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价值与现代践行
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价值与现代践行

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价值与现代践行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邵龙宝著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0844831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深入剖析了儒学的多层次内涵,系统诠释了儒学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背景下的价值内涵,创造性地转换之途和普及的方法,彰显了儒学在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框架、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治国安邦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价值与现代践行》目录

上篇 儒学传统的基本精神 3

1 如何看待我们的文化传统——兼论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联姻与勾连 3

一、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特性 3

二、“新”、“老”文化传统在冲突中联姻与勾连 9

三、在现实中反思和建构“活着的”传统 11

2 儒家人格理论的历史嬗变 14

一、元典儒家君子人格的核心:尊道而忘势 14

二、从圣贤崇拜到圣贤气象 16

三、从臣民的依附人格到公(国)民的自主人格 20

3 儒家人格理论的特性 26

一、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矛盾与统一 26

二、中庸性与两面性的矛盾与统一 29

三、德性与智性的矛盾与张力 32

4 儒家文明何以能“长生” 35

一、儒学文明中断了吗 35

二、儒学文明的生命力 38

三、一个开放的文明体系 44

5 孔子人格理论的现代价值 47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家风范 47

二、“仁民爱物”——既睿智又迂阔的政治家特质 49

三、力行救世传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哲学家气质 51

四、孔子人格理论的现代意蕴 53

6 孟子人格理论的风采 59

一、人皆可以为尧舜 60

二、善养浩然之气与大丈夫气概 61

三、民本王道思想与君臣关系 62

四、生活准则与修养理论 64

7 儒家伦理对当下中国人的影响 66

一、同情与敬意 66

二、隔阂与疏离 69

三、基因与血脉 72

四、目标、出路与启示 74

8 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78

一、儒道互补的源头与实质 78

二、儒道互补对当下中国社会的影响 79

三、儒道的宗教特性 81

9 中国传统道德主要理念的现代诠释 85

中篇 中西交融的世界背景与儒学价值 95

10 中西方公民社会的历史嬗变及其文化传统之比较 95

一、古希腊时代公民社会的缘起 95

二、两方近代公民社会的思想嬗变及其发展 97

三、中西方公民社会及其文化传统之比较 99

四、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102

11 中西方伦理价值观之比较 105

一、仁爱与博爱 105

二、整体与自我 107

三、责任与权利 110

四、结论与启示 113

12 中西方文明交融冲突中的儒学价值及其命运 115

一、儒学在中西方文明交融中的价值 115

二、儒学在中西方文明“冲突”中的“失语”状态 121

三、儒学传统的未来命运:对儒学传统的一种诠释 125

13 中西方思维模式和智慧之比较 130

一、中西思维模式与特点 131

二、道德理性与启蒙理性 133

三、生命智慧与知性智慧 136

14 儒家为人处世之道的正负社会功用辨析 142

一、“君子之道”和“处世之道”的两重性 142

二、“仁”、“义”、“智”、“信”核心范畴的内在颉颃 146

三、结语 152

15 儒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154

一、儒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资源 154

二、儒学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思想资源 156

三、儒学中人与自我和谐关系的思想资源 159

16 儒家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构建 163

一、对儒家伦理的解构 163

二、构建公民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方法论原则 165

三、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构建 167

下篇 回归传统与儒学现代践行的路径研究 175

17 何以回归传统才能解决现实问题 175

一、回归传统是为了转换传统 175

二、回归传统是为了创新“活着的”传统 176

三、中国特色主要“特”在“文化传统”上 177

四、传统何以还有生命力 178

五、回归传统是为了走向未来和世界 178

18 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如何现代转换 180

一、困扰中国人100多年的世纪难题 180

二、从传统理念到现代践行 181

三、传统理念的现代转换:方法与途径 186

19 中国道德文化:从传统理念到现代践行如何可能 192

一、由对传统经典文献的诠释到对“活着的”传统的考察 192

二、注重制度建设和心性修养二者的统一 194

三、注重对治理、管理、法理、伦理、心理辩证关系的分析 196

四、从实然状态的描述到应然人格的建构 197

五、用现代信息技术做成领域本体在网上传播和完善成果 198

20 儒家道德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何以可能 202

一、如何认识儒家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202

二、儒家道德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何以可能? 205

三、儒家道德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何可能? 207

21 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与精神世界诉求 210

一、信仰的内涵与本质 210

二、信仰危机的原因 212

三、精神世界的诉求 216

22 中国人的幸福观 222

一、幸福的要素与实质 222

二、古今中外思想家怎样看待幸福 225

三、金钱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227

四、如何创造幸福的人生 227

23 青少年价值困惑及其教育路径研究 234

一、成人世界的价值困惑 234

二、青少年读经的意义及其路径研究 238

三、人文素质教育让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 242

24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体系建构 248

一、中国人的信仰变迁之文化传统 248

二、大学生的信仰现状之调查分析 251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之内容体系构建 254

25 国学如何走向大众 259

一、关于国学的内涵 259

二、研究国学何为 260

三、国学走向大众的方法和途径 260

26 传统伦理与和谐社会中国公民人格建构 265

一、人格建构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和根本目标 265

二、人格心性结构的五个维度之文化内涵 268

三、传统伦理与公民人格建构的哲学思考 269

四、人格建构的范例 272

27 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75

一、何谓中华文化 275

二、传统文化需要转换 276

三、中华文化何以远航 276

四、拥抱“精神家园” 277

五、我们应怎样仰望天空 277

28 分配正义与“主客相容为一”的治理理念 281

一、分配正义的实质 281

二、“主客相容为一”的治理理念 282

三、程序公平与“主客相容为一”的治理效用 285

29 汶川地震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 288

一、多难兴邦——铸就坚韧不拔的中国人 288

二、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的人权意识 290

三、“仁者爱人”、“天下一家”的理想——成为现实 292

四、震不垮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293

30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品质与儒学的“为己之学”——以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为视域 297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297

二、拓展宏观视域方面的“问题意识” 299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实践品质与儒家的“为己之学”的践履能力 302

31 网络时代的价值取向与意义追问 305

一、网络对大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305

二、网络对大学生确立科学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307

三、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身份”与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 309

32 西方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与中国德育现代化教学模式研究 312

一、西方建构主义理念对中国德育教学改革的启迪 312

二、教学过程的动作机理 315

三、目标、效果与结论 318

附录一 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普及之路(对话) 320

附录二 文化传承与创新(对话) 326

后记 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