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特级教师帮你学  初中语文
特级教师帮你学  初中语文

特级教师帮你学 初中语文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裕德主编;洪良木等编写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61717377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
《特级教师帮你学 初中语文》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1

第一节 语文课的性质和任务 1

一 语文课的性质 1

二 语文课的任务 1

(一)听话能力 5

(二)说话能力 5

(三)阅读能力 5

(四)写作能力 5

第二节 思维能力的锻炼 5

一 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 6

二 在听、说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 6

三 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 6

四 在自学中训练思维能力 7

第三节 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7

二 怎样正确使用汉语拼音 9

一 汉语拼音基本知识 9

第二章 基础知识 9

第一节 汉语拼音 9

(五)标调的位置 13

练习2·1 13

(七)er、r的用法 13

(六)ü的用法 13

(八)大写 13

(四)隔音符号(’)的使用规则 13

(三)j、q、x的使用规则 13

(二)iou、uei、uen的省略规则 13

(一)Y、W的使用规则 13

第二节 汉字 17

一 汉字的形、音、义 17

(一)汉字的形体 31

(二)汉字的构造 31

(三)形声字的特点 31

(四)正确辨认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31

二 字典词典的使用方法 31

(三)笔画查检法 33

练习2·2 33

(一)音序查检法 33

(二)部首查检法 33

第三节 词汇 38

一 词的含义 38

二 怎样解词 39

(三)形容法 40

三 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40

(四)定义法 40

(二)同义法 40

(一)拆注法 40

(一)多义词 41

(二)同义词 41

(三)反义词 41

四 词的感情色彩 41

练习2·3 43

第四节 语法 47

一 为什么要学语法 47

(二)语法知识的作用 48

二 汉语语法和外语语法 48

(一)什么是语法 48

(一)词类不一样 51

(二)句子成分不一样 51

(三)句式不一样 51

三 怎样学习汉语语法 51

四 语法知识概要 52

(三)句子成分 57

(四)复句 57

练习2·4 57

(二)短语 57

(一)词类 57

第五节 修辞 59

一 各种修辞方法 59

二 修辞方法的综合使用 61

(一)连用 65

(二)兼用 65

练习2·5 65

第六节 标点 68

一 标点符号的用法 68

二 标点符号的写法 72

练习2·6 74

(二)标点符号的位置 74

(一)标点符号的形状 74

第七节 改病句 77

一 怎样发现和修改病句 77

二 各种类型的病句 80

(一)用词方面的病句 86

(二)造句方面的病句 86

(三)标点符号方面的病句 86

练习2·7 86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89

第三章 文言文知识 89

练习3·1 90

第二节 通假字 91

一 常见的通假字 91

(一)与本字读音相同的通假字 93

(二)与本字读音不同的通假字 93

二 怎样解读通假字 93

练习3·2 93

第三节 文言实词 95

一 古今词义的变化 95

二 一词多义 96

(一)本义和引申义 98

(二)如何区别本义和引申义 98

三 几种特殊的词 98

(一)偏义复词 100

(二)同义复词 100

(三)成语 100

四 词类活用 100

五 怎样掌握理解实词的词义 103

(四)意动用法 103

(三)形容词的活用 103

(二)动词的活用 103

(一)名词的活用 103

(一)积累词汇 105

(二)理解词义 105

练习3·3 105

第四节 文言虚词 108

一 文言代词 108

二 文言副词 110

(三)疑问代词 110

(二)指示代词 110

(一)人称代词 110

三 文言介词 112

(一)以 114

(二)于 114

(三)为 114

(四)与 114

(五)其他介词 114

四 文言连词 114

(四)其他连词 117

五 文言助词 117

(二)则 117

(三)然 117

(一)而 117

(一)之 118

(二)者 118

(三)所 118

六 文言语气词 118

八 怎样学习掌握文言虚词 120

七 文言叹词 120

(二)句中语气词 120

(三)句尾语气词 120

(一)句首语气词 120

练习3·4 121

第五节 文言句式 125

一 判断句 125

二 倒装句 127

三 省略句 129

(三)定语后置句 129

(二)介词短语后置句 129

(一)宾语前置句 129

(一)主语的省略 131

(二)谓语的省略 131

(三)宾语的省略 131

(四)介词的省略 131

四 被动句 131

五 固定格式 131

练习3·5 132

(四)不亦……乎? 132

(五)何……为? 132

(二)如……何、奈……何? 132

(一)得无……乎? 132

(三)有……者 132

第六节 断句和翻译 135

一 断句的方法 135

(一)语法断句 138

(二)句式断句 138

(三)意义断句 138

二 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138

(一)翻译的要求 143

(二)翻译的方法 143

练习3·6 143

第四章 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147

第一节 文学常识 147

一 中外作家 147

(二)外国作家 155

二 文学名作 155

(一)中国作家 155

三 文学流派 157

四 文学体裁 158

(四)戏剧文学 160

(五)其他体裁 160

五 文学社团 160

(三)散文 160

(二)小说 160

(一)诗歌 160

六 文学奖 162

练习4·1 163

第二节 文化常识 166

一 文字与书籍 166

二 行政区划和地名变化 167

三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168

四 科举中的“三元” 168

五 古代器物 169

(五)兵器 170

(四)容器 170

七 古迹楹联 170

六 “文房四宝”及别称 170

(二)食器 170

(一)烹饪器 170

(三)酒器 170

八 武术 172

九 二十四节气 172

十 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 173

十一 中国方言 174

十二 代表中国文化的四十部书 175

十三 我国历史上的“十圣” 175

十五 “中国”一词的来历 176

十四 我国七大风俗文化圈 176

第五章 阅读 178

第一节 阅读的基本要求 178

一 记叙文阅读要点 178

(一)叙事的记叙文 185

(二)写人的记叙文 185

(三)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185

二 说明文阅读要点 185

三 议论文阅读要点 190

(四)体会说明的语言 190

(三)辨析说明的方法 190

(二)掌握说明的顺序 190

(一)了解说明的对象 190

(一)理解文章的内容 193

(二)分析论证的结构 193

(三)辨析论证的方法 193

练习5·1 193

第二节 阅读能力的培养 196

一 概括能力 196

二 归纳能力 199

三 分析能力 201

四 比较能力 203

五 类比能力 206

六 联想能力 208

七 筛选能力 211

八 组合能力 213

练习5·2 216

第三节 中心思想的概括 223

一 文学作品中心思想的概括 224

二 非文学作品中心思想的概括 237

(四)戏剧主题的概括 237

(三)诗歌主题的概括 237

(二)散文主题的概括 237

(一)小说主题的概括 237

(一)说明文中心思想的概括 240

(二)议论文中心思想的概括 240

练习5·3 240

第四节 写作技巧的分析 245

一 结构分析 245

二 详略分析 251

(四)过渡和照应 251

(三)开头和结尾 251

(二)层次和段落 251

(一)线索 251

三 语言分析 252

(一)准确的语言 255

(二)鲜明的语言 255

(三)生动的语言 255

(四)含蓄的语言 255

四 表达方式分析 255

(五)抒情 260

(四)说明 260

练习5·4 260

(一)叙述 260

(三)议论 260

(二)描写 260

第六章 写作 263

第一节 素材 263

一 素材的来源 263

二 素材的积累 264

(一)学会观察 269

(二)学会分析 269

(三)积累的方法 269

练习6·1 269

第二节 主题 269

一 主题是什么 269

二 主题的概括和提炼 270

(一)概括提炼主题的原则 275

(二)概括提炼主题需要的能力 275

练习6·2 275

一 命题作文 277

第三节 各种作文方式 277

(一)命题作文的类型 282

(二)如何写命题作文 282

二 给材料作文 282

(一)读懂材料 287

(二)看清要求 287

练习6·3 287

第四节 各种文体的写作 288

一 记叙文 288

(三)学会写景、状物 299

练习6·4① 299

(二)学会抒情、议论 299

(一)学会记人叙事 299

二 说明文 302

(一)要抓事物的特征 308

(二)要掌握说明顺序 308

(三)要会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308

(四)说明文的语言 308

练习6·4② 308

三 应用文 311

练习6·4③ 319

(一)日记 319

(二)书信 319

四 议论文 320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325

(二)论证方法 325

(三)论证结构 325

(四)如何写议论文 325

练习6·4④ 325

第五节 文章的修改 327

一 修改文章的重要性 327

二 如何修改文章 328

(一)处理好几种关系 329

(二)进行修改 329

练习6·5 329

答案 332

综合测试(一) 344

综合测试(二) 358

综合测试(三) 372

综合测试(四) 385

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3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