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传文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01131079
  • 页数:6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印度佛教文学的思想内容体现了独特的印度民族精神,其文体形式也表现出印度文学的民族特点。中国佛教文学既是印度佛教文学影响的结果,又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的产物。本书以比较文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佛教文学在中印两国的起源与发展等,在梳理印度文学传统和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佛教文学的基础上,从影响与接受、主题学、文类学、诗学等诸多方面对中印佛教文学进行比较研究。
《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目录

绪论 1

一、佛教文学现象 1

二、佛教文学研究 6

三、印度文学传统中的佛教文学 10

四、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佛教文学 20

第一章 佛教文学影响与接受研究 39

第一节 概论 39

一、影响研究 40

二、接受研究 48

三、媒介研究 54

第二节 佛经汉译与中印文学交流 58

一、佛经汉译 58

二、文学移植 63

三、交流互动 68

第三节 佛教文学接受中的变异现象 76

一、文化过滤 76

二、文学误读 81

三、变异改造 87

第四节 中国佛教文学中的印度形象 94

一、想象佛国 94

二、阅读佛国 110

三、创作佛国 115

四、《西游记》中的佛国 125

第二章 佛教文学主题学研究 151

第一节 概论 151

一、题材与主题 151

二、母题与原型 156

三、形象与意象 163

第二节 山林栖居与山水情趣 170

一、森林文明 171

二、山水情趣 174

三、参禅悟道 183

四、自然之美 188

第三节 净土发愿与佛国往生 196

一、佛国净土在印度 196

二、佛国净土在中国 201

三、净土法门与乐园情结 209

第四节 慈悲平等与自然伦理 216

一、不杀生 217

二、慈悲 221

三、众生平等 225

四、无情有性 229

五、自然伦理 232

第五节 相依缘起与因缘果报 237

一、相依缘起 238

二、因缘果报 242

三、依正不二 245

第三章 佛教文学文类学研究 249

第一节 概论 250

一、诗歌类 250

二、故事与小说类 255

三、说唱与戏曲类 261

第二节 偈颂赞歌与佛教歌诗 270

一、偈颂渊源 270

二、赞颂流变 275

三、偈颂在中国 280

四、偈颂与法句 286

五、赞颂与歌诗 290

第三节 佛传僧传与佛教传记文学 300

一、印度佛传 300

二、印度僧传 306

三、中国僧传 311

四、文类特征 322

五、民族特性 331

六、交流互动 337

第四节 佛经中的譬喻 341

一、概念 341

二、经典 343

三、种类 349

四、特征 355

五、影响 362

第五节 变文与佛教说唱文学 375

一、中国佛教说唱文学的生成 376

二、中国佛教说唱文学的发展演变 390

三、佛教说唱文学的文类特征 421

第六节 志怪传奇与佛教小说 450

一、印度佛教小说滥觞 450

二、中国佛教小说源流 455

三、志怪与传奇 477

四、故事基因与说唱遗传 487

第四章 佛教诗学研究 493

第一节 概论 494

一、界定 494

二、关键词 497

三、逻辑体系 503

四、理论特点 508

第二节 境界论 515

一、佛学之“境”与“境界” 515

二、诗学之“境”与“境界” 522

三、诗人之境 529

四、文本之境 534

五、审美之境界 539

第三节 妙悟论 544

一、“妙悟”的内涵 544

二、“妙悟”说的发展历程 552

三、诗禅“妙悟”的相合相离 562

第四节 圆通论 573

一、印度佛典“圆通”论 574

二、中国佛学“圆通”论 578

三、“圆美”与“圆通” 582

四、“圆通”的诗学意义 588

第五节 寂静论 592

一、“寂静”在印度 592

二、“寂静”在中国 596

三、“寂静”的诗学意义 601

结语 609

主要参考文献 617

索引 627

后记 6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