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汉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1
  • ISBN:K13010·989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

一、微生物界 1

二、微学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2

三、微生物学的任务和分科 5

四、普通微生物学的目的和范围 6

目 录 7

再版说明 7

第二节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8

一、我国古代人民对微生物的认识与利用 8

二、微生物的发现及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10

三、跃进中的祖国微生物学 15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构造 19

第一节细菌 19

一、细菌的形态 19

三、细菌细胞的构造 22

二、细菌的大小 22

第二节放线菌 32

一、放线菌在形态上与生物学上的特点 32

二、放线菌的构造 33

第三节病毒与立克次氏体 34

一、病毒 34

二、立克次氏体 36

第四节 真菌的代表——酵母菌与霉菌 37

一、酵母菌 38

二、霉菌 40

第三章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42

第一节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43

一、微生物的水分 44

二、微生物细胞的矿物质 45

三、微生物的有机成分 45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 49

一、微生物的营养需要和营养类型 50

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培养基 61

第三节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65

三、微生物分析法 65

一、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类型 66

二、呼吸与发酵的区别 71

三、发酵作用的多样性 72

第四节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74

一、气体状态的代谢产物 74

二、有机的中间代谢产物 74

三、复杂的代谢产物 75

五、其他 76

四、分解产物 76

第五节微生物代谢作用的特点 77

一、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77

二、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可塑性大 78

三、微生物代谢作用的能力强 78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80

第一节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81

一、细菌的繁殖方式 81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85

二、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85

四、霉菌的繁殖方式 86

第二节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88

一、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 91

二、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 94

第三节微生物繁殖的特点 97

一、以无性繁殖为主 97

第四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98

一、直接法测定细胞数 98

二、繁殖的速度快 98

二、间接计数法 100

三、测定细胞或原生质总量而计算生长的方法 100

第五章物理化学因素对于微生物的影响 103

第一节物理因素 104

一、温度 104

二、干燥 111

三、辐射 112

四、声能 115

第二节化学因素 116

一、酸类 117

三、重金属及其盐类 118

二、碱类 118

四、氧化剂 120

五、有机化合物 121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及变异 124

第一节微生物的遗传性及其变异性 124

一、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点 125

二、微生物的变异现象 125

一、杂交或重组 129

第二节微生物遗传性的传递与改变 129

二、转化 131

三、转导 132

四、结合 134

五、突变 134

第三节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37

第四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研究对于生产实践等的关系 139

一、诱变育种 139

二、定向培育 143

三、推动其他有关的研究工作 144

第七章微生物的分类 146

第一节微生物分类方法及根据 146

一、微生物的分类问题及命名 146

二、微生物的分类的原则 148

三、微生物分类的根据 148

第二节微生物的种、群、变种、型及品系的概念 153

一、种(species) 153

二、群(group,series) 154

三、变种(variety) 155

四、型(type) 155

五、品系或菌株(strain) 155

第三节微生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156

一、克拉西里尼科夫的分类系统 156

二、伯杰氏分类系统 157

第八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 160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60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160

二、水中的微生物 168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172

第二节微生物与物质转化 174

一、不含氮有机质的转化 175

二、含氮物质的转化 177

三、矿物质的转化 185

四、土壤有机复合体的转化 189

第九章微生物种间以及微生物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 193

第一节微生物种间的相互关系 193

一、寄生 193

二、共生 193

三、互生 194

四、拮抗 195

第二节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96

一、植物根系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96

二、根际微生物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197

三、微生物与植物根部进行的联合作用 198

一、人体和动物体的微生物区系 199

第三节 微生物与人体及动物之间的关系 199

二、传染病发生原理 202

三、免疫 206

第十章微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19

第一节微生物与工业 219

一、微生物与食品工业 219

二、微生物与化学原料工业 222

三、抗菌素工业 227

四、其他 231

五、微生物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微生物学问题 232

第二节微生物与农业 234

一、微生物与肥料 235

二、微生物与饲料 241

三、微生物与植病 242

四、抗菌素在农业上的应用 246

第三节微生物与卫生保健 248

一、抗菌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248

二、生物制品 249

三、生物制品生产中的主要微生物学问题 2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