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简明中国通史  上编  古代部分
简明中国通史  上编  古代部分

简明中国通史 上编 古代部分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春吉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
  • 页数:441 页
图书介绍:
《简明中国通史 上编 古代部分》目录

上编古代部分 1

第一章 原始社会 1

第一节 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 1

一、我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1

二、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 1

三、原始人群的社会生活 3

四、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 5

第二节 氏族公社 6

一、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6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7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11

四、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 12

五、原始社会解体 13

第三节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原始社会 14

一、关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 14

二、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居民 15

三、关于尧、舜、禹的传说 15

第二章 夏商奴隶制的确立和发展 17

第一节 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 17

一、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7

二、夏朝的社会经济 20

三、夏朝的灭亡 21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22

一、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22

二、商朝的国家政权和阶级关系 24

三、商朝的经济和文化 27

四、商朝的灭亡 31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3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 33

一、周族的兴起和西周的建立 33

二、周公东征和营建洛邑 35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器 36

第二节 西周奴隶制的经济和文化 40

一、井田制与农业的发展 40

二、“工商食官”与工商业的发展 43

三、西周的思想文化 44

第三节 西周的灭亡 47

一、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的发展 47

二、西周衰亡 50

第四章 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时期 52

第一节 大国争霸 52

一、东周的建立和王室衰微 52

二、大国争霸 53

三、华夏族与各族人民的融合 59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60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0

二、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63

第三节 奴隶社会的解体 65

一、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统治 65

二、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 66

三、新旧势力的斗争和奴隶社会的解体 67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69

一、老子 69

二、孔子 70

三、孙武 72

四、六经 72

五、科学技术 73

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 75

第一节 各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政权的建立 75

一、李悝、吴起、商鞅变法 75

二、其他各国的改革 78

三、封建制度的确立 79

第二节 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81

一、农业生产 81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83

第三节 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 85

一、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 85

二、秦的统一 90

第四节 战国文化 93

一、 “百家争鸣” 93

二 史学、文学和艺术 96

三、科学技术 98

第六章 秦的建立和秦末农民大起义 100

第一节 秦朝的建立 100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00

二、巩固统一及专制集权的措施 102

三、秦的经济与文化 103

四、周边各族的发展和秦朝的疆域 104

第二节 秦末农民大起义 106

一、秦的暴政 106

二、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08

三、刘邦、项羽领导的反秦斗争和秦朝的灭亡 109

第七章 西汉封建制度的发展 112

第一节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12

一、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 112

二、汉初巩固统一的措施 113

三、 与民休息和文景之治 115

第二节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18

一、建立中朝和削弱相权 118

二、削弱地方势力和加强皇权 118

三、 加强军制 120

四、 加强中央的财经势力 120

五、独尊儒术 121

第三节 西汉的社会经济 123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24

二、手工业和商业 125

三、西汉的对外经济交流 126

第四节 西汉时期的边疆各族 128

一、西汉同匈奴的关系 128

二、 张骞通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 130

三、东北各族 131

四、东南各族 132

五、西南各族 132

第五节 昭宣中兴与西汉衰落 133

一、武帝时期的社会危机 133

二、 昭宣中兴 135

三、西汉后期阶级矛盾的激化和西汉的衰落 136

第六节 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起义 138

一、新朝的建立 138

二、王莽改制 139

三、绿林赤眉起义 141

第七节 西汉文化 144

一、汉初的黄老思想和新儒学 144

二、史学与文学艺术 146

三、科学技术 147

第八章 东汉豪强地主的统治 149

第一节 东汉的建立与加强专制统治 149

一、东汉的建立和统一 149

二、光武帝加强专制统治 149

第二节 东汉的社会经济与大地主田庄 152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152

二、大地主田庄 154

三、东汉对外经济交流 155

第三节 东汉时期的周边各族 157

一、东汉和匈奴的关系 157

二、班超通西域 157

三、乌桓校尉的设置和鲜卑各部 158

四、西南各族 159

第四节 黄巾大起义 161

一、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 161

二、黄巾大起义 164

第五节 东汉文化 166

一、经文古今之争和谶纬神学 166

二、桓谭和王充 168

三、史学与文学 169

四、科学技术 170

第九章 三国鼎立 172

第一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72

一、军阀混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172

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73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和经济 174

一、魏的统治政策与北方经济的恢复 174

二、诸葛亮治蜀 176

三、吴国对东南地区的开发 177

四、三国时期的各族 178

五、三国时期的文化 179

第十章 西晋的短期统 181

第一节 西晋的建立和政治经济 181

一、西晋的建立和世族门阀政治 181

二、西晋的的经济政策和“太康繁荣” 182

第二节 西晋的灭亡 183

一、八王之乱 183

二、各族人民的内迁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184

三、西晋的灭亡 184

第十一章 东晋十六国 186

第一节 东晋的建立和政治经济 186

一、东晋的建立和门阀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186

二、祖逖和桓温北伐 187

三、东晋的经济 188

四、孙恩、卢循起义 190

第二节 十六国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91

一、十六国和前泰统一北方 191

二、淝水之战 192

三、北方再分裂和北魏统一北方 192

第三节 西晋十六国的文化 193

一、玄学与反玄学的斗争 193

二、史学、文学和艺术 194

三、科学技术 195

第十二章 对峙、发展与交融——南朝与北朝 197

第一节 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197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 197

二、士族的衰落 199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大地主田庄 200

四、南朝和北朝的关系 204

第二节 北朝的政治与经济 204

一、北魏前期的政治与孝文帝改革 204

二、北方经济的发展 208

三、各族人民大起义 209

四、北朝政权的更替与北周统一北方 209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211

一、佛教的盛行 211

二、道教的流行 212

三、范缜的《神灭论》 213

四、史学和文学艺术 213

五、科学技术 214

第十三章 统一、发展和承上启下——隋朝 216

第一节 隋朝的政治和经济 216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216

二、政治与经济改革 217

三、社会经济和文化 219

四、隋与周边各族 221

第二节 隋朝的灭亡 222

一、隋炀帝的暴政 222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 223

三、隋朝的灭亡 224

第十四章 唐代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空前繁荣 226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 226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226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27

三、从武周政权到唐玄宗“开元盛世” 235

第二节 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237

一、均田制与租庸调法 237

二、唐前期社会经济的重大发展 240

三、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245

第三节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248

一、突厥与西域诸王国 249

二、薛延陀和回纥 251

三、吐蕃 252

四、南诏 254

五、靺鞨与渤海国 255

第四节 唐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56

一、唐与朝鲜、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 256

二、唐与印度的关系 259

三、唐与中亚、西亚各国的关系 261

第五节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落 263

一、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263

二、唐后期的政治 267

三、均田制的破坏和大地主田庄的发展 271

四、两税法的推行 273

第六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275

一、唐末的黑暗统治和大起义的序幕 275

二、黄巢领导大起义 278

第七节 唐朝的文化 281

一、宗教和哲学 281

二、史学 284

三、文学、艺术 285

四、科学技术 288

第十五章 五代十国和辽前期 290

第一节 五代十国 290

一、五代的更替和北方社会经济的破坏 290

二、十国分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292

三、五代十国的文化 295

四、周世宗改革 295

第二节 辽的政治经济及其与五代十国的关系 296

一、契丹的兴起与辽的建立 296

二、辽的政治、经济 297

三、辽与五代十国的关系 300

第十六章 北宋和辽、夏、金的各自发展及相互关系 302

第一节 北宋的政治 302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302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03

三、王小波、李顺起义与“均贫富”口号的提出 307

第二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309

一、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的变化 309

二、阶级关系和赋税制度的变化 310

三、农业的发展 312

四、手工业的发展 314

五、商业的发展 315

第三节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关系 316

一、宋、辽关系 316

二、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关系 318

第四节 北宋中期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宋江方腊起义 320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321

二、王安石变法 325

三、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和方腊宋江起义 328

第五节 金的建立和辽、北宋的灭亡 330

一、女真族的兴起和金的建立 330

二、金灭辽和西辽的建立 332

三、金兵两次南下和北宋的灭亡 333

第六节 北宋、辽和西夏的文化 334

一、哲学和宗教 334

二、文字、文学艺术 336

三、史学 337

四、科学技术 337

第十七章 南宋与金的对峙和经济重心的转移 339

第一节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339

一、南宋的建立 339

二、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 340

三、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和“绍兴和议” 341

四、钟相、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 343

第二节 南宋的社会经济 344

一、宋金几次战争及其结局 345

二、南宋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346

三、南宋的阶级矛盾和农民起义 349

第三节 金朝的政治和经济 350

一、女真族的封建化 350

二、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52

三、红袄军起义 353

第四节 南宋与金的文化 354

一、理学与宗教 354

二、文学艺术 356

三、史学 357

四、科学技术 357

第十八章 民族国家的空前统一和发展——元朝 359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 359

一、蒙古族的兴起 359

二、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的建立 360

三、忽必烈与元朝的建立 361

四、蒙宋战争与元朝的统一 361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362

一、元朝的统治机构与各项制度 362

二、民族政策和对边疆管理的加强 364

三、元朝的社会经济 366

四、元朝对外贸易的发展 368

第三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368

一、元末尖锐的社会矛盾 368

二、红巾军起义 369

三、朱元璋起义和元朝灭亡 370

第四节 元朝文化 370

一、哲学和宗教 371

二、史学 371

三、文学艺术 372

四、科学技术 372

五、元朝对外文化交流 373

第十九章 封建制度的高峰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明朝 374

第一节 明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377

一、专制主义政治的高度强化 377

二、靖难之变和迁都北京 377

三、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81

第二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 381

一、瓦刺的兴起与土木之变 381

二、明朝与新疆各族的关系 383

三、明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383

四、明与西南地区各族 384

五、满族的兴起与后金的建立 384

六、明对台湾的管辖 386

第三节 明朝中期张居正改革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86

一、明朝中期社会矛盾的加深 386

二、张居正改革 388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89

四、明朝城镇人民反税监的斗争 392

第四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 392

一、郑和下西洋 392

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393

三、东南沿海军民的抗倭斗争 394

四、援朝战争 395

五、欧州殖民者的入侵 395

第五节 明末农民大起义 396

一、明朝后期的黑暗统治 396

二、农民大起义 398

三、大西、大顺农民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的灭亡 399

四、清兵入关与农民起义的失败 399

第六节 明朝文化 401

一、哲学思想 401

二、史学 402

三、文学艺术 403

四、科学技术 404

第二十章 封建社会的迟暮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清朝 405

第一节 清初的统治政策和抗清斗争 405

一、入关前的清朝 405

二、清朝入关后的统治政策 405

三、抗清斗争 407

第二节 专制主义统治的高度加强 409

一、专制主义的封建统治机构 409

二、军制与刑律 412

三、思想文化的专制主义统治 413

第三节 清朝的社会经济 414

一、清朝前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414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416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419

第四节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21

一、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 421

二、对蒙、疆、藏地区的管辖 423

三、改土归流政策 426

四、抗击沙俄的侵犯 427

五、清朝的疆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28

第五节 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 429

一、清朝统治的衰弱 429

二、各族人民的反抗 431

三、清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32

四、清朝抵制西方侵略者的斗争 433

第六节 清朝(鸦片战争前)的文化 435

一、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435

二、考据学、史学、类书和丛书 438

三、文学艺术 440

四、科学技术 4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