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作家巴金  增订本  上
作家巴金  增订本  上

作家巴金 增订本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思牧著
  • 出 版 社:利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629881322
  • 页数:396 页
图书介绍:
《作家巴金 增订本 上》目录

上卷 1

第一编 巴金的家世与生平 1

1.童年及少年时代 2

(一)籍贯和家世 2

(二)在广元生活的两年间 6

(三)反封建的又一表现 10

(四)旧诗词与新思想 12

2.现实的教育 16

(一)六岁时回到成都 16

(二)未懂革命,却惊兵变 18

(三)反封建意识的萌生 22

(四)童年时的几个先生 25

(五)童年少年生活对他日后写作的影响 28

3.巴金的青年时代 29

(一)跳出“私塾”学英文 30

(二)第一次到上海 33

(三)他看到了军阀的“杰作” 37

(四)去国赴法途中 39

(五)在法国的生活及学习情况 41

(六)“巴金”笔名的由来 44

(七)无政府主义吸引巴金 45

(八)巴金追求的理想从来不是单一的 47

(九)众多的笔名、蜂涌的创作 49

(十)第二次到上海 50

(十一)和大哥久别后的会面 52

(十二)大哥的自杀,巴金的惊叹 58

(十三)《家》中高家三兄弟,成都李氏兄弟是原型 60

第二编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巴金 63

1.“9·18”事变以后的行踪 65

(一)由上海到南京 66

(二)忽闻上海被侵、南京亦将弃守 69

(三)原欲天津访兄,改变计划回沪 70

(四)上海外表无恙,事实到处火海灾场 74

(五)闸北一片瓦砾,朋友困苦中挣扎求生 75

(六)日军暴行、战争灾难,使巴金软心变热肠 77

2.上海弃守,南来泉州、香港和广州 79

(一)国民党清党,闽南暂作“世外桃源” 79

(二)泉州黎明高中,受到巴金关心 80

(三)泉州平民中学,得到巴金支持 82

(四)叶非英无私利他的品格冲击巴金 83

(五)三到泉州,寄希望于青年 85

(六)黎明大学与巴金的深情厚望 87

(七)南方无战事,北方水深火热 89

(八)路过香港,走马看花 89

3.北上青岛、北平,筹办《文学季刊》 93

4.三十年代初的写作生活 96

5.发表过滥,友好规劝 98

6.不留情地揭发日军的暴行 101

(一)山川均:你是故意为“皇军”掩饰罪行 102

(二)武田:日军要征服中国是痴梦 106

(三)称许郑振锋,申斥日伪政权 109

(四)怀念陆圣泉,坚信抗战必胜 110

7.三次重踏南国红土,点燃《烽火》 112

(一)日机轮番轰炸,民众镇定应付 112

(二)居民不爱死,但也不畏死 114

8.巴金与“左翼”文艺界及鲁迅 116

(一)过左激进,巴金曾被摒之门外 119

(二)两个口号,引起文艺界的争论和分裂 120

(三)实事求是,鲁迅肯定并庇护巴金 122

(四)交情原不深厚,却常以鲁迅为镜子 125

9.巴金与茅盾的亦师亦友关系 126

(一)论辈份,茅盾是前辈 127

(二)论写作,同是为了探索人生但肩负不同政治任务 128

(三)文艺素材风格,各有各面目 130

(四)在待人接物上,殊途同归 130

(五)珍惜晚节,各有各的立场 131

10.筹建“文化生活出版社”成大出版家 133

(一)远在东京,受邀出任“文生”总编辑 134

(二)曾为“文生”筹措巨款 135

(三)把“文生”办成为划时代的新文艺园圃 137

11.决心参加到抗日救亡的卫国活动中去 138

12.到武汉去看“大会战”前夕的景象 141

13.广州突然失守,巴金匆忙入桂 146

14.三到桂林,全为致力抗战文艺 149

15.写作《抗战三部曲》与《寒夜》 159

16.探访成都老家,有泪亦有欢颜 162

17.太平洋战争使国府对日宣战 165

18.巴金与叶圣陶的交往 166

(一)推荐《灭亡》,提拔巴金 168

(二)通过开明,帮助文生 170

(三)经常关注,长期爱护 170

19.巴金与萧珊,贵阳花溪小憩结良缘 172

20.首次会见毛泽东,种下日后关爱保护之情 175

第三编 巴金的家庭——从“象牙监牢”到“甜蜜的家” 181

1.老的家:祖父塑造的小王国 182

(一)巴金心中:祖孙关系是好的 184

(二)“五四”使巴金睁开眼睛、对老家爱恨交缠 184

(三)爱和恨——巴金人道思想的哺育者 185

(四)杨嫂事件的冲击 188

(五)捉赌事件的冲击 192

(六)奶妈被打事件的冲击 193

(七)母亲的死亡叫巴金认识到悲哀 195

(八)父亲的死亡引起家庭的巨变 198

2.少年巴金需要更多的生活内容 202

(一)看戏、结交伶人开眼界 202

(二)组织新剧社,老少同乐 203

(三)巴金最早的文艺活动 205

(四)他在苦闷和愤怒中摸索生活的道路 207

(五)家庭的黑暗折磨他,也锻炼了他 212

3.入川第五代人的各自出路 214

(一)大哥李尧枚像高觉新 214

(二)三哥李尧林像高觉民 216

(三)四弟李尧棠像高觉慧 218

(四)十四弟、十七弟和其他子侄的走向 219

4.新的家:巴金一手建立起来的安乐窝 220

(一)串门常客多为文友及名流 221

(二)前后园繁花盛放 222

(三)客厅书房各具特色 223

(四)一女一子各有专长 224

第四编 解放头十七年(1949年-1967年)的巴金 227

1.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228

(一)主动投入新社会 228

(二)自觉地要求学习改造 231

(三)登天安门观礼,见证新中国成立 236

(四)接受政治生命的新考验 238

(五)逐步成为政坛、文坛的领导干部 241

(六)迈出国门,为政治而投入国际宣传工作 246

(七)应丁玲之邀,作赴朝前的学习 250

2.身不由己卷入政争运动的漩涡 251

(一)文艺界整风运动是思想改造之始 251

(二)两次入朝,影响其后半生 255

(三)《文艺月报》创刊,有人为巴金担忧 259

(四)保持赤子之心任人大代表 261

(五)陆续发表赴朝访问的战地题材 267

(六)面对山雨欲来的国内政局 274

(七)在三大公案发生后,巴金心生压抑与苦恼 276

A.对《武训传》的批判 277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277

C.对胡风的批判 278

(八)终成列队向胡风掷石子的人 280

(九)信无政府主义使巴金见知于毛泽东 284

(十)胡乔木终身服膺毛泽东,因而长期关怀巴金 291

(十一)多事之秋,却倡“双百” 295

(十二)整风运动席卷文坛 299

A.批判丁、陈、艾、柯,指其反党反社会主义 299

B.批判冯雪峰,指其为“右派”及叛徒 301

C.批判萧干,指其为“右派” 305

(十三)发言呼吁:正视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 308

(十四)57年在上海“作协”发言,坦率惹祸,但受保护 311

A.反复思考,依然要争取写作自由 311

B.最可爱的人,对他的教育起变化 314

(十五)“批判巴金”的浪潮此起彼伏 314

A.14卷《巴金文集》的出版意义 316

B.解放后对巴金作品评价的演进 319

C.《法斯特的悲剧》事件引起的批判 321

D.北师大师生的批判 321

E.全国报刊展开批巴金作品的讨论 323

F.巴金知道中共党内领导对他看法不一致 326

(十六)62年在“文代会”上发言,与张、姚直接结怨 327

3.毛泽东否定解放头17年的文艺界、文化界成绩 342

第五编 巴金的为人 345

1.朋友眼中的巴金 346

(一)冰心:他爱国、爱人民、爱人类,为他们而呼号 346

(二)高行健:他做的、写的一切,都是基于为了国家好 347

(三)李江泉:爱国主义是他的思想核心 348

(四)黄裳:他真诚爱国、爱时代、爱生活 348

(五)陈荒煤:恪守爱国、爱民和真正艺术家的良心 349

(六)吴强:作家的勇气建立在对民、对国负责的基础上 349

(七)私人书信尤显其忧国爱国深情 350

(八)陆正伟:他走向完美人格的阶梯 350

(九)李存光:巴金在折磨中生存,在沉思中斗争 351

2.他爱故乡,更敬爱故乡人 352

(一)他的爱乡、爱国之情是密切不可分的 352

(二)他热诚、谦虚、有礼、重友谊、乐于助人 354

(三)重诺重情,细致认真待友人 360

(四)金无十足,人无十全,巴金也有遗憾时 362

3.他对朋友好,对家人、亲属的关系也好 364

(一)侍奉后母,唯恭唯敬 364

(二)教导子侄,从爱从严 365

(三)热诚推心,亦择善固执 369

(四)与胡乔木之交,有礼有节 370

(五)“有为而治,治与不治”,二人曾公开交锋 372

4.他在“新人类”中是异类 374

(一)他内省不疚,追求人生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境界 375

(二)平常为人处事谨慎,件件蕴含人格、精神魅力 377

(三)念念不忘,自己多写也鼓励别人多写 380

(四)一生不领工资,只靠稿费来养家并助人 381

5.一生勤俭,但慷慨捐书捐款惠世人 382

(一)百年后,著作版权归国有 383

(二)空手来去,生平藏书分赠机构、学校和后人 383

(三)反对设立“巴金文学奖基金”,不喜搞个人崇拜 385

6.时人对巴金为人的看法 386

(一)李辉:巴金:云与火的景象 388

(二)陈思和:巴金的痛苦,是巴金的魅力 389

(三)谭兴国:巴金,一个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的人 390

(四)陈丹晨:人们尊崇巴金,文章之外还因他品格伟大 390

(五)谷苇:巴金也是伟大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391

(六)小结:他的作品普世公认具有 价值的世界文学财富之一 392

7.一套致意咭,千般惜别情 392

下卷 397

第六编 巴金著作的版本及其小说创作 397

1.长篇、中篇小说的版本 398

2.短篇小说的版本 400

3.杂记、游记的版本 401

4.译作的版本 403

5.文集、选集的版本 405

6.对巴金小说创作的探讨 406

(一)对《灭亡》的探讨 406

(二)对《新生》的探讨 414

(三)对《爱情三部曲》的探讨 421

A.关于<雾> 422

B.关于<雨> 431

C.关于<电> 437

(四)对《激流三部曲》的探讨 445

A.关于<家> 447

B.关于<春> 459

C.关于<秋> 467

(五)对《憩园》的探讨 482

(六)对《抗战三部曲》——<火>的探讨 498

A.关于第一部的<火> 502

B.关于第二部的<火> 504

C.关于第三部的<火> 507

(七)对《寒夜》的探讨 512

7.对巴金短篇小说特点的探讨 527

A.短篇小说写作的学习经过 527

B.对《爱的十字架》的探讨 530

C.对《勿抗恶》的探讨 533

D.对《某夫妇》的探讨 534

E.对《月夜》的探讨 537

F.对《狗》的探讨 540

8.简单的结语 542

第七编 巴金的散文创作 545

1.中国现代散文的特色 546

2.巴金早年散文创作的主要内容与风格 547

3.《海行杂记》、《旅途随笔》、《旅途通讯》和《旅途杂记》 549

4.从《废园外》看它的散与不散 551

5.《生之忏悔》的朴素美 552

6.《忆》、《短简》和《怀念》的平实真挚 554

(一)关于《忆》 554

(二)关于《短简》 554

(三)关于《怀念》 555

7.反映神圣的抗战,富于积极的战斗意义 556

8.爱憎分明,读者喜爱 558

9.序跋特多,也是很好的散文 560

10.简短的结语 568

第八编 巴金的文艺思想 571

1.不承认是文艺家的文艺家 572

2.巴金独特的文学道路 573

3.巴金对“文艺的特质”及“文艺与生活”的理解 575

4.巴金如何与作品中人物一同生活、受苦 584

5.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586

6.文艺中反映生活的真与假 589

7.文艺的所属与创作自由 591

8.认为文艺创作是思想、人格的表现 594

9.关于人品与文品相一致,作家要言行一致的问题 596

10.关于写作的窍门问题 597

11.关于文艺的渊源问题及继承问题 599

12.对创作方法的看法 604

13.不追求技巧不等于否定技巧 605

14.对文学批评的看法 612

第九编 十年“文革”,噩梦一场、闹剧一场 619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前夕 620

2.一篇文艺发展总结,从被赞好到被否定 622

3.《海瑞罢官》先被祭旗 628

4.“文革”起因,其实明显 628

5.朝为国家使节,晚为政府阶下囚 631

6.“文革”一开始,就虔诚膜拜神明、迷失自我 632

7.昔日友好顿成鬼,今时捱斗甘认罪 636

8.《英雄儿女》再上演,希望一闪即幻灭 640

9.“牛棚”生活多艰苦,劳动学习又检查 641

10.十年“文革”三阶段,首个阶段大夺权 641

11.友死妻病己捱斗,噩梦不断夜正长 652

12.“文革”第二阶段,国外惦念国内贱待 653

13.生不相离死相别,血泪和流度严冬 654

14.迎回萧珊骨灰,难忘深仇大恨 659

15.“文革”结局“四人”倒,十年浩劫噩梦醒 663

16.对毛泽东信仰敬佩之中,近而不亲 665

第十编 面对21世纪:再读巴金的《随想录》与《再思录》 679

1.绝不忘记过去,绝不忘记历史教训 681

2.自由诚可贵,权利须争取 687

3.只有学会独立思考,人才会是自由的人 691

4.呼颞改革教育,提倡文化交流 694

5.改革教育,首重训练学生动脑筋 699

6.新旧教育,分野在于教育模式的变革 701

7.尊重老师、培训老师,还需要重视民办学校 705

8.祖国是母亲,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她 707

9.巴金的学术,是一项巨大的文艺、哲学思想的存在 710

第十一编 巴金的创作道路,是光明、伟大的文学发展道路 713

1.巴金的弥留与逝世 714

2.巴金的创作道路 717

3.巴金文艺创作的五个发展阶段 723

(一)第一个阶段,萌芽期 724

(二)第二个阶段,茁长期 726

(三)第三个阶段,成熟期 732

(四)第四个阶段,“新声”期 741

(五)第五个阶段,即“顿悟期”或“新生期” 745

4.子女深情低调、文化界人士缅怀、各界哀悼送别 751

5.夫妇骨灰抛撒东海 760

初版后记 762

第22次印刷本跋 767

附录 773

附录一:巴金致余思牧的27封信(附:余思牧按) 774

附录二:永难磨灭的身影(余思牧)——六次会晤巴金先生的记略 813

附录三:巴金研究:现状与思考(邵宁宁)——第七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838

附录四:对于今后巴金研究的期待(日·坂井洋史) 843

巴金生平年表简编(余思牧编订) 851

增订本后记 89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