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实用体质学
实用体质学

实用体质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明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10341626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
《实用体质学》目录
标签:体质 主编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1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1

第一章 实用体质学概论 1

二、关于理想体质 2

三、体质测试指标的规范化 2

第二节 体质学的特点和学科基础 4

一、体质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发展的科学 4

二、体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5

第三节 体质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7

一、体质的社会效应 7

二、体质是社会最为基础的物质因素 8

三、体质是发展全民体育事业的基础 8

四、体质是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的动力 9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体质观念 11

第二章 国内外体质研究简况与趋向 11

第二节 国外体质研究信息与动向 12

第三节 新中国体质研究发展概况与趋向 17

一、跨行业、跨部门的多学科综合调查 18

二、体质研究向纵深发展 19

三、体质研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19

四、体质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学科理论的形成 19

五、我国体质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任务 21

第三章 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 23

第一节 遗传与体质 23

第二节 环境与体质 24

一、营养 24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文明 25

三、劳动条件 26

四、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27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体质 28

一、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29

二、体育锻炼能提高循环系统的功能 29

三、体育锻炼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30

四、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 30

五、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1

第四章 体质研究的方法 32

第一节 体质研究方法概述 32

一、体质研究的基本程序 32

二、体质研究的基本方法 34

第二节 调查法 35

一、课题的选择和研究的类型 36

二、调查研究的设计 38

一、实验研究在体质研究中的作用 39

第三节 实验法 39

二、实验研究的设计 40

第四节 指标选择的科学性 43

一、有效性 43

二、可靠性 48

三、客观性 53

第五章 体质评价 56

第一节 体质评价的概念与形式 56

一、体质评价的概念 56

二、体质评价的基本形式 56

第二节 评价标准 56

一、评价标准的类型 56

二、制定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 57

三、制定和使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7

一、离差法 59

第三节 体质评价常用的方法 59

二、百分位数法 61

三、相关法 62

四、指数法 68

第四节 体质综合评价 70

一、体质综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70

二、体质综合评价的可能性 70

三、体质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 71

四、体质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74

五、制定体质综合评价标准的方法 75

六、综合评价方法 77

一、人体形态的概念 82

三、形态指标的派生指数 82

二、人体形态的研究指标 82

第一节 人体形态概述 82

第六章 人体形态 82

四、人体形态与体质的关系 83

五、发育年龄 83

第二节 形态发育规律与特点 84

一、形态发育的一般规律 84

二、婴幼儿生长 85

三、童年期生长 87

四、青春期生长发育 89

五、成年期的形态特征 103

六、老年期的形态特征 105

七、身高预测 108

八、生长的长期变化 112

第三节 体格测量方法与评定标准 116

一、长度指标的测量 116

二、宽度指标的测量 118

三、围度指标的测量 119

四、体重的测量 121

五、评定标准 121

第四节 体型、体姿测量方法与评价标准 124

一、体型 124

二、体姿 127

第五节 身体成分测量方法与评定标准 134

一、脂肪成分测量与评定 135

二、非脂肪成分测定 144

第六节 性发育指标的检查方法及参考值 147

一、睾丸 147

二、第二性征 148

三、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 148

一、投照部位与方法 152

第七节 骨发育测定方法与评定标准 152

二、制定骨龄标准的方法 153

三、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 153

第七章 人体生理功能 154

第一节 生理功能与体质 154

一、生理功能的概念与体质研究 154

二、人体生理功能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154

第二节 生理功能发育规律与特点 154

一、生理功能发育的一般规律 154

二、人体各系统生理发育的特点 155

第三节 心血管功能的测量方法与评价 157

一、心率 157

二、脉搏 159

三、动脉血压 160

第四节 肺功能测量与评定 162

一、呼吸及呼吸频率 163

四、布兰奇心功指数(BI) 163

六、台阶试验 164

五、30秒30次蹲起试验 164

七、PWC170机能试验 167

二、肺活量 169

三、最大通气量 172

四、时间肺活量 174

五、屏气试验 175

第五节 最大吸氧量的测量与评定 176

一、最大吸氧量的概念 176

二、影响最大吸氧量的因素 176

三、决定有氧活动能力的生理机制 177

四、直接测定法 178

五、间接测定法 180

六、最大吸氧量参考值 185

第六节 其他指标的测量方法与评定 187

一、血红蛋白 187

二、血乳酸 188

三、血糖 189

四、尿肌酐 190

五、羟脯氨酸 191

第八章 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 193

第一节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概念及与体质的关系 193

一、力量素质 193

二、速度与速度耐力素质 195

三、耐力素质 196

四、灵敏性素质 197

五、柔韧性素质 197

一、各种身体素质年龄变化规律及特点 198

第二节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规律与特点 198

六、平衡性素质 198

七、协调性素质 198

二、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间及与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 200

第三节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 205

一、肌肉力量测试 205

二、速度素质测试 210

三、耐力素质测试 213

四、灵敏性素质测试 214

五、柔韧性素质测试 217

六、平衡能力测试 219

七、运动能力测试 221

一、国内体质调研指标组合情况 222

二、部分国家所采用的测试指标组合情况 222

第四节 国内外测试指标的组合情况 222

第五节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评价 224

一、肌肉力量评价 224

二、速度素质评价 230

三、耐力素质评价 232

四、灵敏性素质评价 234

五、柔韧性素质评价 235

六、平衡性素质评价 235

七、身体素质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标准 236

第九章 体质与心理因素 239

第一节 影响体质的主要心理因素 239

一、体质与认知因素的关系 240

二、体质与运动意志的关系 241

三、体质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242

四、体质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244

一、体格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46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46

二、心理因素发展趋势 249

三、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252

第三节 体质心理因素的测量与评价 259

一、体质心理因素测量的科学基础 259

二、心理测量方法简介 261

三、心理测量方法在体质研究中的应用 263

第四节 提高体质心理因素的途径与方法 269

一、发展运动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269

二、培养运动意志,依循发展规律 270

三、增进健康情感,加强心理调节 272

四、发展健全个性,促进心理健康 273

一、理想体质和适应能力 275

第十章 体质与适应能力 275

第一节 有关适应能力的基本概念 275

二、应激和应激原 276

三、应激反应 277

四、人类对应激的各种适应方式和技能 278

五、人体的适应调节机制 282

第二节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 284

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284

二、人类对有害生物刺激的适应 289

三、人类对有害心理社会因素的适应 290

第三节 适应能力的测定和评价 294

一、家族史、生活史和遗传体质倾向 294

二、植物性神经机能检查 296

三、心理、个性和行为问卷 299

四、气温适应性生理测验 302

一、增强遗传素质 308

第四节 提高适应能力的综合措施 308

二、科学合理营养 309

三、加强体育锻炼 310

四、提高免疫水平 311

五、合理运用生物钟规律 311

六、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性应激原的适应能力 312

七、高原运动和缺氧耐受性训练 314

八、提高人体对心理社会性应激原的适应能力 314

九、积极利用有利的内外因素,提高自我适应能力 316

第十一章 增强体质的途径 319

第一节 遗传、先天环境与优生 319

一、生育年龄和体质 319

三、关于生育人的体质 320

二、胎儿期和体质 320

四、关于远距离择偶和体质 321

第二节 营养 321

一、体质和营养素 321

二、营养和体质 322

三、国人营养状况 324

第三节 体育锻炼 325

一、生命在于运动 326

二、增进体质的意义 327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锻炼 327

第四节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习惯 333

一、顺自然适四时 334

二、纠正不良习惯 337

主要参考文献 3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