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
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

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岚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30294821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本著作系关于古都南京城市历史空间研究的第一部跨城市规划、历史学、文化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专著,综合利用考古文献、历史资料、历史地图、现代GIS技术,在现代地图上转译复原了南京城市发展各主要历史阶段的空间状况,并通过对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城市空间和社会经济背景的文化解析,多维生动再现了各历史阶段的南京城;通过对南京城市空间历史演变的纵向比较,清晰刻画了历史南京城的生长脉络;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学、文化学、城市规划的理论,深入分析了古都南京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的优良文化传统。
《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目录

第1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的困境 1

1.1 由南京“老城南历史保护事件”引发的思考 1

1.1.1 怎样的老城南——历史的辉煌和当代的衰败 2

1.1.2 不同的视角——历史保护中的多元社会声音 5

1.1.3 引发的反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的困境 10

1.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及基本情况 11

1.2.1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过程 11

1.2.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基本情况 14

1.3 当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困境分析 18

1.3.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18

1.3.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困境的成因分析 22

第2章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国际趋势 35

2.1 早期欧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 36

2.1.1 “风格修复”运动 36

2.1.2 “反修复”运动 37

2.1.3 “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运动 38

2.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的发展 39

2.2.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威尼斯宪章》(1964年) 40

2.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41

2.2.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罗毕建议》(1976年) 42

2.2.4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42

2.2.5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佛罗伦萨宪章》(1981年) 43

2.2.6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华盛顿宪章》(1987年) 44

2.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 45

2.2.8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国际文化旅游宪章》(1999年) 45

2.2.9 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北京宪章》(1999年) 46

2.2.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46

2.2.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47

2.2.12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2005年) 47

2.3 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47

2.3.1 保护的理念和导向:“保护”与“发展”的双向融合 47

2.3.2 保护的内涵和方法:内涵日益丰富、方法日益多元 52

2.3.3 保护的实施和支撑:强调综合联动、多元制度支持 60

第3章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说——“积极保护、整体创造”论 67

3.1 城市发展论——从静态的历史遗址到动态发展的城市 71

3.2 历史资源论——从历史保护的负担到文化发展的资源 72

3.3 科学保护论——从价值观的争论到科学务实的保护行动 74

3.4 整体设计论——从孤立的历史保护到整体的文化创造 76

3.5 渐进更新论——从一蹴而就的改造到试点渐进的有机更新 78

3.6 文脉承创论——从历史传统的割裂到文脉的继承发展 80

3.7 战略协同论——从“就保护论保护”到综合战略的协同 82

3.8 社会支撑论——从专业技术的历史保护到社会支持的公共政策 83

第4章 城市发展论——以历史南京城的演变为例 86

4.1 早期南京地区城镇的发展和空间演变 88

4.1.1 春秋战国时期 88

4.1.2 秦汉时期 90

4.2 南京城市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六朝的兴盛 92

4.2.1 东吴的定都 93

4.2.2 东晋的南北交融 93

4.2.3 南朝的兴盛 95

4.2.4 六朝的都城建设 97

4.3 南京城市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南唐中兴前后 98

4.3.1 隋唐时期南京的衰变 98

4.3.2 南唐的中兴 100

4.3.3 宋元的延续 101

4.4 南京城市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明初鼎盛前后 103

4.4.1 明初的鼎盛及清代的沿袭 103

4.4.2 太平天国的变革 107

4.4.3 清末近代化的变迁 108

4.5 南京城市发展的第四个高峰期——民国时期 110

4.5.1 民国首都计划 110

4.5.2 民国近代化的努力 110

4.6 南京城市发展的第五个高峰期——改革开放前后 113

4.6.1 改革开放前的南京 113

4.6.2 改革开放后的南京 114

第5章 历史资源论——以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例 122

5.1 南京六朝以前的历史文化遗存 123

5.1.1 汤山古人类遗址 123

5.1.2 北阴阳营文化遗址 123

5.1.3 春秋固城、棠邑遗址 124

5.1.4 金陵邑、石头城遗址 126

5.2 南京六朝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127

5.2.1 六朝建康城遗址 128

5.2.2 六朝陵墓石刻遗存 129

5.2.3 栖霞寺千佛崖 130

5.2.4 东吴孙权陵墓 131

5.3 南京唐宋元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132

5.3.1 南唐二陵 132

5.3.2 大报恩寺遗址 134

5.3.3 栖霞寺舍利塔 135

5.4 南京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136

5.4.1 明代历史遗存 136

5.4.2 太平天国历史遗存 142

5.4.3 清代历史遗存 146

5.5 南京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151

5.5.1 纪念建筑——中山陵 152

5.5.2 行政建筑——原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153

5.5.3 文化建筑——民国国民大会堂旧址 154

5.5.4 教育机构——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155

5.5.5 使馆建筑——英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155

5.5.6 商业建筑——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156

5.5.7 工业建筑——中国水泥公司旧址 157

5.5.8 官邸建筑——宋子文公馆 158

5.5.9 居住建筑——颐和路公馆区 158

5.6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160

5.6.1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161

5.6.2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161

5.6.3 秦淮灯会(民俗) 161

第6章 科学保护论——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构建为例 165

6.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全面构建 166

6.2 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普查 166

6.3 历史文化资源点的评价与保护 168

6.3.1 对历史资源点的理性评价 168

6.3.2 历史资源点的分类保护对策建议 174

6.4 历史地段的评价与保护 177

6.4.1 对历史地段的理性评价 178

6.4.2 历史地段的分类保护对策建议 181

6.5 历史镇村的评价与保护 183

6.5.1 对历史镇村的理性评价 183

6.5.2 历史镇村的分类保护对策建议 188

6.6 名城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 189

6.6.1 保护名城的山水环境及其间的历史资源 190

6.6.2 保护都城时期的关键空间格局要素 192

6.6.3 保护老城的历史风貌,控制老城的建设 194

第7章 整体设计论——以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为例 199

7.1 历史文化地标的当代塑造 199

7.1.1 老城北部历史地标的当代重塑——阅江楼案例 200

7.1.2 老城南部历史地标的当代重塑——大报恩寺案例 205

7.1.3 老城中心区历史文化新地标的当代塑造——江宁织造府博物馆案例 209

7.2 历史文化廊道的串联整合 215

7.3 历史文化网络体系的整体构建 220

7.3.1 历史文化网络体系构建的意义 220

7.3.2 历史文化网络体系构建的方式 220

7.3.3 主城历史文化空间网络体系构建 224

第8章 渐进更新论——以南京老城南的保护更新为例 229

8.1 以文化引领为老城南更新的基本定位 230

8.2 以历史遗存的保护为老城南复兴之本 236

8.3 以有机更新为老城南更新的基本原则 239

8.4 以文化活力的增强为老城南复兴的带动 245

8.4.1 门东白鹭洲公园的复兴案例 245

8.4.2 门西白下愚园的重塑案例 251

8.5 以“十里秦淮”为老城南复兴的空间轴线 255

8.5.1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当代利用 257

8.5.2 沿线传统风貌的塑造和亲水性的增加 258

8.5.3 “十里秦淮”乐章的重奏和沿线资源的串联 260

第9章 文脉承创论——以南京城市营建传统的继承发扬为例 265

9.1 对于历史南京城营建传统的认知 265

9.1.1 人工建造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建立 266

9.1.2 历史空间的继承和文化的包容发展 272

9.1.3 重要空间的设计和场所的塑造 275

9.1.4 整体城市设计的营建传统 278

9.2 对于在当代环境中继承传统的认识 280

9.3 历史南京城营建传统继承发展的策略 282

9.3.1 城市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再建——从山水城林有机相融的“小南京城”走向山水城林有机相融的“大南京都市区” 282

9.3.2 历史文化空间的继承发展——市域历史文化空间网络的构建 287

9.3.3 重要空间的设计和塑造——以秦淮新河为例 290

9.3.4 整体城市设计的传统发扬——城市特色意图区体系的建构 292

第10章 战略协同论——以南京城市综合发展战略为例 297

10.1 城市功能定位的协同 297

10.1.1 经济中心或文化中心 297

10.1.2 制造业中心或服务业中心 301

10.1.3 对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思考 302

10.2 城市产业结构的协同 306

10.2.1 改变城市对重工业的依赖现状 306

10.2.2 调优、调高、调轻产业结构 309

10.3 城市空间战略的协同 310

10.3.1 南京城市产业发展的空间战略 310

10.3.2 南京历史保护和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 312

第11章 社会支撑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支撑制度的反思 318

11.1 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协同解决 319

11.1.1 正视公众的多元声音 320

11.1.2 关注百姓的基本需求 321

11.1.3 确立公共价值优先的原则 322

11.1.4 开展市民历史文化教育 323

11.1.5 推动市民公众参与保护 324

11.2 复杂问题需要综合策略解决 325

11.2.1 法律法规建设 326

11.2.2 标准规范定制 327

11.2.3 行政管理联动 328

11.2.4 政策制度协同 330

11.3 历史问题需要循序渐进解决 334

11.3.1 解决历史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观 334

11.3.2 持之以恒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行动计划 336

11.3.3 历史研究和保护规划的精心制定及实施 338

结语 340

参考文献 342

致谢 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