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工程勘察与管理
工程勘察与管理

工程勘察与管理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3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工程勘察与管理》编写组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60500498
  • 页数:1393 页
图书介绍:
《工程勘察与管理》目录

目录 1

第一篇勘察技术 1

第一章 工程测量 1

第一节概述 1

一、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应用 2

二、工程测量的工作程序 2

三、工程测量的工作特点及要求 3

四、测量常用单位 3

第二节平面控制测量 4

一、控制测量的意义 4

二、控制点位的确定 4

三、地图投影 6

四、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技术要求 8

六、平面控制网建立的形式 9

五、平面控制网的等级 9

七、坐标方位角与直线定向 10

八、坐标方位角、象限角及其相互关系 10

九、三角网(锁)的精度估算 12

第三节高程测量 14

一、概述 14

二、高程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14

三、高程系统 14

四、水准测量 15

五、三角高程测量 16

第四节选点、造标、埋石、托管 18

一、选点 18

二、造标与埋石 18

三、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18

一、仪器的类型与用途 19

第五节测量仪器和工具 19

二、新型测量仪器 20

第六节角度测量 20

一、角度测量一般概念 20

二、水平角观测的要求 24

三、水平角记录的一般规则 25

第七节电磁波测距 25

一、电磁波测距 25

二、其它量距工具 34

第八节计算工作 34

一、计算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34

二、三角网条件方程式自由项的限值 34

一、概述 35

第九节地形测量 35

四、计算中数值的凑整规则 35

三、内业计算中的数字取位 35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分类及用途 36

三、地形图分幅和图号 36

四、地形图的测量方法 37

五、地形图的符号 38

六、建筑区地形测量 42

七、竣工图测量 43

八、水下地形测量 44

九、地形图测量的技术要求 45

第十节地形图的应用 46

一、求图上任意一点的高程 46

二、求图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46

五、求图上两点间的坡度 47

六、在图上作同坡度线 47

四、求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7

三、求图上直线的方向 47

七、在图上作剖面图 48

第十一节线路测量 48

一、线路测量的任务及内容 48

二、铁路、公路测量 49

第十二节施工测量 53

一、施工测量的任务 53

二、施工测量程序 53

三、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4

四、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 57

五、施工放样 62

六、总平面图的编制 62

一、概述 63

第十三节矿山贯通测量 63

二、贯通测量的精度估计 65

第十四节建筑物变形观测 65

一、变形观测的意义和目的 65

二、变形观测的类型 65

三、变形观测的内容 66

四、变形观测的几种方法 66

五、变形观测的程序 66

六、观测资料整理和检查 66

第十五节航空摄影测量 67

一、概述 67

二、原理简介 67

三、中心投影,立体观察,像片纠正 68

四、工作程序 71

第十六节地面立体摄影测量 74

一、基本摄影方式及其作业公式 74

二、地面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 76

三、地面摄影测量的内业工作 78

第十七节近景摄影测量 81

一、概述 81

二、近景摄影测量的优缺点 81

三、内外业设备和方法 82

四、近景摄影测量所需精度 84

第十八节测量成果资料整理 84

一、资料整理规则和内容 84

二、工程技术说明书的编写 84

第二章 岩土工程勘察 87

第一节岩土分类 87

一、岩石分类 87

二、土的分类 92

三、土、石的工程分级 97

四、岩土的野外鉴别 98

一、岩石的工程特性 105

第二节岩土的工程特性 105

二、土的工程特性 117

第三节工程地质测绘 132

一、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范围及精度 132

二、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 134

第四节岩土的野外测试技术 138

一、静力载荷试验 138

二、野外剪切试验 143

三、动力触探 151

四、静力触探 157

五、旁压试验 165

六、螺旋板载荷试验 170

七、压水试验 173

第五节各类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176

一、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勘察 176

二、高层建筑勘察 184

三、地下建筑 186

四、取水构筑物 189

五、尾矿和灰渣处理设施 190

六、竖井、溜井及斜井 192

七、各类线路 193

八、港口工程 196

九、水坝及水库 202

十、桩基工程 204

十一、动力机器基础工程 205

第六节场地稳定性勘察与评价 208

一、岩溶 208

二、斜坡 216

三、泥石流 238

四、地震效应 247

五、活断层 267

六、采空区 273

第七节地区性及特殊性土地基勘察与评价 281

一、湿陷性黄土 281

二、软土 290

三、红粘土 296

四、人工填土 301

五、膨胀土 305

六、盐渍土 309

七、冻土 311

第八节地基处理与加固 316

一、概述 316

二、土的碾压和夯实 318

三、换土垫层 321

四、堆载预压和砂桩堆载预压 322

五、挤密砂桩及振冲桩 325

六、高压旋喷法 328

七、硅化加固法 329

第九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329

一、概述 329

二、各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331

第三章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333

第一节概述 333

一、地下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33

二、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要求和基本内容 333

第二节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334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334

二、岩石的空隙 334

三、地下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 336

四、含水层和隔水层 336

六、含水介质的水理性质 337

五、不同水力性质和埋藏条件的地下水 337

七、孔隙岩层地下水 339

八、裂隙岩层地下水 341

九、岩溶水 343

第三节水文地质测绘 344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要求与内容 344

二、水文地质测绘的准备工作 344

三、野外测绘 345

四、遥感技术和物探方法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应用 347

五、水文地质测绘资料的整理 347

第四节水文地质钻探 348

一、水文地质钻探的目的和任务 348

二、勘探钻孔的布置 348

三、钻孔结构设计的要求 350

四、水文地质钻探编录 351

五、过滤器 353

七、洗井 357

六、钻孔止水的要求 357

八、水文地质钻孔成果提交 358

第五节抽水试验 358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和任务 358

二、抽水试验的类型 358

三、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359

四、抽水机械设备与量测工具 361

五、抽水试验的现场工作 371

第六节地下水动态的长期观测 374

一、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目的与要求 374

二、地下水动态观测点、线的布置 375

三、观测点结构 375

第七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76

一、地下水运动基本规律 376

五、资料整理 376

四、观测内容和方法 376

二、地下水向引水建筑物的稳定流和非稳定流运动 377

三、完整井的稳定流抽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379

四、完整井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382

五、越补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94

六、边界附近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99

七、地下水流向不完整井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404

八、非均质岩层中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410

九、水文地质其它参数的确定 413

第八节地下水资源评价 419

一、地下水资源概念 419

二、地下水开采量的评价方法 426

三、地下水水质 447

一、图表资料的整理 464

第九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书 464

二、报告书的章节和主要内容 465

第十节地下水资源管理 466

一、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466

二、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的危害 466

三、地下水开采管理 469

第四章工程物探 470

第一节浅层地震勘探 470

一、地震波与地震地质前提 470

二、外业工作基本方法 472

三、资料的整理与解释 474

第二节岩体声波探测 476

一、室内岩样测试 476

二、现场岩体测定 476

三、岩体声波探测的应用 477

一、波速法 479

第三节地基动力参数测定 479

二、地基刚度与阻尼比的测定 480

三、常时微动测定 484

第四节电法勘探 485

一、直流电法勘探 485

二、交流电法勘探 495

第五节放射性勘探找水 497

一、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辐射、分布规律及迁移作用 497

二、放射性找水工作方法 497

第六节测井 498

一、电测井 499

二、电视测井 501

三、声波测井 501

第七节遥感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502

一、多波段卫星像片的应用 503

二、航空像片的应用 505

第八节工程物探主要仪器与装备 510

一、浅层地震仪 510

二、声波测定仪 510

三、电法勘探仪器 511

四、测井仪器 512

五、物探队常用主要辅助设备 513

第五章 工程钻探 515

第一节概述 515

一、工程钻探的应用范围 515

二、工程钻探方法的分类 515

三、钻孔结构 517

四、岩石破碎机理 518

五、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 519

六、钻具级配 525

第二节工程钻探设备 527

一、常用钻机分类 527

二、国产钻机型号说明 527

三、工程钻探对设备的要求 528

四、工程钻探常用的国产钻机 528

五、国外工程钻探常用的钻机性能 531

六、选择钻探设备时应注意的问题 532

第三节硬质合金钻进工艺 533

一、概述 533

二、硬质合金钻头 535

三、常用的硬质合金钻头的类型 538

四、硬质合金钻进参数 545

第四节金刚石钻进工艺 548

一、概述 548

二、金刚石的分类 549

四、金刚石钻头 550

三、人造金刚石 550

五、金刚石扩孔器 551

六、卡簧 552

七、金刚石钻头的结构要素 552

八、金刚石钻头的种类 552

九、金刚石钻头的选用 553

十、金刚石钻头、扩孔器、卡簧的配合要求 554

十一、金刚石钻进技术参数 555

十二、金刚石钻进操作应注意事项 557

第五节钻粒钻进工艺 559

一、概述 559

二、钻粒与钻粒钻头 560

三、钻粒钻进的一般技术要求 562

一、概述 563

四、钻粒钻头磨损的检查 563

第六节复杂地层钻进 563

二、土层钻进 564

三、砂层钻进 566

四、松软地层钻进 567

五、冻结地层钻进 568

六、在涌水地层中钻进 569

七、岩溶地层钻进 569

八、滑坡工程勘察钻进 569

第七节水上钻探 570

一、概述 570

二、在木船上布设与安装钻场 572

三、在铁驳船上布设钻场 572

四、索桥钻场的布设 573

五、钻场船的抛锚定位 573

六、钻场船定位锚绳直径的确定 574

七、在大汽油桶筏上布设钻场 575

八、下保护套管 575

第八节泥浆护壁与堵漏 576

一、泥浆在钻探中的应用 576

二、泥浆性能指标 577

三、泥浆的处理 582

四、泥浆的净化 588

五、钻孔堵漏 589

第九节钻孔弯曲及防治(防斜、测斜及纠斜) 593

一、概述 593

二、防治孔斜 594

三、钻孔测斜 595

四、钻孔纠斜 599

二、取样器的类型 601

一、概述 601

第十节钻探取样 601

三、取原状土的方法 603

四、原状取土器技术参数的确定 603

五、其他取样钻具 609

第十一节振动钻进 613

一、概述 613

二、振动器的构造 613

三、双轴双轮振动器 613

四、振动器结构的特点 614

五、振动钻进工艺 615

第十二节螺旋钻进 616

一、概述 616

二、螺旋钻具 617

一、概述 619

第十三节水文地质钻探与管井钻凿 619

四、螺旋钻进工艺 619

三、螺旋钻机 619

二、对水文钻探的一般要求 622

三、供水管井设计 622

四、钻凿水井的钻头分类 622

五、安装钻机和开钻前的准备工作 632

六、水井钻凿技术 632

七、成井工艺 637

八、大口径钻探 647

第十四节反循环钻进工艺 650

一、概述 650

二、反循环钻进方式的分类 651

三、反循环钻进设备及钻具 652

第十五节取芯工具 654

一、无泵反循环钻具 654

四、反循环钻进工艺的应用 654

二、喷射式孔底反循环钻具 655

三、双层岩芯管钻具 657

第十六节钻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662

一、概述 662

二、钻孔事故的预防 662

三、处理孔内事故的基本要求 663

四、处理孔内事故的一般方法 663

五、处理孔内事故的其他方法之一 666

六、处理孔内事故的其他方法之二 668

七、处理孔内事故的其他方法之三 669

第十七节岩心钻探的定向钻进 672

一、定向钻孔的用途 672

二、定向钻孔的分类 672

三、受控定向钻探 673

四、偏心楔人工弯曲工具 674

第十八节钻探常用的金属材料的计算 678

一、金属材料重量的计算 678

二、常用金属材料硬度的换算 681

三、横截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683

第十九节钻探常用螺纹的计算 688

一、尖牙螺纹 688

二、梯形螺纹 699

三、方形螺纹 703

四、矩形螺纹 703

五、普通螺纹 704

六、时制螺纹 707

七、锯齿形螺纹 709

第二十节钻探常用机具参数的计算 710

一、皮带传动 710

二、齿轮传动 717

三、钻机提升钻具功率的计算 723

四、钻孔中钻具重量计算 724

五、滑轮组拉力计算 724

六、卷扬机与钢丝绳强度的计算 725

七、液压传动的计算 726

八、柴油机功的计算 727

九、泵类的计算 727

十、电功率与电器材料 729

第二十一节其他用途的计算 732

一、泥浆性能指标 732

二、钻探塔架强度 733

三、套管强度的计算 740

四、升降构件强度的计算 743

五、弹簧的计算 749

一、土样验收与管理 751

第六章 室内试验 751

第一节土工试验 751

二、土样制备 752

三、土样饱和 752

四、含水量试验 753

五、密度试验 753

六、比重试验 754

七、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756

八、界限含水量试验 761

九、相对密度试验(砂的最大、最小密度试验) 762

十、击实试验 763

十一、自由膨胀率试验 764

十二、无荷载膨胀率试验 764

十三、有荷载膨胀率试验 765

十四、不同压力下的膨胀率及膨胀力试验 765

十六、湿化试验 766

十五、原状土收缩试验 766

十七、渗透试验 767

十八、固结试验 769

十九、黄土湿陷性试验 771

二十、三轴压缩试验 773

二十一、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777

二十二、直接剪切试验 778

二十三、残余强度试验 779

二十四、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 779

二十五、静弹性模量试验 781

二十六、孔隙压力消散试验 782

二十七、土的变形参数(E-μ、K-G)试验与资料整理 783

二十八、土的动力性质试验 788

二十九、有机质含量试验 793

三十、易溶盐总量试验 794

三十一、试验资料整理与审查 795

附录试验数值计算位数及平行试验允许误差表 796

第二节水质分析 797

一、水质分析的任务与采样要求 797

二、水化学特征 798

三、水中各成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及水质分类 799

四、水质分析方法 801

五、水质分析质量审核 823

附录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性的判定方法及标准 828

第三节岩石试验 830

一、岩样验收 830

二、岩样加工 830

三、密度试验 831

六、岩石孔隙率、饱水系数和软化系数的计算 832

五、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832

四、含水量及比重试验 832

七、抗冻性试验 833

八、抗压强度试验 833

九、抗拉强度试验 833

十、抗剪(摩擦)强度试验 834

十一、抗剪断强度试验 834

十二、岩石变形试验 835

十三、三轴试验 836

第四节岩石薄片鉴定 837

一、标本验收 837

二、岩石薄片的磨制 837

三、镜下鉴定 837

二、不断的开拓精神 841

一、经营的指导思想 841

第一节经营哲学 841

第一章 经营管理 841

第二篇勘察管理 841

三、信誉至上的原则 842

第二节经营要素 842

一、人力资源 842

二、物力资源 842

三、财政资源 842

第三节经营环境 843

一、市场因素 843

二、非市场因素 844

第四节经营信息 845

一、经营与信息的关系 845

二、信息来源的渠道 845

一、经营决策的内容与分类 846

第五节经营决策 846

二、经营决策的基本步骤 847

第六节经济合同 848

一、经济合同概述 848

二、经济合同的内容 849

三、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 851

四、经济合同的管理 852

附件2-1-1勘察经济合同(一般形式) 852

第二章 计划管理 855

第一节计划管理概述 855

一、计划管理的指导思想 855

二、全面(综合)计划管理 855

第二节计划种类及内容 857

一、长期计划 857

二、年度综合计划 857

一、计划的编制 859

第三节计划编制、执行和监控 859

四、单项计划 859

三、季度综合计划 859

二、计划的执行和监控 862

第四节计划指标 862

一、计划指标的名称及分类 863

二、计划指标的内容及计算方法 864

第五节生产调度 870

一、生产调度的内容 870

二、生产调度工作的原则 871

三、生产调度工作制度 872

第六节统计工作 873

一、统计工作的性质与任务 873

二、统计指标的一般原理及体系 875

三、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及统计台帐 882

四、统计调查 884

五、统计分析 885

第三章 劳动人事管理 887

第一节劳动人事管理概述 887

一、劳动人事管理的性质 887

二、劳动人事管理的任务 887

三、劳动人事管理的特点 888

第二节提高劳动生产率 888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888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889

三、劳动生产率指标 890

第三节劳动生产定额 890

一、劳动生产定额的作用 890

二、制定劳动生产定额的原则和方法 891

一、勘察管理的组织形式 893

三、劳动生产定额的管理 893

第四节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 893

二、勘察管理的职能机构 895

三、勘察职工分类 897

四、勘察职工定员 897

第五节工资制度及工资形式 902

一、工资等级制度 902

二、工资形式 904

三、奖励 905

四、津贴 906

五、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907

第六节劳动工资计划 907

一、劳动工资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908

二、职工人数计划 908

三、劳动生产率计划 909

四、工资计划 910

五、工资基金管理 910

六、劳动工资统计 911

第七节职工培训 913

一、全员培训的必要性 913

二、培训的方式 914

三、搞好职工培训应注意抓好的几项工作 914

第八节人才开发 915

一、人才的选拔 915

二、人才的培养 915

三、人才的使用 916

四、人才的管理 916

五、人才开发的投资 916

第九节劳动保护 916

二、劳动保护工作的任务 917

一、劳动保护的意义 917

三、劳动保护品的正确使用 918

四、工伤事故的统计 918

第四章 技术管理 920

第一节概述 920

第二节勘察工程程序管理 921

一、准备工作 921

二、外业勘察工作 922

三、资料整理与报告书编写 923

四、勘察成果审批、评定、复制与归档 924

五、勘察工程回访考察 925

第三节勘察工程质量管理 925

一、全面质量管理 926

二、工程测量的质量检查与评定 929

三、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检查与评定 935

四、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 944

五、工程物探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948

六、工程钻探质量管理 951

第四节勘察科研管理 958

一、勘察科学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959

二、勘察科研规划、计划的编制 959

三、勘察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 959

四、勘察科技成果管理 962

五、科技成果的奖励 963

第五节勘察科技情报 965

一、情报资料的搜集 965

二、情报资料的整理与保管 966

三、情报的传递 969

一、图书的选订 970

第六节勘察科技图书管理 970

四、专题调研 970

五、情报活动 970

二、图书的验收和登记 971

三、图书的分类与整理 972

四、图书的编目 972

五、图书的保管 973

六、图书的流通周转 974

七、图书的统计工作 974

第七节勘察科技档案管理 974

一、概述 974

二、勘察科技档案的种类 975

三、勘察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 976

四、勘察科技档案的整理与分类 978

六、勘察科技档案的鉴定 980

七、勘察科技档案销毁 980

五、勘察科技档案的保管 980

八、勘察科技档案的利用与统计 981

第五章物资供应管理 982

第一节物资概述 982

一、物资的概念 982

二、物资供应 982

三、物资管理 983

第二节物资分类与资产构成 984

一、物资分类的原则 984

二、物资的具体分类 984

三、资产的构成 992

四、勘察常用的物资类别 993

第三节物资供应管理的形成 993

一、物资供应管理的组织形式 993

二、物资供应管理的层次设置和职能分工 994

第四节物资消耗定额与储备定额 995

一、消耗定额的制订与管理 995

三、物资领用消耗动态传递的程序 995

二、储备定额的制订与管理 997

第五节勘察设备管理 999

一、设备管理的作用 999

二、设备管理的内容 999

三、设备种类的划分 1000

四、各类勘察设备的折旧 1001

五、设备的三级管理 1006

六、设备报废处理 1007

第六节仓库管理 1010

一、仓库管理的任务 1010

二、仓库的设置 1010

三、仓库的作业程序 1011

六、在库设备的保管 1012

五、库存盈亏率 1012

四、永续盘点 1012

七、附表 1013

第六章 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核算 1037

第一节财务管理 1037

一、财务管理概述 1037

二、资金管理 1038

三、固定资金管理 1039

四、流动资金管理 1041

五、专用基金管理 1045

六、盈余管理 1046

第二节成本管理 1048

一、成本管理概述 1048

二、成本的构成及分类 1049

三、生产费用的分类及内容 1051

四、成本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052

五、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1055

六、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1056

七、成本分析 1059

第三节经济核算 1061

一、经济核算的性质 1061

二、经济核算的条件 1062

三、经济核算的内容 1062

四、经济活动分析 1064

第七章技术经济责任制 1066

第一节技术经济责任制概述 1066

一、企业经济责任制的由来 1066

二、勘察单位技术经济责压制的由来 1066

三、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的目的和要求 1066

五、单位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中经济利益的分配形式 1067

四、技术经济责任制的形式 1067

第二节国家与勘察单位之间技术经济责任制的职权 1068

一、主管部门在执行技术经济责任制中行使的权力 1068

二、勘察单位的技术经济责任、经济权限和经济利益 1068

第三节勘察单位内部技术经济责任制 1069

一、单位内部技术经济责任制的内容 1069

二、单位内部技术经济责任制的利益分配 1071

三、单位内部技术经济责任制的管理工作 1072

第四节有色冶金勘察单位内部技术经济责任制的几种形式 1073

一、考核计分,按分计奖 1074

二、包产到队,盈余提成 1077

三、定额包干,超额节约分成 1079

四、经济承包责任制 1082

五、内部经济合同制 1085

第一节一般行政管理 1089

一、会议管理 1089

第八章行政管理 1089

二、文书档案管理 1090

三、接待工作 1092

四、保密、信访以及其他行政工作 1092

第二节总务管理 1092

一、房产管理 1093

二、办公用品的供应管理 1094

三、行政工作和职工生活用车管理 1094

四、医疗卫生和保健的管理 1095

五、托儿所、幼儿园的管理 1095

六、食堂管理 1095

七、招待所管理 1096

三、系统分析 1098

二、系统工程方法 1098

一、系统工程概述 1098

第一节系统工程 1098

第九章 现代管理技术 1098

四、系统设计 1101

五、系统评价 1103

第二节运筹学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1107

一、线性规划 1107

二、网络分析 1111

三、存贮问题 1121

第三节价值工程 1125

一、价值工程概述 1125

二、价值工程的实施程序 1126

第四节微机应用简介 1135

一、计算机的发展和它的特点 1135

二、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特点 1136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1136

四、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 1137

五、程序设计语言 1140

六、算法语言的一般介绍 1141

七、计算机网络简介 1142

八、DBASE-Ⅱ(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1142

九、应用程序介绍 1143

第五节管理信息系统 1145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45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1146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147

四、管理信息系统图释 1148

第六节行为科学 1149

一、行为科学概述 1149

二、行为科学发展的阶段 1150

三、行为科学的学说 1151

四、行为科学在人事与劳动管理中的应用 1153

第二节资料复制程序 1155

第一节概述 1155

第三篇勘察辅助生产 1155

第一章 资料复制 1155

一、常用的几种资料复制方法及工序简介 1156

二、地图制印方法及工序简介 1157

三、装订种类及工序 1159

第三节资料复制设备 1161

一、打字机 1162

二、油印机 1162

三、誉影机 1162

四、晒图机 1162

五、复印机 1163

六、装订机械 1164

七、制版照相机 1166

八、平版印刷机 1166

一、描图质量标准 1167

第四节资料复制的质量要求 1167

二、打字质量标准 1168

三、油印的质量标准 1168

四、晒熏图质量标准 1169

五、装订的质量标准 1169

六、原稿复印质量标准 1170

第五节资料复制定额 1170

一、定额制定的基本原则 1170

二、定额管理 1171

三、资料复制的生产定额 1171

第二章 测量仪器修理 1174

第一节概述 1174

一、任务与要求 1174

二、机构设置 1174

三、仪修设备工具和测试仪器 1176

一、概述 1179

第二节仪器结构与原理 1179

二、望远镜系统 1180

三、横轴轴系 1184

四、读数系统 1185

五、水准器与自动安平补偿装置 1192

六、竖轴轴系 1201

七、制动和微动装置 1204

八、复测装置与拨盘装置 1205

九、基座部分 1207

十、光学对中器 1207

第三节仪器检修工艺 1208

一、修前检查 1208

二、检修中的技术要求 1209

三、仪器零件检修工艺 1209

二、检查验收的内容与标准 1212

第四节修理质量检验与标准 1212

一、检验制度 1212

第五节仪修管理工作 1215

一、生产计划 1215

二、生产定额 1215

三、定额表 1216

四、设备工具管理 1216

五、材料、配件管理 1216

六、新型测量仪器一览表 1220

第三章勘察机械修理 1226

第一节金属工艺基础知识 1226

一、钢的分类、编号和用途 1226

二、铸造 1228

三、自由锻造 1229

四、钢的热处理 1232

五、焊接 1233

六、切削加工 1237

第二节工艺过程基本知识 1252

一、工艺过程概述 1252

二、机械加工的误差简析 1253

第三节典型表面加工 1255

一、基础资料 1256

二、外圆加工 1260

三、孔加工 1262

四、平面加工 1262

第四节机械修理基础知识 1264

一、摩擦、磨损与润滑 1264

二、修理类别及修理周期 1266

三、机械零件修理的一般方法 1267

二、清洗 1268

一、拆卸与装配 1268

第五节勘察机械修理工艺 1268

三、修理中主要零件的鉴定与处理方法 1270

第六节工程勘察机械修理实例 1272

一、XU-300-1型钻机的修理 1272

二、BW-250型泥浆泵的修理 1274

第七节机修厂管理概述 1275

一、 机修厂的性质 1275

二、机修厂的规模 1275

三、机修厂的机构设置 1275

第八节计划管理 1276

一、机修生产计划管理网络 1276

二、计划指标 1276

三、机修生产计划编制的依据 1276

四、生产计划的编制 1277

五、计划的执行与调节 1278

第十节技术管理 1279

三、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法 1279

一、技术管理的体制 1279

第九节工时定额管理 1279

二、工时定额的制定和管理 1279

一、工时定额工作的作用 1279

二、勘察机修生产的技术状况 1280

三、加强工艺管理 1280

四、不断提出新的技术措施 1281

五、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1281

第十一节质量管理 1282

一、质量管理体系 1282

二、严格质量检验制度 1282

三、全面质量管理 1282

三、搞好设备的使用、修理、日常管理三个环节 1283

二、设备管理体制 1283

一、设备管理的任务 1283

第十二节设备管理 1283

第十三节材料管理 1284

一、管理机构与主要工作 1284

二、定额消耗 1284

三、计划供应 1286

四、材料保管 1287

第十四节成本核算 1287

一、成本项目 1287

二、计划成本的计算 1287

三、实际成本的核算 1289

四、成本分析 1291

一、铁路运输 1293

第二节勘察外委运输 1293

二、勘察运输的方式 1293

一、勘察运输的意义 1293

第一节勘察运输的意义和方式 1293

第四章勘察运输 1293

二、公路运输 1295

三、其他外委运输 1296

第三节勘察自备运输 1296

一、车辆的技术性能 1297

二、车辆的使用性能 1297

三、车辆的燃料消耗定额 1297

四、车辆轮胎的规格及标准气压 1297

五、车辆的保养 1297

六、车辆的交通管理 1302

七、汽车运输部门的管理 130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305

第一节 《决议》的基本内容 1305

第一章勘察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 1305

第四篇勘察队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05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1306

三、用共同的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1306

四、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1307

五、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 1307

六、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 1308

七、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1308

八、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 1308

第二节勘察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1309

一、工程勘察工作的性质 1309

二、工程勘察工作的特点 1309

第三节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1312

一、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 1312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313

三、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的关系 1314

四、精神文明建设与开放的关系 1315

第二章勘察队伍的思想建设 1317

第一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317

一、概述 1317

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关系到改革开放成败的重大问题 1318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318

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1319

五、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1320

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320

第二节勘察队伍的理想建设 1321

一、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321

二、团结起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1321

三、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1322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 1322

一、思想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1323

五、理想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1323

第三节勘察队伍的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1323

二、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1324

三、勘察队伍的社会意识建设 1326

四、加强勘察队伍的自身现代化建设 1326

第四节勘察队伍的道德建设 1327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1327

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新型的集体主义 1327

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层次要求 1329

第五节勘察队伍内部应建立和发展的新型关系 1332

一、建立和发扬新型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1332

二、勘察队伍内部应建立和发扬平等关系 1332

三、勘察人员内部应建立和发展团结友爱的关系 1333

二、科学是代表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1334

一、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334

第一节努力提高勘察队伍的科学技术水平 1334

第三章 勘察队伍的科学文化建设 1334

三、加强勘察队伍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335

四、教育的方法与要求 1336

五、消化吸收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1337

第二节勘察队伍的专业结构 1337

一、勘察专业的设置 1337

二、专业人员的合理结构比例 1338

三、勘察人员的知识结构 1339

第三节勘察队伍的全员培训工作 1345

一、加快全员培训步伐促进智力开发 1345

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 1347

三、管理人员的培训 1348

四、勘察技术工人的培训 1349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353

第一节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1353

第四章勘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1353

二、坚持民主的原则 1354

三、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 1354

四、提高思想认识同关心、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1355

五、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1356

六、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 1356

第二节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方法 1357

一、灌输的方法 1357

二、疏导的方法 1357

三、说服教育的方法 1358

四、形象教育的方法 1358

五、感化教育的方法 1359

六、自我教育的方法 1360

七、养成教育的方法 1360

八、对比教育的方法 1361

九、典型示范教育的方法 1362

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 1363

十一、定期进行家访的教育方法 1363

十二、个别谈心的教育方法 1364

第三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364

一、共产主义理想和人生观的教育 1364

二、共产主义道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1365

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 1366

四、路线、方针、政策和遵纪守法的教育 1367

五、形势任务的教育 1369

六、主义翁思想和劳动态度的教育 1370

七、审美的教育 1371

第四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1372

一、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 1372

二、振兴中华读书的活动 1373

三、开展“争先创优”的活动 1374

四、开展业余文化体育的活动 1374

第五节分别重点进行教育 1374

一、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1375

二、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1375

三、女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1377

四、后进职工的思想转化工作 1378

五、职工家属的思想政治教育 1378

第六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1379

一、全面评价有效性 1379

二、产生效果和心理过程的关系 1380

三、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分析 1381

二、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建设好党风 1383

一、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383

第一节加强党组织和党员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 1383

第五章 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 1383

三、共产党员、干部应做两个文明建设的模范 1385

第二节党组织要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1386

一、加强党组织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1386

二、改善党组织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1387

三、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1387

第三节勘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1388

一、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388

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应具有的素质 1388

三、勘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组织建设 1390

四、勘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养教育 1391

五、勘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作风建设 1391

六、建立报告员制度的必要性 1392

七、应恢复设立思想政治宣传员的作法 1392

八、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会 139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