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农业全书  安徽卷
中国农业全书  安徽卷

中国农业全书 安徽卷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安徽卷》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09066339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全书 安徽卷》目录

(四)平原与盆地 1

1.冲积平原 1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1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

一、土地类型 1

(一)山地 1

1.中山 1

2.低山 1

(二)丘陵 1

1.高丘 1

2.低丘 1

(三)岗地(台地) 1

1.剥蚀堆积岗地 1

2.沉积岗地 1

(六)石灰(岩)土 2

(五)棕壤 2

2.冲积洪积平原 2

3.冲积湖积平原 2

4.剥蚀平原 2

二、土壤类型 2

(一)红壤 2

(二)黄壤 2

(三)黄棕壤 2

(四)黄褐土 2

(十三)水稻土 3

(十二)潮土 3

(七)紫色土 3

(八)石质土 3

(九)粗骨土 3

(十)山地草甸土 3

(十一)砂姜黑土 3

(一)人均占有量较低 4

四、土地资源分析与评价 4

三、土地利用结构 4

(一)耕地 4

(二)园地 4

1.茶园 4

2.果园 4

3.桑园 4

4.其他园地 4

(三)牧草地 4

(四)林地 4

(五)内陆水域 4

(四)土地的生产潜力大 5

(三)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5

(二)集约经营程度不高 5

一、气候特征 6

第二节 气候资源 6

五、土地资源利用 6

(一)合理利用各类土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6

(二)有效开发和复垦荒山、荒地,扩大了用地范围 6

(三)综合整治土地资源,推进了土地永续利用 6

(四)建立各类用地保护区,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 6

(一)年平均气温 7

二、热量资源 7

(一)季风气候 7

(二)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7

(三)山地气候 7

(四)农业界限温度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 8

4.极端最高气温 8

(二)气温年变化 8

(三)极端气温 8

1.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 8

2.极端最低气温 8

3.平均年极端最高气温 8

(四)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 9

(三)太阳总辐射 9

(五)积温 9

(六)无霜期 9

三、光能资源 9

(一)太阳直接辐射 9

(二)太阳散射辐射 9

4.各季降水变率 10

3.年降水变率 10

四、降水资源 10

(一)降水的时空分布 10

1.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分布 10

2.降水日数 10

(二)风速的时空分布 11

(一)风向的季节变化 11

5.80%保证率的年降水量 11

(二)降雪 11

(三)蒸发量和干湿状况 11

1.蒸发量 11

2.干湿状况 11

五、风能资源 11

(二)气象灾害频繁 12

(一)地区间差异显著 12

(三)有效风能密度 12

(四)有效风速时数 12

六、气候条件分析与评价 12

(三)资源的相对不稳定性 13

1.长江干流 14

(一)主要江、河、湖泊1994年的水质 14

第三节 水资源 14

一、水资源量 14

(一)地表水 14

(二)地下水 14

1.淮河流域 14

2.长江流域 14

(三)水资源总量 14

(四)长江、淮河多年平均过境水资源量 14

二、水资源质量 14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15

(二)水力资源可开发量 15

2.淮河 15

3.新安江 15

4.巢湖 15

5.主要水库 15

(二)地下水水质 15

三、水力资源 15

(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15

4.大豆 16

3.甘薯 16

(一)水资源供需现状 16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展望 16

第四节 生物资源 16

一、农作物资源 16

(一)粮食作物资源 16

1.水稻 16

2.小麦 16

2.茶叶 17

1.桑树 17

5.玉米 17

6.杂豆 17

7.高粱 17

(二)油料作物资源 17

1.油菜 17

2.芝麻 17

3.花生 17

(三)棉、麻、烟资源 17

1.棉花 17

2.麻类 17

3.烟草 17

(四)桑茶资源 17

1.夹沟香稻 18

(八)名特优产品资源 18

(五)果、蔬、花卉资源 18

1.蔬菜 18

2.果树 18

3.花卉 18

(六)药用植物资源 18

(七)绿肥资源 18

13.合肥西瓜 19

12.水东蜜枣 19

2.皖油410号 19

3.明绿 19

4.青阳白麻 19

5.六安大麻 19

6.涡阳苔干 19

7.问政贡笋 19

8.太和香椿 19

9.砀山酥梨 19

10.萧县葡萄 19

11.怀远石榴 19

25.大别山茯苓 20

24.桔梗 20

14.三潭枇杷 20

15.太和樱桃 20

16.黟县香榧 20

17.祁门红茶 20

18.屯绿 20

19.太平猴魁 20

20.黄山毛峰 20

21.霍山黄芽 20

22.铜陵凤丹 20

23.亳白芍 20

4.皖南山区 21

3.大别山区 21

26.黄山蕨菜 21

27.黄山石耳 21

二、森林资源 21

(一)分布状况 21

1.淮北平原区 21

2.江淮丘陵区 21

2.阔叶林 22

1.针叶林 22

(二)树种结构 22

3.阔叶树 23

2.松类 23

(三)主要造林树种 23

1.杉木 23

8.蚕茧 24

7.貂 24

4.竹类 24

三、畜禽资源 24

(一)品种与分布 24

1.大牲畜 24

2.猪 24

3.羊 24

4.家禽 24

5.兔 24

6.蜂 24

11.符离鸡(省定名为淮北麻鸡) 25

10.南陵鸡(省定名皖南三黄鸡) 25

(二)优良畜禽品种 25

1.东流水牛 25

2.皖南黄牛 25

3.大别山黄牛 25

4.淮北灰驴 25

5.安徽白山羊 25

6.小尾寒羊 25

7.皖南花猪 25

8.圩猪 25

9.皖北猪 25

1.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26

(一)野生植物资源及分布 26

12.巢湖麻鸭 26

13.寿、霍白鹅(省定名为皖西白鹅) 26

14.皖南中蜂 26

四、水产资源 26

(一)水域类型和分布 26

1.池塘 26

2.湖泊 26

3.水库 26

4.江河和沟渠 26

(二)水产种质资源及分布 26

1.饵料生物资源 26

2.鱼类及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 26

3.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 26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 26

2.野生植物资源分类 27

1.区系组成与地理分布 28

(二)野生动物资源及分布 28

3植物分布 28

3.组成及利用 29

2.地理区划 29

5.蝙蝠类 30

4.刺猬 30

4.科学研究与驯养繁殖 30

六、病虫害天敌资源 30

(一)益兽 30

1.黄鼬 30

2.狗獾 30

3.狐 30

4.昆虫病原真菌 31

3.昆虫病原线体 31

6.豹猫 31

7.花面狸 31

(二)益鸟 31

1.家燕 31

2.黄鹂 31

3.啄木鸟 31

4.伯劳 31

5.灰喜鹊 31

6.喜鹊 31

7.杜鹃 31

8.山雀 31

9.画眉 31

10.麻雀及山麻雀 31

11.八哥 31

12.云雀 31

(三)益虫 31

1.寄生性昆虫 31

2.捕食性昆虫 31

(四)害虫病毒细菌和真菌 31

1.昆虫病毒 31

2.昆虫病原细菌 31

三、农业环境治理 32

二、农业环境污染及危害 32

第五节 农业环境保护 32

一、农业环境的演变 32

一、水旱灾害 33

第六节 农业自然灾害 33

(二)冰雹灾害 36

2.季节分布 36

二、农业灾害 36

(一)旱涝灾害 36

1.地区分布 36

3.油菜 37

2.棉花 37

(三)大风灾害 37

(四)干热风灾害 37

(五)低温与霜冻灾害 37

1.低温 37

2.霜冻 37

(六)病虫灾害 37

1.粮食作物 37

7.果树 38

6.桑树 38

4.蔬菜 38

5.茶树 38

(二)森林害虫 39

4.淮北平原 39

8.杂食性害虫 39

9.草害 39

10.鼠害 39

三、林业灾害 39

(一)森林病害 39

1.皖南山区 39

2.沿江平原和江淮丘陵 39

3.皖西大别山区 39

四、历年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 40

1.由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移 42

(四)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与转移 42

第二章 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42

第一节 农业人口与农村劳动力 42

一、农业人口 42

(一)现状 42

(二)变化情况 42

二、农村劳动力 42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变化情况 42

(二)农村劳动力构成 42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 42

(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43

一、政府对农业的投资 43

2.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43

3.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43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 43

4.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 44

3.农业发展专项基金 44

(二)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 44

(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44

1.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 44

2.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 44

2.农田水利贷款 45

1.集体和个体农业贷款 45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45

二、农用信贷资金 45

(一)农业信贷资金 45

4.开发性农业贷款 46

3.国营农业企业贷款 46

1.供销合作社商业贷款 47

(三)农村商业贷款 47

5.扶贫贴息贷款 47

(二)乡镇企业贷款 47

4.农村集体、个体工商业贷款 48

3.农副产品预购定金贷款 48

2.收购农副产品贷款 48

(二)农户生产性投资与其他支出的关系 49

(一)农户投资机制形成及投资额 49

三、农村集体资金投入 49

四、农户资金投入 49

(六)农户投资存在的问题 50

(五)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户实际投入的影响 50

(三)农户生产资金的投向 50

(四)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投资能力 50

1.大牲畜保险 51

(一)养殖业保险 51

五、农业保险 51

2.漫堤行洪农作物保险 52

1.麦场火灾保险 52

2.养猪保险 52

3.家禽保险 52

4.养鱼保险 52

5.其他养殖业保险 52

(二)种植业保险 52

第三节 水利建设 53

4.林木保险 53

3.水果保险 53

(二)50年代治淮全面展开(1950—1957年) 54

(一)根治淮河的战略决策 54

一、淮河治理 54

2.淠史杭灌区 55

1.淮北河网化工程 55

1.主要工程 55

2.主要成效 55

(三)“大跃进”与“二五”期间的反复与曲折 55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治淮以泄为主(1966—1976年) 56

3.淮河中游兴建三大工程 56

(五)新时期治淮(1977—1994年) 57

1.淮北平原涝渍灾害成因 58

(一)淮北平原除涝 58

二、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防洪 58

(一)长江干流防洪 58

(二)长江主要支流防洪 58

1.巢湖—裕溪河 58

2.皖河 58

3.滁河 58

4.青戈江、水阳江、漳河 58

三、除涝 58

1.沿淮行蓄洪区 59

(二)沿淮洼地除涝 59

2.各时期治涝工程 59

3.存在问题 59

1.大型水库灌区 60

(一)水库和塘坝灌溉 60

2.其他湖洼地 60

(三)沿江圩区除涝 60

1.50年代 60

2.60年代 60

3.70年代 60

4.80年代 60

5.建设旱涝保收示范片 60

四、农田灌溉工程 60

3.塘坝灌溉 62

2.中小型水库灌区 62

3.泵站技术改造 63

2.大中小泵站结合 63

(二)泵站提水灌溉 63

1.机电结合 63

4.提水灌区 64

1.发展过程 65

(四)淮北地区井灌 65

(三)引水灌溉 65

(一)水土流失状况 66

五、水土保持 66

2.小口井建设 66

3.机井灌溉 66

4.井灌管理 66

(五)节水灌溉 66

1.喷灌 66

2.低压输水管道灌溉 66

3.防渗渠道 66

4.节水灌溉制度 66

2.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监督执法试点 67

1.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67

(二)水土保持工作 67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 68

七、水利建设效益 68

3.开展水土保持科研试验工程 68

六、农村人畜饮水 68

(三)多种形式经营农机并存时期(1980—1994年) 69

(二)集体经营农机时期(1958—1979年) 69

一、发展历程 69

(一)国营时期(1950—1957年) 69

(二)机播面积 70

(一)机耕面积 70

二、农机动力结构及装备水平 70

(一)农业动力结构变化 70

(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 70

(三)农机装备水平 70

三、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70

(六)其他机械作业水平 71

(五)机械植保、铺膜面积 71

(三)机收面积 71

(四)机电灌溉面积 71

(一)主要成效 72

五、主要成效和对农业的贡献 72

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 72

(一)初级发展阶段(1951—1973年) 73

一、发展历程 73

(二)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73

第五节 农村电气化 73

(三)标准化与加速发展阶段(1985—1994年) 74

(二)整改与稳步发展阶段(1973—1985年) 74

2.用电设备的发展变化 75

1.用电量的发展变化 75

二、用电结构与用电水平 75

(一)用电结构 75

1.县及县以下用电量及占全省总用电量的比重 76

(二)用电水平 76

3.农村用电结构 76

4.农村用电设备结构 76

3.通电率情况 77

2.县及县以下人均年用电量情况 77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78

一、农村邮电通信 78

4.各地市普及用电情况 78

第六节 农村邮电通信和交通建设 78

(四)“三五”、“四五”时期(1966—1975年) 79

(三)调整时期(1961—1965年) 79

(二)“一五”时期和“大跃进”时期(1953—1960年) 79

(六)“七五”、“八五”时期(1986—1995年) 80

(五)“五五”、“六五”时期(1976—1985年) 80

(一)公路建设 81

二、公路建设 81

1.农作物秸秆 82

(一)生物质能 82

(二)公路养护与管理 82

第七节 农村能源建设 82

一、农村能源资源 82

1.民用灶改造 83

(一)推广省柴节煤炉灶 83

2.薪柴 83

3.人畜粪便 83

(二)小水电 83

(三)小矿煤 83

(四)太阳能 83

(五)风能 83

(六)地热能 83

二、农村能源消费 83

(一)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83

1.农村生活用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83

2.农村生产用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83

(二)农村能源消费水平 83

(三)农村能源消费特点 83

三、农村能源建设 83

4.太阳房 84

3.太阳热光电池 84

2.制茶灶改造 84

3.灶用节能水箱 84

(二)沼气建设 84

1.户用沼气 84

2.大中型沼气工程 84

(三)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84

1.太阳灶 84

2.太阳热水器 84

2.发展和调整阶段(1958—1979年) 85

1.起步阶段(1949—1957年) 85

(四)风能的开发利用 85

(五)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85

(六)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试点 85

第八节 农用工业发展 85

一、农用机械工业 85

(一)发展历程 85

4.壮大阶段(1986—1994年) 86

3.调整提高阶段(1980—1985年) 86

7.安徽双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87

6.全椒柴油机总厂 87

(二)生产能力 87

(三)主要企业 87

1.安徽拖拉机厂 87

2.六安手扶拖拉机厂 87

3.皖南机动车辆厂 87

4.宁国机械工业总公司 87

5.合肥农用车厂 87

1.氮肥 88

(一)化肥工业 88

二、农用化学工业 88

3.复合肥与复混肥 89

2.磷肥 89

4.农药加工 90

3.品种结构 90

(二)农药工业 90

1.发展历程 90

2.工业分布 90

1.化肥推广使用 91

(一)化肥 91

三、农膜工业 91

第九节 化肥、农药、农膜 91

一、化肥、农药、农膜使用 91

2.化肥使用水平 93

2.使用水平 94

1.推广使用 94

3.评价 94

(二)农药 94

3.使用效果 95

2.使用水平 95

3.使用效果 95

(三)农用塑料薄膜 95

1.推广使用 95

3.供应政策 96

2.货源组织 96

二、化肥、农药、农膜经营 96

(一)化肥经营 96

1.经营体制 96

2.经营品种 97

1.经营体制 97

4.购销情况 97

(二)农药经营 97

(三)农膜经营 98

3.农药储备 98

一、种植业结构 99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 99

第三章 农业生产水平 99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 101

二、农林牧副渔业结构 101

(一)恢复和稳步上升阶段(1949—1957年) 102

一、发展历程 102

第二节 种植业 102

(五)全面持续发展阶段(1985—1994年) 103

(四)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阶段(1977—1984年) 103

(二)全面下降和恢复发展阶段(1958—1965年) 103

(三)滑坡和缓慢发展阶段(1966—1976年) 103

2.小麦 104

1.水稻 104

二、生产水平 104

(一)粮食作物 104

3.甘薯 105

5.玉米 106

4.大豆 106

8.杂豆 107

7.大麦 107

6.高粱 107

4.花生 108

3.芝麻 108

(二)经济作物 108

1.棉花 108

2.油菜 108

2.西瓜 109

1.蔬菜 109

5.麻类 109

(三)其他作物 109

1.茶叶 110

(五)茶叶和蚕桑 110

(四)水果 110

1.苹果 110

2.梨 110

3.葡萄 110

4.桃 110

5.柑橘 110

(四)增加物质投入,提高产出水平 111

(三)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基础条件 111

2.蚕桑 111

三、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111

(一)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 111

(二)狠抓重点作物,主攻单产 111

(六)努力建设农业商品基地 112

(五)发展科技事业,推广科学技术 112

(一)恢复阶段(1949—1951年) 113

一、发展历程 113

第三节 林业生产 113

(一)用材林 114

二、生产水平 114

(二)发展阶段(1952—1957年) 114

(三)挫折阶段(1958—1960年) 114

(四)调整阶段(1961—1965年) 114

(五)停滞阶段(1966—1976年) 114

(六)振兴阶段(1977—1994年) 114

(三)防护林 115

(二)经济林 115

1.试点示范 116

(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 116

三、林业区划 116

(一)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116

(二)江淮丘陵用材、薪炭林区 116

(三)大别山地水源、用材林区 116

(四)沿江平原丘陵防护、薪炭林区 116

(五)皖南山地用材、经济、水源林区 116

四、林业基地建设 116

6.苹果和梨 117

5.笋用林 117

2.全面推广 117

3.稳步发展 117

(二)经济林基地建设 117

1.板栗 117

2.油茶 117

3.枣 117

4.山核桃 117

(二)人造板 118

(一)木竹产品 118

五、林产品 118

3.工业原料类 119

2.油料类 119

(三)林化产品 119

1.松香、松节油 119

2.栲胶 119

(四)林副产品 119

1.果品类 119

六、实施“五八”造林绿化规划 120

5.食用佐料 120

4.中药材类 120

(一)以保护和增殖耕畜为主的阶段(1949—1957年) 121

一、发展历程 121

第四节 畜牧业 121

(三)畜牧业逐步转向商品化阶段(1978—1987年) 122

(二)以发展养猪为中心的畜牧生产阶段(1958—1977年) 122

(一)商品猪基地建设 123

三、基地建设 123

(四)畜牧业全面发展阶段(1988—1994年) 123

二、生产水平 123

(一)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 123

(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23

(三)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123

(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明显增强 123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 124

一、发展历程 124

(二)商品牛基地建设 124

(三)水禽基地建设 124

(四)山羊板皮基地建设 124

(五)兔毛生产基地建设 124

第五节 渔业生产 124

(一)捕捞业 125

二、生产水平 125

(二)停滞倒退阶段(1958—1965年) 125

(三)波动徘徊阶段(1966—1978年) 125

(四)持续增长阶段(1979—1994年) 125

1.鱼苗鱼种 126

(二)养殖业 126

3.湖、库、河沟水面的养殖 127

2.池塘养鱼 127

5.特种水产品养殖 128

4.稻田养殖 128

(二)水产食品的加工 129

(一)水产品的冷冻冷藏 129

三、水产品保鲜加工 129

(四)渔业综合基地建设 130

(三)联营渔场基地建设 130

(三)水产工艺装饰品的加工 130

四、水产基地建设 130

(一)城郊养鱼基地建设 130

(二)国家商品鱼基地的建设 130

(四)渔监和船检工作 131

4.渔业环境保护 131

五、渔政管理 131

(一)渔政机构设置 131

(二)渔政基础建设 131

1.配套完善渔业法律体系 131

2.渔政队伍与建设 131

(三)渔业资源保护 131

1.实行渔业许可证 131

2.强化渔政管理 131

3.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131

一、国有农场 132

第六节 国有农林牧渔场 132

六、发展渔业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132

二、国有农场良种场 134

五、国有蚕种场 135

四、国有园艺场 135

三、国有畜牧场 135

七、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 136

六、国有茶场 136

八、国有渔场 137

1.恢复发展阶段(1979—1983年) 138

(二)蓬勃发展时期(1979—1994年) 138

第七节 乡镇企业 138

一、发展历程 138

(一)缓慢发展时期(1949—1978年) 138

1.乡镇企业的萌芽 138

2.社队企业的兴办 138

3.“五小工业”发展 138

3.稳步发展阶段(1989—1991年) 139

2.全面启动、加快发展阶段(1984—1988年) 139

4.高速发展阶段(1992—1994年) 140

1.企业经济成分 141

(二)乡镇企业结构 141

二、发展水平 141

(一)乡镇企业经济总量 141

4.产品结构 142

3.行业结构 142

2.产业结构 142

1.沿江乡镇企业区 143

(三)企业区域分布 143

(四)出口创汇 144

5.皖北乡镇企业区 144

2.江淮乡镇企业区 144

3.皖南乡镇企业区 144

4.大别山乡镇企业区 144

三、基本经验 145

一、农业区域划分 147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47

第四章 农业区划与农业综合开发 147

(二)江淮丘岗农业区 148

7.沿淮湾岗麦豆稻麻渔区 148

二、综合农业区域划分 148

(一)淮北平原农业区 148

1.萧砀黄泛平原麦棉果区 148

2.萧宿灵平原丘陵麦豆棉林区 148

3.亳太黄泛平原麦豆棉烟桑区 148

4.泗五灵固低平原麦杂花生烟桑区 148

5.中部河间平原麦杂花生区 148

6.颍洪河间平原麦棉油区 148

3.大别山南坡低山丘陵林茶粮区 149

2.大别山中部中山林茶牧区 149

1.滁来全天丘圩稻麦油桑区 149

2.定凤嘉丘陵粮油烟林区 149

3.霍寿长平原岗地粮棉麻渔区 149

4.霍六肥丘岗稻麦油桑区 149

(三)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 149

1.大别山北坡低山丘陵林茶桑渔区 149

2.东贵青丘陵粮桑林区 150

1.宣郎广丘陵稻茶竹区 150

(四)沿江平原农业区 150

1.巢湖平原丘陵稻油麻渔区 150

2.和含无平原丘陵稻油棉区 150

3.芜湖圩区稻油棉渔区 150

4.桐潜太丘陵平原稻油林区 150

5.安庆洲圩稻棉油渔区 150

(五)皖南丘陵山地林茶粮区 150

(一)发展情况 151

一、开发性农业 151

3.宁旌绩低山丘陵林茶粮桑区 151

4.黄山九华山中低山林茶区 151

5.休屯盆地粮油区 151

6.歙南中低山林茶果区 151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 151

(二)发展成效 152

(二)开发情况 153

(一)立项背景 153

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 153

三、农村庭院经济 154

5.强化管理,使农业综合开发逐步科学和规范 154

(三)基本经验 154

1.集中连片,实施区域化开发 154

2.效益第一,治理与开发并举 154

3.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154

4.民办公助,引导农民增加投入 154

(一)名特优农产品开发 155

四、名特优产品开发 155

(二)名特优畜产品开发 156

2.坚持资金政策倾斜,启动贫困地区活力 157

1.坚持开发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157

五、扶贫开发 157

(一)发展历程 157

(二)基本措施 157

(三)主要成绩 158

6.坚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158

3.坚持科教扶贫,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158

4.坚持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158

5.坚持依靠社会力量,加大合力扶贫 158

一、发展历程 160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160

第五章 农业科技与教育 160

1.水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研究 161

(二)应用基础研究 161

二、基础性研究 161

(一)基本积累研究 161

1.水稻 161

2.果树 161

3.蔬菜 161

4.茶树 161

5.蚕桑 161

6.食用菌 161

7.杂草 161

1.水稻 162

(一)农作物良种选育 162

2.生物技术工程研究 162

3.杂交水稻两系法研究 162

4.桑树地方品种同工酶研究 162

5.生态农业研究 162

6.肥料效应及土壤肥力演变定位研究 162

7.编撰《农学学概论》 162

8.安徽省综合农业区划调查研究 162

三、应用研究 162

2.小麦 163

7.油菜 164

6.棉花 164

3.甘薯 164

4.玉米 164

5.大豆 164

3.安科2号 165

2.“合成×754” 165

8.茶树 165

(二)畜禽、水产良种选育 165

1.长毛兔良种选育 165

2.猪杂交改良研究 165

3.水产良种选育 165

4.河蟹人工育苗 165

(三)蚕桑良种选育 165

1.“华合×东肥” 165

(四)种植技术研究 166

5.青阳麻桑等 166

4.“家蚕四元种华苏×肥苏” 166

(八)肥料施用研究 167

(七)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研究 167

(五)养殖技术研究 167

(六)植物保护技术研究 167

(一)种植业 168

四、开发(试验发展)研究 168

(九)离子束利用研究 168

(十)家蚕激光育种机理研究 168

(十一)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168

1.主要粮食作物良种选育 169

(一)农业(种植业) 169

(二)中低产田土壤改良研究 169

(三)养殖业 169

五、农业科学研究成果 169

3.耕作栽培与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170

2.主要经济作物育种 170

4.森林资源调查设计 171

3.自然保护和现有林经营管理 171

4.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研究 171

(二)林业 171

1.林木选育 171

2.造林技术设计研究 171

2.兽医研究 172

1.畜牧科技成果 172

5.林产工业 172

6.开发与推广 172

(三)畜牧业 172

4.凤台等5县(市)稻麦连作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收技术 173

3.安徽沿江地区实行农业机械化方案的研究 173

(四)水产业 173

1.水产资源调查 173

2.引进白鲫鱼试验研究 173

3.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工业化育苗工艺技术 173

4.中低产地区池塘养鱼高产技术扩大试验 173

5.响洪甸水库渔业利用研究 173

6.河蟹人工养殖技术开发 173

7.女山湖渔业生态工程研究 173

(五)农机和农机化 173

1.TC-2型拖拉机功率油耗同步测量仪 173

2.长江中下游地区实行农业机械化的方案 173

3.《灌区配套建筑物设计手册》 174

2.水稻节水增产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74

5.南陵、庐江两县优质稻谷高产高效机械化技术 174

(六)气象 174

1.“六五”期间 174

2.“七五”期间 174

3.“八五”期间 174

(七)水利 174

1.《水工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手册》 174

5.1977—1994年 175

4.1966—1976年 175

4.安徽省淮北地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试验研究示范推广 175

5.机电排灌泵站节能改造技术 175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175

一、农业技术推广 175

(一)发展历程 175

1.1949—1957年 175

2.1958—1960年 175

3.1961—1965年 175

3.植保 176

2.栽培 176

(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176

(三)农技推广主要内容 176

1.种子 176

1.加强农技中心建设 177

(五)农技推广工作改革 177

4.土肥 177

5.耕作 177

(四)农技推广成效 177

1.兽医防治机构建立(1950—1957年) 178

(一)发展历程 178

2.开展农业技术承包 178

3.兴办农技经营实体 178

4.制定农技推广法规 178

二、林业技术推广 178

(一)发展历程 178

(二)技术推广内容与形式 178

三、畜牧业技术推广 178

5.提高畜禽饲养水平 179

4.建立现代化畜牧业 179

2.畜牧兽医机构的整顿、恢复和撤并(1958—1977年) 179

3.畜牧兽医推广机构的建立、充实和加强(1978—1994年) 179

(二)技术推广主要内容 179

(三)技术推广成效 179

1.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179

2.形成区域化生产、规模化饲养 179

3.发展节粮高效型畜禽生产,调整畜牧业结构 179

5.推广湖泊河蟹人工放流技术 180

4.引进推广良种 180

四、水产技术推广 180

(一)推广机构 180

(二)推广内容及成果 180

1.推广“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 180

2.推广池塘养鱼高产技术 180

3.推广河蟹人工育苗技术 180

1.机构沿革 181

(一)发展历程 181

6.推广“三网”养鱼技术 181

(三)推广的项目及获奖情况 181

第三节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81

一、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81

2.体系发展 182

3.拓宽良种经营范围 183

2.繁育新品种 183

(二)发展水平 183

1.体系规模 183

2.生产能力 183

(三)建设效果 183

1.推广优良品种 183

(四)种子园 184

(三)母树林 184

二、林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84

(一)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184

(二)林木良种调查 184

(二)发展现状 185

(一)建设历程 185

(五)采穗圃 185

(六)实验林 185

1.测定林 185

2.优树收集区 185

3.种源实验林 185

三、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85

1.罗非鱼 186

(二)水产良(原)种繁育 186

(三)建设成果 186

1.广泛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186

2.摸清了畜禽品种资源 186

3.引进大量的畜禽良种 186

4.基本实现畜禽种的良种化、杂交化 186

四、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86

(一)体系现状 186

(一)组织实施 187

一、科技兴农示范工程 187

2.鲤鱼 187

3.鲫鱼 187

4.革胡子鲶 187

5.淡水白鲳 187

6.加州鲈鱼 187

(三)特种水产品苗种繁育 187

1.河蟹苗繁育 187

2.甲鱼苗种繁育 187

3.河蚌人工繁殖 187

4.鳜鱼人工繁殖 187

5.牛蛙 187

第四节 科技兴农重大计划与工程 187

(三)加强项目管理 188

(二)确定项目计划 188

(二)加强农业科技攻关 188

(三)培育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示范样板 188

二、丰收计划 188

(一)建立领导机构 188

(二)培养造就星火带头人和企业家队伍 189

(一)星火计划的重点 189

(四)设立“丰收奖” 189

三、星火计划 189

四、科技扶贫 190

(三)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190

(一)基本做法 191

2.新中国成立后 192

1.新中国成立前 192

(二)工作成效 192

第五节 农业教育 192

一、高等农业教育 192

(一)发展历程 192

2.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193

1.安徽农业大学 193

(二)高等农业院校简介 193

2.新中国成立后 194

1.新中国成立前 194

二、中等农业教育 194

(一)发展历程 194

2.发展措施 196

1.发展历程 196

(二)教育成果与作用 196

1.教育成果 196

2.教育作用 196

三、农业成人教育 196

(一)成人高等教育 196

2.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197

1.发展历程 197

3.安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学院 197

(二)农村成人中等教育 197

(一)农业干部培训 198

四、农业技术培训 198

3.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198

4.安徽省乡镇企业成人中专学校 198

5.安徽省农垦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

(二)农民业余技术教育 199

一、农业科技档案的初建和发展 200

第六节 农业科技档案 200

(三)绿色证书 200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200

2.加强证书管理 200

3.加强宣传工作 200

4.多渠道解决经费 200

5.加强检查督促 200

三、按照档案法依法管理农业科技档案 201

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恢复整顿和健康发展 201

二、“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20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 203

第六章 农产品流通 203

第一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 203

六、改革开放以来(1978—1994年) 204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1977年) 204

三、“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204

四、调整时期(1961—1967年) 204

1.购销政策 205

(二)统购统销时期(1953—1984年) 205

(一)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 205

(二)恢复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性质 205

(三)发展农村集贸市场 205

第二节 农产品购销 205

一、粮食购销 205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 205

1.粮食收购 206

(三)多渠道经营时期(1985—1994年) 206

2.粮食收购量 206

3.粮食销售与外调 206

4.预购政策 207

3.自留棉换购政策 207

2.粮食销售 207

二、棉花购销 207

(一)收购政策 207

1.统购政策 207

2.合同定购政策 207

1.油脂统购政策 208

(一)统购统销时期(1952—1984年) 208

5.收购奖售政策 208

6.加价政策 208

7.棉农口粮政策 208

(二)销售(内销) 208

三、油料购销 208

2.派购 209

1.自由收购 209

2.油脂购销与调出 209

(二)合同定购时期(1985—1994年) 209

四、生猪购销 209

(一)收购 209

(二)销售 210

(一)收购 210

3.议购议销 210

(二)销售 210

(三)外调出口 210

五、牛羊购销 210

七、水产品购销 211

2.销售 211

(三)外调出口 211

六、禽蛋购销 211

(一)家禽 211

(二)鲜蛋 211

1.收购 211

(一)收购 212

八、烟草购销 212

2.收购标准 213

1.收购政策 213

(二)销售 213

九、茶叶购销 213

(一)收购 213

4.收购量 214

3.收购方式 214

3.外贸销售 215

2.内贸销售 215

(二)销售 215

1.茶叶调拨 215

3.柑橘购销 216

2.苹果购销 216

十、水果购销 216

(一)经营状况 216

(二)主要水果购销 216

1.梨购销 216

3.商业部门扶持 217

2.控制征用菜田 217

4.葡萄购销 217

十一、蔬菜购销 217

(一)购销情况 217

(二)扶持政策 217

1.口粮政策 217

一、以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为主的机制初步形成 218

第三节 农产品价格 218

三、逐步建立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 219

二、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219

(三)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220

(二)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220

第四节 集贸市场 220

一、发展历程 220

二、集贸市场的作用 220

(一)促进流通体制的改革 220

(二)无为县刘渡木材专业市场 221

(一)合肥市坝上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21

(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221

(五)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21

三、城乡集贸市场管理 221

(一)监督管理原则 221

1.“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221

2.依法管理 221

3.宏观控制搞活 221

4.综合管理 221

(二)管理范围和任务 221

1.管理范围 221

2.监督管理任务 221

四、部分农贸市场简介 221

二、农村供销社 222

(二)工业品分销处 222

(三)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222

第五节 农村商业网点 222

一、国营商业 222

(一)基层食品站 222

四、农村个体商业 223

三、农村集体商业 223

(二)供销社储运设施 224

(一)粮油储运设施 224

五、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 224

第六节 农产品流通设施 224

一、农产品加工设施 224

(一)粮油加工 224

(二)饲料加工 224

(三)棉花加工 224

二、储运设施 224

一、华北平原农业(水利)项目 225

第七章 农业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第一节 引进外资 225

二、淠史杭—巢湖开发项目 226

五、国家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 227

四、国家造林项目 227

三、加强灌溉农业项目 227

(一)农业 228

三、良种引进与交换 228

第二节 引进技术与经济合作 228

一、技术引进 228

(一)农业 228

(二)畜牧业 228

二、设备引进 228

(一)农业 228

(二)畜牧业 228

(三)农机 228

(二)林业 229

(一)农业 229

(二)林业 229

(三)畜牧业 229

1.牛 229

2.猪 229

3.羊 229

4.家禽 229

四、人才和智力引进 229

(三)水利 230

(四)农机 232

(三)水利 232

五、经济技术合作 232

(一)林业 232

(二)畜牧业 232

1.试办自营出口 233

(二)由收购调拨向自营出口转变 233

第三节 进出口贸易 233

一、农业进口贸易 233

(一)农业进口贸易额及比重 233

(二)农用主要商品进口 233

1.化肥 233

2.农药 233

3.羊毛 233

4.动植物油 233

二、农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 233

(一)收购调拨货源供省外口岸出口 233

1.收购调拨货源 233

2.直接办理对友好国家的出口发运结汇业务 233

(一)出口商品结构 234

四、农业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品种 234

2.部分自营出口 234

3.全面自营出口 234

三、农业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 234

(一)传统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234

(二)农业商品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 234

(三)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市场 234

1.港澳市场 234

2.日本市场 234

3.欧共体市场 234

4.海湾市场 234

5.美加市场 234

五、农业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235

(二)出口商品主要品种 235

(二)林业 236

(一)农业 236

第四节 农业国际交往 236

一、出国考察 236

(二)林业 237

(一)农业 237

(三)畜牧业 237

(四)水产业 237

二、国外来访 237

三、科技合作 238

(五)水利 238

(三)畜牧业 238

(四)水产业 238

五、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39

四、对外援助 239

1.总收入 240

(三)人民公社收入分配 240

第八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240

第一节 人民公社以来农村集体经营收入与分配 240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收益分配 240

(一)人民公社三级经济收入 240

(二)人民公社三级固定资产 240

(四)人民公社时期粮食分配 241

4.社员人均分配收入 241

2.总费用 241

3.纯收入 241

1.总收入 242

(二)农村经济收入与分配 242

二、农村改革以来的集体经济收益与分配 242

(一)集体统一经营收入的演变 242

(三)单位耕地面积净收入和纯收入 243

(二)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 243

2.总费用 243

3.纯收入 243

4.农民人均纯收入 243

(三)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 243

第二节 农业经济效益 243

一、土地产出率 243

(一)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243

(二)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收入额 244

(一)百元费用提供的收入额 244

二、劳动生产率 244

(一)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产量 244

(二)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 244

(三)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创造的纯收入 244

三、资金收益率 244

(二)农民收入来源及其增长变化的特点 245

3.持续发展阶段(1979—1994年) 245

第三节 农户经济收入与农民生活水平 245

一、农户经济收入 245

(一)发展历程 245

1.恢复和稳定上升阶段(1949—1957年) 245

2.起伏波动阶段(1958—1978年) 245

(一)发展历程 246

二、农民生活水平 246

(三)安徽农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 246

1.食品消费质量提高,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247

(二)农民消费结构 247

1.农户积累及其构成 248

(二)农户积累 248

2.衣着消费向成衣化、中高档转化 248

3.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48

4.购买耐用消费品日益增长 248

5.文化生活服务支出不断增加 248

6.农民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248

三、农村储蓄与农户积累 248

(一)农村储蓄 248

(二)各种费用负担 249

3.收入对农户纳税的影响 249

2.收入对农户积累的影响 249

四、农民负担 249

(一)缴纳税款 249

1.农业税 249

2.农业特产税 249

(三)各方援助灾区 250

(二)减免农业税 250

五、农村小康建设 250

第四节 农村社会福利 250

一、自然灾害救济 250

(一)发放救灾粮款 250

(五)“五保”供养标准 251

(四)“五保”供养形式 251

二、“五保”制度 251

(一)发展历程 251

(二)“五保”供养对象 251

(三)“五保”供养内容 251

1.群众优待 252

(一)优待 252

(六)敬老院建设 252

三、优抚 252

2.伤残抚恤 253

1.牺牲、病故抚恤 253

2.国家补助 253

(二)抚恤 253

一、土地改革前的土地占有关系 254

第一节 土地改革 254

第九章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完善 254

(二)土地改革成果 255

(一)发展历程 255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255

(一)发展历程 256

1.试办阶段(1952—1954年4月) 256

第二节 农村互助合作运动 256

一、互助组 256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56

(一)建立过程 257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 257

2.发展阶段(1954年9月—1955年) 257

(二)初级社的体制及经营管理 257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57

(一)发展历程 257

1.试办阶段(1954年4月—1955年11月) 257

2.发展阶段(1955年11月—1956年) 257

(二)高级社的体制和经营管理 257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257

(二)局部调整人民公社政策 258

(一)尝试补救措施 258

(二)体制特征 258

1.政社合一和“一大二公” 258

2.浮夸风、瞎指挥风和强迫命令风 258

二、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 258

(三)“责任田”的推广 259

(二)“责任田”的试点 259

三、推行“责任田” 259

(一)“责任田”的酝酿 259

(一)发展历程 260

四、农村“四清”运动 260

(四)“责任田”的夭折 260

(一)“六条规定”与“借地度荒” 261

一、发展历程 261

(二)经验教训 261

五、农业学大寨运动 261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61

1.来安县农村由包产到组迅速发展到包产到户 262

(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 262

3.凤阳县农民创造“大包干”办法 263

2.中共安徽省委支持肥西县农民选择包产到户 263

(三)全省推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4

1.林、牧、副、渔广泛开展承包制 265

(四)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其他领域扩展 265

1.包产到户 266

(五)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266

2.承包制在城市各经济领域扩展 266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长期的广泛的适应性 267

评价 267

2.包干到户 267

3.统一经营,联产到劳 267

4.专业承包,联产计酬 267

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267

2.正确解决承包地转让和规模经营问题 268

1.妥善处理因人口增减变化而引发的耕地调整问题 268

(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新的合作经济形式 268

三、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 268

(一)稳定承包经营土地权 268

4.努力开展服务工作 269

3.建立健全统一经营层次管理制度 269

3.正确分析和解决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局限问题 269

(二)逐步完善集体统一经营 269

1.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69

2.大力发展村级经济 269

1.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产生与发展 270

(四)积极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 270

(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270

1.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270

2.服务体系的结构与服务形式 270

4.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作用 271

3.农村股份合作制的特点 271

2.农村股份合作制的类型 271

2.试验的主要内容 272

1.阜阳试验区的主要任务 272

(五)搞好农村改革试验区 272

2.调查任务和调查方法 274

1.固定观察点 274

3.试验区的总体计划 274

(六)建立农村固定观察点 274

3.工作成效 275

1.第一阶段(1949—1966年) 276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教育 276

第十章 农村教育、文化与卫生 276

第一节 农村教育 276

一、发展历程 27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教育 276

3.第三阶段(1977—1994年) 277

2.第二阶段(1967—1976年) 277

5.贫困地区小学教育实验 278

4.农村民族教育 278

二、农村教育 278

(一)基础教育 278

1.农村幼儿教育有长足发展 278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78

3.农村特殊教育 278

8.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279

7.农村校舍建设 279

6.农村教育经费 279

(二)职业教育 280

3.坚持统分结合,发挥部门作用 281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281

1.农业中专改革 281

2.实施“燎原计划” 281

(三)成人教育 281

三、农科教结合 281

(一)主要措施 281

1.领导重视,大力推动 281

(一)中医药历史 282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卫生工作 282

4.因地制宜,探索“结合”的形式 282

5.落实配套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282

(二)基本经验 282

第二节 农村卫生 282

(一)1949—1957年 283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卫生工作 283

(二)医疗机构 283

(三)疫病流行 283

(三)1966—1976年 284

(二)1958—1965年 284

(二)加强农村卫生建设 285

3.改革农村卫生院管理体制 285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卫生工作 285

(一)深化农村卫生改革 285

1.多渠道、多形式办医 285

2.强化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 285

(六)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286

(五)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卫生网 286

(三)加速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才 286

(四)大力振兴农村中医药事业 286

1.中医机构初具规模 286

2.老中医学术经验得到继承 286

3.开发利用中药材资源 286

2.新中国成立后的群众文化 287

1.新中国成立前的群众文化 287

(七)大力推行初级卫生保健 287

第三节 农村文化 287

一、群众文化 287

(一)发展历程 287

(三)农村电影 288

(二)农村电视 288

(二)文化馆站建设 288

1.文化馆 288

2.农村文化站 288

3.文化中心 288

4.杜鹃花工程 288

二、农村广播与电视 288

(一)农村广播 288

1.花鼓灯 289

(三)民间舞蹈 289

三、民间艺术 289

(一)民歌 289

(二)民间美术 289

(六)王祯 290

(五)陈翥 290

2.凤阳花鼓 290

3.傩舞 290

四、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历史人物 290

(一)管仲 290

(二)孙叔敖 290

(三)刘安 290

(四)曹操 290

1.全省农民体育竞赛 291

(三)农民体育竞赛 291

(七)鲁明善 291

(八)朱棣 291

(九)喻仁、喻杰 291

(十)潘之恒 291

五、农民体育 291

(一)发展历程 291

(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 291

2.参加全国性农民体育比赛 292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 293

二、措施与方法 293

第四节 农村计划生育 293

一、发展历程 293

(一)初始阶段 293

(二)全面开展阶段 293

(三)完善提高阶段 293

三、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成效 294

(六)加强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管理 294

(二)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294

(三)分类指导,重点管理 294

(四)加强计划生育法制管理 294

(五)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294

(二)科技队伍 295

(一)行政管理队伍 295

四、农村计划生育管理网络 295

(三)群众队伍 296

(三)抗日战争时期 297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297

第十一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镇建设 297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97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 297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297

(二)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298

3.发展新党员 298

(四)解放战争时期 298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党组织建设 298

(一)党员队伍的构成及其发展 298

1.数量 298

2.结构 298

2.1957—1961年的整党整风 299

1.1952—1954年的整党 299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及其发展 299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与建设 299

3.主要任务 300

2.工作目标 300

3.1963—1966年的整党 300

4.“文化大革命”中的整党 300

5.1984—1987年的整党 300

(五)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300

1.指导思想 300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01

第二节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01

4.主要措施 301

(二)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 302

(一)农村村民委员会的建立 302

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302

三、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02

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302

三、民兵 303

二、共青团 303

第三节 妇女、共青团、民兵 303

一、妇代会 303

(四)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304

(三)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304

第四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 304

一、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304

(一)发展历程 304

(二)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 304

1.合作社型 304

2.合作经济委员会型 304

2.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305

1.恢复供销合作社“三性”改革 305

二、农村供销合作组织 305

(一)经济恢复时期 305

(二)“一五”计划时期 305

(三)曲折发展时期 305

(四)改革开放时期 305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306

2.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信用合作组织 306

3.供销合作社的体制改革 306

三、信用合作组织 306

(一)新中国成立前 306

1.民国时期信用合作组织 306

2.建立县信用合作联社 307

1.恢复信用社的“三性” 307

(三)改革开放以来 307

(二)组织建设 308

(一)思想建设 308

3.调整信用合作社机构,深化内部改革 308

四、农村合作基金会 308

第五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08

一、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308

2.创建文明村镇 309

1.思想道德教育 309

(三)经济建设 309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09

(一)发展历程 309

1.第一阶段(1981—1983年) 309

2.第二阶段(1984—1988年) 309

3.第三阶段(1989—1994年) 309

(二)基本内容 309

(三)公证工作 310

(二)人民调解工作 310

3.建立精神文明活动阵地 310

4.移风易俗 310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 310

(一)法制宣传教育 310

(二)编制村镇总体规划 311

(一)村镇规划起步 311

(四)乡镇法律服务 311

第六节 村镇建设 311

一、发展历程 311

二、村镇建设规划 311

1.供水 312

(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312

(三)完善村镇规划 312

三、村镇建设 312

(一)农村房屋建设 312

1.试点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313

(四)村镇建设试点 313

2.道路 313

3.电力 313

4.通讯 313

(三)小城镇建设 313

4.基本经验 314

3.灾民建房工作的过程 314

2.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314

3.全省村镇建设“双百”活动 314

(五)1991年灾民建房工作 314

1.指导思想和原则 314

2.制定政策措施 314

(三)成立省乡镇长小集镇建设协会 315

(二)多部门、多学科地开展村镇建设调研工作 315

四、村镇建设管理工作 315

(一)制定村镇建设规章制度 315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16

(一)基本情况 316

第十二章 地县农村经济 316

第一节 地(市)农村经济 316

一、合肥市 316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17

(一)基本情况 317

二、芜湖市 317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18

(一)基本情况 318

三、蚌埠市 318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19

(一)基本情况 319

四、淮南市 319

(一)基本情况 320

五、马鞍山市 320

(一)基本情况 321

六、淮北市 321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21

(一)基本情况 322

七、铜陵市 322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22

(一)基本情况 323

八、安庆市 323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23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24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25

(一)基本情况 325

(三)主要措施 325

九、黄山市 325

(一)基本情况 326

十、滁州市 326

(三)主要措施 326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27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28

(一)基本情况 328

十一、阜阳地区 328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29

(一)基本情况 329

十二、宿县地区 329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30

(一)基本情况 330

十三、巢湖地区 330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31

(一)基本情况 331

十四、池州地区 331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32

(一)基本情况 332

十五、六安地区 332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334

(一)基本情况 334

(三)主要措施 334

十六、宣城地区 334

一、合肥市郊区 3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