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网络治理  中国经验和路径选择
网络治理  中国经验和路径选择

网络治理 中国经验和路径选择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明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3646826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模式研究——基于网络关系结构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方案及其法律支撑”的最终成果。全书由四篇共十一章构成:第一篇为理论研究,系统研究网络治理的本质属性和学理基础;第二篇为实证研究,对网络关系结构的形态与演进进行了实证、仿真分析;第三篇为法治研究,有所侧重地研究了网络规则、依法治谣、网络媒介法治等关键性法律问题;第四篇为政策研究,以各子课题的研究发现为基础,讨论了中国网络治理的若干战略问题。
《网络治理 中国经验和路径选择》目录

导言 1

一、本书的研究背景 1

二、关于网络治理的基本观点 1

三、对网络关系结构的实证分析 2

四、网络法治建设的学理基础 4

五、中国的网络治理政策 5

理论篇 9

第一章 网络治理概念及其核心议题 9

第一节 网络治理的概念前提 9

一、网络工具逻辑确立了网络治理的技术基础 9

二、虚实共生范式决定了网络治理的混合特征 11

三、国际政治生态影响着网络治理的政府行为 12

第二节 网络治理的基本内涵 13

一、网络治理的逻辑起点是对网络工具的理性选择 13

二、网络治理的微观形态是网民生活样态的范式化 15

三、网络治理的宏观形态是网络合作关系的模式化 16

四、网络治理的历史形态是自由与秩序的网络态均衡 17

第三节 网络治理的核心议题 19

一、网络规制是否具有正当性 19

二、网络治理的边界在哪里 20

三、谁是网络治理的权力主体 22

四、网络治理是否存在国家与民族特色 22

第二章 社会存在机制转换与网络理论转向 25

第一节 面向数字化空间的虚拟社会理论 25

一、Web1.0架构下的数字化空间 25

二、数字化空间的基本问题 26

三、数字化空间的认识论基础 28

第二节 网络技术换代及其理论转向 30

一、Web2.0与虚拟强耦合关系的出现 30

二、从虚拟存在到关系实在 31

三、“先验悬搁”的认识态度 32

第三节 回归生活世界的网络社会研究 32

一、从虚拟实在回归本体实在 33

二、重新定义主体间性 33

三、绝对自由观的幻灭 34

实证篇 39

第三章 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 39

第一节 研究背景 39

第二节 文献回顾 40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 40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43

第三节 研究设计 48

一、分析架构与研究假设 48

二、变量 51

三、数据 55

第四节 数据分析 55

一、变量测量结果 55

二、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 67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71

第四章 网络社群的结构及其演化路径 73

第一节 研究设计 73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73

二、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74

第二节 网络社群结构演进的理论分析 76

一、网络社会中的社群结构 76

二、网络社群结构演进的分析模型 80

第三节 基于Web1.0的网络社群结构 90

一、Web1.0技术及其社会化过程 90

二、基于内容的BBS网络社群结构分析 94

第四节 基于Web2.0的网络社群结构 110

一、Web2.0技术与社会化应用 110

二、基于关系的网络社群结构分析 114

第五节 网络社群结构的演进 133

一、网络社群结构的演进过程 133

二、网络社群结构的演进路径 135

第五章 网络舆情演化模型与仿真分析 137

第一节 网络舆情演化的理论分析 137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137

二、网络舆情演化的要素构成 140

三、网络舆情演化的进程分解及其关系 153

第二节 网络舆情演化中的观点聚合模型 156

一、Weisbuch-Deffuant模型在网络舆情演化中的应用 156

二、网络舆情观点聚合模型构建 158

三、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161

第三节 网络舆情演化中的信息扩散模型 170

一、网络舆情信息扩散模型构建 171

二、复杂社会网络中的网络舆情信息扩散过程 175

三、网络舆情信息扩散效果的敏感性分析 177

第六章 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机制 190

第一节 研究设计 190

一、问题和研究意义 190

二、研究方法和案例 191

三、分析框架 193

第二节 意义建构:个体性矛盾的结构化 198

一、意义建构的概念和作用 198

二、意义的生产 201

三、多主体意义建构与传播过程 207

四、意义建构的结构化策略 212

第三节 共识达成:结构性紧张的“我们化” 214

一、共识概念与网络共识达成 214

二、网络共识的层级体系 217

三、网络共识达成的基础 219

四、网络共识达成的路径 223

五、共识达成的“我们化”策略 229

法治篇 235

第七章 网络规则的生成和演进 235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中的规则 235

一、理性形成的网络规则 235

二、衍生性的网络规则 239

三、意义建构的网络规则 240

四、历史依赖性的网络规则 242

第二节 网络成文规则演变原理 245

一、网络规则通过问题解决而有意识建构 245

二、网络规则对政治策略的响应和安排 247

三、网络规则通过组织的扩散而适应环境 250

四、网络规则通过经验性调适而持续更新 252

第三节 网络规则产生和变化的双重动因 253

一、问题的外部来源: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 253

二、网络社会内部的问题来源 258

三、问题的建构 262

第四节 网络规则创建和演变的生态结构 265

一、网络规则密度和问题吸纳 265

二、注意力分配和问题确认 268

第五节 网络规则生成和演进的内在机制 271

一、网络规则内活动能力 272

二、制定和改变网络规则的能力 277

第八章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 280

第一节 网络谣言的本质 280

一、何为“网络谣言” 280

二、网络谣言的生成机制 282

第二节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构架 286

一、网络谣言从属表达行为 286

二、网络谣言法律规制存在的基本问题 288

三、网络谣言的法律界定 291

四、我国对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 292

第三节 我国网络谣言法律规制实效与问题 293

一、我国网络谣言入罚的实证分析 294

二、网络谣言入罚正当性不足 307

第四节 网络谣言规制重构与治理 312

一、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的边界 312

二、“不遵从”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 316

三、“利他性”网络谣言的社会控制 326

第九章 网络媒介的法治机制 330

第一节 我国网络媒介法治的缺陷 330

一、法律法规的结构性缺陷 331

二、网络媒体法的内容性缺陷 331

三、法律主体的协调性缺陷 332

第二节 网络媒介法治的基本原则 333

一、保护网络文化产业发展 333

二、坚持技术中立 334

三、多主体权利与义务协调发展 336

第三节 网络媒介法治的路径分析 337

一、由媒体行业立法转变为网络立法 337

二、由规制媒介组织转变为规制媒介渠道和平台 339

三、由注重外生组织转变为注重内生组织 341

四、由限制特定行为转变为保护基本权利 342

第四节 我国网络媒介的立法模式 343

一、统一立法与监管模式 343

二、跨媒体横向一体化立法及法治监管 344

三、以媒介融合与功能细分为基础的权利义务 346

四、阶梯式分权法律监管 348

政策篇 353

第十章 网络治理的政策工具与推进逻辑 353

第一节 网络治理形态与政策工具的可通约性 353

一、互联网建设方式对网络治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 353

二、现实新闻制度对网络治理形态的亲和性制约 355

三、“脱域”现象与网络政策工具的可通约性 357

第二节 基于可通约性检视的网络政策工具谱系 358

一、关于网络政策工具的一个谱系排列 358

二、自愿性工具的功用与构成 359

三、疏解性工具的功用与构成 360

四、调节性工具的功用与构成 362

五、规制性工具的功用与构成 363

第三节 不同网络观指导下的治网逻辑和工具选择 364

一、网络“异时空”观的治网逻辑与工具组合 364

二、网络“亚社会”观的治网逻辑与工具偏好 366

三、网络“新媒体”观的治网逻辑与工具选择 367

第十一章 中国网络治理的定位及现实路径 370

第一节 契合社会存在机制的网络治理方式 370

一、网络社会存在机制是治理有效性的内在基础 370

二、以网络社会存在机制为基础的规则重构 374

第二节 嵌入现实治理体系的网络治理安排 378

一、网络制度安排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 379

二、以虚实相宜为导向的网络治理安排 382

第三节 融入法治中国进程的网络公序良俗 387

一、法治中国进程中的网络场域 387

二、以法治网络为目标的网事秩序建设 390

参考文献 397

重要术语索引 421

后记 4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