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建设项目治理十讲
建设项目治理十讲

建设项目治理十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沙凯逊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2210435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2013年出版的《建设项目治理》一书的姊妹篇,如果说,《治理》一书致力于形式化建模和数学推导,旨在追求理论解析的“深入”;那么,本书的目的是走出象牙塔,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实现“浅出”。本书希望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建设项目治理和建筑交易体制演化的相关问题,不至于令人望而却步。《十讲》概括了建设项目治理过程中的十个主要问题,和《治理》一书可以互为参考。《治理》一书是面向“小众”的,需要相当的数学基础。而本书《十讲》尽量使用非技术性的语言,以便让更多感兴趣的人,无论是否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都能读得下去。对博弈模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照《治理》一书中的相关内容,或许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政府建设管理部门阅读借鉴。
上一篇:仓储管理基础下一篇:旅游线路设计
《建设项目治理十讲》目录

组织间关系视角下的建设项目治理(代序) 1

Understan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governance:an inter-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14

绪言 37

参考文献 42

第1讲 市场与企业 44

1.1 市场与市场经济理论 44

1.1.1 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 45

1.1.2 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与瓦尔拉范式 46

1.1.3 市场失灵与后瓦尔拉范式 47

1.1.4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进程 49

1.1.5 建筑市场的内涵 51

1.2 企业与企业理论 52

1.2.1 新古典企业理论与企业“黑箱” 53

1.2.2 科斯革命与现代企业理论 53

1.2.3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56

1.3 结论 56

参考文献 58

第2讲 项目的性质 60

2.1 项目的基本特征 61

2.2 项目的两种基本类型 61

2.3 项目理论的发展脉络 63

2.3.1 占据主导地位的系统学派与项目“灰箱” 63

2.3.2 新兴的组织学派和治理学派 65

2.3.3 基于生产理论的研究范式 66

2.3.4 项目群与项目组合 67

2.4 主流项目管理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68

2.5 结论 69

参考文献 70

第3讲 制度与博弈 73

3.1 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分析层次 73

3.1.1 两种不同的制度观 74

3.1.2 制度分析的四个层次 76

3.2 制度分析与博弈论简介 78

3.2.1 制度分析的特征 78

3.2.2 博弈论简介 79

3.2.2.1 非合作博弈:以囚徒困境博弈为例 81

3.2.2.2 合作博弈:以“三妻分产”博弈为例 83

3.2.2.3 演化博弈:以鹰鸽博弈为例 85

3.3 结论 86

参考文献 88

第4讲 治理的内涵 90

4.1 治理的类型 91

4.2 治理研究的两种范式 92

4.3 有关治理的三个基本问题 94

4.4 公司治理理论简介 98

4.4.1 公司治理的概念 99

4.4.2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100

4.5 结论 103

参考文献 104

第5讲 建设项目及其理论分析框架 106

5.1 建设项目的起源 107

5.2 建设项目存在的理由 108

5.3 建设项目及其制度分析层次 112

5.3.1 建设项目的基本结构 112

5.3.2 建设项目的构造性分析框架 113

5.3.3 建设项目的文化环境 114

5.4 建设项目与建筑企业的关系 116

5.5 面向双重对象的三层次分析框架 117

5.6 多重视角下的建设项目研究范式 118

5.6.1 基于系统科学的范式 119

5.6.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范式 119

5.6.3 基于经济学还是基于生产:两种范式的对话 120

5.7 建设项目理论重构 121

5.7.1 建设项目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22

5.7.2 建设项目治理内生化 123

5.7.3 理论重构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125

5.8 结论 127

参考文献 128

第6讲 建设项目的垂直治理:一个委托代理的视角 131

6.1 委托代理理论简介 132

6.1.1 概述 132

6.1.2 当事人的风险态度和效用曲线 134

6.1.3 VNM期望效用函数:一个“风险弓”的视角 138

6.1.4 委托代理问题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139

6.1.4.1 决策顺序与信息结构 140

6.1.4.2 激励强度与信息强度 143

6.2 建设项目的垂直治理空间 145

6.2.1 项目采购方式 145

6.2.2 建设项目的合同类型 148

6.3 建设项目的垂直治理模型 148

6.3.1 不确定性、专用知识与信息成本 149

6.3.2 模型的基本假设 150

6.3.3 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151

6.3.4 比较静态分析 152

6.3.5 小结 155

6.4 当事人的风险态度与建设项目的激励策略 155

6.4.1 建设项目当事人的风险态度多样性分析 156

6.4.2 不同风险假设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 157

6.4.2.1 基于“中性—厌恶”假设的模型 158

6.4.2.2 基于“偏好—厌恶”假设的模型 158

6.4.2.3 基于“中性—偏好”假设的模型 159

6.4.3 小结 160

6.5 结论 161

参考文献 161

第7讲 建设项目的水平治理:一个联盟博弈的视角 164

7.1 联盟博弈简介 165

7.1.1 联盟博弈的基本要素 166

7.1.2 联盟博弈的分类 168

7.2 常规联盟博弈的几种解的概念 169

7.2.1 核 169

7.2.2 夏普里值 173

7.2.3 核仁 175

7.2.3.1 关于“三妻分产”的思想实验 175

7.2.3.2 核仁的求解 179

7.2.4 小结 182

7.3 基于建设项目3C结构的联盟博弈模型 182

7.3.1 重置成本、谈判能力与联盟博弈的价值 183

7.3.2 建设项目三人联盟博弈的求解与分析 184

7.4 结论 187

参考文献 187

第8讲 针对项目经理的治理:一个共同代理的视角 189

8.1 共同代理理论简介 190

8.1.1 基本模型与发展脉络 191

8.1.2 研究维度与研究空间 192

8.1.3 机制设计与授权原理 194

8.1.4 合约外部性与均衡结果分析 196

8.1.5 小结 199

8.2 建筑企业对项目经理的激励 199

8.2.1 建设项目中的“一仆二主”关系 199

8.2.2 影响因素与激励策略 202

8.2.3 小结 204

8.3 规范建设单位行为:一个项目治理的视角 205

8.3.1 建设单位行为的现状分析 205

8.3.2 建设项目法人的定位问题 206

8.3.3 对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分类治理问题 207

8.4 结论 209

参考文献 210

第9讲 关系治理与行业自律:一个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视角 212

9.1 关系合同与关系治理 213

9.1.1 协作性制度安排与关系型建筑合约 214

9.1.2 关系型建筑合约的研究现状 217

9.1.3 理解关系型建筑合约 219

9.1.3.1 法学界对关系型合约的认识 220

9.1.3.2 新制度经济学对关系型合约的认识 220

9.1.3.3 对关系型建筑合约的概念化 221

9.1.3.4 推行关系型建筑合约的决定性因素 222

9.1.4 我国建筑业推行关系型合约的机遇和挑战 224

9.1.5 小结 228

9.2 建筑专业体制与行业自律 228

9.2.1 对建筑专业体制的理论探析 229

9.2.1.1 从不确定性看建筑专业体制的必要性 230

9.2.1.2 从RICS看建筑专业体制的本质属性 230

9.2.1.3 从社群治理看建筑专业体制的比较优势 231

9.2.1.4 小结 233

9.2.2 建筑专业体制的发展趋势 233

9.2.2.1 新时期呼唤新型专业化 233

9.2.2.2 提升职业道德标准 234

9.2.2.3 改造专业教育培训体系 235

9.2.2.4 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236

9.2.2.5 小结 237

9.2.3 我国建筑专业体制的整体转型 237

9.2.3.1 整体转型势在必行 238

9.2.3.2 淡化官办色彩以还原独立本色 238

9.2.3.3 简化资质管理以增强职业操守 239

9.2.3.4 强化项目治理以持守无偏立场 240

9.2.3.5 小结 240

9.3 结论 241

参考文献 242

第10讲 建筑交易体制变迁的分析与比较:一个演化博弈的视角 247

10.1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48

10.1.1 演化稳定策略 249

10.1.2 复制者动态 250

10.1.3 演化稳定状态 250

10.2 建筑交易体制内生化 253

10.3 建筑交易体制变迁的贪婪者—分享者—中庸者博弈模型 255

10.3.1 构建模型 255

10.3.2 确定静态点 257

10.3.3 检验静态点的稳定性 258

10.3.4 对均衡结果的讨论 258

10.3.5 小结 260

10.4 对建筑交易体制的比较研究 261

10.4.1 从欧盟五国看建筑交易体制的多样性 261

10.4.1.1 英国:从专业体制到合伙制与私人融资 262

10.4.1.2 法国:专业人士与建筑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 263

10.4.1.3 德国:从面向业主需求到面向过程 264

10.4.1.4 荷兰:竞争与社团主义的结合 264

10.4.1.5 意大利:增加透明度和竞争 265

10.4.2 从日本看建筑交易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性 266

10.4.3 从美国看建筑交易体制变迁的循环往复性 267

10.5 我国的建筑交易体制:回顾与展望 268

10.5.1 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269

10.5.2 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271

10.5.3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创新 273

10.6 结论 275

参考文献 276

附录 近年来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摘要 279

后记 2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