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当代中国的内蒙古
当代中国的内蒙古

当代中国的内蒙古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当代中国的内蒙古》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801708458
  • 页数:571 页
图书介绍:《当代中国》丛书是由国家统一部署,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条战线的力量完成的鸿篇巨制,这本纪念册就是以浓缩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再现了丛书的编撰、出版、发行过程。纪念册由盛世修史、巨大关怀、万人著书、国史瑰宝、薪火传扬五部分组成。
《当代中国的内蒙古》目录

第一编 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3

第一章 辽阔富饶的祖国北疆 3

第一节 壮丽多姿的山河 4

第二节 祖国的一块宝地 9

第二章 悠久光辉的历史 16

第一节 古代北方民族生息的地方 16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各民族人民的抗暴斗争 1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19

第三章 从自治运动到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25

第一节 自治运动联合会的诞生 25

第二节 东西部自治运动的统一 27

第三节 自治政府的成立 30

第四节 全境解放与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33

第二编 四十年的光辉历程 39

第四章 由经济恢复到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九四七——一九五七年) 39

第一节 社会民主改革 39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46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 51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56

第五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62

第六节 肃清反革命运动和反右派的斗争 6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 71

第一节 初期经历的重大挫折 71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和发展 83

第六章 国民经济遭受灾难性破坏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9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 91

第二节 极左错误对经济建设的干扰 94

第三节 严重的教训 98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一九七七——一九八八年) 103

第一节 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103

第二节 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影响 118

第三节 开创新局面和农村牧区的第二步改革 127

第四节 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35

第五节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横向经济联系 142

第六节 第六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的重大变化 147

第七节 在全面改革中执行“七五”计划 151

第八节 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157

第九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62

第三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69

第八章 畜牧业 169

第一节 畜牧业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69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情况和主要成就 170

第三节 发挥畜牧业经济的优势 176

第四节 畜牧业经济的变革 183

第五节 改革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发展商品生产 185

第六节 实现农牧林结合的协调发展 189

第七节 改善生产条件,走建设养畜的道路 191

第八节 重视畜禽品种改良 195

第九节 加强畜禽疫病防治 196

第十节 发展畜牧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 198

第九章 农业 200

第一节 农业的分布与特点 200

第二节 农业发展的历程 202

第三节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207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210

第五节 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213

第六节 从粗放耕作到科学种田 215

第七节 改革中的国营农牧场 219

第八节 振兴中的渔业 221

第九节 发展中的乡镇企业 224

第十章 林业 229

第一节 林业建设的经历和成就 230

第二节 林业建设的战略地位 233

第三节 林业建设的新发展 238

第四节 以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 239

第五节 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 242

第六节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林业建设 245

第十一章 工业 247

第一节 冶金工业 250

第二节 能源基地 255

第三节 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轻纺工业 259

第四节 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 266

第五节 建筑材料工业 270

第六节 化学工业 272

第七节 工业发展的特点和方向 274

第十二章 交通邮电 277

第一节 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 278

第二节 四通八达的公路 280

第三节 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283

第四节 覆盖全自治区的邮电通信网 284

第五节 加快发展交通事业 286

第十三章 基本建设和建筑业 289

第一节 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和变化 290

第二节 基本建设的地区特点 292

第三节 基本建设中的失误 296

第四节 开发建设的良好条件 297

第五节 发展中的建筑业 299

第十四章 城市建设 305

第一节 城市的变化 305

第二节 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308

第三节 钢城包头 313

第四节 新兴工业城市乌海 316

第五节 能源新基地赤峰 318

第六节 盟属各类城市 320

第十五章 商业和对外贸易 333

第一节 城乡商业 333

第二节 民族贸易 340

第三节 粮食工作 345

第四节 物资流通 348

第五节 外贸和旅游 349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 354

第十六章 财政和金融 355

第一节 财政工作 355

第二节 金融事业 360

第四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71

第十七章 教育事业 371

第一节 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建立 371

第二节 在曲折发展中前进 373

第三节 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 375

第四节 民族教育的发展 379

第五节 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381

第六节 高等教育 384

第七节 师范教育 387

第八节 成人教育 390

第十八章 科技事业 395

第一节 科技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395

第二节 科普活动的开展 398

第三节 科技队伍的建立与发展 401

第四节 自然科学研究 405

第五节 社会科学研究 410

第十九章 文化事业 414

第一节 民族新文艺的兴起 415

第二节 新事物:乌兰牧骑 418

第三节 新时期的文艺 421

第四节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425

第五节 文物、博物馆事业 429

第六节 现代传播事业 432

第二十章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438

第一节 卫生事业的发展 438

第二节 防疫治病与爱国卫生运动 441

第三节 民族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 447

第四节 医学教育与医学科研 451

第五节 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 454

第二十一章 体育事业 457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成绩 457

第二节 发展民族体育,建立优势的项目 460

第三节 开展群体活动,提高人民体质 465

第四节 体育设施的完善 469

第五编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75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475

第一节 各族人民的民主权利 47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479

第三节 政协和群众团体作用的增强 483

第二十三章 统一战线工作 488

第一节 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团结 488

第二节 争取和团结同盟军,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490

第三节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 496

第四节 宗教政策的实施 500

第二十四章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5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制的建立和发展 5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制作用的发挥 50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513

第二十五章 民族自治权利的行使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 515

第一节 民族自治权利的行使 5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 524

结束语 534

附录一 内蒙古自治区大事记(一九四七——一九八七年) 544

附录二 内蒙古自治区历届主要领导人名单(一九四七——一九八七年) 560

彩色插图目录 56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