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论 法宝论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释明贤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802545120
- 页数:953 页
下册 465
第二十四讲 慈悲心大,慈悲心软 465
无境之心,以何为喻? 465
无境之“识”究竟无 467
破唯识宗“习气功能出生境空之识” 468
念珠有别绳无异,距离虽近非一续 471
正见二十要(表) 473
中观派系所依之《中论》和《入中论》 478
显教巅峰“了义大中观”之源 479
不答为答,佛遮外道十四问 481
大圆满与顿悟,同源不二法门 481
“了义大中观”——非“无遮、非遮” 483
《中观论颂》之所依 484
《中观论颂》全论组织(表) 486
以“了义大中观”的方式解读《中观论颂》 487
英雄到老皆归佛 488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488
一颗心又大又软 489
自家生死亦相欺 489
第二十五讲 总破他生 491
路径不明、思路不清,科判为要 491
别破唯识总纲 492
唯识宗观点概述(破“识离根境、依种显现”) 492
破“识离根境、依种显现”,确定根境识相互观待、真假相等 495
破“识离根境、依种显现”(从理证、教证、譬喻破) 496
第六显现地内容纲要(表) 499
传承方式、法器 500
传什么法 501
总破他生总结构图(表) 503
总破真实义中许他生之真破(总破他生之一) 504
总破真实义中许他生之妨难(总破他生之二) 506
总破真实义中许他生之功德(总破他生之三) 509
总破真实义中许他生之总结(总破他生之四) 510
别破名言中有自性生宗列表(总破他生之五) 512
别破名言中有自性生之正实(总破他生之六) 513
独抱变调琴,千载少知音 514
深度认同世间的不完美性是随许世俗 515
别破名言中有自性生之功德(总破他生之七) 518
第二十六讲 别破唯识 522
释佛说唯识之教义(别破唯识之举佛语破) 522
以理证破唯识之纲要(别破唯识之举理证破) 523
破离外境识有自性之破离外境意识本体(举理证破唯识之一) 524
破离外境识有自性之破彼中成熟无情显现之习气(举理证破唯识之二) 526
二谛无误唯龙树之宗——破成立依他起有自性(举理证破唯识之三) 527
无境有心的一路——唯识三自性 529
阿赖耶(唯识三种自性的理论之一) 530
依他起(唯识三种自性的理论之二) 531
遍计所执性(唯识三种自性的理论之三) 533
阿赖耶识含诸种 533
中观破唯识之纲要(表) 534
以“心”代“识”,(中观破唯识) 535
任其行迁,心不逐徙(中观破唯识) 535
不灭见闻觉知之“诸行”,但离增益即无实执 536
以心为要,心非实有(中观破唯识) 538
唯识“自证分”概念(中观破唯识) 538
破除“用后来忆念证明以往自证分为有”(中观破唯识) 538
破除“用现在念的作用证明现在自证为有”(中观破唯识) 540
破“用不可思议证明自证分”(中观破唯识) 541
建立“不实有时可以相互作用”(中观破唯识后) 541
中观不破妄识,只破执著 542
深度认同世间的不完美性,是和光同尘、是随许世俗 543
足恭伪态礼之贼,苛察歧疑智之贼 544
第二十七讲 中观所许的唯识法统 545
生活中,无常乃是最大的“老板” 545
依科判学,至为重要 545
叙述唯识宗所计 547
总破离外境识有自性 548
总破依他起有自性之纲要 549
破依他起之略说依他起有自性不应理 550
广说依他起有自性之无理——彼有之量破自性决定略说 552
广说依他起有自性之无理——彼有之量破自性理证广说 552
广说依他起有自性之无理——彼破故无量不成依他起 555
唯识宗失坏二谛 556
二谛无误,唯有龙树宗 557
依他起,世间名言中也不轻易随许 558
唯识宗的经依 560
唯识法统 561
唯识宗法统之源——明戒的心愿 561
唯识法统之无著菩萨修学记 562
无著菩萨之著作 564
唯识宗法统之世亲菩萨 565
第二十八讲 了义大中观依龙树二谛别立三自性 567
同是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567
汉藏佛教之“楞伽”同源 568
印度早期的中观 568
印度中期的中观 569
印度后期的中观 570
外中观之自续派 572
外中观之应成派 573
内中观里的觉囊派他空见 574
内中观的“离边大中观”与“了义大中观” 575
依他起性释词(表) 577
依他起释词 578
自证分存在之证明 579
自证分见相一体 580
胜义中不许自体自受 581
无自证亦可生忆念 583
胜义中再破依他起性 583
既不能生又不可知,故破依他起 584
依他起性失坏二谛 584
当依龙树建立二谛 585
名言中如何看待依他起 585
胜义中不许自证分(表) 586
胜义中不许自证分 587
唯在胜义破,名言立自证 588
心实之宗不可立,心无之宗不可无 589
世俗中决定有,胜义中断然无 589
自证分自明自知,世俗中岂可否认? 591
汝说不自证,只是无名字 591
月称不共论,名言立自证 592
剑不自割、指不自触、心不自证 593
第二十九讲 依佛说唯识义,为唯识宗鸣冤 594
月称论师对依他起和自证分态度有别 594
释佛说唯识教义科判 595
依教规判了不了义 595
解《十地经》、《楞伽经》 596
《十地经》:破“境之作者”而非破境 597
引《楞伽经》教义证成此理 599
“唯心最主要”,略故说“唯心” 600
心从业生、识非独有,绝不独立 602
以心为主,不破外色 603
心为主,其他不为主 605
有心则有境,无境不许心 606
心物观待,绝非独有独无 608
为世亲菩萨鸣冤 608
楞伽说唯心,仍属不了义 609
引经教证明“唯心”属不了义说 610
如来藏“性空”是“不了义教” 611
先遮所知后遮(能)知便是佛说之密意 613
“实”不了义“空”了义,尽一切佛“教规”同 614
破尽了四生,缘起是无生 615
第三十讲 随许世俗何时尽,众相斯空到苦边 617
破唯识的智慧(表一) 617
破唯识的智慧(表二) 618
破唯识的智慧(表三) 619
小人之交甜如蜜 620
如来藏识为入点,遮拔实执极有用 620
为何不破尽?深符众习要使用 622
随许世俗何时尽?众生界尽是苦边 623
有色有心净土很远,无色无心极乐现前 624
如何能读懂历代祖师之传灯法本 626
住于两念之间,一呼一吸入道 627
凝住壁观,内心无喘 628
心眼相随,触目生机 629
善恶俱察,舍恶趋善 630
古人面壁,我面电脑 630
心如墙壁“自解脱”,执不合空必然得 631
体冤进道,是人人必需的胸怀 632
得失从缘是相当高级的入道行为 633
有求皆苦,谁得而安 634
入手方法也是方便,随许世俗终有尽时 635
众相斯空,称法而行 635
随许世俗何时尽?业界尽是终结时 636
第三十一讲 纵破共生无因生、立缘起生离诸倒 638
只剩六识现量契证了义空性 638
破四生最后纲要列表 639
破共生 639
尼乾子外道的“共生”观点 641
蝼蛭仙人的顺世论“无因生”观点 642
顺世论的一理、三喻、四相 644
并非无因生,假立心识生 645
顺世论不知今世,焉知来生 646
顺世论的意见与真实不符 646
破四生所得结果:诸法无(自性)生 648
世人厚痴颠倒,始见万象空花 649
离痴业慧日破冥,灭分别智者达空 650
外难:既然胜义中无,为何名言中有 651
以翳眼的譬喻回答妨难 652
因此妨难不成立,请关注“本来、不生” 653
自性无生与名言显现不相违 654
破除四生,成立缘起生 655
缘起理能坏一切劣见 656
意识的形态 657
本无自性,何来分别 657
以观察缘起之行,得灭分别念之果 658
第三十二讲 立了别识破辨别识,佛门未来待教规 660
无宗之宗破诸宗,显真理故何过咎? 660
因有功德故,理当去辩论 661
每下而愈况,于平常用心处见道 662
别破唯识之密意 663
只为遮除识,暂时建立识 665
唯识与中观的了义标准不相违 665
以中观唯识二谛建立不相违为基础 666
二转法轮与三转法轮的了不了义一致——以“现分、空分”与“实相、现象”确定大空性与如来藏光明了不了义 668
般若大空性与如来藏光明同为了义 669
“破性显相”与“破相显性”的真实义 670
文字正本,义理清源 671
区分“辨别识Vijnana”与“了别识Vijnapti” 672
“了别识”是修行方便,唯识宗是唯了别识宗 673
“四有四无观” 674
唯识学人要读一读《入中论》,不能忘了龙树菩萨 674
死咬方便观,直到胜义现 675
谁为唯识出面,鸣破千古奇冤?——月称论师 675
中观对待唯识:先破后留 676
千年奇冤,当庭和解 676
若谈佛教未来,非立教规不可 677
建立基础正见,取舍应合时宜 678
教规才是希望 678
念此哪堪说,随缘须自怜 679
第三十三讲 破除即蕴离蕴我,直证了义火抽薪 680
六识直接证了义,人法二执同时断 680
破实有我之纲要 681
认识“我”即是扬弃“我” 682
烦恼源自萨迦耶见 682
“萨迦耶见”理解为我见及移转身见 683
依“坏-聚”,诠释“萨-迦耶” 685
修习无我,断除“萨迦耶见” 686
学佛要取舍适宜 687
求解脱者先破我,破我要学火抽薪 687
离蕴我、即蕴我、不即不离我皆不实有 689
《楞严经》的东土因缘 690
《楞严经》七处问我(心),原来根本就无我 691
数论派之我蕴异体观念 694
破了离蕴之我 695
我蕴一体是怎么回事 697
我若即蕴,我应是多 699
我若即蕴则随蕴生灭,替换干净还是断灭 700
即蕴是我,则应自造业而余受果 701
身心一异的问题,佛不与记莂 702
教规是正法纯净的保障 704
第三十四讲 日照中天的简毅,拖泥带水的才情 705
我蕴一体,不合常理 705
佛教不许蕴是我 706
只许假名安立之我 709
常我不是我执的依托 710
稀有的断我执捷径,余论无此法 711
谋在多,断在独 712
广闻师承,贵在恰当 713
弃本逐外,前枝未握,后枝已放 714
中观是“日照中天”的佛法 715
日照中天的简毅,岂是拖泥带水的才情? 716
向大家推荐你们自己 718
佛法价值几许? 718
第三十五讲 一击深明车是我,人我抉择需“落地” 721
以理作抉择,人无我如车 721
抉择人无我,学问要“落地” 722
破“不即”、“不离”、“不思议” 723
我与蕴的六种表相关系 724
譬喻说明“我蕴一体”四关系 726
二十种萨迦耶见 727
一击忘所知,无我金刚杵,摧坏我见山 729
师父悟未悟? 730
初参冒失鬼 731
犊子部的“我蕴之同异不可言说” 732
三重论证破我蕴不可思议 734
成立假我须满足六个条件 736
道念若同情念,成佛早已多时 737
七相推求,以车譬喻无我 738
车不是零件的简单积聚 740
第三十六讲 车的概念,不是零件 742
车——既非积聚,又非形状 742
“世界是XX构成的”这话有问题 744
先于组装的零件形状不是车 746
零件的新形状也不是车 747
零件组合而成的外形不是车 748
七相推求不坏世间 749
理解自我是假立,此人速入真实义 750
见我我所空,瑜伽师解脱 752
找到下手处 753
天地悠悠,谁曾向“我”问归宿?! 755
生死旷野,大患唯缘有吾身 756
第三十七讲 法无我之深见,人无我处起修 758
许假立我之科判 758
抉择法无我空性之回顾 758
法无我抉择落实到人无我修行 761
论证破除“我”之存在 761
虽七边无我唯依缘立如车纲要 763
可以依缘假立车 764
整体与部分相互观待 766
从先后逻辑破因果实有 768
因果接触与否,皆不成立 769
因果中,一者不成立,另一者也不成立 770
因果如幻,中观所许不坏世俗 770
对于“如幻”的诠释:幻人离幻境 771
观镜中幻人,离现实幻境 772
对方以中观之矛击中观之盾 773
自宗没有立论,所以谈不上论点有过失 775
以理广说自宗无过 775
所有问难已回答,抉择空性结束 777
略说空性归类 777
第三十八讲 实修有赖决定之趣 780
一念提起便是用功 780
静止的水流 780
光明透出满坊间 782
不败尊者《决定宝灯》七问 782
空性决定我们的信仰 792
第三十九讲 不同种类的空性 794
《入中论》总科判 794
暂时菩萨地 795
二十空性总述略要列表 798
佛陀为何宣讲人、法两种空性 798
针对不同根基,佛说各种空性 800
内空(内在六根之空) 800
哪个魔鬼让你修行(诸法本空、不假造作) 802
外空(外在六尘本空) 803
内外空(六根六尘之空) 804
空性空 805
大空(方位的空性) 805
胜义空(涅槃亦非实有) 806
有为空(三界有漏法的空性) 807
无为空 808
毕竟空(中道也没有自性) 809
无初、后际空 809
无散空 811
本性空 812
第四十讲 基道果各有自相 814
诸法空 814
略说自相空 814
基法自相 816
道法自相之六度 818
道法自相之十二门禅、三十七觉支 821
道法自相之三解脱 822
道法自相之八解脱 823
八地菩萨与四果罗汉之区别 825
八地以后不用修道 827
果法自相之十力 827
果法自相之四无畏 828
果法自相之四无碍解 829
果法自相之四无量心 831
观修人无我空性之诀窍 832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833
第四十一讲 实修需方便,道理有归宿 835
果法自相之十八不共法——唯佛乃具的功德 835
一切种智智,现见为自相 839
法离于相,无所缘故(自相空结尾) 840
不可得空(过去、现在、未来了无可得) 841
无性空(诸法从缘生,无有和合性) 842
有事空(一切有为法本自空寂) 842
无事空(无为法亦不可得) 843
自性空(自性无有性,说名自性空) 843
他性空(彼岸智慧也是空性) 843
旁说二十空性 844
由名言入灭定(第六地超胜功德) 845
六地以后诸地出入灭定之不同层次 845
智不著三有,悲不住涅槃 847
两种无我实修——理论之终极归宿 848
第四十二讲 由诸地达佛果 853
单观行蕴没必要 853
第七远行地:刹那起入灭定 853
七地菩萨的大方便善巧 854
再无退转之虞的第八不动地 855
唯识宗“留惑润生”之断障理论 856
八地菩萨功德:大愿至极清净 857
八地菩萨之灭世功德 858
八地菩萨之十种自在 859
第九善慧地力度增胜、四解无碍 860
二障同时清理,最终断尽所知 861
第十法云地功德:十方诸佛为灌顶 862
初地菩萨得了哪些功德 863
佛经中的数字——二至七地功德数量 864
清净三地功德:能算之心已尽的功德数量 865
究竟佛地纲要 867
菩萨成佛的程序 869
有部问难:都寂灭了,佛还怎么“知” 871
离境则觉,佛证无生合道理 871
虚空亦能说法,佛陀度生不思议 873
以法为身,乃是真正佛身 874
了知诸法同幻性,一毛孔现本生事 875
十力乃佛之主要功德 877
佛功德说不尽 880
本师示现殊胜化身之传记 881
究竟佛法唯一乘,三乘原是方便说 882
本师成佛的秘密:证菩提劫如尘数 883
佛陀未入涅槃,常来世间如托钵 884
余论无此法,唯应受持此论(论末咐嘱) 885
论师中谁造,译师中谁译(结论) 887
结课致辞 888
附录一 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 892
附录二 顺世论观点 912
附录三《入中论》内容提要 919
附录四《入中论》是必须闻思修证、最受推崇的五部大论之一 922
附录五《入中论》的文字内容 923
附录六《入中论》的“方法论” 927
附录七《入中论》的“本体论” 930
附录八《入中论》“方法”“本体”辩证转依而“体相用”同步趋证的“基道果”三涅槃 934
附录九《入中论》圆满无间地开解甚深空性法与广大福德法 939
附录十《入中论》——释迦真子、龙树孤臣的“余论无此法” 942
未名波送一僧来——敬跋《入中论未名疏》&赵彤远 943
图表索引 946
主要参考文献 949
- 《守护金羊的神奇法宝 加法》(韩)赵在恩文 2016
- 《写作法宝 非虚构写作指南》(美)津瑟著 2013
- 《成为优等生的60个法宝》孙旭宏编著 2013
- 《精益管理-企业进步的法宝》程振彪,周慧琴编译 2003
- 《求生刀的妙用 露营逃生战门的法宝》拓植久庆著;吴阳译 1991
- 《从销售员到打工皇帝 成为老板左膀右臂的9项法宝》李勇效编著 2012
- 《社交法宝》何秀兰著 2011
- 《龙宫法宝》张均龙编 2009
- 《以柔克刚 太极之道,弱者制胜的法宝》雷世泰编著 2009
- 《员工金典 现代企业员工、管理者获得成功最有效的法宝 珍藏本》行佳编著 2005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