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的神往 审美思维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靳绍彤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40406453
- 页数:282 页
第一章 审美思维的主体 5
第一节 人始终是主体 5
一、人是能动的主体 6
二、人是社会性的主体 8
三、人是群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主体 10
四、人是物质与意识相统一的主体 11
第二节 主体与审美主体 12
一、向上能动的主体 12
二、具有高尚社会性的主体 13
三、自由的主体 14
四、具有开拓型思维能力的主体 15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审美属性 18
一、审美主体的外在素质 18
二、审美主体的内在素质 20
第四节 审美主体的能动性 26
一、能把客观美转化为审美对象 27
二、能将审美对象转变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29
三、能将审美对象改造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 30
四、能创造一个美的世界 30
五、能在创造的美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31
第一节 审美对象属性的自我生成 33
第二章 审美思维的对象 33
一、自然美的自我生成 35
二、社会美的自我生成 37
三、艺术美的自我生成 38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在物与物的关系中表现 39
一、一切事物的属性都在一定的关系中表现 39
二、美的事物属性表现的规律 40
第三节 审美对象与非审美者的关系 41
二、与审美情趣受到压抑的人的关系 42
三、与审美观念变化的人的关系 42
一、与没有审美情趣的人的关系 42
四、与“我”的对象的关系 43
第四节 审美对象的受动性 45
一、它是受认定的对象 45
二、它是受反映的对象 45
三、它是受改造的对象 46
第五节 审美对象的能动性 47
一、它能改造改造者 47
二、它能惩罚不尊重它的人 49
三、它可以贮存人的本质力量的美 52
一、人与关系 54
第一节 审美关系的确立 54
第三章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 54
二、审美关系确立的依据 55
第二节 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58
一、规定了主客体的相互依存 58
二、规定了主客体的不同关系 59
三、规定了主客体在关系中的自由的相对性 60
四、规定了主客体的辩证关系 62
一、功利性的肯定方式 65
二、伦理性的肯定方式 65
第三节 审美肯定方式 65
三、道德的肯定方式 66
四、信仰的肯定方式 67
五、审美的肯定方式 67
第四章 审美思维与审美创造 75
第一节 审美注意与审美欣赏 75
一、审美注意的发生 75
二、审美注意支配审美欣赏 79
三、欣赏自然美的四种情况 80
四、欣赏社会美的两种倾向 83
五、欣赏人体美的差异性 86
六、欣赏艺术美的情感倾向 88
第二节 审美欣赏与美感 90
一、美感的发生 90
二、审美认识的内涵 91
第三节 审美思维与审美创造 97
一、审美创造与审美思维在统一体中相互融合 98
二、审美创造与审美思维在统一体中相互决定 101
第五章 与审美思维相联系的几种思维方式 105
第一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抽象思维 105
一、抽象思维包括生活思维和科学思维 105
二、关于抽象思维的四个公式 107
三、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思维理论对审美思维的指导作用 110
第二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形象思维 114
一、《具象法》包括形象思维和审美思维 114
二、形象思维与审美思维的联系 115
三、形象思维与审美思维的区别 116
第三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直觉思维 120
一、马克思关于直觉思维的论述 120
二、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区别 121
三、直觉思维的特点和方式 122
四、审美思维需要直觉思维 125
第四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灵感思维 126
一、灵感思维只在潜意识领域里进行 127
二、灵感思维的顿悟性 128
三、灵感思维的飞跃性 129
四、灵感思维的开拓性 130
五、灵感思维的瞬息性 130
六、审美思维需要灵感思维 131
第五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情感思维 131
一、情感是能够思维的 132
二、审美思维与情感思维的区别 133
三、情感思维是审美思维的动力 133
一、原始思维发生的基础 138
第一节 原始思维的发生 138
第六章 原始审美思维的发生 138
二、原始思维的特点 140
第二节 原始审美思维的发生 142
一、原始审美思维发生前的审美实践 143
二、自在的审美实践活动是审美意识产生的基础 146
三、审美思维赖以升华的契机 151
第三节 审美思维的民族影响 154
一、中国的审美思维受中国人文主义思想影响较大 155
二、中国的审美思维受中国传统的群体意识的影响较大 157
三、中国的审美思维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唯善原则的影响较大 159
四、中国的审美思维受中国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较大 161
第七章 审美思维的特征 164
第一节 审美思维的总体特征:整体形象性 164
第二节 审美思维方式的特征 168
一、审美思维的直觉性 168
二、审美思维的突发性 172
第三节 审美思维性质的特征 177
一、审美思维的愉悦性 177
二、审美思维的个体性 181
三、审美思维的主观性 183
四、审美思维的自由性 186
五、审美思维的无欲性 190
第四节 审美思维成果的特征 192
一、审美思维的含蓄性 192
二、审美思维的持续性 193
第八章 审美思维规律(一)——审美感知阶段 196
第一节 审美感知是审美思维的初级形式 196
一、一般感知的思维根据 196
二、审美感知的思维根据 198
第二节 审美感知与一般感知的区别 200
一、情感模式不同 200
三、对外在形象的时间把握的方式不同 202
二、对外在形象的空间把握的方式不同 202
四、对外在形象的心态把握的方式不同 203
第三节 审美感知的特点 205
一、趣味性 205
二、求实性 206
三、浮浅性 208
第四节 审美感知是审美升华的基础 209
第九章 审美思维规律(二)——审美体验阶段 211
第一节 审美体验与一般体验的区别 211
一、两者对待形象的原则不同 212
三、两者对待语言的使用方式不同 213
二、两者对待本质的概括方式不同 213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 214
一、审美体验的奇特性 214
二、审美体验的渗透性 217
三、审美体验的朦胧性 220
第三节 审美体验的视角 221
一、外视角 221
二、内视角 225
第四节 审美体验的基本形式 230
第一节 审美联想型思维创造 233
第十章 审美思维规律(三)——审美创造阶段 233
一、联想是审美思维的一种方式 234
二、审美联想的特征 237
三、审美联想的基本形式 241
四、审美联想形成审美思维的本质认识 244
第二节 审美想象型思维创造 246
一、想象是审美思维的一种方式 247
二、审美想象的基本特征 249
三、审美想象的基本形式 256
四、审美想象形成审美思维的深层本质的认识 259
第一节 审美思维净化人的心灵 267
第十一章 审美思维的审美效果 267
一、审美思维可以帮助人们从动物性的心灵中升华出来 269
二、审美思维可以帮助人们从丑的心灵中升华出来 270
三、审美思维使人性不断地升华 273
第二节 审美思维推动人的进取精神 274
二、审美思维决定人类的道德水平 276
第三节 审美思维决定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 277
一、审美思维决定一定范围内的物质生产发展的方向 277
三、审美思维决定人类的欣赏水平 280
后记 282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思维进阶 常态课不能绕过的素养》田树林,刘强 2018
- 《我们如何思维》马明辉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法语单词书》(中国)李芮 2019
- 《观察、阅读、写作小学作文整体教学与思维训练》马芯兰主编 2016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思维导图全解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师大教科文教材编写组 2020
- 《思维的囚徒 活出生命的意义7原则》赵晓瑞译;(美)亚历克斯·佩塔克斯 2019
- 《逆转思维》张俊著 2019
-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李为昊著 2019
- 《激活语言思维》李蒨,王宏年,汤青编著 2017
- 《追忆那些年的绝代芳华》黄紫彤著 2018
- 《追忆那些年的绝代名士》黄紫彤著 2018
- 《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研究》党允彤著 2018
- 《白居易在洛阳 解读诗王与洛阳的不解之缘》白高来,白永彤著 2012
- 《完全图解催眠 每天懂一点 催眠心理学》霍欣彤著 2013
-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编;张洪定,王岚主编;崔欣,靳绍刚副主编 2013
- 《致前任》姚星彤著 2014
- 《十年》五洲彤著 2011
- 《民国劳资争议研究 1927-1937年》田彤著 2013
- 《心若琴弦》汪彤著 2011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著 2018
- 《苏联文艺问题》华北大学第三部辑 1949
- 《文艺方法总论 上》戴叔清编著 1931
- 《湖南考古辑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9
- 《文艺视阈下翻译的多向度研究》肖红著 2020
- 《文艺复兴时期的战争艺术》(英)史蒂芬·特恩布尔(StephenTurnbull) 2019
- 《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 湖南》《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编写组 2019
- 《湖南省宁乡县地名录》宁乡县人民政府编 1982
- 《文艺理论译丛 2》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 1958
- 《英格兰的意大利文艺复兴=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N ENGLAND》(美)刘易斯·爱因斯坦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