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文明史  第2卷
中华文明史  第2卷

中华文明史 第2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传玺,王邦维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1105991
  • 页数:4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荟萃了北京大学人文学科众多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心得的基础上,力求在理论、观点、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尤其致力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系统论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同时,图文并茂地展示出各个时期文明丰富多彩的面貌,着重叙述了各个时期文明的亮点、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揭示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是一部具有当代意识和前瞻性、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第2卷》目录
标签:文明史 文明

绪论 1

目录 1

第一节 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封建时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 2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6

中央集权制度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重要条件 6

郡县制的曲折发展 6

第二节 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国家干预的必要 6

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12

第三节 大一统形势下的文化复兴 12

盐铁专卖制的产生 12

土地买卖 12

土地兼并与国家干预 12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 12

第一节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2

第一章 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创立和曲折发展 22

人本主义的发展 22

文化发展与新学科兴起 22

大一统文化观的形成 22

整理古籍 22

以教辅政 22

以士补官 22

复兴学术 22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27

为发展经济文化而统一有关制度和文字 27

奠定疆域,初步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7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汉武帝改革 27

推行职业常备军 31

第三节 两汉经略边疆与开通丝绸之路 31

整顿财政 31

刘邦的权宜政策 31

汉武帝改革政治制度 31

“汉承秦制” 31

从“匈奴绝和亲”到“昭君出塞” 42

“张骞凿空”与开通丝绸之路 42

汉武帝经略两越,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42

渡过澜沧,开通西南丝绸之路 42

第四节 分与合:东汉后期至西晋的政治发展趋势 42

第五节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开发与民族融合 46

西晋统一全国及其两大隐患 46

东汉后期的黑暗腐朽 46

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作用 46

魏蜀吴三国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46

十六国的兴亡与北魏“混一戎华” 54

第二章 官僚政治的确立与演变 54

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54

第一节 官僚政治的奠基 54

江南的开发 54

宋、齐、梁、陈的更迭 54

东晋偏安江南 54

皇权和相权的变迁 60

中枢行政架构的科层化与合理化 60

地方控制的主干:郡县体制 60

“如律令”和“以文书御天下” 60

第二节 文吏与儒生 60

第三节 官僚的士族化与门阀政治 65

从“四科选官”到“贡士以经学为先” 65

文吏与儒生的融合 65

东汉初年的“吏化” 65

儒生的“轨德立化” 65

文吏的“优事理乱” 65

从“霸王道杂之”到王莽变法 65

士族门阀政治 69

官僚政治的扭曲和变态 69

第四节 官僚政治的艰难维系和继续进化 69

魏晋官僚群体的封闭化 69

汉代“世族”的积累 69

秦汉之际世族的断裂 69

宗王政治的二重性 74

皇权的自我维护 74

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和武将执兵柄 74

清议呼吁与法术之学 74

政治制度的缓慢进化 74

第五节 胡汉融合与南北朝官僚政治的复兴 74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与封建国家的限田政策 84

专制官僚政治的复兴和帝国的重振 84

第三章 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84

拓跋皇权-军功贵族-国人武装体制 84

十六国政治的胡汉杂糅 84

“胡化”与“汉化”的交错行进 84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93

土地兼并与贫富两极分化 93

豪强、世族与宾客、部曲 93

官赋与私租数额的消长 93

从限田到均田 93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 93

大力修治黄河 100

第三节 官私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00

铁农具与牛耕的推广 100

两汉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 100

生产技术的进步 100

官私交替经营的冶铁业 105

官私并营的纺织业 105

技艺精美的漆器业与青瓷业 105

第四节 商业的盛衰与交通的发展 105

民族互市 113

邮驿制度的大改革 113

第五节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13

全国经济区域的形成与中心都会的出现 113

五铢钱的行用 113

抑商政策的松弛与商业的发展 113

交通事业的发展 113

与朝鲜、日本的往来 125

第四章 儒学的地位与演化 125

第一节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125

南海丝绸之路的畅通 125

西南丝绸之路的开辟 125

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兴盛 125

“汉承秦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130

儒家学者对汉初法治政策的批判和对儒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130

陆贾的政治学说:从先秦儒学向汉代儒学转变的第一步 130

贾谊的“以礼为治”说:对荀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130

董仲舒的“以德化民”说: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30

汉武帝独尊儒术和《公羊》学的兴起 130

第二节 五经传承及其流派 130

官学和私学:汉朝政府对儒家各派学说的抉择 138

古文经:汉代经学内部的两大派系 138

第三节 《春秋》三传之争和今文古文之争 138

师法和家法:儒家经典权威性的来源和根据 138

齐学和鲁学:汉代经学的两大发祥地 138

汉代经学支叶蕃滋 138

今文经和 138

汉武帝“尊《公羊》家”和法律的初步儒家化 145

《公羊》家对武帝“兴利”政策的批判 145

石渠阁会议和《榖梁》学的兴起 145

“《榖梁》之学大盛”和礼治运动的兴起 145

古文经学与王莽托古改制 145

《公羊》学独尊地位的恢复和确立 145

谶纬:《公羊》学的衍生形态 145

第四节 名教政治下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145

王肃之学及其命运 150

南朝经学的玄学化 150

郑学在北朝的流行和发展 150

第五节 学校教育的发展 150

东汉古文经学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150

今文经学的衰落和古文经学的兴起 150

名教之治及古文经学的优势 150

郑玄: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150

分裂时代的“学在家族”和学校身份化 161

第一节 清议、清谈与玄学 161

北朝六学体制的形成 161

第五章 魏晋玄学 161

汉末太学生参政 161

私学的繁荣 161

意义深远的开端:汉代太学的创设 161

秦的“焚书坑儒”和法制教育 161

清谈与清议 164

才性与名理 164

名士 164

玄学 164

第二节 思辨的魅力 164

《老子》的“道” 169

王弼的“无” 169

王弼的本末之辩 169

第三节 自然与名教 169

第四节 率性自然的魏晋风度 174

自然与名教 174

自然之理 174

玄学家的自然观 174

嵇康“心物为二”论 174

王弼的“圣人有情”论 179

嵇康与向秀的“养生”论 179

郭象的“适性逍遥” 179

第五节 玄佛之间 179

第六章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出现 191

支遁逍遥义 191

格义与六家 191

般若学与玄学 191

第一节 佛教传入中国 192

“伊存授经”与“永平求法” 200

“大教东来,传译为先” 200

第二节 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发展 200

第三节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13

佛教信仰在民间的发展 213

神灭还是神不灭:范缜与佛教徒的争论 213

慧远与南方佛教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竺道生与《大般涅槃经》 213

鸠摩罗什及其弟子 213

“不依国主,法事难立”:道安在北方的活动 213

帝王、贵族与佛教 213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18

佛教的新发展:讲习经论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 218

第四节 道教的产生 218

第五节 两晋南北朝时代的道教 224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 224

方士与道教 224

道家与汉初黄老学说的流行 224

葛洪与《抱朴子》 237

陶弘景与寇谦之 237

佛道之争 237

道教与古代科学 237

第七章 史学与地理学的奠基与发展 237

第一节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新史学 239

第二节 纪传体断代史学的确立与发展 244

《史记》的文学价值 244

纪传体新史学开创的意义 244

《史记》的史学价值 244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49

陈寿《三国志》与范晔《后汉书》 249

第三节 地方史志的发达 249

赵晔《吴越春秋》 254

袁康《越绝书》 254

常璩《华阳国志》 254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54

第四节 地理学的成就 254

《汉书·地理志》 261

郦道元《水经注》 261

考古发现的地图 261

裴秀绘《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和“制图六体” 261

第八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261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 261

南北文风的差异及融合 267

文学批评的繁荣及体系的建立 267

第二节 传记文学传统的确立 267

文体辨析与文学特点的认识 267

言志到抒情的转变 267

文苑传及总集、别集的编纂 267

文笔之辨 267

叙事传统的确立 274

夸饰与史学精神的背离和契合 274

史学与文学的相通 274

历史人物传记的文学性要求 274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无韵之《离骚》 274

第三节 汉代辞赋与乐府 274

辞与赋 279

司马相如创立的写作模式 279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79

第四节 诗歌繁荣的前夜 279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合流 292

谢朓与永明体 292

第九章 艺术的全面繁荣 292

第一节 艺术新局面的开辟 292

左思、鲍照:寒士诗歌传统的建立 292

陶渊明与田园诗 292

诗歌的典范——建安风骨 292

古体向近体流动 292

五、七言诗的起源 292

谢灵运与山水诗 292

佛教艺术的传入与本土化 294

第二节 建筑艺术的壮美与瑰丽 294

人文觉醒与艺术的自觉 294

走下神坛的民间艺术 294

以人为本艺术风格的形成 294

非壮丽无以重威 298

秦汉建筑的大美气象 298

建筑艺术的装饰美 298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298

第三节 灿烂的汉画艺术 298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绘画与画论 301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 301

绚丽多彩的汉墓壁画 301

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画像石艺术 301

奇幻诡谲的马王堆汉墓帛画 301

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 308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308

由技而艺 绘画艺术的自觉 308

第五节 传统雕塑艺术的魅力 308

第六节 佛教雕塑与洞窟壁画艺术 315

富丽堂皇的青铜造型艺术 315

自然灵动的霍去病墓石雕 315

姿态万千的百戏汉俑艺术 315

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群塑 315

外来宗教与本土思想的融合 322

“秀骨清像”与“褒衣博带” 322

“晕染”技法的出现 322

佛教艺术本土化的完成 322

第七节 书法艺术与书论 322

第十章 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31

自然天成,洒脱俊逸 331

第一节 天文历算 331

书法盛世,名家辈出 331

汉魏精神与书艺自觉 331

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331

言天三说:盖天、宣夜与浑天 338

历法制订与天文观测 《九章算术》与刘徽注 338

祖冲之父子的数学成就 338

第二节 中医药学体系的奠定和发展 338

第三节 农业科学的进步 344

魏晋南北朝的中医药学 344

“医圣”张仲景与“神医”华佗 344

《神农本草经》与《难经》 344

《内经》的中医理论 344

从垄作法到代田法 349

《氾胜之书》与区田法 349

月令体农书《四民月令》 349

农村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349

第四节 机械技术的新创造 349

第五节 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 354

灌溉工具翻车 354

指南车与计里鼓车 354

水碓、水排与水磨 354

张衡制造地动仪 354

植物纤维纸的出现 361

蔡伦改进造纸术 361

用纸的普及 361

纸与造纸术的外传 361

第十一章 社会生活 361

第一节 多姿多彩的衣食住行 361

第二节 家庭与宗族 381

四通八达的交通 381

风格各异的居住 381

日益丰富的饮食 381

绚丽多彩的服饰 381

盛世汉朝的个体家庭社会 387

和平、动荡、分裂中的宗族势力 387

第三节 内容丰富的岁时娱乐 387

从《淮南子·天文训》看二十四节气 398

完善于东汉的十二生肖 398

迷信、娱乐并重的传统节日 398

走入俗世的娱乐活动 398

彩图目录 398

插图目录 3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