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哥达纲领批判  中的公平分配理论研究
哥达纲领批判  中的公平分配理论研究

哥达纲领批判 中的公平分配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明桂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07284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提高社会分配公平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乎分配再平衡问题,更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教育各个领域。本书主要阐明《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平分配思想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理论发展的深远意义和价值。作者从政治权力、经济体制、社会心理、文化教育、资本正外部性、工会等多维视野对《哥达纲领批判》中公平分配思想进行比较充分的挖掘和阐释。根据“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把收入分配体系与其依附的经济社会体制结合起来,研究全面深化分配改革的价值取向、逻辑脉络、整体布局。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凝练和整合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多重诉求、深入剖析和批判后机会主义分配思想观点、进一步揭示当前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经济根源、阐述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在我国分配实践中遭遇的现实困境、初步探讨全面深化改革以践行马克思公平分配理念的现实路径五个方面展开探讨,以促进普通劳动者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哥达纲领批判 中的公平分配理论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

二 相关研究综述 5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1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

第一章 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思想的批判及当代价值 17

第一节 马克思撰写《哥达纲领批判》的背景和拉萨尔分配思想的错误实质 18

一 《哥达纲领批判》产生的历史背景 18

二 拉萨尔分配思想的错误实质 21

第二节 马克思对拉萨尔“公平”分配思想的批判 31

一 批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33

二 批判“分配决定论” 35

三 批判“铁的工资规律” 38

四 批判拉萨尔提高分配公平度的错误路径 41

第三节 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思想批判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4

一 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思想批判的理论价值 45

二 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思想批判的现实意义 51

第二章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劳动者分配不公的经济根源 64

第一节 劳动创造财富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65

一 劳动创造财富要有一定的自然物质条件 65

二 劳动创造财富要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 67

第二节 离开所有制空谈劳动创造财富是“资产阶级的说法” 69

一 对一切人都是“有益的劳动”或有害的劳动是不存在的 69

二 空谈劳动无益于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 70

第三节 破除劳动者分配不公和贫困化经济根源的对策 73

一 社会主义经济命运的掌控 75

二 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私有化倾向 85

三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89

第三章 马克思公平分配观与拉萨尔公平分配观的根本分歧 93

第一节 “公平”或“平等”的分配只不过是一种法权概念 94

一 抽象的“公平”或“平等”的分配是不存在的 94

二 在生产和分配关系问题上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100

三 初次分配、再分配均应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03

第二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10

一 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和个人利益 112

二 按劳分配确立的依据和主要内容 115

第四章 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在我国分配实践中遭遇的现实困境 126

第一节 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与现实问题 126

一 经济层面存在“资本贫困”和“按级分配”倾向 127

二 社会层面存在“收入崇拜论”“分配性努力”倾向 130

三 政治层面存在分配“权力中心论”“审批红利”倾向 131

第二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公平分配的境遇 132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制度变迁 134

二 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38

第三节 按劳分配“资产阶级权利”事实上的不公 149

一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弊病” 149

二 资本主义“按劳分配”的虚伪性 153

三 发展生产力超越“资产阶级权利” 158

四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制度与马克思按劳分配原则的差异 159

第四节 贫困固化的资本成因与居民收入倍增难题 171

一 资本“钟罩”加剧贫困固化的趋势 171

二 资本正外部性弱化加大居民收入倍增难度 177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以践行马克思公平分配理念 183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中国化诉求 183

一 马克思公平分配思维的多重逻辑与现实改革的契合 184

二 工会理论视野下的劳动者公平诉求 190

三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与两种异化的分配观 199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增强劳动者在雇佣劳动中的分配权 203

五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 206

第二节 深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与促进分配公平 210

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公共产权收益为全民共享 212

二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222

三 重视对资源的调节,实现资源分配相对公平 237

第三节 打破资本“钟罩”与增强资本正外部性 240

一 贫困固化鸿沟的逾越 240

二 增强资本正外部性促进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 243

第四节 马克思按劳分配原则的传承与嬗变 250

一 新时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要求 250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历史局限性的弥补 260

三 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不动摇 264

结束语 282

参考文献 2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