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儿科药物治疗学
儿科药物治疗学

儿科药物治疗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亚美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6747721
  • 页数:9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上下篇和附录三部分,上篇主要结合小儿不同年龄时期的特点,探讨药物的使用原则,并从小儿药动学和药效学的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原理与机体对药物的各种反应。下篇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各类药物在儿科临床及预防等诸方面的应用。
《儿科药物治疗学》目录

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各期小儿的生理特点与用药的关系 3

第一节 孕妇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3

一、胎儿药物动力学特点 3

二、药物与致畸 5

三、药物对胎儿的毒性 6

第二节 哺乳期用药对乳儿的影响 7

一、影响药物向乳汁转运的因素 7

二、各类药物对乳儿的影响 8

第三节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 11

一、新生儿用药的特点 11

二、早产儿、新生儿的药物疗法 15

三、几种新生儿常见疾病与用药的关系 17

四、药物对新生儿的毒性及防治原则 19

五、婴幼儿生理特点和用药的关系 19

第四节 儿童期用药 20

第二章 遗传药理学与用药的关系 22

第一节 遗传因素对药动学的影响 22

一、乙酰化酶异常 22

二、氧化酶缺陷 22

三、血浆胆碱酯酶异常 22

四、过氧化氢酶缺乏 23

第二节 遗传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 23

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23

二、血红蛋白异常 23

三、华法林耐受变异 23

四、眼睛对糖皮质激素反应的遗传变异 24

五、恶性高热 24

六、苯硫脲味盲 24

七、血卟啉症 24

第三章 器官功能损害与用药的关系 25

第一节 肝功能减退时给药方案的调整 25

第二节 肾功能减退时给药方案的调整 27

一、利用清除速率常数进行调整 27

二、利用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调整 29

第三节 心功能衰竭与休克时给药方案的调整 32

第四章 治疗药物监测 33

第一节 小儿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TDM的关系 33

第二节 药物监测的对象 33

一、需要监测的人群 33

二、需要监测的药物 34

第三节 采血时间 34

第四节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35

第五节 给药方案的调整 36

一、求所用药物的药动学参数 36

二、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 36

第六节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36

第七节 治疗药物监测 40

一、治疗药物监测常用的仪器和方法 40

二、治疗药物监测举例 40

第五章 药物相互作用 45

第一节 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作用 45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45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46

三、影响药物的代谢 47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 49

第二节 药物在药效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51

一、药物相互作用使药效或毒性增强 51

二、药物在受体部位竞争性拮抗 51

三、药物对介质的不同作用而产生的相互影响 51

四、药物增敏作用 51

第三节 药物在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51

一、物理化学性相互作用 52

二、生物利用度改变 55

第四节 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 55

一、患者方面的因素 55

二、给药方面的因素 56

第五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57

一、注意对器官功能有直接影响的药物 57

二、了解药物的性质及作用特点 57

三、易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 57

四、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患者 58

第六章 药物不良反应 61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61

一、药物副作用 61

二、药物毒性反应 61

三、药物过敏反应及类过敏反应 61

四、药物继发性反应 62

五、药物依赖性 62

六、药物致突变、致癌与致畸作用 62

七、个体差异引起的不良反应 62

八、药品质量和使用方法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63

九、药物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63

十、后遗效应 64

第二节 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措施 64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70

一、高血压危象 70

二、严重低血压反应 70

三、心律失常 70

四、出血 70

五、呼吸麻痹 71

六、低血糖反应 71

七、骨髓抑制 71

八、听力反应 71

九、血管栓塞 71

第七章 合理使用药物 72

第一节 合理选择药物 72

一、明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 72

二、首选强有力的治疗药物 72

第二节 杜绝滥用药物 72

一、滥用抗生素 72

二、滥用糖皮质激素 73

三、滥用营养药 73

四、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73

第三节 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 74

第四节 掌握好用药的量效关系 74

第五节 正确掌握给药时间及间隔 74

第六节 小儿用药的依从性 75

下篇 各论 79

第八章 抗感染药 79

第一节 概论 79

第二节 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 79

一、竞争细菌代谢酶的底物 79

二、抑制核糖体和干扰DNA功能 79

三、抑制细胞壁合成及使胞浆膜渗透性增加 80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80

一、细菌耐药性的来源 80

二、产生耐药的方式 80

第四节 抗菌药物与病原微生物及宿主的关系 82

一、药物与细菌的关系 82

二、宿主与细菌的关系 82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83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 83

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84

三、防止滥用抗生素 85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87

一、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87

二、可能有效的联合用药 87

三、联合用药的效果 88

四、联合用药方法 89

五、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90

第七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90

一、毒性反应 90

二、过敏反应 94

三、二重感染 97

第八节 抗生素类药 98

一、β-内酰胺类 98

二、氨基苷类 131

三、四环素类 144

四、酰胺醇类 149

五、大环内酯类 153

六、林可酰胺类 160

七、多肽类 162

八、其他抗生素 165

第九节 合成抗菌药 169

一、磺胺类 169

二、抗感染药物增效剂 176

三、硝基呋喃类 178

四、吡酮酸类 179

五、硝咪唑类 184

六、其他 187

第十节 植物抗菌药 187

第十一节 抗厌氧菌药 189

一、厌氧菌的分类 189

二、与厌氧菌有关的感染 190

三、常用抗厌氧菌药 190

四、抗厌氧菌药的选择 194

第十二节 抗真菌药 195

一、抗真菌药的分类 195

二、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 196

三、使用抗真菌药的注意事项 196

四、药物相互作用 196

五、常用抗真菌药 197

六、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208

七、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209

第十三节 抗病毒药 209

一、抗艾滋病病毒药 212

二、抗疱疹病毒药 225

三、抗流感及呼吸系统病毒药 229

四、抗肝炎病毒药 231

第十四节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示例 234

一、小儿脑膜炎临床用药选择 234

二、抗感染药物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238

第九章 抗结核药及抗麻风病药 247

第一节 抗结核药 247

一、影响抗结核药抗菌作用的主要因素 247

二、抗结核药种类及分类方法 248

三、儿科常用抗结核药 249

四、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256

五、短程化学治疗 257

六、耐药结核的治疗 257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258

第十章 抗寄生虫药 262

第一节 驱肠虫药 262

一、抗肠道蠕虫病药 263

二、抗绦虫药 270

第二节 抗丝虫病药及抗黑热病药 272

一、抗丝虫病药 272

二、抗黑热病药 275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 276

第四节 抗阿米巴病药 281

第五节 抗滴虫药 288

第六节 抗疟药 289

一、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 290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与传播的抗疟药 299

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300

第十一章 麻醉用药 301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 301

一、吸入麻醉药药理 301

二、吸入麻醉的分期 305

三、临床常用吸入麻醉药 308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312

第三节 局部麻醉药 320

一、概述 320

二、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322

第四节 肌肉松弛药 327

一、概述 327

二、骨骼肌松弛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328

三、骨骼肌松弛药的临床应用 329

四、影响肌松药效应的因素 332

五、神经肌肉功能监测 334

第十二章 镇痛药 335

第一节 概述 335

第二节 镇痛药药理 335

第三节 常用镇痛药 336

一、阿片生物碱类 336

二、半合成阿片生物碱类 339

三、合成镇痛药 339

四、中药 348

第十三章 镇静催眠药 350

第一节 概述 350

第二节 常用镇静催眠药 350

一、巴比妥类 350

二、苯二氮?类 354

三、丙二醇类 358

四、哌啶二酮类 358

五、醛类 358

第三节 镇静催眠药的合理应用 359

第十四章 抗精神障碍药 361

第一节 概述 361

一、小儿用药的特点 361

二、精神药物分类 361

第二节 抗精神障碍药的临床应用 362

一、抗精神病药 362

二、抗焦虑药 376

三、抗抑郁药 385

四、抗躁狂药 398

五、精神兴奋药 398

六、促智药 400

第三节 治疗小儿多动症用药 403

第四节 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药 404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 406

第一节 概述 406

一、癫痫的分类 406

二、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407

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治疗原则 407

第三节 常用抗癫痫药的合理应用 408

一、常用抗癫痫药 408

二、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416

第十六章 中枢兴奋药 418

第一节 常用中枢兴奋药 418

第二节 中枢兴奋药应用中的问题 421

第十七章 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及抗震颤麻痹药 423

第一节 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 423

第二节 抗震颤麻痹药 424

一、拟多巴胺类 424

二、中枢抗胆碱类 427

三、其他抗震颤麻痹药 428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429

第一节 概述 429

一、解热作用 429

二、镇痛作用 429

三、消炎抗风湿作用 429

四、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430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430

一、水杨酸类 430

二、乙酰苯胺类 432

三、吡唑酮类 433

四、邻氯苯甲酸类 433

五、吲哚类和有机酸类 433

六、芳香基丙酸类 435

第三节 其他抗风湿药 436

第四节 几种常见小儿风湿病的药物治疗 441

一、风湿热 441

二、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幼年强直性脊性炎 442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442

四、皮肌炎 443

五、过敏性紫癜 444

六、川崎病 444

第十九章 抗痛风药 446

第二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450

第一节 祛痰药 450

一、局部吸入祛痰药 450

二、口服祛痰药 452

第二节 镇咳药 454

一、中枢性镇咳药 454

二、外周性镇咳药 457

第三节 平喘药 457

一、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458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64

三、过敏介质阻释剂 467

四、抗白三烯类药物 468

五、M胆碱受体阻断剂 470

六、糖皮质激素类 471

第四节 呼吸兴奋剂 475

第五节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477

一、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477

二、流行性感冒的药物治疗 480

三、人离流感的药物治疗和预防 481

第二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484

第一节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 484

一、概述 484

二、分类及常用药 484

第二节 助消化药 491

第三节 促进肠道菌群恢复药 492

第四节 泻药 495

第五节 止泻药 498

第六节 止吐药 500

第七节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 503

第八节 治疗细菌性肠炎药 505

一、各种细菌性肠炎的诊断要点 505

二、药物治疗 506

第二十二章 肝脏疾病用药 507

第一节 概述 507

一、小儿肝脏的特点 507

二、药物在肝内的生物转化 507

三、肝脏疾病的类型 507

第二节 小儿肝脏疾病药物治疗原则 510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510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510

三、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511

四、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511

五、肝性昏迷的治疗原则 511

六、药源性肝损伤和毒物中毒性肝损伤的治疗原则 511

七、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肝损伤的治疗原则 511

八、肝脓肿的治疗原则 511

第三节 小儿肝脏疾病常用药 511

一、抗病毒药 511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 515

三、免疫调节剂 516

四、抗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药 518

五、防治肝性脑病药 518

六、脱水药 521

七、白蛋白 522

八、防治出血药 522

九、改善微循环药 522

十、保肝、退黄、降酶药 523

十一、治疗肝病的中成药 526

第二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527

第一节 钙通道阻滞剂 527

一、概述 527

二、常用药物 527

第二节 心力衰竭临床用药 531

一、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531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 532

三、心力衰竭的病因 532

四、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532

五、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治疗 546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546

一、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生理基础 546

二、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 548

三、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562

四、抗缓慢心律失常的药物 565

五、常见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566

第四节 小儿抗高血压药 567

一、概述 567

二、常用降压药 568

三、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583

四、抗高血压药物在小儿肾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实例 584

第二十四章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用药 585

第一节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585

一、综合治疗用药的理论基础 585

二、治疗休克原则 586

三、抓住重点突出预防性治疗 586

第二节 抗感染治疗 586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方法 586

二、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586

三、常用抗感染药物 587

第三节 抗休克治疗 590

一、抗休克的液体疗法 590

二、增强心脏功能的治疗 594

三、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597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治疗 600

一、肝素及氨基己酸的应用 600

二、鱼精蛋白的应用 601

三、盐酸川芎嗪的应用 601

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601

五、休克的代谢性治疗 602

六、抗休克的对症治疗 603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 603

一、脑水肿 603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606

三、心源性休克 607

第二十五章 小儿液体疗法及其用药 610

第一节 液体疗法在儿科中的重要性 610

第二节 补液的原则 610

一、累积损失及其补充 610

二、继续丢失及其补充 610

三、生理消耗及其补充 611

第三节 补液的步骤及疗程 611

第四节 几种儿科常见情况的液体疗法 612

一、新生儿的液体疗法 612

二、婴幼儿肺炎的液体疗法 612

三、肾功能衰竭的液体疗法 612

四、水中毒或低钠血症的液体疗法 613

第五节 水盐代谢药物 613

一、非电解质溶液 613

二、各种含钠、钾溶液 614

三、调节酸碱平衡药 617

四、钙、镁制剂 618

第二十六章 抗贫血药物与促白细胞增生药物 620

第一节 概述 620

第二节 小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620

一、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620

二、维生素B6效应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625

第三节 巨幼细胞贫血的药物治疗 627

一、维生素B12 627

二、叶酸 630

第四节 正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632

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632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632

三、肾性贫血 633

第五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物 637

一、粒细胞减少的机制 637

二、常用药物 638

第二十七章 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641

第一节 促凝血药 641

一、促进凝血因子活性止血药 641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 644

三、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646

四、凝血因子制剂 647

五、升血小板药 649

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49

六、局部促凝血药 650

七、中药促凝血药 652

第二节 抗凝血药 653

一、阻止纤维蛋白形成的药物 653

二、与血凝有关的溶栓药物 656

三、抗血小板药物 660

第二十八章 治疗水肿药物 663

第一节 小儿肾脏功能的特点 663

第二节 利尿药及脱水药 663

一、利尿药 663

二、脱水药 669

第二十九章 常见小儿肾脏疾病的药物治疗 671

第一节 常见小儿肾脏疾病 671

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671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 672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 674

第二节 腹膜透析疗法 675

第三十章 内分泌系统用药 678

第一节 作用于下丘脑-垂体释放激素的药物 678

一、生长激素 678

二、性激素类药 680

三、尿崩症用药 686

四、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 688

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 694

第二节 降血糖药 702

一、胰岛素 702

二、口服降糖药的应用 707

三、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715

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717

第三十一章 抗肿瘤药物 719

第一节 概述 719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719

一、按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719

二、按细胞增殖周期作用特点分类 720

三、按药物的性质和来源分类 721

第三节 抗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原则 721

第四节 抗肿瘤化疗的设计方案 721

一、单一药物的最适用方案 721

二、序贯治疗 722

三、联合化疗 722

第五节 常用抗肿瘤药物 722

一、烷化剂 722

二、抗代谢药物 725

三、抗生素类药物 728

四、植物药 731

五、铂类药 734

六、其他抗肿瘤药 735

第六节 小儿白血病的化学治疗 736

一、概述 736

二、白血病的分类 736

三、白血病的治疗 736

第三十二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 740

第一节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分类 740

第二节 常用抗变态反应药物 740

一、抗组胺药 740

二、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 746

三、钙剂 747

第三十三章 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 749

第一节 免疫抑制剂 749

一、分类 749

二、作用机制 749

三、临床应用 750

四、不良反应 750

五、免疫抑制药 750

第二节 免疫增强剂 758

第三十四章 酶类制剂及其他生化制剂 769

第一节 酶类制剂 769

一、分类 769

二、常用药物 769

第二节 其他生化制剂 775

第三十五章 生物制剂 777

第一节 血液制品 777

第二节 病毒性疫苗 780

第三节 细菌性疫苗 784

第四节 类毒素 788

第五节 免疫血清及噬菌体 788

第六节 诊断用生物制品 791

第三十六章 小儿营养剂的临床应用 793

第一节 蛋白质类 793

一、小儿用氨基酸 794

二、肝病用氨基酸 795

三、肾用氨基酸 795

四、其他氨基酸 797

第二节 脂肪类 800

第三节 糖类 801

第四节 矿物盐及微量元素 802

一、宏量元素 802

二、微量元素 808

第五节 维生素 812

一、概述 812

二、脂溶性维生素 813

三、水溶性维生素 821

第三十七章 小儿减肥药及调节脂肪代谢药物 831

第一节 小儿减肥药 831

一、概述 831

二、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药物 831

第二节 调节脂肪代谢药物 832

一、概述 832

二、调节脂肪代谢的药物 833

第三十八章 消毒防腐药 840

第三十九章 解毒药 846

第一节 一般性解毒药 846

一、催吐药 846

二、洗胃药 846

三、导泻药 847

第二节 特异性解毒药 848

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解毒药 848

二、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 848

三、有机磷中毒的解毒药 849

四、有机氟中毒的解毒药 851

五、金属与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 852

六、某些药物中毒的拮抗药 855

第四十章 诊断用药 857

第一节 X线诊断用药 857

一、钡剂 857

二、无机碘化物 858

三、主要经肾排泄的有机碘化物 858

四、通过肝排泄的造影剂 865

五、油脂类含碘造影剂 866

第二节 X线检查辅助用药 867

一、清洁肠腔用药 867

二、改变胃肠道状态的药物 867

三、低张力胃肠造影用药 867

四、缩短胃肠造影检查时间用药 867

五、胆道系统造影辅助用药 867

第三节 顺磁性造影剂 868

第四节 器官功能检查用药 869

一、心功能检查药 869

二、肝功能检查药 870

三、肾功能检查药 870

四、胃酸分泌功能检查药 871

第四十一章 口腔科用药 873

第一节 小儿口腔解剖及生理特点 873

第二节 小儿口腔科用药的特点 873

第三节 小儿口腔科常用药物 873

一、内用药 873

二、外用药 874

第四节 常见小儿口腔疾病的药物治疗 881

一、鹅口疮 881

二、婴幼儿口腔创伤性溃疡 882

第四十二章 小儿眼科用药 883

第一节 药物在眼内的通透性 883

第二节 局部用药角膜的通透性 883

一、角膜的结构及功能 883

二、药物的性质 883

第三节 全身用药进入眼内的通透性 884

第四节 眼科常用给药途径 884

一、局部外用 884

二、局部注射 884

第五节 眼科常用药物 884

一、抗菌药 884

二、抗病毒药 886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 887

四、降眼压药 888

五、扩瞳药 889

六、其他 890

第四十三章 耳鼻喉局部常用药物 896

第一节 概述 896

第二节 鼻部用药 896

第三节 耳部用药 899

第四节 咽喉部局部用药 901

第五节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904

一、急性中耳炎 904

二、急性鼻炎 904

三、慢性鼻炎 905

四、鼻窦炎 905

五、鼻出血 907

六、急性喉炎 908

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908

第四十四章 小儿皮科用药 910

第一节 药物经皮吸收的机制 910

第二节 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910

第三节 皮科用药的选择 911

一、剂型的选择 911

二、药物的选择 911

三、其他情况 912

第四节 局部用药的不良反应 912

第五节 小儿皮科常用药物 912

第六节 常用皮肤科外用药物制剂 918

一、清洁剂 918

二、保护剂 918

三、收敛剂 919

四、止痒剂 920

五、抗菌消炎药 920

六、抗真菌剂 921

七、皮质激素类及抗过敏剂 923

八、杀虫药 923

九、促角化药 924

十、角质剥脱药 924

十一、消毒防腐剂 925

十二、腐蚀剂 926

十三、防光晒药 926

十四、其他 926

第七节 常用皮科药物的使用方法 927

第八节 常见小儿皮肤病的治疗 928

一、儿童特应性皮炎 928

二、痤疮 929

三、银屑病 930

第四十五章 小儿妇科疾病用药 932

第一节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药物治疗 932

一、全身治疗药物 932

二、局部治疗药物 933

第二节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药物 933

一、全身治疗药物 933

二、局部治疗药物 934

第三节 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 934

一、止血药物 935

二、调整人工周期药物 936

第四节 治疗痛经药物 936

第四十六章 常用中成药 938

附录 957

一、常用抗生素理论效价与纯度 957

二、小儿用药极量 957

三、药物对妊娠危害性等级分类 958

四、皮试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961

五、儿科常用注射用药的稀释浓度及其稳定性 9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