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回望八十年
回望八十年

回望八十年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增杰,严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0179704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林增杰教授的个人回忆录,回顾了林增杰教授和严星教授一生的经历,从童年开始,包括留学经历、如何创建中国第一个土地管理专业等内容。
《回望八十年》目录
标签:回望

第一章 童年记忆 1

一、故乡 1

二、解放前的记忆 4

三、一家八口人 7

四、姑姑、姑爹、叔叔、表弟 13

五、兆民叔叔 14

第二章 苦难的童年 17

一、周桥小镇 17

二、公公和老屋 18

三、爹娘和他们的短暂婚姻 21

四、哥哥 23

五、大姐 26

六、阿伯一家 28

七、与娘相依为命 32

八、在阿伯家的六年生活 34

第三章 政治生命的诞生 38

一、在红旗下成长 38

二、选拔留苏预备生 44

三、福二中百年校庆 46

四、留苏预备部的一年 49

第四章 金灿灿的中学时代 52

一、全新的环境 52

二、融入集体生活 54

三、母校及先生们 57

四、理想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62

五、为祖国工作50年而锻炼身体 67

六、爸爸妈妈及两个家 70

七、试读生、保送生、留苏预备生 76

第五章 在苏联留学时代 80

一、50年代中期,国家分三批派遣38位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土地整理工程专业 80

二、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83

三、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89

四、留学生的政治生活 93

五、留学生的暑假旅游 96

六、留学生的恋爱和爱情 100

七、毕业、回国、分配工作 101

第六章 紧张、充实的留苏岁月 104

一、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 104

二、北京—满洲里—莫斯科—哈尔科夫 108

三、紧张的学习生活 114

四、充实的实习生活 121

五、多彩的假期生活 125

六、珍贵的友谊 134

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41

第七章 新疆十年锤炼 146

一、我们赶紧结婚 146

二、先实践后上讲台 149

三、严星入党;林增杰参加开发农三师,进行农场规划 153

四、“文化大革命”的经历 159

五、“文革”中期“清队”、工宣队进校、学校解散、下放南疆农三师 164

六、重回新疆、看望老友 168

第八章 福建老区宁化九年 170

一、到县医院、城关东方红小学任职 171

二、调宁化一中当校长、任物理老师 173

三、在宁化一中当了八年校长,主要办了以下几件事情 176

四、二十多年后返回宁化一中看望老同事、老朋友 191

第九章 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土地管理专业 197

一、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197

二、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土地管理专业的背景 201

三、在中国人民大学筹办土地管理专业 206

四、首届土地管理专业学生入学 216

五、创办全国第一届土地管理干部专修班、专业证书班、在职硕士学位班 221

六、在中国人民大学筹建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 230

七、感谢领导、同学、校友对我们创办土地管理专业的指导、帮助和支持 241

第十章 土地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创新 243

一、土地管理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243

二、创办全国高校第一家土地、房地产评估机构 258

三、创办专业20周年庆典和不动产高峰论坛 265

四、建立同国际和港澳台地区的土地学术交流平台 272

第十一章 留苏学子对土地事业创立和发展的贡献 286

一、发起筹建中国土地学会、呼吁颁布《土地法》和建立直属国务院的土地管理机构 288

二、参加土地规划试点 292

三、参与第一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试点,土地调查规程的制定,土地调查技术培训、指导,以及成果的汇总、出版 292

四、建立和完善国家地籍管理制度,创立地籍管理理论体系和地籍学理论框架 297

五、恢复、创办土地规划、土地管理专业,完善和创立学科体系和专业理论,培养各层次专业人才 302

六、建立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土地科学交流的平台 307

七、留苏同学大聚会 308

第十二章 师生情谊——对学生的回忆 313

一、学生是我们的最大财富 313

二、宁化山区的学生朴实、勤奋 313

三、干部专修班的学生成熟、敬业 314

四、土管本科生年轻、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 318

五、土管硕士、博士出高才 341

六、我的博士生 347

七、对农经专业1978、1979、1981级同学的回忆 353

八、同学生在一起是我们的最大快乐 355

第十三章 我们的金婚 365

一、贺金婚 365

二、结婚周年纪念照 370

三、我们的足迹 372

后记 3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