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走向新社区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
走向新社区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

走向新社区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彦辉著;齐康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891650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
《走向新社区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目录

1 导论 2

1.1 问题的提出 2

1.1.1 当今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

目录 2

1.1.2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的社会背景及其局限 6

1.2 国内外的居住空间理论与实践发展 8

1.2.1 国外居住空间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其启示 8

1.2.2 国内居住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局限 11

1.3 本书的研究视角、内容与方法 13

1.3.1 人文视域——本书研究视角的确立 13

1.3.2 人文视域内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

1.3.3 本书的研究框架 18

2.1.1 “居住空间”再认识 24

2 城市居住社区系统分析 24

2.1 基本概念 24

2.1.2 社区 25

2.1.3 城市居住社区 27

2.1.4 相关概念辨析 30

2.2 城市居住社区的系统特征 32

2.2.1 城市居住社区的系统结构 32

2.2.2 城市居住社区的动态发展 34

2.3 城市居住社区系统构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 36

2.3.1 社会文化因素 37

2.3.2 经济技术因素 39

2.3.3 地域环境因素 40

2.4 小结 43

3.1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历史特征与发展规律 46

3.1.1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历史演变 46

3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历史发展与整体营造观念的提出 46

3.1.2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历史发展的一般特征与规律简析 53

3.2 当今中国城市居住社区发展的宏观背景与趋势分析 62

3.2.1 国际宏观背景 62

3.2.2 国内背景、趋势简析 65

3.3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 69

3.3.1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发展需要整体研究 69

3.3.2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的内涵与本质 72

3.3.3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研究的内容与范围界定 75

3.4 小结 76

4.1 生活世界、日常生活领域与主体间交往 80

4 社区日常生活行为、主体间交往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80

4.2 行为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84

4.2.1 行为动机——需求理论 85

4.2.2 知觉理论 86

4.2.3 认知理论 87

4.2.4 空间行为理论 88

4.3 主体间交住理论 95

4.3.1 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 96

4.3.2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98

4.3.3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特征比较 99

4.3.4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发展的历时分析 100

4.3.5 价值思考 101

4.4 基于社区主体间交往的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104

4.3.6 新的研究视角 104

4.4.1 日常交往及其群体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 106

4.4.2 非日常交往及其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 110

4.5 小结 116

5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的策略建构 120

5.1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的基本原则 120

5.1.1 整体性原则 121

5.1.2 适居性原则 122

5.1.3 公平与共享原则 122

5.1.4 生态与持续发展原则 123

5.2 几个背景议题 124

5.2.1 社区功能纯化与功能空间混合 124

5.2.2 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混合 125

5.2.3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模式 129

5.3 城市居住社区的形态空间建构 132

5.3.1 空间组织结构 132

5.3.2 公共空间领域 136

5.3.3 道路交通组织 145

5.3.4 环境生态系统 151

5.3.5 居住社区与城市系统 152

5.3.6 形态空间建构的多种取向 159

5.4 居住社区营造的相关社会组织体系 167

5.4.1 居住社区内的组织机构 169

5.4.2 居住社区营造的动力机制及政府的作用 173

5.4.3 居住社区营造的参与机制 176

5.4.4 建筑师在社区营造中的地位与作用 181

5.5 小结 185

6 城市居住社区营造的实证分析 194

6.1 新城市主义的探索——相对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194

6.1.1 新城市主义的主要开发、设计理念 194

6.1.2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设计实践、策略与方法 195

6.1.3 评价与启示 198

6.2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生态策略与社会参与 200

6.2.1 生态开发原则与策略 201

6.2.2 开发组织与开发程序 202

6.2.3 规划设计要点概述 203

6.3 台北的“社区规划师”制度——一种社区营造机制 205

6.3.1 关于社区规划师制度 205

6.2.4 评价与启示 205

6.3.2 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实践 208

6.3.3 评价与启示 210

6.4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中国内地城市的探索 211

6.4.1 社区概况 211

6.4.2 形态空间建构 212

6.4.3 社会空间组织 216

6.4.4 评价与启示 217

6.5 小结 218

结语 走向新社区 222

附录 229

主要参考文献 236

后记 2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