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红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2540369
  • 页数:2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滴定分析概述、酸碱滴定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等。
《分析化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分析化学概述 1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

三、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3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3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3

二、误差的分类 5

三、误差的减免 5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6

一、有效数字 6

二、数字修约规则 7

三、运算规则 8

一、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9

第四节 定量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9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Q检验法 10

第五节 误差传递简介 11

一、系统误差的传递规律 11

二、偶然误差的传递规律 11

阅读材料化学检验工 12

本章小结 12

思考题 13

练习题 14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16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简介 16

一、滴定分析法基本概念 16

二、滴定分析法分类 16

三、滴定分析的方式 17

二、基准物质 18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 18

一、标准溶液 18

第二节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18

四、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 19

第三节 活度与活度系数 21

一、离子的活度与活度系数 21

二、影响活度系数的因素 21

第四节 滴定分析法计算 22

一、滴定剂与被测组分间的计量关系 22

二、计算示例 24

阅读材料化学试剂等级知识 26

本章小结 27

思考题 29

练习题 29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31

第一节 酸碱解离平衡 31

一、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31

二、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32

一、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 32

二、水的解离平衡 32

第二节 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32

第三节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4

一、强酸(强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4

二、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5

三、多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6

四、盐类溶液pH值的计算 37

第四节 酸碱缓冲溶液 38

一、缓冲作用原理 39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39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40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41

第五节 酸碱指示剂 42

一、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42

二、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 43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43

四、混合指示剂 44

第六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45

一、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45

二、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47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49

第七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50

一、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50

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51

第八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52

一、混合碱的测定 52

二、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54

三、硼酸纯度的测定 54

四、有机化合物中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55

五、某些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55

六、水样的酸度与碱度的测定 55

第九节 酸碱滴定法计算示例 56

阅读材料酸雨及防治 57

本章小结 58

思考题 60

练习题 61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 64

第一节 概述 64

第二节 EDTA及其配合物 65

一、EDTA的性质 65

二、金属离子-EDTA配合物的特点 66

第三节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66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66

二、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67

三、条件稳定常数 70

第四节 金属指示剂 71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71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71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 72

三、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72

一、配位滴定曲线 73

第五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73

二、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 74

三、单一离子滴定可行性判断与滴定酸度选择 76

第六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78

一、控制溶液酸度进行混合离子的分步滴定 79

二、掩蔽和解蔽的方法 80

三、选用其他配位滴定剂 81

第七节 配位滴定方式 82

一、直接滴定法 82

二、返滴定法 82

三、置换滴定法 83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84

二、配位滴定法应用示例 84

四、间接滴定法 84

第八节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84

三、计算示例 86

阅读材料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 87

本章小结 88

思考题 90

练习题 91

第二节 氧化还原平衡 93

一、标准电极电位和条件电极电位 93

第一节 概述 93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93

二、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96

三、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96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97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绘制 97

二、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确定 100

一、常用氧化剂 101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101

二、常用还原剂 102

第五节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102

一、高锰酸钾法 102

二、重铬酸钾法 105

三、碘量法 106

第六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109

一、溴酸钾法 109

二、硫酸铈法 110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110

一、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的有关计算 111

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111

阅读材料分析试剂的保管 114

本章小结 114

思考题 116

练习题 117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119

第一节 莫尔法 119

一、测定原理 119

二、滴定条件 120

三、应用范围 121

第二节 佛尔哈德法 121

一、直接滴定法测Ag+ 121

二、返滴定法测卤素离子及SCN ̄ 121

第三节 法扬司法 122

一、测定原理 122

二、滴定条件 123

第四节 银量法的应用 123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23

二、应用实例 124

三、计算示例 124

一、电位滴定法的仪器装置及测定原理 125

第五节 电位滴定法 125

二、终点的确定 126

阅读材料从含银废液或废渣中提取金属银 127

本章小结 128

思考题 129

练习题 129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131

第一节 概述 131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131

二、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程序 132

三、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132

第二节 沉淀的形成及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33

一、沉淀的形成 133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34

第三节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及沉淀条件的选择 136

一、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36

二、沉淀条件的选择 138

第四节 重量分析法应用实例及分析结果的计算 139

一、应用实例 139

二、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40

阅读材料分析用烘箱和干燥剂 142

本章小结 142

思考题 143

练习题 144

第八章 物质的定量分析过程 145

第一节 分析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45

一、分析样品的采集 145

二、分析样品的保存 146

第二节 分析样品的制备与分解 146

一、分析样品的制备 146

二、试样的分解 147

第三节 测定方法的选择 150

一、沉淀分离法 151

第四节 干扰组分的分离方法 151

二、溶剂萃取分离法 153

三、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155

四、离子交换分离法 155

五、层析分离法 156

阅读材料硅酸盐的分析 157

本章小结 159

思考题 160

练习题 160

第九章 分析化学操作技术与实验 161

第一节 分析化学实验室一般知识 161

一、实验室安全守则 161

二、分析化学实验室学生守则 162

三、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 162

五、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163

六、实验室环保措施 163

四、实验中意外事故处理 163

第二节 分析天平和称量方法 164

一、分析天平 164

二、称量方法 167

第三节 滴定分析仪器与基本操作 168

一、滴定管及其使用 168

二、容量瓶及其使用 173

三、移液管和吸量管 174

第四节 重量分析的仪器与基本操作 176

一、重量分析的仪器 176

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177

第五节 分析化学实验 180

实验一分析玻璃仪器的洗涤及操作 180

实验二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182

实验三容量器皿的校正 183

实验四悬浮物(不可滤残渣)的测定(挥发重量法) 185

实验五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86

实验六 混合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189

实验七水的碱度的测定 191

实验八尿素中氮含量的测定 192

实验九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93

实验十水中总硬度的测定 194

实验十一铝盐中铝含量的测定 196

实验十二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97

实验十三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酸性法) 198

实验十四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00

实验十五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202

实验十六双氧水含量的测定 204

实验十七水中可溶性氯化物的测定(莫尔法) 205

实验十八水中SO2- 4含量的测定(沉淀重量法) 206

实验十九氯化钡中结晶水的测定 207

实验二十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的测定 208

实验二十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209

实验二十二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测定(萃取-重量法) 212

实验二十三 滴定分析实验操作考核——0.1mol·L-1HCl溶液的标定 213

附录 215

附录一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215

附录二常见弱酸和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 215

附录三常用缓冲溶液 217

附录四酸碱指示剂 218

附录五混合酸碱指示剂 218

附录六金属离子与氨羧配合剂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 KMY) 219

附录七标准电极电位(18~25℃) 219

附录八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 222

附录九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I=0) 223

附录十相对原子质量表(1997年国际原子量) 225

附录十一常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表 225

主要参考书目 2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