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Red Hat Linux 9系统与网络管理教程
Red Hat Linux 9系统与网络管理教程

Red Hat Linux 9系统与网络管理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洋,汪虎松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21022249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目前国际上使用最为流行、功能最为完善和成熟的Red Hat Linux 9 为蓝本,对Linux的系统管理以及网络服务做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共分为17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Linux的系统管理以及网络服务的知识,内容涉及Linux入门、文件系统和磁盘管理、常见软件以及硬件配置、用户和组管理、软件包管理、GRUB引导转载程序介绍、进程管理、远程登录管理、TCP/IP网络基础知识、Samba服务器配置、Proxy服务器配置、Linux数据库使用、Apache服务器配置、网络信息安全、邮件服务器配置等内容。本书讲解透彻、例子丰富,适用于初、中级Linux用户,可以用做各类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以及Linux培训班的教材;同时,也是面向广大爱好者的一本Linux实用参考书。
《Red Hat Linux 9系统与网络管理教程》目录

第1章 Linux入门 1

1.1 什么是Linux 1

1.2 Linux的发展历史 1

1.3 Linux的优势 2

1.4 Linux的应用领域 3

1.5 Linux的安装 3

1.5.1 硬件需求 4

1.5.2 安装方式 4

1.5.3 安装过程 4

1.6 Linux的启动过程 12

1.7 登录Linux 12

1.8 退出Linux 13

1.9 本章小结 13

1.10 习题 14

第2章 文件和磁盘管理 15

2.1 Linux文件系统入门 15

2.1.1 Linux常用文件系统介绍 15

2.1.2 Linux文件介绍 16

2.1.3 Linux目录介绍 17

2.1.4 Linux目录结构 18

2.2 文件与目录基本操作 20

2.2.1 显示文件内容命令:cat、more、less、head、tail 20

2.2.2 文件内容查询命令:grep、egrep、fgrep 23

2.2.3 文件查找命令:find、locate 24

2.2.4 文本处理命令:sort、uniq 26

2.2.5 文件内容统计命令:wc 28

2.2.6 文件比较命令:comm、diff 29

2.2.7 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命令:cp、mv、rm 31

2.2.8 文件链接命令:ln 33

2.2.9 目录的创建与删除命令:mkdir、rmdir 33

2.2.10 改变工作目录、显示路径以及显示目录内容命令:cd、pwd、ls 34

2.3 文件/目录访问权限管理 36

2.3.1 文件/目录访问权限简介 37

2.3.2 使用chmod改变文件/目录的访问权限 37

2.3.3 使用命令chown更改文件/目录的所有权 39

2.4 管理磁盘存储器 39

2.4.1 存储设备的命名 39

2.4.2 磁盘空间管理 40

2.4.3 使用Fdisk工具进行磁盘分区 42

2.4.4 优化Linux系统硬盘 44

2.5 本章小结 46

2.6 习题 46

第3章 常见软件设置和硬件配置 47

3.1 设置用户界面 47

3.1.1 KDE桌面系统组成 47

3.1.2 GNOME桌面系统 48

3.1.3 设置文件浏览界面 49

3.1.4 控制中心 52

3.2 安装软件 53

3.2.1 基于源代码的软件安装 54

3.2.2 基于可执行文件的软件安装 54

3.2.3 RPM可执行文件的软件安装 54

3.3 卸载软件 55

3.4 常见硬件的检测 55

3.4.1 中央处理器状态的检测 55

3.4.2 硬盘物理坏道的检测 56

3.4.3 内存的检测 58

3.5 硬件驱动和配置 59

3.5.1 声卡驱动和配置 59

3.5.2 配置X Window及显示卡 62

3.5.3 网卡的配置 63

3.5.4 打印机的配置、管理和使用 63

3.6 本章小结 66

3.7 习题 67

第4章 用户和组管理 68

4.1 用户和组文件 68

4.1.1 用户账号文件——passwd 68

4.1.2 用户影子文件——shadow 70

4.1.3 用户组账号文件——group 71

4.1.4 组账号文件——gshadow 72

4.1.5 使用pwck和grpck命令验证用户和组文件 73

4.2 使用命令行方式管理用户和组 75

4.2.1 使用useradd命令添加用户 75

4.2.2 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信息 76

4.2.3 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 77

4.2.4 使用groupadd命令创建用户组 77

4.2.5 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户组属性 78

4.2.6 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用户组 78

4.3 使用Red Hat用户管理器管理用户和组 79

4.3.1 启动Red Hat用户管理器 79

4.3.2 创建用户 79

4.3.3 修改用户属性 81

4.3.4 创建用户组 82

4.3.5 修改用户组属性 83

4.4 本章小结 83

4.5 习题 84

第5章 软件包管理 85

5.1 RPM包管理 85

5.1.1 RPM软件包的查询 85

5.1.2 RPM软件包的安装 87

5.1.3 RPM软件包安装可能出现的问题 88

5.1.4 RPM软件包的卸载 89

5.1.5 RPM软件包的升级 89

5.1.6 RPM软件包的验证 90

5.1.7 Red Hat Linux 9的添加/删除应用程序 91

5.2 RPM软件包的密钥管理 92

5.2.1 下载与安装PGP 93

5.2.2 RPM使用PGP产生签名所需的配置 93

5.2.3 配置RPM宏 94

5.2.4 RPM的PGP签名选项 94

5.2.5 添加数字签名 94

5.3 TAR包管理 95

5.3.1 TAR命令语法及参数选项 95

5.3.2 创建tar文件 96

5.3.3 显示tar文件内容 97

5.3.4 向tar文件中添加一个文件 98

5.3.5 从tar文件中取出文件 98

5.4 Linux下常用的压缩工具 99

5.4.1 gzip压缩工具 99

5.4.2 zip/unzip命令 101

5.4.3 bzip2命令 105

5.5 本章小结 107

5.6 习题 107

第6章 GRUB引导器 108

6.1 GRUB概述 108

6.2 GRUB的特点 108

6.3 GRUB运行原理 109

6.4 使用GRUB 109

6.4.1 GRUB的选择安装 109

6.4.2 GRUB的设备名称 110

6.4.3 GRUB的文件名称 111

6.4.4 GRUB的基本接口 111

6.4.5 GRUB的基本命令 113

6.4.6 GRUB配置文件介绍 114

6.5 GRUB的应用举例 115

6.6 本章小结 117

6.7 习题 117

第7章 Linux中的进程管理 118

7.1 Linux进程概述 118

7.2 Linux进程原理 118

7.2.1 Linux进程的状态 118

7.2.2 Linux进程工作模式 119

7.3 Linux守护进程介绍 120

7.3.1 守护进程简介 120

7.3.2 重要守护进程介绍 120

7.4 启动Linux进程 121

7.4.1 手工启动 121

7.4.2 在指定时刻执行命令序列——at命令 122

7.4.3 在资源比较空闲的时候执行命令——batch命令 125

7.4.4 不断重复执行某些命令——cron命令 125

7.4.5 操作cron后台进程的表格——crontab命令 125

7.5 进程的挂起及恢复 128

7.6 Linux进程管理 128

7.6.1 使用ps命令查看进程状态 128

7.6.2 使用top命令查看进程状态 131

7.6.3 使用kill命令终止进程 132

7.6.4 使用sleep命令暂停进程 132

7.7 进程文件系统PROC 133

7.8 本章小结 135

7.9 习题 135

第8章 远程登录管理——Telnet与SSH 136

8.1 使用Telnet 136

8.1.1 Telnet登录简介 136

8.1.2 Telnet原理 136

8.1.3 安装和启动Telnet 137

8.1.4 配置Telnet 138

8.1.5 Telnet的会话示例 139

8.2 使用SSH 139

8.2.1 SSH介绍 140

8.2.2 安装与启动SSH 141

8.2.3 简单测试和使用SSH 141

8.2.4 配置“/etc/ssh/ssh_config”文件 142

8.2.5 配置“/etc/ssh/sshd_config”文件 143

8.2.6 SSH的密匙管理 145

8.2.7 使用scp远程拷贝文件 146

8.2.8 使用SSH设置“加密通道” 147

8.2.9 配置SSH的客户端 148

8.2.10 配置SSH自动登录 149

8.3 本章小结 151

8.4 习题 151

第9章 TCP/IP网络基础 152

9.1 网络简介 152

9.2 网络的体系结构 152

9.3 TCP/IP简介 154

9.3.1 IP协议介绍 155

9.3.2 TCP协议介绍 158

9.3.3 UDP协议介绍 160

9.4 使用xinetd启动Linux网络服务 161

9.5 本章小结 164

9.6 习题 164

第10章 Samba服务器配置 165

10.1 Samba服务器简介及安装 165

10.1.1 Samba工作原理 165

10.1.2 Samba服务器的功能 166

10.1.3 SMB协议 166

10.1.4 安装Samba 166

10.2 启动及关闭Samba服务器 167

10.2.1 Samba的命令行启动和关闭 167

10.2.2 在System Services中启动和关闭Samba服务 168

10.2.3 简单测试Samba服务器 169

10.3 配置Samba服务器的用户信息 170

10.3.1 创建服务器待认证用户 171

10.3.2 将用户信息转换为Samba用户信息 171

10.3.3 用户转换 171

10.3.4 Samba服务器和主浏览器 172

10.4 smb.conf配置文件实例详解 172

10.4.1 设置工作组 173

10.4.2 设置共享Linux账户主目录 173

10.4.3 设置公用共享目录 174

10.4.4 设置一般共享目录 175

10.4.5 设置共享打印机 176

10.4.6 打印机配置相关问题 177

10.5 一个完整的smb.conf文件实例 178

10.5.1 global段 178

10.5.2 home段 181

10.5.3 printers段 182

10.5.4 public段 183

10.5.5 一般共享段 183

10.5.6 smb.conf文件的更多例子 183

10.5.7 该配置在Windows系统下的显示结果 185

10.6 smb.conf中的选项和特定约定 185

10.6.1 特殊约定 185

10.6.2 read only、writeable、writable和write ok(S) 185

10.6.3 valid users(S) 186

10.6.4 invalid users(S) 186

10.6.5 read list(S) 186

10.6.6 write list(S) 187

10.6.7 path(S) 187

10.6.8 create mask和create mode(S) 187

10.6.9 browseable(S) 187

10.6.10 printable(S) 187

10.6.11 hosts allow、hosts deny、allow hosts和deny hosts(S) 187

10.6.12 public和guest ok(S) 188

10.6.13 comment(S)和server string(G) 188

10.6.14 domain logons(G) 188

10.6.15 encrypt passwords和smbpasswd file(G) 188

10.6.16 hosts equiv(G) 188

10.6.17 interfaces(G) 188

10.6.18 load printers(G) 188

10.6.19 null passwords(G) 189

10.6.20 password level和username level(G) 189

10.6.21 security(G) 189

10.6.22 workgroup(G) 189

10.7 测试Samba服务器 189

10.8 Linux和Windows文件互访 190

10.8.1 Windows客户使用Linux系统共享文件 190

10.8.2 用smbclient工具访问局域网上的Windows系统 190

10.8.3 用smbclient工具访问局域网上的其他系统 191

10.8.4 用LinNeighborhood访问局域网上其他系统的共享文件 192

10.9 本章小结 193

10.10 习题 193

第11章 Proxy服务器配置 194

11.1 Proxy服务器原理简介 194

11.2 Squid简介 195

11.3 安装和启动Squid Server 196

11.3.1 安装Squid Server 196

11.3.2 启动和关闭Squid Server 197

11.4 在客户端使用Squid Server 197

11.4.1 在IE浏览器设置 197

11.4.2 在Linux浏览器中设置 198

11.5 配置Squid Server 199

11.5.1 配置Squid Server的基本参数 199

11.5.2 配置Squid Server的访问控制 202

11.5.3 配置Squid Server的简单实例 205

11.6 配置基于Squid的透明代理 206

11.6.1 Linux内核的相关配置 206

11.6.2 squid的相关配置选项 207

11.6.3 iptables的相关配置 207

11.7 配置多级缓存改善Proxy服务器的性能 207

11.7.1 多级缓存(cache)简介 208

11.7.2 配置多级缓存 209

11.8 Squid日志管理 210

11.8.1 配置文件中有关日志的选项 210

11.8.2 日志管理主文件——accesss.conf 211

11.9 使用Webalizer对Squid进行流量分析 213

11.9.1 Webalizer的特点 213

11.9.2 安装Webalizer 213

11.9.3 配置Webalizer 214

11.9.4 使用Webalizer 214

11.10 本章小结 217

11.11 习题 217

第12章 数据库服务器 218

12.1 Linux下数据库系统简介 218

12.2 MySQL数据库系统简介 218

12.3 MySQL数据库系统的安装 218

12.3.1 基于源代码包的MySQL安装 218

12.3.2 基于RPM包的MySQL安装 221

12.3.3 在Red Hat Linux 9添加/删除程序中安装MySQL 221

12.4 启动MySQL数据库系统 223

12.4.1 建立MySQL的用户组和用户名 223

12.4.2 建立MySQL的软链接 223

12.4.3 设置用户访问权限 224

12.4.4 启动MySQL 224

12.5 MySQL常用操作 225

12.5.1 连接MySQL服务器 225

12.5.2 退出MySQL服务器 225

12.5.3 密码管理 225

12.5.4 增加新用户 226

12.5.5 命令分行 227

12.5.6 命令历史记录 227

12.5.7 显示数据库列表 227

12.5.8 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表 227

12.5.9 显示数据表的表结构 227

12.5.10 新建数据库 227

12.5.11 新建数据库表 228

12.5.12 删库和删表 228

12.5.13 将表中记录清空 228

12.5.14 显示表的记录 229

12.5.15 向表中插入记录 229

12.5.16 MySQL数据导入和备份 229

12.5 在程序中操作MySQL数据库 230

12.6 安装Oracle数据库系统 231

12.6.1 安装Oracle10g的硬件条件 231

12.6.2 下载Oracle10g的安装文件 231

12.6.3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32

12.6.4 安装Oracle 232

12.7 测试Oracle数据库系统 233

12.7.1 使用svrmgrl测试安装是否成功 233

12.7.2 使用sql plus测试安装是否成功 234

12.8 设置Oracle服务自动启动 234

12.9 操作Oracle数据库 234

12.9.1 创建表空间和创建用户 234

12.9.2 删除用户 235

12.9.3 修改用户密码 235

12.9.4 数据导出 235

12.9.5 数据导入 235

12.9.6 其他数据操作 235

12.10 在程序中操作Oracle数据库 236

12.10.1 用C语言操作Oracle数据库 236

12.10.2 用PHP语言访问Oracle数据库 239

12.11 本章小结 242

12.12 习题 243

第13章 Apache服务器 244

13.1 Apache简介 244

13.1.1 Apache的诞生 244

13.1.2 Apache的特性 245

13.2 Apache的获取和安装 245

13.2.1 Apache获取及其最新信息 245

13.2.2 用httpd-2.0.54.tar.gz软件包安装Apache 246

13.2.3 用httpd-2.0.54.tar.bz2软件包安装Apache 247

13.2.4 用RPM软件包安装Apache 248

13.3 启动和停止Apache服务器 249

13.3.1 手动启动和停止Apache服务器 249

13.3.2 在/etc/rc.d目录下httpd文件中用脚本启动 250

13.3.3 测试Apache 251

13.4 配置Apache服务器 252

13.4.1 httpd.conf文件中的全局配置选项 252

13.4.2 .htaccess文件和访问限制 255

13.4.3 httpd.conf文件中的CGI设置 257

13.4.4 httpd.conf文件中的URL路径名设置 258

13.4.5 httpd.conf文件中的MIME类型 261

13.5 虚拟主机的设置 262

13.5.1 一个IP地址对应一个CNAME(IP型虚拟主机) 262

13.5.2 一个IP地址对应多个CNAME(名字型虚拟主机) 263

13.6 日志记录 264

13.7 SSI设置 265

13.7.1 SSI简介 265

13.7.2 启用SSI 265

13.7.3 SSI指令 265

13.8 一个完整的httpd.conf文件 269

13.8.1 全局环境的设置 269

13.8.2 动态共享对象支持DSO的设置 271

13.8.3 主服务器设置 272

13.8.4 设置日志管理 275

13.8.5 设置虚拟目录 276

13.8.6 设置MIME类型 277

13.8.7 文档管理和语言管理 278

13.8.8 设置虚拟主机 282

13.9 本章小结 282

13.10 习题 283

第14章 FTP服务器配置 284

14.1 FTP简介 284

14.1.1 FTP协议介绍 284

14.1.2 FTP文件类型 285

14.1.3 FTP文件结构 286

14.1.4 FTP传输模式 286

14.1.5 FTP常用命令 286

14.1.6 FTP典型消息 287

14.2 使用Wu-ftpd服务器 288

14.2.1 安装Wu-ftpd服务器 288

14.2.2 启动和使用Wu-ftpd服务器 289

14.3 配置Wu-ftpd服务器 291

14.3.1 配置ftpaccess文件 291

14.3.2 配置ftphosts文件 297

14.3.3 配置/etc/ftpservers文件 297

14.3.4 配置ftpusers文件 298

14.3.5 配置ftpgroups文件 298

14.3.6 配置ftpconversions文件 298

14.4 使用vsftpd服务器 299

14.4.1 vsftpd简介 299

14.4.2 安装vsftpd 300

14.4.3 启动和关闭vsftpd 301

14.4.4 配置vsftpd.ftpusers文件 302

14.4.5 配置vsftpd.user_list文件 303

14.4.6 配置vsftpd.conf文件 304

14.5 深入使用vsftpd服务器 305

14.5.1 匿名用户使用vsftpd服务器 305

14.5.2 本地用户使用vsftpd服务器 306

14.5.3 虚拟用户使用vsftpd服务器 308

14.5.4 配置vsftpd服务器中chroot 310

14.5.5 配置vsftpd服务器在非标准端口工作 311

14.5.6 配置虚拟FTP服务器 311

14.6 本章小结 313

14.7 习题 314

第15章 Mail服务器配置 315

15.1 邮件系统简介 315

15.1.1 邮件传递代理(MTA) 315

15.1.2 邮件存储和获取代理(MSA) 315

15.1.3 邮件客户代理(MUA) 316

15.2 SMTP介绍 316

15.2.1 SMTP的模型 316

15.2.2 SMTP的基本命令 317

15.2.3 电子邮件介绍 319

15.2.4 Open Relay的原理 321

15.3 使用Sendmail Server 321

15.3.1 安装与启动Sendmail 321

15.3.2 设置sendmail.cf 323

15.3.3 使用sendmail.mc文件 326

15.3.4 创建新的邮件账号 327

15.3.5 设置账号别名 327

15.3.6 使用access数据库 328

15.3.7 配置带SMTP认证的Sendmail服务器 329

15.4 建立POP邮件服务 330

15.4.1 安装POP服务器 330

15.4.2 启动POP和IMAP服务 330

15.4.3 一个实际的发送/接收邮件的例子 331

15.5 配置SMTP/POP邮件客户端 333

15.6 防范垃圾邮件 334

15.6.1 常用技术 334

15.6.2 使用Sendmail防范垃圾邮件 335

15.7 本章小结 336

15.8 习题 336

第16章 网络信息安全 338

16.1 网络信息安全简介 338

16.1.1 网络信息安全的要素 338

16.1.2 网络中存在的威胁 339

16.1.3 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 339

16.2 常见的攻击类型 341

16.2.1 端口扫描 341

16.2.2 特洛伊木马 342

16.2.3 DoS攻击 344

16.2.4 Linux下的病毒 345

16.3 防火墙(FireWall)技术 348

16.3.1 防火墙简介 348

16.3.2 防火墙的分类 349

16.3.3 传统防火墙技术及其特点 350

16.3.4 新一代防火墙的主要技术特点 351

16.3.5 新一代分布式防火墙概述 351

16.3.6 新一代嵌入式防火墙技术 352

16.3.7 新一代智能防火墙技术 352

16.3.8 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趋势 353

16.3.9 使用Netfilter/iptables防火墙框架 354

16.4 入侵检测系统(IDS) 358

16.4.1 入侵检测系统简介 358

16.4.2 Snort介绍 359

16.4.3 安装Snort 360

16.4.4 使用Snort 360

16.4.5 配置Snort规则 364

16.4.6 编写Snort规则 366

16.4.7 Snort规则应用举例 368

16.5 使用Tripwire保护网络系统的数据安全 369

16.5.1 Tripwire简介 369

16.5.2 Tripwire工作原理 369

16.5.3 使用Tripwire 371

16.5.4 使用Tripwire的技巧 372

16.6 本章小结 373

16.7 习题 373

第17章 Linux下的编程 374

17.1 Linux下常用的开发工具 374

17.1.1 GCC 374

17.1.2 CVS 374

17.1.3 Perl 374

17.1.4 Linux上的Delphi——Kylix 375

17.2 Linux下的Vi文本编辑器 375

17.2.1 Vi编辑器介绍 376

17.2.2 启动Vi编辑器 377

17.2.3 显示Vi中的行号 377

17.2.4 光标移动操作 378

17.2.5 屏幕命令 379

17.2.6 文本插入命令 379

17.2.7 附加(append)命令 380

17.2.8 打开(open)命令 380

17.2.9 文本修改命令 381

17.2.10 退出Vi 383

17.3 Linux的C编译器——GCC 384

17.3.1 GCC的编译过程 384

17.3.2 GCC的基本用法和常用选项 385

17.3.3 使用Gdb调试C程序 387

17.3.4 编写Makefile文件 391

17.4 Linux下的PHP编程 396

17.4.1 PHP简介 397

17.4.2 配置运行环境 397

17.4.3 一个简单的PHP例子 398

17.5 本章小结 399

17.6 习题 40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