关系与时效关系 25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8

第一节药物方面的因素 29

一、剂量 29

二、剂型 29

三、制剂 30

一、外环境 31

二、内环境 31

第二节环境因素 31

三、病理状态 33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 33

第三节遗传因素 34

一、药物代射障碍所致的毒性反应 34

二、对药物敏感性的增高 35

三、由遗传缺陷所出现的异常药物作用 35

四、对药物反应性的减低 35

五、药物的异常分布 35

六、对药物反应的种族差异 35

一、全身麻醉药的作用原理 36

第一节概述 36

第二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36

第五章全身麻醉药 36

二、麻醉分期 37

第二节吸入全麻药 38

麻醉乙醚(38) 氟烷(38) 甲氧氟烷 39

第三节静脉麻醉药 39

硫喷妥钠(39) 氯胺酮(39) 羟丁酸钠 40

第四节全身麻醉时的合并用药 41

第五节 中药麻醉 41

第一节巴比妥类 42

第六章催眠药与镇静药 42

巴比妥(43) 苯巴比妥(43) 异戊巴比妥(43) 司可巴比妥(43) 环已巴比妥(43) 硫喷妥 43

第二节苯二氮?类 47

利眠宁(47) 安定(47) 去甲羟基安定(48) 硝基安定 48

第三节丙二醇甲酸酯类 48

安宁 48

第四节醛类 48

水合氯醛(48) 副醛 48

第五节 其他 49

第七节 中草药 50

溴化钠(50) 溴化钾(50) 溴化铵 50

第六节溴化物 50

安泰乐(49) 芬那露(49) 导眠能(49) 瓦尔米(50) 安眠酮 50

酸枣仁(50) 夜交藤(51) 远志(51) 纈草 51

第七章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52

第一节抗癫痫药 52

苯妥英钠(53) 苯巴比妥(54) 去氧苯比妥(54) 三甲双酮(55) 乙琥胺 55

安定 55

第二节抗惊厥药 55

硫酸镁 55

天麻(56) 钩藤(56) 蜈蚣(56) 全蝎 56

第三节中草药 56

第八章抗精神失常药 57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57

一、吩噻嗪类 58

氯丙嗪(58) 丙嗪(58) 三氟丙嗪(58) 甲哌氯丙嗪(58) 三氟拉嗪 58

甲哌硫丙嗪(58) 乙酰奋乃静(58) 奋乃静(58) 氟奋乃静(58) 甲硫达嗪 58

二、噻吨类 61

泰尔登 62

三、丁酰苯类 62

氟哌啶醇(62) 氟哌啶 62

五、碳酸锂 63

氯氮平(63) 氯噻平 63

四、二苯氮?类 63

第二节抗忧郁症药 64

一、三环类 64

丙咪嗪(64) 去甲丙咪嗪(64) 氯丙咪嗪(64) 阿密替林(64) 多虑平 65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65

苯乙肼(65) 异噁唑酰肼(65) 苯环丙胺 65

第九章镇痛药 67

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68

吗啡(68) 可待因 71

第二节吗啡代用品及构效关系 71

一、纯粹镇痛剂 73

哌替啶(73) 美散痛(73) 芬太尼 74

二、混合型激动拮抗剂 74

镇痛新(74) 丙烯吗啡 74

三、纯粹拮抗剂 74

纳洛酮 74

第三节 中草药 75

延胡索(75) 延胡索乙素(75) 七叶莲 75

第十章解热镇痛药与抗痛风药 76

第一节解热镇痛药 76

一、水杨酸类 78

非那西丁(79) 对乙酰氨基酚 79

阿司匹林(78) 水杨酸钠 79

二、苯胺类 79

三、吡唑酮类 80

氨基比林(81)安乃近(81)保泰松(81)羟基保泰松(81)磺吡拉宗 81

四、有机酸类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81

氟灭酸(82) 甲灭酸(82) 氯灭酸(82) 甲氯灭酸(82) 布洛芬(82) 消炎痛(82) 炎痛静 82

五、中草药 83

柴胡(83) 葛根(83) 麻黄(83) 细辛(84) 黄芩(84) 汉防已(84) 秦艽(84) 牡丹皮及徐长卿 84

第二节抗痛风药 84

丙磺舒(85) 别嘌呤醇 85

第十一章中枢兴奋药 87

咖啡因类(咖啡因、茶碱、柯柯碱) 88

第一节大脑精神兴奋药 88

第二节脑干呼吸兴奋药 89

一、直接兴奋脑干 89

戊四氮(89) 美解眠(89) 氟乙醚(89) 尼可刹米(90) 多普兰(90) 回苏灵 90

二、反射性兴奋延脑呼吸中枢 90

山梗菜碱(90) 野靛碱(90) 乙酰胺奋 90

第三节脊髓兴奋药 91

士的宁(91)叶萩碱 91

人参(92)刺五加(92)五味子 92

第五节中草药 92

氯酯醒(92)克脑迷 92

第四节促进脑细胞代谢、提高中枢兴奋性药 92

第三篇主要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 94

第十二章局部麻醉药 94

第一节局部麻醉药的应用方法 94

第二节化学结构与作用关系 95

第三节作用机理 96

第四节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96

普鲁卡因(96) 丁卡因(97) 利多卡因 98

沙夫卡因(99) 勃庇伏卡因(99) 丙胺卡因(99) 卡波卡因(99) 苯佐卡因(99) 苯甲醇 99

第五节其它局部麻醉药 99

第十三章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概论 100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分类 100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化学传递 102

三、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分类 103

四、传出神经系统效应器上的受体 104

五、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104

六、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106

第十四章拟胆碱药 107

第一节乙酰胆碱 107

一、完全拟似药 109

第二节直接与胆碱受体结合的拟胆碱药 109

氨甲酰胆碱(109) 槟榔碱 110

二、M-受体兴奋药 110

毛果芸香碱 110

三、N-受体兴奋药 111

烟碱 111

第三节抗胆碱酯酶药 112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12

毒扁豆碱(112) 新斯的明(113) 吡啶斯的明(114) 加兰他敏(14) 酶抑宁(114)腾喜龙 114

有机磷酸酯类 115

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15

附:胆碱酯酶复能剂 117

解磷定(117) 氯磷定(118) 双复磷 118

第十五章抗胆碱药 119

第一节平滑肌解痉药 120

一、阿托品与阿托品类生物碱 120

阿托品(120)东莨菪碱(121) 山莨菪碱(122) 樟柳碱 122

二、阿托品类的构效关系与其合成代用品 122

后马托品(123) 伏卡托品 123

第二节神经节阻断药 125

第三节骨骼肌松弛药 125

琥珀酰胆碱 127

二、去极化型肌松药 127

一、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127

筒箭毒碱(127) 潘寇罗宁 127

三、中草药 128

汉肌松(128) 傣肌松(128) 八角枫碱 128

第四节抗震颤麻痹药 129

一、中枢性抗胆碱药 129

苄托品(129)苯海索(129)安克痉(129) 卡马特灵 129

二、多巴胺类 130

左旋多巴(130) 金刚烷胺(131) 溴隐亭 131

第一节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貯存、释放、摄取及代谢 132

第十六章拟肾上腺素药 132

第二节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 134

第三节拟肾上腺素药的分类 135

一、α、β-受体混合兴奋剂 135

肾上腺素(135) 麻黄碱(138) 多巴胺 139

二、α-受体兴奋剂 139

去甲肾上腺素(139) 间羟胺(140) 苯肾上腺素(141) 甲氧胺 141

三、β-受体兴奋剂 141

异丙肾上腺素(141) 甲苯丁胺(143) 舒喘灵(143) 间羟舒喘宁 143

四、拟肾上腺素药化学结构与作用关系 144

第一节α-受体阻断剂 145

第十七章抗肾上腺素药 145

一、短效类α-受体阻断剂 146

妥拉苏林(146) 酚妥拉明 146

二、长效类α-受体阻断剂 146

酚苄明(146) 氢化麦角碱 147

第二节β-受体阻断剂 147

二氯异丙肾上腺素(149) 萘心定(149) 甲苯心安(149) 心得平(149) 心得舒(149) 心得静(149) 心得安(149) 丁心定(149) 硝苯心定(150) 甲磺胺心定(150) 噻吗心胺(150) 心得宁(150) 心得乐 150

第四篇主要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 152

第十八章抗高血压药 152

第一节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递质的降压药 153

第二节直接扩张小动脉的降压药 155

利血平(153) 降压灵(154) 胍乙啶(154) 胍生(155) 胍氯酚 155

肼苯噠嗪(155) 双肼苯噠嗪(156) 长压定(156)氢氯噻嗪(156)地巴唑 157

硝普钠 157

第三节 中枢性降压药 157

可乐宁(158) 甲基多巴 158

第四节神经节阻断药 158

六烃季铵(159) 美加明(159) 潘必定(159) 阿方那特(159) 安血定 159

第五节β-受体阻断药 160

心得安 160

第六节其它降压药 160

第七节 中草药 161

降压嗪(160) 优降宁 161

汉防已(161) 臭梧桐叶(162) 青木香(162) 野菊花(162) 杜仲(162) 罗布麻 162

第八节降压药的选择与合并用药 163

第十九章强心甙 165

第一节心力衰竭概述 165

第二节强心甙 166

洋地黄(166)洋地黄毒甙(172)地高辛(172)西地兰(173)毒毛旋花子甙K 173

第一节心律失常概述 176

一、心律失常 176

第二十章抗心律失常药 176

二、心肌电生理 177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物 181

奎尼丁(182) 普鲁卡因酰胺(183) 利多卡因(183) 慢心利(184) 苯妥英钠(184) 心得安(185)心得宁(186)溴苄铵(186)钾盐(187)异搏定 187

安替司丁(188) 双异丙吡胺 188

第二十一章抗心绞痛药 190

第一节亚硝酸和硝酸酯类 191

第二节β-受体阻断剂 193

心得安(194) 心得宁 194

第三节冠脉扩张剂 194

双丁酰环磷腺苷 195

二、腺苷类 195

乙胺香豆素 195

一、香豆素类 195

三、克冠酸类 196

克冠二胺 196

四、其它 196

心可定(196)硝苯吡啶(197) 双环已哌啶 197

第四节中草药 197

丹参(198) 葛根(198)银杏叶(198)瓜蒌(199)淫羊霍(199)毛冬青 199

冠心Ⅱ号 199

第二十二章降血脂药 201

一、安妥明类 202

第一节抑制脂质转运的降血脂药 202

安妥明(202) 安妥明铝盐(203) 安妥明丙二醇酯(204) 降脂酰胺 204

二、烟酸类 204

烟酸(204) 烟酸肌醇酯 205

第二节抑制胆固醇吸收的降血脂药 205

消胆胺 205

第三节 不饱和脂肪酸类 206

第四节降血脂中草药 207

何首乌(207) 决明子(207) 虎杖(207) 山楂(208) 泽泻 208

第二十三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209

第一节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209

一、远曲长效类 212

第二节各类利尿药 212

二、升支强效类 214

双氢氯噻嗪(212) 氯噻酮 214

利尿酸(215) 速尿(215) 丁苯氧酸(215) 汞撒利 215

三、远曲留钾类 216

安体舒通(216) 氨苯喋啶 217

四、中草药类 218

车前(218) 半边莲(218) 猪苓(218) 萹蓄 218

第三节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218

第四节脱水药 219

甘露醇(219) 山梨醇(220) 葡萄糖 220

一、中枢性镇咳药 221

第二十四章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221

第一节镇咳药 221

可待因(221) 咳必清(222) 咳平(222) 苦杏仁(222) 紫花杜鹃(223) 矮地茶 223

二、末梢性镇咳药 224

退嗽(224) 咳宁(224) 甘草及糖浆 224

第二节祛痰药 224

一、恶心性祛痰药 225

氯化铵(225) 桔梗(225)远志(225) 吐根 225

二、刺激性祛痰药 225

三、粘痰溶解剂 226

第三节平喘药 227

必消痰(226) 痰易净(226) 满山红 227

肾上腺素(228)异丙肾上腺素(228)麻黄碱(228)舒喘灵(228)喘咳宁 228

一、β-受体兴奋药 228

喘速宁(229) 邻氯喘息定(229) 间羟叔丁肾上腺素 229

二、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药物 229

氨茶碱(229) 喘定(230) 芸香草(230) 地龙 231

三、抗过敏药 23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231) 艾叶油(231) 色甘酸钠 232

四、M-受体阻断剂 232

异丙阿托品(233) 热参(233) 洋金花 233

第一节助消化药 235

第二十五章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235

稀盐酸(235) 胃蛋白酶(235) 胰酶(236) 乳酶生(236) 干酵母(236) 神曲(236) 山楂(236)麦芽(236)鸡内金 237

第二节抗酸药 237

一、易吸收性抗酸药 237

碳酸氢钠 237

二、难吸收性抗酸药 238

氧化镁(238) 三硅酸镁(238) 碳酸钙(238) 氢氧化铝 238

第三节其它治疗消化性溃疡药 239

生胃酮(239)硫糖铝(239) 胃粘膜素(239) 维生素U 239

一、盐类泻药 240

第四节泻药 240

硫酸镁(240) 硫酸钠 241

二、化学刺激性泻药 241

酚酞(241) 双醋酚汀(241) 三醋酚汀(241) 大黄(242) 蓖麻油 242

三、润滑性泻药 242

液体石蜡(243)火麻仁(243)郁李仁 243

四、应用注意点 243

第五节止泻药 243

一、吸附收敛止泻药 243

苯乙哌啶 244

二、减少肠蠕动止泻药 244

鞣酸蛋白(244) 次碳酸铋(244) 药用炭 244

第六节利胆药 245

牛胆酸钠(245) 去氢胆酸 245

第七节治疗肝胆疾病的辅助药 245

一、趋脂药 245

胆碱(245) 蛋氨酸(246) 肌醇 246

二、降血氨药 246

谷氨酸(247) γ-氨基丁酸 247

三、肝脏解毒功能辅助药 247

四、中草药 248

肝泰乐(247) 维丙肝(248) 乳果糖 248

茵陈蒿(248) 五味子(249) 水飞蓟(249) 田基黄(250) 垂盆草 250

第二十六章主要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251

第一节抗贫血药 251

一、铁制剂 252

硫酸亚铁(254) 枸橼酸铁铵(254) 富马酸铁(254) 右旋糖酐铁(254) 山梨醇铁 254

二、叶酸类 254

叶酸 254

三、维生素B12 255

第二节升白细胞药 257

维生素B4(257) 肌苷(257) 鲨肝醇(258) 利血生(258) 白血生 258

第三节止血药与抗凝血药 259

一、止血药 259

Ⅰ、促进血液凝固过程的药 259

维生素K(259) 止血敏(260) 凝血质 261

Ⅱ、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 261

6-氨基已酸(261) 对氨甲基苯甲酸(261) 止血环酸 261

Ⅲ、其它 262

安特诺新(262)脑垂体后叶素(262)仙鹤草素(262)三七(262)紫珠草 263

牛西西 263

二、抗凝血药 263

肝素(263) 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264) 新抗凝(264) 枸橼酸钠 264

三、几种与血凝有关的酶制剂 265

溶栓酶(265) 抑肽酶(265) 糜蛋白酶(265) 透明质酸酶(265) 菠罗蛋白酶 266

第四节血容量扩充剂 267

右旋糖酐(267) 聚乙烯吡咯酮(268) 706代血浆 268

第二十七章作用于子宫的药物 269

催产素与抗利尿激素 269

催产素(270) 脑垂体后叶素(271) 麦角制剂(麦角胺、麦角毒、麦角新碱) 271

前列腺素(273) 盆母草(273) 红花(273) 当归 274

第一节激素的特点与分类 275

一、含氮激素的作用机理 275

第二节激素的作用机理 275

第五篇激素、维生素和水、盐 275

第二十八章激素类药物概论 275

目 录 275

二、甾体类激素的作用机理 278

第二十九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80

第一节化学与分类 280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 283

第三节糖皮质激素 283

第五节甘草 288

第四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88

第三十章性激素及避孕药 289

第一节性激素 289

一、女性激素 290

Ⅰ.雌激素 290

附:诱导排卵的药物——氯菧酚胺 292

Ⅱ.孕激素 292

二、男性激素 294

Ⅰ.雄激素 294

Ⅱ.同化激素 296

第三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97

第二节促性腺激素 297

第四节避孕药 299

一、主要抑制排卵的药物 300

二、主要阻碍受精的药物 300

三、主要干扰孕卵着床的药物 301

甲地孕酮 301

四、主要影响子宫和胎盘功能的药物 301

前列腺素(302)天花粉(302)芫花 302

第三十一章 甲状腺制剂及抗甲状腺药 303

第一节甲状腺制剂 303

一、硫脲类 304

第二节抗甲状腺药 304

二、碘及碘化物 307

三、放射性碘(碘131) 307

第三十二章胰岛素制剂及口服降血糖药 308

第一节 胰岛素制剂 308

胰岛素 308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310

二、双胍类 311

苯乙双胍 311

甲磺丁脲(311) 氯磺丙脲 311

一、磺酰脲类 311

第三节降血糖中草药 312

地黄(312)地骨皮与枸杞子 312

第三十三章体内活性物质及其拮抗药 313

第一节组胺与抗组胺药 313

一、组胺 313

二、抗组胺药 315

Ⅰ.H1受体阻断剂 315

苯海拉明(316) 异丙嗪(316) 吡苄明(316) 氯苯吡胺(316) 氯苯丁嗪 316

氯苯甲嗪(316) 去氯羟嗪(316) 苯茚胺 317

Ⅱ.H2受体阻断剂 317

一、5-羟色胺 318

第二节5-羟色胺及其拮抗药 318

麦角酰二乙胺(319) 甲基麦角酰胺(319) 环庚啶 319

二、5-羟色胺拮抗药 319

第三节活性多肽及活性脂肪酸 320

一、活性多肽 320

血浆多肽(320) 血管紧张素(321) P物质 321

二、活性脂肪酸 321

前列腺素(321) 慢反应物质A 323

第三十四章维生素类 323

第一节水溶性维生素 324

一、维生素C 324

维生素B1(325)维生素B2 325

二、B族维生素 325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326

维生素A(326)维生素D 326

第三节其它常用维生素 327

第三十五章 调节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的药物 329

第一节调节水盐代谢的药物 329

钠盐(329) 钾盐(329) 钙盐(330) 葡萄糖 332

第二节调节酸碱平衡的药物 332

碳酸氢钠(332) 乳酸钠(333)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33) 氯化铵 333

第三十六章酶制剂与其他影响代谢药物 335

第六篇抗微生物、抗寄生虫及抗恶性肿瘤药物 337

第三十七章磺胺类、呋喃类及抗菌中草药 338

第一节磺胺类 338

一、易吸收的磺胺药 338

二、不易吸收的磺胺药 340

三、外用磺胺药 341

第二节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 349

第三节呋喃类药物及萘啶酸 350

一、呋喃类 350

第四节抗菌中草药 352

二、萘啶酸 352

呋喃妥因(351) 呋喃唑酮(351) 呋喃西林(352) 呋喃肟 352

黄连(352) 黄芩(353) 穿心莲(354) 鱼腥草(354) 马齿苋(354) 大蒜 355

第三十八章抗菌素 356

第一节抗菌素作用机理 356

一、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菌素 357

二、影响细胞膜通透性的抗菌素 359

三、影响蛋白质合成的抗菌素 360

第二节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抗菌素 361

一、青霉素类 361

青霉素G 362

Ⅰ.天然青霉素 362

Ⅱ.半合成青霉素 364

甲氧苯青霉素(366) 乙氧萘青霉素(366) 异噁唑类青霉素(366) 氨苄青霉素(366) 匹氨青霉素(367) 羟氨苄青霉素(367) 羧苄青霉素(367) 磺苄青霉素(367) 羧噻吩青霉素(367) 呋脲苄青霉素 367

二、头孢菌素类 367

三、大环内酯类及其有关的抗菌素 369

Ⅰ.大环内酯类抗菌素 369

红霉素(369) 白霉素(370)麦迪霉素 370

Ⅱ.林可霉素与氯林可霉素 370

Ⅲ.其它抗菌素 371

一、氨基糖甙类抗菌素 373

第三节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抗菌素 373

杆菌肽(371) 万古霉素(371) 新生霉素 373

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374) 庆大霉素(376) 卡那霉素与新的半合成卡那霉素(377) 妥布霉素及双去氧卡那霉素(379) 丁胺卡那霉素(379) 新霉素 379

巴龙霉素(380) 春雷霉素 380

二、多粘菌素族抗菌素 380

三、创新霉素 380

第四节广谱抗菌素 382

一、四环素类 382

二、氯霉素类 385

氯霉素(385) 甲砜霉素 386

第五节抗真菌抗菌素 387

第六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390

灰黄霉素(387) 制霉菌素(388) 二性霉素B(388) 曲古霉素(389) 克霉唑(389)克念菌素(390)5-氟胞嘧啶 390

一、抗菌素与磺胺类的选择应用 391

二、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392

三、肝、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的正确应用 393

四、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394

五、抗菌药物联合静脉滴注时的配伍禁忌 395

六、预防用药问题 395

第三十九章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395

第一节抗结核病药 395

一、第一线抗结核病药 396

异烟肼(396)异烟腙(398) 链霉秦(398) 对氨水杨酸 398

二、第二线抗结核病药 399

利福平(399) 乙胺丁醇(400) 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400) 氨硫脲 401

吡嗪酰胺(401) 环丝氨酸(401) 卡那霉素(402) 紫霉素(402) 卷须霉素(402)三合素 402

三、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 402

第二节抗麻风病药 403

一、砜类 404

二、硫脲类 405

丁氨苯脲(405) 氯苯吩嗪(406) 麻风宁(406) 酞胺哌啶酮 406

第四十章抗病毒药 407

丙种球蛋白(408)金刚烷胺(409)吗啉胍(409)碘甙(410) 甲吲噻腙 410

抑感灵(410) 阿糖胞甙(411) 干扰素(411) 干扰素诱导剂(412) 泰洛伦(412) 金银花(412) 连翘(413) 大青叶及板蓝根(413) 穿心莲 413

第四十一章消毒防腐药 414

酚类 415

苯酚(415) 甲酚(415) 间苯二酚(415) 六氯酚(416) 鱼石脂(416) 松油 416

醇类 416

乙醇(416) 苯氧乙醇 416

醛类 416

甲醛(416) 乌洛托品 416

酸碱类 417

醋酸(417) 乳酸(417) 硼酸与硼砂(417) 水杨酸(417) 水杨酰苯胺 417

重金属盐类 418

丙酸钠(418) 辛酸 418

苯甲酸(417)孟德立酸(417) 孟德立胺(418) 尼泊金(418) 十一烯酸 418

氯化高汞(418) 氯化氨基汞(418) 黄氧化汞(418) 汞溴红(419) 硫汞柳酸钠(419) 硝甲酚汞(419) 硝酸银(419) 强蛋白银(419) 弱蛋白银 419

硫酸铜(419) 硫酸锌(420) 氧化锌(420) 炉甘石 420

氧化剂 420

高锰酸钾(420) 过氧化氢 420

卤素类 420

碘(420) 碘仿(420) 漂白粉(420) 漂白粉硼酸溶液(420) 次氯酸钠溶液(420) 氯胺T(421) 哈拉宗(421) 三氯三聚异氰酸 421

染料类 421

龙胆紫(421) 利凡诺尔 421

表面活性剂 421

第四十二章抗疟药 422

环氧乙烷 422

其它 422

新洁尔灭(421) 杜灭芬(422) 消毒净(422) 洗必泰 422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 427

氯喹(427) 奎宁 429

二、主要用于防止复发与传播的药物 430

伯氨喹 430

三、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 431

乙氨嘧啶(431) 氯胍与环氧胍 432

四、中草药 432

五、疟原虫的抗药性及抗疟药的联合应用 433

青蒿(432) 常山(433) 马鞭草 433

第四十三章抗阿米巴病药 435

一、抗组织内阿米巴病药 437

依米丁(437) 氯喹 438

二、抗肠腔内阿米巴病药 438

Ⅰ.卤化喹啉类 438

Ⅱ.卡巴胂 439

Ⅲ.抗菌素类 439

巴龙霉素 440

Ⅳ.中草药 440

甲硝噠唑 441

三、抗肠腔内及组织内阿米巴病药 441

白头翁(440) 鸦胆子(440) 大蒜 441

附:抗滴虫药 442

乙酰胂胺(442) 蛇床子 442

第四十四章抗血吸虫病药及抗丝虫病药 443

第一节抗血吸虫病药 443

酒石酸锑钾(445) 双没食子酸锑钠(447) 呋喃丙胺(448) 敌百虫(448) 吡喹酮(449) 六氯对二甲苯(449) 硝硫氰胺 450

第二节抗丝虫病药 451

乙胺嗪(452) 卡巴胂(453) 左旋四咪唑 453

第四十五章驱肠虫药 454

一、主要用于驱蛔虫的药物 454

哌哔嗪(454) 山道年(455) 苦楝皮(456) 使君子 456

二、主要用于驱蛲虫的药物 457

扑蛲灵与驱蛲净 458

三、主要用于驱钩虫的药物 458

苄酚宁(459) 四氯乙烯 460

四、主要用于驱绦虫的药物 461

鹤草酚(461) 氯硝柳胺(462) 槟榔、南瓜子(462) 雷丸 463

五、广谱驱虫药 463

四咪唑与左旋四咪唑(463) 甲苯咪唑(464) 噻苯咪唑(464) 噻嘧啶 464

附:驱姜片虫药 465

六氯对二甲苯(465) 呋喃丙胺(465) 槟榔煎剂 465

第一节概述 467

第四十六章抗恶性肿瘤药 467

第二节抗恶性肿瘤药物研究的进展 468

第三节细胞群体动力学和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 469

第四节 烷化剂 472

一、氮芥类 472

氮芥(472) 环磷酰胺(475) 氮-甲 476

二、乙烯亚胺类 476

噻替派(476)亚胺醌 477

三、磺酸酯类 477

马利兰 477

第五节抗代谢药 478

二、嘌呤类抗代谢药 479

一、叶酸类抗代谢药 479

氨甲蝶呤 479

6-巯基嘌呤(479) 溶癌呤(481)硫鸟嘌呤 481

三、嘧啶类抗代谢药 481

氟尿嘧啶(481) 阿糖胞甙和环胞甙 481

第六节抗癌抗菌素 483

放线菌素D(484) 争光霉素(485)丝裂霉素C(485) 光辉霉素(486) 正定霉素与阿霉素 486

第七节抗癌中草药和植物药 487

长春碱(487) 秋水仙碱与秋水仙胺(488) 喜树碱与羟基喜树碱(488) 农吉利 489

第八节激素类 489

一、抗转移药物 490

第九节其他 490

二、防止癌变的药物 491

三、免疫性药物 491

左旋咪唑(491)干扰素 491

四、逆转药物 491

五、酶制剂 491

左旋门冬酰胺酶 491

丙亚胺(490)肝素 491

附:免疫抑制剂 493

第七篇新药的药理研究及评价 496

一、偶然发现 497

二、计划筛选 497

第四十七章新药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497

第一节寻找新药的途径 497

三、定向合成 498

第二节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498

一、明确实验目的 499

二、确定实验方法和指标 499

三、选择实验动物 500

四、给药途径、剂型和剂量的选择 501

七、结论 502

五、观察时间、间隔和时程的安排 502

六、结果记录和分析 502

第三节作用机理分析 503

一、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503

二、药理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 503

第四十八章新药毒性及安全试验 505

第一节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505

一、测定的意义和根据 505

二、测定方法简介 508

三、实验评价标准——治疗指数 513

第二节亚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 514

一、致畸胎试验 516

第三节特殊毒性试验 516

二、致癌变试验 517

三、依赖性试验 517

第四节制剂安全试验 518

一、安全试验 519

二、刺激性试验 519

三、过敏试验 520

四、溶血试验 520

五、热原检查 520

七、无菌试验 521

六、降压物质检查 521

一、生物膜通透转运的测试 523

第四十九章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23

二、吸收规律研究 524

三、结合和分布研究 526

四、代谢转化研究 527

五、排泄及半衰期测定 529

第五十章生物统计和生物检定概论 531

一、生物差异和生物统计 532

二、样本和总体 532

第一节生物统计 532

三、均数和标准差 533

四、机率和常态曲线 535

五、标准误和总体均数估计 535

六、百分率的标准溴和总体百分率估计 536

七、显著性测验——t测验和X2测验 537

第二节生物检定 542

一、生物检定及其应用范围 542

二、效价单位和标准品 543

三、生物反应类型和剂量反应关系 543

五、常用生物检定的设计与计算 545

四、检定设计要求和计算基本原理 545

第五十一章新药临床试用及评价 552

第一节步骤范围和目的要求 553

第二节病例选择及对照分组 554

第三节例数要求及序贯分析 554

第四节给药途径、剂型及剂量、疗程 557

第五节指标要求及疗效记录 560

第六节统计分析及结果评价 561

三、氨基甲酸酯类 562

二、有机磷杀虫剂 562

一、有机氯杀虫剂 562

第一节杀虫药 562

第五十二章杀虫药与杀鼠药 562

四、其它及中草药 563

第二节杀鼠药 563

第五十三章解毒药 565

第一节金属与类金属毒物中毒及其解毒药 565

一、铅中毒及主要解毒药 566

依地酸钙钠(566) 促排灵(567) 巯乙胺 567

二、砷中毒及主要解毒药 568

二巯基丙醇 568

四、锑中毒及主要解毒药 569

三、汞中毒及主要解毒药 569

二巯基丙磺酸钠 569

二巯基丁二酸钠 570

五、铜中毒及主要解毒药 570

D-盐酸青霉胺 570

第二节氰化物中毒及其解毒药 571

亚硝酸异戊酯(571) 亚硝酸钠(571) 美蓝(571)硫代硫酸钠 572

第三节其他解毒药 573

克矽平(573) 群用蛇药(573) 上海蛇药(573) 南通蛇药 573

第四节 中毒解救的一般原则 574

二、排泄性胆道造影剂 575

四、性质稳定的固体造影剂 575

三、油脂类造影剂 575

第一节 X线诊断用药 575

一、主要经肾脏排泄的造影剂 575

第五十四章诊断用药 575

五、气体造影剂 576

第二节器官功能检查用药 576

萤光素钠(577) 偶氮蓝(577) 磺溴酞钠(577) 酚磺酞(577) 磷酸组胺 577

第三节放射性同位素在诊断上的应用 578

外文药名索引 581

中文药名索引 5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