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云柏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24025119
  • 页数:70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十年风木下一篇:管理运筹学
《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问题》目录

前言 1

序 宋惠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需要一种新的管理观念 1

二、主体实践同样需要管理观念体系的依托和更新 2

三、管理理性认识及观念体系是通过哲学思辨来完成的 3

四、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提出 4

一、研究的一般意义 5

第二节 展开研究的几个问题 5

二、研究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8

三、探讨与研究的困难 11

四、管理哲学与行为科学的关系 12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16

一、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理论前史 17

二、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25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哲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33

一、历史法 35

第六节 研究的方法 35

二、比较法 36

三、抽象法 37

四、批判法 38

五、综合法 40

第二章 管理是一种不以人们意识转移的物化活动 42

第一节 管理的本质 42

一、管理的哲学释义 42

三、管理的本质特征 43

二、管理的物质属性 43

第二节 作为管理运动的载体——企业是一个物化的经济实体 47

一、企业是管理哲学研究最有价值的实体 47

二、企业是由各种物化的经济要素组成的实体 48

三、企业经营所依托的整个外部环境是一个物化的管理世界 50

第三节 必须重视管理环境的研究 53

一、政治环境 53

二、经济环境 54

三、文化环境 55

四、技术环境 56

六、国际环境 57

五、地理环境 57

第三章 管理的客体运动及其矛盾法则 59

第一节 运动是管理客体的根本属性 59

一、管理客体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59

二、管理客体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61

三、管理运动在企业经营中的基本形式 62

四、管理运动来源于其内部矛盾统一体的斗争 65

第二节 管理矛盾的整体运动 69

一、管理矛盾的普遍联系 69

二、管理矛盾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 71

三、管理矛盾多方多层次统一的整体运动 77

四、管理矛盾整体运动的全部和全方向过程 81

第三节 管理的变动曲线与质的规定性 85

一、管理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不规则性 87

二、管理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大在全部管理空间的不平衡性 89

三、在管理变动曲线中,正确地把握管理的质与量 91

第四节 模糊管理 92

一、模糊管理在管理中的表现 92

二、模糊管理在数学、语言、逻辑、人机系统,以及综合评判等方面的表现 95

三、模糊管理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108

第五节 管理的否定与自我否定倾向 112

一、管理的否定与自我否定 112

二、管理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23

三、管理否定的科学形态 133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基本范畴 139

一、技术 140

二、语言 142

三、人 144

四、交往 146

五、价值 149

六、改革 152

七、关系 155

八、组织 158

九、控制 161

十、目标 163

十一、机制 165

十二、利益 168

十三、权力 172

十四、民主 180

第五章 现代化管理与现代管理哲学问题(上) 195

第一节 现代化管理思想的哲学思辨 196

一、重视主体的价值及能动性 197

二、主体管理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197

三、不断改革和创新的管理思想 198

四、重视管理效益、成就和经营战略 199

五、时间和信息是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资源 200

六、现代科学技术价值观念 200

第二节 信息论 201

一、信息与管理意识及行为的进化 201

二、信息在管理中的意义和地位 209

第三节 控制论和人工智能 216

一、控制论思想的发展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216

二、人工智能是控制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221

三、控制论思想在管理哲学中的意义和诠释 225

第四节 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230

一、系统观是管理主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30

二、系统论是对管理辩证法的补充和深化 234

三、系统论方法给管理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革命 239

第一节 结构与耗散结构理论 243

一、结构与耗散结构理论的定义 243

第六章 现代化管理与现代管理哲学问题(下) 243

二、企业经营活动的耗散结构 245

三、管理结构合理化与经济效益 252

第二节 协同论 255

一、协同的定义及其在管理中的表现 255

二、管理协同原则是管理本质的反映 257

三、协同是管理效益的源泉 260

四、协同行为在管理主体认识中的影响 261

一、突变论的起源与释义 265

第三节 突变论 265

二、管理突变理论补充、丰富发展了管理量变质变规律 269

三、管理突变观念是判明复杂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方法 273

第四节 数理哲学 275

一、数学方法在管理中的运用和特点 275

二、数学方法在管理中的新发展 281

第五节 现代化管理和现代管理哲学的发展趋势 283

第七章 主体管理世界观 286

第一节 主体管理世界观的定义及形态 286

一、主体管理世界观的一般定义 286

二、主体管理世界观的理论机制和体系 288

三、主体管理世界观是主体管理实践的灵魂 294

一、主体管理世界观的多样性 295

第二节 不同主体管理世界观的比较与冲突 295

二、不同主体管理世界观的鉴别和比较 298

三、不同主体管理世界观的冲突和融合 300

第三节 主体管理世界观与哲学、伦理和艺术 301

一、主体管理世界观与哲学 301

二、主体管理世界观的伦理问题 303

三、主体管理世界观与主体艺术倾向 304

一、管理世界观在管理活动中的发生机制 305

第四节 主体管理世界观对管理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305

二、主体必须自觉地从社会主义管理世界观的高度来从事经营活动 310

三、重视主体管理世界观的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管理的关键所在 313

第八章 管理认识与思想方法 317

第一节 管理认识论原理(一) 317

一、管理意识与存在 317

二、管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321

三、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关系 323

四、管理认识是管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25

一、管理实践的本质特征 326

第二节 管理认识论原理(二) 326

二、管理实践在管理中的决定作用 327

三、管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30

四、管理理性认识到管理实践 336

五、社会主义管理实践的历史进步和发展趋势 340

第三节 管理的逻辑思维方法 342

一、管理归纳和管理演绎 342

二、管理分析和管理综合 344

三、管理抽象到管理具体 345

第四节 决策的科学化 347

一、决策与管理认识论的关系 348

二、科学决策的基本特征 350

三、管理主体在决策中的主导地位 352

四、决策的真理标准依赖于管理实践 355

第五节 主体管理艺术 358

一、主体管理艺术的社会性与技术性 358

二、主体管理艺术的科学化 360

三、主体管理艺术的发展 362

四、企业主体管理艺术 363

第一节 管理思想的一般 367

一、管理思想的基本定义及内容 367

第九章 管理思想 367

二、管理思想正确性的标准 369

三、一般管理思想形成的途径和路线 370

第二节 企业管理思想 372

一、企业管理思想的概念及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意义 372

二、目前国内外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应用 373

三、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思想的问题 379

第十章 管理文化 384

一、文化在管理中的价值 385

第一节 管理文化的概念及其层次和结构 385

二、管理文化的基本定义 386

三、管理文化的层次和结构 388

第二节 管理文化的诸关系 390

一、管理文化的类型及其演变 391

二、管理文化与地理环境 399

三、管理文化与科学技术 401

四、改革开放和企业文化心理变化 406

第三节 当代世界管理发展中的文化要求和我国企业文化的素养 408

一、当代世界管理发展中的文化要求 409

二、东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研究 412

三、企业家和管理文化 416

四、我国管理文化的发展趋势 423

第四节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管理文化问题 426

一、我国古代管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27

二、马克思主义对管理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431

第十一章 管理主体意识及其心理趣味 433

第一节 一般管理主体意识形态 433

第二节 管理的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436

第三节 管理心理与管理行为 440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46

第四节 社会意识形态对管理的影响 446

二、社会意识对管理实践的反作用 447

三、社会意识的进步和管理文明 451

第五节 关于非智力素质的问题 455

一、管理情绪 457

二、管理愿望 458

三、管理要求 459

四、管理品质 459

五、管理理想 460

六、管理行为习惯 461

八、管理审美情趣 462

七、管理意志 462

九、管理创造能力 463

十、管理集体归属感与使命感 464

第六节 企业管理现代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466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466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形态及其在管理意识中的地位和意义 467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建设是企业管理现代化最富有意义的部分 470

第七节 管理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72

二、改造管理主体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建设 474

一、管理意识形态与企业文明的关系 474

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76

第十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意义 481

第一节 管理的二重性 481

一、管理二重性的含义 481

二、管理二重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82

三、管理二重性原理的现实意义 484

第二节 企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485

一、企业形成的历史过程 485

二、企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487

三、研究企业发展过程的意义 491

第三节 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493

一、企业生产力与企业生产关系 493

二、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494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499

一、企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500

二、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502

第五节 社会主义企业具有资本主义企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503

一、社会主义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503

二、社会主义企业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505

第六节 企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 510

一、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510

二、社会主义企业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途径 513

第十三章 国民经济管理的哲学思考 516

第一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最一般目的 516

一、最一般目的的含义 516

二、最一般目的的具体化 519

三、最一般目的的本质特征 520

四、最一般目的的意义 522

一、管理与一般管理 523

第二节 一般管理与国民经济管理矛盾运动 523

二、一般管理与管理最一般目的的关系 524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矛盾运动 5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式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合理化的关键 528

一、生产关系及其形式的一般含义 528

二、所有制形式与管理体制的合理化问题 529

三、广义生产关系形式和管理体制合理化问题 539

一、上层建筑活动管理化的一般含义 542

第四节 上层建筑活动的管理化 542

二、实行上层建筑活动管理化的必然性 543

三、实行上层建筑活动管理化的几点意见 545

第五节 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547

一、问题的提出 547

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550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机构 552

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型 554

五、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556

六、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理论 557

一、国民经济管理法规化的含义及特征 558

第六节 国民经济管理法规化 558

二、国民经济管理法规化的原因和作用 559

三、国民经济管理法规化的一般内容 559

第七节 建立科学的国民经济管理系统问题 561

一、建立科学的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561

二、对建立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的几点看法 562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全球化问题 567

第一节 全球经营意识的转折及管理方式的集约化 567

一、全球管理问题 568

二、全球管理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对主体管理意识的影响 571

三、全球主体管理精神及行为方式的变化 578

第二节 人类管理哲学思想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57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管理哲学关于主体管理精神活动国际化倾向的评述 587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在全球困境中是乐观主义者 588

二、必须科学地剖析资产阶级管理哲学全球化思潮中的合理内核 590

三、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全球化管理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学说为基础的 592

第四节 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哲学全球化思想的研究 600

一、国内管理机制问题 601

二、全球战略管理决策的指导思想 601

三、我国全球化战略管理的图式和设想 602

四、全球战略管理理论要素及其研究 603

第十五章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社会主义管理哲学发展的分析比较 606

第一节 研究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意义 607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流派、特征和基本倾向 613

一、分析哲学 614

二、批判理性主义 617

三、哲学人本学 620

四、新存在主义 624

五、结构主义 626

六、解释学 628

七、操作主义 630

八、西方马克思学和法兰克福学派 6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管理哲学对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批判和扬弃 638

一、世界观问题的意义以及现代西方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征 640

二、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643

三、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方法论问题 647

四、现代西方哲学论人的问题 649

第四节 在研究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发展社会主义管理哲学 651

第十六章 关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问题 656

第一节 从国情出发,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基本方针 657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胜利的事实说明,只有合乎中国国情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657

二、国情问题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中,仍然是须臾不可忽视的 658

三、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逻辑结构及体系 660

第二节 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建设和发展 667

第三节 认识与对策 670

一、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研究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70

二、注意从中外主体精神文化中,汲收继承优秀的成果 671

三、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677

四、必须有科学正确的理论发展政策 682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管理哲学的分支学科 684

一、管理社会学 685

二、管理美学 686

三、管理语言学 687

四、管理法学 688

五、管理伦理学 689

六、管理心理学 690

七、管理逻辑学 692

八、管理战略学 693

九、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 694

十、当代自然科学前沿阵地上的哲学问题在管理中的反映 695

后记 698

跋 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