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神灵世界  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  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
神灵世界  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  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

神灵世界 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 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柏中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05068981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两汉国家的祭祀种类、仪式、地位及其管理,重点考察了两汉国家郊祀、宗庙及社稷等祭祀活动的神祗、利益特点及其在两汉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并具体考察了两汉祭祀活动赖以展开的基本礼仪、物质保障及相应的职能管理体系,有以对两汉具体的祭祀活动与相关制度的考察为基础,进而探讨了两汉国家祭祀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功能。
《神灵世界 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 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目录

第一章 两汉前国家祭祀特点概说 1

第一节 早期国家祭祀活动的一般特点 2

一、形成了以天为至上神的三大神祇系统 2

二、祭祀礼仪成为国家礼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6

三、祭祀活动在国家事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8

四、祭祀活动对现实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10

第二节 战国时期祭祀活动的新变化 11

一、列国所奉祀的神祇地域性特点突出 11

二、阴阳五行观念与神仙方术成为影响祭祀活动的重要因素 12

三、祭祀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趋于弱化 15

四、社会精英对祭祀活动进行了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理性化阐释 16

第二章 两汉祭祀活动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及分类 19

第一节 两汉祭祀活动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 19

一、国家对祭祀事务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20

二、祭祀礼仪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22

三、祭祀活动与许多重要国务活动密切相关 26

四、国家对祭祀活动有巨大的投入 29

第二节 两汉国家祭祀的种类 30

一、两汉时期国家祭祀的分类 31

二、两汉国家的主要祭祀种类 36

第三节 民间祠祭的神祇及特点 40

第三章 两汉国家郊祀的演化过程及礼仪特点 46

第一节 郊祀的演化过程 47

一、西汉前期以五帝为主神的郊祀 47

二、汉武帝时期的郊祀变革 51

三、西汉后期南北郊制的确立 59

四、东汉郊祀的进一步完善 66

第二节 坛畤与神位 75

一、汉初郊祭五帝神的畤、坛、庙 75

二、汾阴后土祠与甘泉太畤 77

三、长安南北郊坛与五郊兆 80

四、洛阳南北郊坛、五郊兆 86

第三节 郊祀举行的时间 88

一、郊天神的时间 89

二、祀地神的时间 93

第四节 郊祀活动中的皇帝亲祭 99

第五节 郊祀的祭献方式 100

一、对天神的祭献方式 101

二、对地祇的祭献方式 104

第四章 两汉国家宗庙和皇帝陵寝的设置与祭祀 105

第一节 宗庙的设置 105

第二节 对宗庙的祭祀 114

一、宗庙禘祫祭 114

二、宗庙正祭 120

三、宗庙间祀 122

四、宗庙的非常规祭祀 124

第三节 陵寝祭祀 125

一、西汉的陵寝祭祀 126

二、东汉的陵寝祭祀 127

三、陵寝祭祀对宗庙祭祀的影响 131

第五章 两汉国家社稷的设置与祭祀 134

第一节 社稷的设置 135

第二节 社稷的神祇 141

第三节 对社稷神的祭祀 144

一、常规祭祀 144

二、临时性祭祀 146

第六章 两汉国家的其他种类祭祀 148

第一节 典礼中的祭祀 148

一、封禅大典中的祭祀 148

二、明堂大典中的祭祀 151

第二节 郊庙社稷以外的常规祭祀 161

一、祭六宗 161

二、祭日月星辰 164

三、雩祭 169

四、祠山川 178

五、五祀 183

六、祀孔子 185

七、祀高禖 187

第七章 两汉国家祭祀的礼仪制度 189

第一节 神主的设置规定 189

第二节 祭祀前的礼仪活动 191

一、卜筮 192

二、斋戒 194

三、夕牲 197

第三节 祭祀乐舞 199

一、宗庙乐 200

二、郊祀乐 212

三、迎气五郊乐 220

四、其他祭祀乐 223

第四节 祭祀活动所用舆服 226

一、祭祀所用车驾仪仗 227

二、祭服 229

第八章 两汉国家祭祀的管理 233

第一节 祭祀礼仪的管理 233

一、太常在祭祀礼仪上的管理职能 233

二、其他官署的祭祀礼事职责 246

第二节 祭祀物品的管理 249

一、对祭祀设施费用的管理 250

二、地方官府祭祀经费的来源 252

三、牺牲的供给与祭前管理 254

四、粢盛的生产与贮藏 259

五、祭玉的加工与保管 262

六、祭服的管理 263

第九章 两汉国家祭祀的功能 267

第一节 政治功能 268

一、树立皇帝至上权威 268

二、维护国家行政秩序 275

第二节 社会功能 279

一、敦行伦理教化 279

二、促进社会和谐 283

三、强化农本意识 286

结语 290

参考文献 294

后记 3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