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彩琴,宋国英著
  • 出 版 社: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7208186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江苏苏州、常州、无锡三个城市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例说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主要阐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价值诉求与指标体系、发展模式探索、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发展战略实施条件与路径选择、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等。书稿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资肋项目的研究成果。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的缘起与核心概念界定 1

一、研究缘起 1

二、核心概念界定 7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述评 15

一、国外研究状况 15

二、国内研究相关数据 18

三、研究特点与研究局限性 29

第三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范式及其他相关问题 30

一、研究范式及其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差别 30

二、几种典型的研究范式及其应用 31

三、研究方法 33

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35

第二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39

第一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39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39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 43

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55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思想资源 67

一、西方教育平等思想 67

二、西方城乡关系理论 74

三、西方社会空间理论 78

四、西方教育投入和有效产出关系理论 82

第三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价值诉求与评价体系 87

第一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价值诉求 87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87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公平价值诉求 94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评价体系 100

一、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 100

二、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评价体系的思路和具体方案 104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分析 111

第三节 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总体分析 116

一、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程度 116

二、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共性分析 117

三、苏南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 122

第四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126

第一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概述 126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内涵 126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 128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及研究路径 132

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 135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类型 140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分类依据 140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具体模式 144

第三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全域成都”发展模式介绍 146

一、“全域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主体性要素 147

二、“全域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客体性要素 149

三、“全域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中介性要素 152

第五章 “学有优教”——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苏州模式 155

第一节 苏州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历史必然性 155

一、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155

二、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159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苏州模式的基本内涵 161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苏州模式的主体性要素 162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苏州模式的客体性要素 169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苏州模式的中介性要素 178

第三节 苏州各地城乡教育一体化特色实践 183

一、“城乡统一管理”的园区模式 183

二、城乡“五同步”发展的张家港模式 185

三、“输出管理”的太仓模式 186

四、“结对多区”的昆山模式 189

五、“区域联动”的常熟模式 190

第四节 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 192

一、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经验 192

二、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与面临的挑战 197

第六章 “高位均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无锡模式 203

第一节 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203

一、无锡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 203

二、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207

第二节 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模式的内涵 209

一、“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 209

二、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模式分析 212

第三节 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模式的特点 222

一、起步早,起点高 222

二、政府主导与服务功能凸显 224

三、资金投入多元化 224

四、纵向层级结构与横向空间结构布局均衡 225

第四节 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经验与面临的挑战 225

一、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 226

二、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的经验 230

三、无锡城乡教育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面临的挑战 232

第七章 “集团办学”——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常州模式 235

第一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常州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 235

一、常州经济 235

二、常州文化 236

三、常州教育 237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常州模式的基本内涵 239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常州模式的主体性要素 239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常州模式的客体性要素 242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常州模式的中介性要素 251

第三节 常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257

一、常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 257

二、常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260

第八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 263

第一节 城乡教育空间布局一体化战略 263

一、城乡学校空间布局一体化的内涵 263

二、城乡学校空间布局一体化战略 266

三、城乡学校空间布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原则 268

第二节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战略 271

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战略的内涵 271

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73

三、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机制 275

第三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评价战略 279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评价战略的内涵与必要性 279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评价战略的内容 282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 285

第四节 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战略 287

一、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内涵 287

二、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目标 288

三、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 289

四、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291

第九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条件 294

第一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内部条件 294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现代化目标定位 294

二、政策制定: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 295

三、措施落实:助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 296

四、成果考核:增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动力 297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经济条件 298

一、合理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成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299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经济条件 300

三、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创造人力支持 303

四、城乡经济一体化向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出一体化的内容要求 304

五、城乡成熟的教育消费市场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环境支持 304

六、经济收入分配城乡均等化趋势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重要条件 305

第三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政治条件 306

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正确方向 306

二、转变和践履政府职能,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科学发展 307

三、保障和发扬民主,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群众参与度 309

第四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文化条件 311

一、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311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观念文化条件 313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文化条件 316

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行为方式文化条件 320

第十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机制 323

第一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经济保障机制 323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形态保障 323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经济结构保障 325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投入保障 326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政治保障机制 328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民主政治氛围保障 328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健全政治制度保障 329

第三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文化保障机制 333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文化资源制约 333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保障建设 336

第四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动力保障机制 338

一、教育需求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338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各类教育主体的需求不均衡性 340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动力的激发 342

附录一 346

附录二 351

附录三 355

附录四 360

附录五 365

参考文献 369

后记 3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