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伦理学说史  上
中国伦理学说史  上

中国伦理学说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善洪,王凤贤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2103·9
  • 页数:75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伦理学说史 上》目录
标签:伦理学 伦理

目录导论 1

反对“风颓教沮”的社会习俗(676) 主张“崇教”以淳风俗(678) 以“仁明”为本的修身之道(67 9

第一章 中国伦理思想的发端 45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和伦理思想的产生 45

原始社会及其道德观念(45) 商代奴隶制的特征 48

西周的“维新”及伦理思想的产生 51

第二节 “孝”的产生和发展 56

“孝”的起源(56) “孝”的内容 57

“孝”的社会作用 59

第三节 “德”的产生和发展 61

“天命靡常”与“德”的产生(61) “德”的社会内容(63) “德”的道德含义 64

第四节 “礼”的产生和发展 68

“礼”的演变(68) “礼”的政治内容 69

“礼”的道德属性 71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概况和伦理思想 73

第一节 奴隶制的瓦解和孔、墨伦理思想的产生 73

奴隶制的瓦解(73) 意识形态的变化和文化下移 76

孔、墨伦理思想的产生 79

第二节 封建制的确立和“百家争鸣”中伦理思想的发展 81

封建制的确立(82) “百家争鸣”的局面 84

伦理思想领域中的争鸣 87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伦理思想的特点 90

关于人性论中的同和异(90) 基本道德规范的确立及其矛盾 92

第三章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 96

第一节 孔子的基本立场 96

生平和品格(96) 政治主张(99) 教学实践 102

第二节 “仁”学的创立及其基本内容 105

关于仁者“爱人”(106) 关于“忠恕之道” 109

关于“智、仁、勇”的统一(112) 关于“孝悌为本”(113)关于温、良、恭、俭、让及其他 115

第三节 伦理学意义上的“礼治”和“德治” 117

关于“礼治”(117) 关于“德治” 122

第四节 “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 12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26) “能近取譬,为仁之方”(128)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129) “内省吾身,改之为贵” 130

第四章 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思想 132

第一节 墨子和他的学派 132

墨子的生平和著作(132) 墨家学派 133

墨学的渊源和社会基础 134

第二节 “兼相爱”的道德理想 137

“兼相爱”与“别相恶”(137)“兼爱”与“非攻” 140

“兼爱”与“尚贤” 143

第三节 “交相利”的伦理准则 145

“重利”与“贵义”(146) “利民”与“节用” 148

“非乐”的二重性 150

第四节 以“天志”、“非命”作为实践道德的手段 151

“非命”与“尚力”(152) “天志”与“法仪” 154

“明鬼”与“罚暴” 156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道德观念 159

对“尚同”、“天志”说的修正(159) 对“兼爱”说的阐发(160) 对“利”、“义”关系的新见解 162

第五章 思孟学派的道德思想 165

第一节 思孟学派及其基本立场 165

关于思孟学派(165) 思孟学派的基本立场 167

第二节 仁义和仁政 174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176)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177)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178) “君仁莫不仁,君正莫不正” 180

第三节 性善论和道德规范 181

关于“人之性”说(183) 关于性之“善端”说 186

关于“四德”、“五伦” 187

第四节 “中庸之道”和修养标准 192

“中庸”与“王道”(192) “中庸”与“修身” 194

“尊德性”与“道问学” 196

第六章 老庄的人性论和道德观 199

第一节 老庄及其学派 199

老子的生平和著作(199) 庄子的生平和著作 200

老庄学派的阶级基础(200) 老庄思想的共同特点 201

第二节 “见素抱朴”的人性论 202

“抱朴”说(202) “无欲”说 203

“复初”说 205

第三节 “绝仁弃义”的道德观 206

“绝仁弃义”(206) “绝圣弃智”(208) “尊道贵德”(210) “长德”“忘形” 213

第四节 “不谴是非”的处世哲学 216

“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216)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218)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221

“不辱以静,天下将自正” 223

管子的生平和管仲学派 226

第一节 管子和《管子》书 226

第七章 管仲学派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 226

《管子》书的思想内容 229

第二节 道德论和人性论 230

道德观念产生的基础(231) 道德的作用 233

人性与道德 235

第三节 道德规范 239

“国有四维”(239) “德有六兴” 240

“义有七体”(241) “礼有八经” 242

第八章 荀子的人性论和礼义观 244

第一节 荀子与荀学 244

荀子的生平事迹(244) 荀学的基本倾向 245

荀学的历史命运 246

第二节 “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 247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47) “性者,天之就也”(249) “欲不可去,求可节也” 250

第三节 “隆礼贵义”与“道德之极” 253

礼义的起源(253) 礼义的范围和作用 255

第四节 伦理范畴与道德教育 261

“善”与“恶”(261) “荣”与“辱” 263

“勇”与“妄”(264) “修身”与“教化” 266

第九章 韩非的非道德主义伦理思想 268

第一节 韩非的生平和学说渊源 268

韩非的生平(268) 韩非学说的渊源 269

韩学的历史地位 271

第二节 “人性利己”与“以法为教” 273

“好利恶害,人之所有”(273)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276)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77

第三节 “仁义丧国”与“慈惠乱政” 278

仁义过时论(279) 慈惠害法论(280) 道德虚伪论(281) 德化无用论 283

第四节 “公”与“私” 285

“审公私之分,明利害之地”(286) “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287) “权其轻重,出其大利” 288

第十章 《吕氏春秋》伦理思想的特色 290

第一节 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290

吕不韦的生平(290) 《吕氏春秋》的历史地位 291

吕不韦与秦王政 293

第二节具有朴素辩证法的伦理思想 295

“德政”与“法治”的统一(295) “义”与“利”的统一(296) “祸”与“福”的相互依存 298

“荣”与“辱”的相互转化(300) “和乐”与“正德”的统一(302) “尊师”与“疾学”的统一 303

第三节 重视人生基本需求的人性论 305

“性受于天,有贪有欲”(305) “利于性者取之,害于性者舍之”(306) “教变改俗,之谓顺情” 309

第十一章 秦汉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伦理纲常 310

第一节 封建“大一统”的社会制度 310

社会经济制度(311) 政治制度(313)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315

第二节 封建“大一统”的意识形态 317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317) “西汉经学”与“独尊儒术”(319) “正宗观念”与“异端思想” 320

第三节 封建“大一统”的伦理纲常 322

总结亡秦教训,强调“德治”、“教化”(322) “三纲五常”的形成(323) 对封建伦常神圣性的怀疑 326

第十二章 陆贾、贾谊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复兴 329

第一节 陆贾、贾谊的生平事迹 329

陆贾的生平和著述(329) 贾谊的生平和著述 330

陆贾、贾谊的思想渊源 331

第二节 从伦理学上总结亡秦的教训 333

“弃仁义必败,尚刑罚必亡”(333) “以法诛恶,以德劝善”(33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36

第三节 “仁”和“礼”相结合的伦理思想 337

“仁义为本”(338) “以礼义治之”(341) 关于道德起源和道德规范的探讨 344

第四节 “政教合一”的道德修养论 348

“教者,政之本也”(348) “教太子以圣人之德” 349

“足以践德,口以庇信” 350

第一节 《礼记》和它的时代 352

第十三章 《礼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 352

《礼记》一书的由来(352) 《礼记》的基本思想倾向(353) 《礼记》在封建社会中的影响 354

第二节 礼义之治和伦理纲常 356

“礼义”的起源(356) 以“礼”为统治的根本 357

以礼义“治人情”(359) 以“礼”、“刑”作为防人之失的手段 361

第三节 婚丧之礼和家族伦理 363

“丧人无宝,仁亲为宝”(363) “丧祭之礼,追养继孝”(364) “礼本于婚,重于丧祭” 366

第四节 立乐之方和人道之正 368

“礼以节事,乐以道志”(368) “音起于心,物使之然”(369) “乐行伦清,移风易俗” 370

第五节 “大学之道”和修养方法 371

道德修养的方向和目标(371) 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372

第十四章 《孝经》的家族伦理观念 375

第一节 《孝经》和它在封建社会的影响 375

《孝经》一书的由来(375) 历代对《孝经》评述的变化 375

第二节 “孝治天下”的伦理宗旨 377

“孝顺天下,上下无怨”(377) “孝德之本,教所由生”(380) “则天之明,因地之利” 381

第三节 “五等之孝”的实质 382

“爱敬尽于事亲,德教加于百姓”(383) “在上不骄,满而不溢”(384)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384

“以孝事君,以敬事长”(385)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386

第十五章 《淮南子》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388

第一节 刘安和《淮南子》 388

淮南王刘安(388) 《淮南子》的基本倾向 389

《淮南子》的历史作用 391

第二节 真人之道和人生哲学 392

“天地宇宙,一人之身”(393) “死生一化,万物一方”(394) “孰是孰非,无所定论” 395

第三节 人性为善和循性保真 396

“心反其初,而民性善”(396) “欲性相害,不可两立” 397

“民性可善,风俗可美” 398

第四节 衰世生仁义和乐可救败 400

第二节 “天人相通”的道德观 401

“德衰仁生,行沮义立”(400) “仁义礼乐,可以救败”(401) “凡人之性,莫贵于仁” 403

第十六章 董仲舒的伦理学说 405

第一节 董仲舒的生平和主张 405

生平事迹(405) 政治主张(406) 思想渊源和历史地位 408

“天人合一”论(410) “天人感应”论(412) “玉者法天意”说 413

第三节 维护等级制的人性论 414

人性与善恶的关系(414) “性二论重”(416) “性三品”说(418) “成性”与“防欲” 420

第四节 维护封建“四权”的三纲五常说 422

阴阳五行和三纲五常(422) “三纲”的内容和实质(424) “五常”的地位及其内在联系 425

第十七章 扬雄的人性论和道德观 429

第一节 扬雄和他的著述 429

扬雄的生平(429) 扬雄的著述(429) 扬雄的思想倾向 430

第二节 强调“自爱自敬”的人生观 431

“强学力行,可以有为”(432) “神怪茫茫,若存若亡”(433) “有生有死,自然之道” 433

第三节 主张“善恶混杂”的人性论 435

“人之性也,善恶混”(435) “学者,所以修性也”(436) “天下有三门” 437

第四节 承袭“五伦五常”的道德观 438

崇尚孔氏,杂取各家(439) 三纲五常,天地之经(440) 张其纲纪,议其教化 442

第十八章 《白虎通》的神学伦理观念 443

第一节 《白虎通》一书的由来 443

秦汉之际的谶语和纬书(443) 从“石渠阁奏议”到“白虎观奏议”(444) 《白虎通》一书的形成 446

第二节 “三教先忠”的神学道德观 446

“天之为镇,玉者承天”(447) “三统相承”,“三教顺连”(448) “汉代尚忠”, “三教一体” 449

第三节 “性善”“情恶”的性命论 451

“情有利欲,性有仁也”(451) “天命使生,命有三科”(452) “学以治性,虑以变情” 453

第四节 “三纲”、“六纪”的伦理教条 454

“卑者亲事,行尊于天”(454) “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456) “人怀五常,故有五谏” 457

第十九章 王充的人性论与祸福观 460

第一节 王充的身世与他的战斗风格 460

王充的家世和生平(460) 《论衡》及其他(461) 战斗的唯物论和无神论(463) 王充思想的矛盾 467

第二节 “有善有恶”的人性论 469

“性本自然,善恶有质”(469) “人性有善恶,人才有高下”(471) “人多情欲,寿至于百”(473) “善可变恶,恶可变善” 475

第三节 “皆在命时”的祸福观 477

“人之于世,祸福有命”(477) “国之安危,皆在命时”(479) “祸福之至,不在善恶”(481) “吉凶祸福,适偶之数” 483

第四节 “礼义至重”的德治论 484

“治国之道,所养有二”(484) “谷足食多,礼义心生”(486) 以言观行,以贤治国(488) “志在修德,务在立化” 489

第二十章 王符的道德观念 491

第一节 王符和他的《潜夫论》 491

王符的生平(491) 《潜夫论》的基本倾向 492

第二节 “于己可为”的性命论 493

“和气生人,以统理之”(493) “以行为主,以命为决”(494) “人之善恶,不必世族” 496

第三节 “为民爱日”的仁义观 499

“帝以天为制,天以民为心”(499) “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500) “富足生宽暇,贫穷起于无日” 502

第二十一章 《太平经》中反映农民劳动者的道德观念 504

第一节 《太平经》的成书及其意义 504

《太平经》的时代和作者(504) 《太平经》的基本思想内容(505) 《太平经》的社会影响 508

第二节 “兴善除恶”的政治伦理 509

“天地之性,半善半恶”(510) “强取人物,其罪当死”(512) “种善得善,种恶得恶” 513

第三节 “并力同心”的社会伦理 516

“天道助弱,众者助寡”(516) “诸神相爱,有知相教”(518) “中和相通,并力同心” 519

第四节 “相亲相爱”的家庭伦理 521

“父慈母爱,子孝兄长”(521) “男承天统,女承地统”(522) “思本正行,人相亲爱” 524

第二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伦理思想 526

第一节 经济政治状况 526

社会结构的变化(527) 各民族间的战争与融合 531

封建专制国家从分裂到统一 534

第二节 社会思潮的发展 537

玄学与清谈(537) 佛教的传播(541) 儒学的复兴 545

第三节 伦理思想的发展 547

关于人生理想问题(547) 关于人性和情欲的关系问题(549) 关于“道德”和“仁义”的关系问题 551

第二十三章 刘劭的《人物志》和才性之辩 554

第一节 刘劭和他的《人物志》 554

刘劭生平(554) 《人物志》产生的历史条件 555

《人物志》的基本内容 556

第二节 刘劭论德行和才能 557

关于德行和才能的关系(558) 关于“道”和“中庸”(559) “情性”与“形质”的关系 562

第三节 魏晋时期的才性之辩 565

讨论的概况(565) 才性之辩在伦理学上的意义 566

第二十四章 何晏、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论 569

第一节 何晏、王弼的生平和哲学、政治观点 569

生平与著作(569) 哲学观点(570) 政治观点 574

第二节 德论 578

德论的基本观点(578) 对现存伦理道德的批判 581

何晏、王弼的理想道德境界 584

第三节 论性情 589

关于“圣人”是否有“情”的争论(589) 王弼论“性”与“情”的关系(591) 王弼论“性”、“情”与伦理政治的关系 593

第一节 阮籍、嵇康的品格和思想 595

第二十五章 阮籍、嵇康反“名教”的伦理思想 595

从“正始名士”到“竹林名士”(595) 身世和品格(598) “自然无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602

第二节 道德起源论 605

问题的提出(605) 太初无仁义论(606) 关于“名教”的产生 608

第三节 对“名教”的批判 610

“越名教而任自然”(610) 关于“名教”的社会作用(613)对“礼法之士”的揭露 615

第四节 “任性”、“养生”、“逍遥”的伦理观 617

关于“任性”(617)关于“养生”(619) 关于“逍遥” 622

第二十六章 向秀、郭象的“名教”即“自然”论 625

第一节 向秀、郭象的生平和宇宙观 625

向秀、郭象和《庄子注》(625) 《庄子注》中的宇宙观 628

第二节 “仁义”即“人性”的道德观 632

“尊卑贵贱”本于“自然”(632) “人事”即“天理”(634) “仁义”即“人性” 636

第三节 “安分自得”的人生观 639

论“命”和“遇”(639) 论“安分”即“顺命” 640

论“逍遥”和“坐忘” 642

第二十七章 《列子》纵欲主义的伦理观 646

第一节 《列子》书和张湛注 646

关于《列子》书(646) 关于张湛的《列子注》 648

关于《力命》、《杨朱》篇 649

第二节 《杨朱》篇中非道德的纵欲主义思想 650

纵欲方能成为“真人”(650) “耽于嗜欲”与“性命之危”的关系(651) “逸乐”与“名声”、“礼义”的关系 653

第三节 纵欲主义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意义 657

纵欲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657) 纵欲主义伦理观的实质(659) 纵欲主义伦理观的社会意义 662

第二十八章 葛洪《抱朴子》中的伦理观 664

第一节 生平和哲学政治观点 664

葛洪的生平(664) 葛洪的世界观(666) 葛洪的政治思想 668

第二节 维护“名教”纲常的道德理论 669

葛洪所批判的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669) “诘鲍”和对“名教”纲常的维护(672) 丹鼎道教与三纲五常 675

第三节 正身淳俗的修养学说 676

第二十九章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682

第一节 颜之推的生平和《颜氏家训》的时代意义 682

生平和思想(682) 《颜氏家训》的时代意义 684

第二节 论道德教育 685

“礼为教本”(685) 以“家教”为中心(688) 以“中庸”为持家的准则 691

第三节 论道德修养 693

重节操(693) 辨名实(695) 崇俭朴 697

第三十章 隋唐佛学中的伦理思想 700

第一节 隋唐佛学概况 700

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700) 佛教和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关系 702

第二节 人生观和善恶观 705

对人生的基本看法(705) 关于善恶的基本观点 711

第三节 佛性论和解脱论 714

关于佛性问题(714) 关于“定慧双修”(720)关于“理事无碍”(723) 关于“无念”和“顿悟” 727

第一节 生平与时代 732

第三十一章 韩愈、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 732

时代、生平及政治观点(732) 排斥佛教 735

思想体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738

第二节 道统说 740

“先王之道”的内容(740) 在道德观上与佛老的对立(743) 关于“道统”说 746

第三节 性情论 748

韩愈的性情三品说(749) 李翱的性善情恶论 751

关于“诚”(753) 复性的方法和途径 7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