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实用临床免疫诊断学
实用临床免疫诊断学

实用临床免疫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明泉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2748563
  • 页数:533 页
图书介绍:
《实用临床免疫诊断学》目录

第一部分 临床免疫诊断原理 1

第一章 免疫系统 1

第一节 免疫器官 2

一、中枢免疫器官 2

二、外周免疫器官 3

第二节 免疫细胞 5

一、造血干细胞 5

二、淋巴细胞及其临床意义 6

三、抗原呈递细胞 19

四、其他免疫细胞 20

第三节 细胞因子 22

一、干扰素 22

二、白细胞介素 22

三、集落刺激因子 24

四、肿瘤坏死因子 25

第二章 免疫应答 25

第一节 概述 25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26

二、免疫应答的过程 26

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27

四、免疫应答的基本特点 27

第二节 体液免疫应答 28

一、感应阶段 28

二、反应阶段 29

三、效应阶段 30

第三节 细胞免疫应答 31

一、CD?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32

二、CD?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34

三、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36

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36

一、免疫系统的内部调节 37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40

第五节 免疫耐受 41

一、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42

二、免疫耐受的维持和终止 44

第三章 超敏反应 45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46

一、参与反应的物质 46

二、发生机制 48

三、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50

四、诊断防治原则 52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55

一、参与反应的主要细胞和成分 56

二、发生机制 57

三、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58

四、诊断防治原则 60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61

一、发生机制 61

二、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63

三、诊断防治原则 66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66

一、发生机制 66

二、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67

三、诊断防治原则 69

第五节 各型超敏反应比较和相互关系 70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73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73

第二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分布、特性和功能 75

一、IgG 75

二、IgM 76

三、IgA 76

四、IgD 77

五、IgE 78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异常 79

一、多克隆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79

二、低(无)免疫球蛋白血症 80

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80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81

一、免疫球蛋白的水平 81

二、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82

第五节 副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86

第六节 冷球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88

第七节 急性期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89

第五章 补体系统 93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93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94

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95

二、补体激活的旁路(替代)途径 96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98

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98

二、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99

三、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99

四、炎症介质作用 100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异常及临床意义 100

一、补体系统的异常 100

二、补体的临床意义 101

第六章 抗原 106

第一节 抗原的性质 107

一、异物性 107

二、理化性 109

三、特异性 110

第二节 抗原的分类 112

一、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 112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12

三、根据抗原的来源分类 113

四、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 113

五、超抗原(Sag) 114

第三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14

一、病原微生物 114

二、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115

三、嗜异性抗原 115

四、白细胞分化抗原 116

五、血型抗原 118

六、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19

七、自身抗原 119

八、肿瘤抗原 120

第七章 自身抗体 122

第一节 自身抗体及其种类 122

第二节 抗核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123

第三节 抗甲状腺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126

第四节 抗胃壁细胞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128

第五节 抗平滑肌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130

第六节 抗线粒体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131

第七节 类风湿因子及其临床意义 132

第八节 抗心脂抗体的临床意义 134

第九节 抗心肌抗体的临床意义 135

第十节 抗肾上腺抗体的临床意义 135

第十一节 抗唾液腺抗体的临床意义 135

第十二节 抗网硬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136

第八章 皮肤试验 136

第一节 皮肤试验的适应证 136

第二节 皮试反应的机制 137

一、速发型超敏感反应(Ⅰ型) 137

二、阿尔图斯反应(Ⅲ型) 138

三、迟发性超敏感性反应(Ⅳ型) 138

四、肉芽肿性皮试反应 138

第三节 皮试的临床应用 139

一、速发型超敏感反应(Ⅰ型) 139

二、阿尔图斯反应(Ⅲ型) 139

三、迟发性超敏反应性(Ⅳ型)皮试 139

第九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第二节 HLA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144

一、HLA分子的分布 145

二、HLA分子的结构 145

三、HLA分子的功能 145

第三节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146

一、单倍型遗传 146

二、多态性现象 146

三、连锁不平衡 148

第四节 HLA的临床意义 148

一、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 148

二、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149

三、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149

四、HLA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 154

第十章 肿瘤免疫学 155

第一节 非特异性改变 155

一、免疫力降低 155

二、血清蛋白的改变 156

第二节 特异性抗原的改变 156

一、副蛋白 156

二、癌胚抗原 156

三、甲胎蛋白 157

第十一章 免疫缺陷 158

第一节 免疫缺陷类型 158

一、B淋巴细胞缺陷 158

二、T淋巴细胞缺陷 158

三、T和B淋巴细胞混合缺陷 159

四、噬细胞异常 159

五、补体缺陷 159

第二节 免疫缺陷的临床特征 160

一、Bruton氏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161

二、婴儿一过性(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161

三、普通可变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162

四、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 162

五、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163

六、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163

七、慢性肉芽肿性疾病 163

八、吞噬作用缺乏 164

第三节 免疫缺陷患者的实验诊断 164

第十二章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165

第一节 HIV感染的免疫学效应 166

一、靶细胞 166

二、保护性免疫 167

第二节 AIDS的免疫学 168

第三节 AIDS的实验室诊断 170

一、病毒检测 171

二、抗体检测 171

第十三章 传染病 174

第一节 链球菌感染 174

一、风湿热 175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176

三、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学诊断 178

第二节 布鲁氏菌病 182

一、临床特征 182

二、免疫学诊断 183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病 185

一、临床特征 187

二、免疫学诊断 187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 190

一、临床特征 190

二、免疫学诊断 194

第五节 弓形体病 202

一、感染方式 202

二、临床特征 203

三、免疫学诊断 204

第六节 包虫囊病 207

一、临床特征 207

二、免疫学诊断 207

第七节 梅毒 210

一、临床特征 210

二、免疫学诊断 211

第八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18

一、临床特征 218

二、免疫学诊断 219

第九节 抗感染免疫 222

一、非特异性免疫及其抗感染作用 222

二、特异性免疫及其抗感染作用 226

第十节 免疫学防治 229

一、特异性免疫防治 230

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233

第二部分 临床免疫诊断实验室常用方法 237

第十四章 免疫学检验标本的收集及质量控制 238

第一节 标本的收集和运送 238

第二节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240

一、免疫学检验的特点 240

二、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241

三、实验室安全与消毒 244

第十五章 特异性免疫检测法 245

第一节 凝集试验 245

第二节 红细胞凝集试验(血凝试验) 246

第三节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248

第四节 间接血凝试验 249

第五节 胶乳凝集试验 250

第六节 补体结合试验 252

第七节 免疫粘附血凝试验 254

第八节 免疫沉淀试验 255

第九节 免疫扩散试验 256

第十节 对流免疫电泳法 257

第十一节 放射免疫测定(RIA) 259

第十二节 免疫荧光试验(IFT) 260

第十三节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262

第十四节 免疫电镜技术(IEM) 264

第十六章 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266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验 266

一、沙门氏菌感染的特异性抗体检查 266

二、外裴试验(斑疹伤寒凝集试验) 271

三、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 273

四、冷凝集试验 276

五、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试验 277

六、C-反应蛋白(CRP)测定 284

七、淋病快速诊断(免疫荧光法) 288

八、衣原体性病检查(免疫荧光法) 290

第二节 螺旋体病免疫学检验 291

一、梅毒血清学检查法 291

二、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试验 297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免疫学检验 301

一、棘球蚴(包虫)病 301

二、血吸虫病 303

三、疟原虫抗体免疫荧光检验 306

第四节 真菌病的免疫学检验 307

一、白色念珠菌病 307

二、新型隐球菌病 309

三、曲菌病(对流免疫法) 311

第五节 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验 312

一、嗜异性凝集试验及鉴别试验 312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凝抑制试验 315

三、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免疫荧光检查法 316

四、乙型肝炎标记物免疫学检验 317

五、甲型肝炎的检测 342

六、丙型肝炎的检测(ELISA法检测抗-HCV) 345

七、丁型肝炎的检测 347

八、戊型肝炎的检测(抗-HEA的检测) 350

附 病毒性肝炎标记物检查的临床意义 358

第十七章 细胞免疫检测法 360

第一节 T淋巴细胞功能检查 360

一、E玫瑰花形成试验 360

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364

三、T细胞亚群的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法) 368

第二节 B淋巴细胞功能检查 371

一、补体玫瑰花形成试验 371

二、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SmIg)测定 373

第三节 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375

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375

二、白细胞杀菌功能试验 376

三、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377

四、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 380

五、硝基蓝四氮唑还原试验 382

六、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385

第四节 K、NK和ADCC功能测定 387

一、K细胞检查 387

二、NK活性测定(LDH释放法) 390

三、ADCC活性测定 392

第十八章 体液免疫检测法 394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测定 394

一、单向扩散法 394

二、火箭免疫电泳法 396

三、免疫比浊法 399

第二节 补体溶血活性测定 402

一、总补体(CH50)活性测定 402

二、补体激活旁路溶血活性(Ap-CH50)测定 404

三、CH50微量滴定法 406

四、CH50简易单管比色法 407

第三节 单个补体成分含量测定 407

一、单向扩散法测定C3、C4含量 407

二、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C3含量 409

第十九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410

第一节 抗核抗体(ANA)的测定 410

一、间接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 410

二、间接血凝法检查抗DNA抗体 412

第二节 类风湿因子(RF)免疫学检查 413

一、胶乳凝集试验 413

二、间接血凝测定RF试验 415

第三节 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查 416

第四节 抗精子抗体检查法 418

一、明胶凝集试验 418

二、浅盘凝集试验 420

第二十章 循环和局部免疫复合物测定 420

第一节 聚乙二醇(PEG)沉淀法 420

第二节 微量抗补体法 422

第三节 Clq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法 424

第四节 用类风湿因子(RF)检查 425

一、单株类风湿因子(mRF)检查 425

二、多株类风湿因子(pRF)胶乳凝集抑制检查 426

第五节 局部免疫复合物检查法 427

一、肾小球免疫复合物荧光抗体检查 427

二、皮肤免疫复合物免疫荧光检查 428

第二十一章 肿瘤免疫学检验 429

第一节 甲胎蛋白(AFP)测定 429

一、对流免疫电泳技术检测AFP 429

二、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检测AFP 430

三、ELISA法测AFP 433

四、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测AFP异质体 435

第二节 癌胚抗原(CEA)放射免疫测定 436

第三节 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 439

第四节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440

一、胶乳凝集抑制法 440

二、放射免疫测定法 441

第二十二章 其他几项特殊免疫学检查 442

第一节 肥大细胞和碱性细胞脱颗粒试验 442

一、大白鼠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 442

二、家兔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443

第二节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 444

第三节 本周氏蛋白尿检查和分型方法 446

一、对甲苯磺酸沉淀试验 446

二、加热法检测BJP 447

三、BJP分形法(免疫电泳分型) 448

第四节 皮肤试验Skintest 449

第五节 溶菌酶测定 451

一、比浊法 451

二、琼脂平板打孔测定法 452

第六节 艾滋病病原体HIV-1抗体蛋白印迹快速检测法 454

附录 457

附一 诊断传染病的免疫学试验 457

附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部分) 463

附三 法定单位与非法定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466

附四 与医学有关的常用的许用单位和非许用单位 468

附五 常用人体检验新旧单位参考值对照表 473

附六 若干常用检验的血标本量 513

附七 常用元素原子量表 515

附八 医学及检验常用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对照 517

主要参考文献 53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