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周易》原理:两千多年前的八卦应用方法揭秘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显超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15069244
- 页数:638 页
导言 1
上卷 3
第一部分 探索原始《周易》的思路 3
第一章 探索原始《周易》思想体系的思路 3
第一节 原始《周易》的本义 3
一、先秦易学的正宗 3
二、《周易》的两大流派 5
三、原始易学的内涵和外延 7
四、原始《周易》的本义及其失传 8
第二节 探索原始《周易》的思路 10
一、探索原始易学的两个基本要求 10
二、两条可能的探索思路 11
三、两条探索思路的作用和局限性 12
第三节 第三条探索思路 14
一、客观上存在的第三条探索思路 14
二、伏羲氏创立易学的逻辑过程 15
三、阐明原始《周易》体系的方式 17
四、本编的写作逻辑 18
第二部分 应用方法角度的探索 21
第二章 先秦《周易》应用实例的重要启示 21
第一节 先秦《周易》应用实例的启示 21
一、原始《周易》的运用形式 21
二、《周易》实例的重要启示 29
三、需要探索的具体问题 32
第二节 《周易》应用实例中的卦象 33
一、先秦易学应用实例中的卦象是六爻卦象 33
二、重卦是卦象理论的核心内容 34
三、重卦含义探索思路 36
第三节 《周易》卦象的形式和含义 36
一、《周易》的经卦和别卦 36
二、八卦的生成方式 37
三、六十四卦的生成方式 39
四、单卦与具体物象对应的基本方式 40
五、重卦是单卦运用的具体方式 45
第四节 先秦易学中“筮”与“占”的含义 48
一、先秦易学应用实例中“筮”与“占”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48
二、“筮”、“卜”与“占”的关系 53
三、“筮”与“占”的混淆 57
四、“筮”与“占”各有其法 58
第五节 《周易》的筮法 60
一、《周易》筮法的操作形式 60
二、《周易》筮法的核心与精神 63
三、《周易》筮数的功能 66
四、《周易》筮法中数字的性质 70
第六节 筮法与占法的关系 72
一、筮法义理与卦象义理相通 72
二、卦象义理与占法义理相通 73
三、筮法和占法可以自由选择 74
第七节 先秦《周易》应用实例中的占法 75
一、《周易》应用实例中兼有变化的卦象和不变的卦象 75
二、应用实例所展示的《周易》占法 77
三、占法探索的后续问题 79
四、先秦《周易》应用实例意义小结 80
第三部分 理论角度的探索 85
第三章 通行本《易传》的性质和特征辨析 85
第一节 探索原始《周易》理论的基本文献 85
一、探索原始《周易》理论的三类文献及其作用 85
二、汉代易学文献的作用 86
三、探索原始《周易》理论的直接文献 88
四、通行本《易传》中问题内容的发现 89
第二节 《系辞传》包含着不同学术立场的内容 93
一、两种矛盾的八卦创立说 93
二、《系辞传》中与儒家立场不一致的内容 96
三、《系辞传》中存在孔子的言论 100
第三节 《系辞传》的窜改特征 101
一、《系辞传》记载的易学发展历史 101
二、三大问题 103
三、问题根源于原文被窜改 106
第四节 《系辞传》的续编特征 108
一、“贤人”概念内涵的变化 108
二、“天地”概念与“阴阳”概念并存 112
三、《系辞传》中的重复内容 113
第五节 《系辞传》的本义 115
一、“系辞”的含义 115
二、原始“系辞”的构成 118
三、《系辞传》性质小结 119
第六节 《说卦》具有与《系辞传》相同的特征 120
一、《说卦》包含了不同立场的内容 120
二、《说卦》的续编特征 121
三、《说卦》不会是孔子所作 122
四、“十翼”性质说明 123
第七节 对孔子作“十翼”说法的反思 124
一、“十翼”的性质决定着“十翼”的功能 124
二、孔子作“十翼”说法是误解文献的结果 127
三、儒生窜改“十翼”的后果 129
第四章 “十翼”中的占法理论 131
第一节 “十翼”中的原始易学内容概述 132
一、“十翼”中所涉及的原始易学内容 132
二、“十翼”中原始易学理论的特点 135
三、重现原始易学理论的基本方法 136
第二节 “十翼”中用文字表达的占法内容 138
一、天地元始理论 138
二、变化理论 140
三、吉凶理论 146
第三节 “十翼”中用卦象表达的占法内容 151
一、八卦表达的万物生成规律 151
二、八卦表达的万物生长周期规律 155
三、卦象与时间空间对应法则 160
四、八卦表达的家庭关系 168
第四节 义理与卦象统一之后的重要占法规则 171
一、重卦表达具体物象的原理和法则 171
二、卦象表达变化的原理和法则 177
三、应卦法则与刚柔相推法则的特殊意义 184
第五节 原始《周易》的卦象占法 185
一、新生事物的具体形象占法 185
二、事物变化吉凶占法 190
三、贵贱占法 197
第四部分 《周易》卦象占法的两个角度的证明第五章 卦象变化占法及其证明 201
第一节 静卦占变化的方法 202
一、《序卦》对错卦法则和覆卦法则的解说 203
二、《杂卦》解释静卦含义的方法例说 207
三、《系辞下传》记载的13个重卦的应用形式 217
四、先秦应用实例中的静卦占法例说 231
五、出土文献中的静卦应用例说 245
第二节 动卦变化过程 249
一、动卦占变化的法则 249
二、地卦初爻变化实例 250
三、地卦中爻变化实例 256
四、地卦上爻变化实例 257
五、天卦初爻变化实例 259
六、天卦中爻变化实例 262
七、天卦上爻变化实例 263
第三节 多爻同时发动的动卦 268
一、多爻变化的占法规则 268
二、多爻变化实例 269
三、多爻变化占法实例小结 274
第六章 《周易》卦辞爻辞的卦象依据证明 277
第一节 《周易》经文中的静卦例说 277
一、含有震巽的静卦 278
二、含有坎离的静卦 282
三、含有艮兑的静卦 287
四、含有乾坤的静卦 292
第二节 《周易》经文中的动卦例说 298
一、展示爻辞拟写方法的最佳角度 298
二、初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300
三、第二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307
四、第三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315
五、第四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324
六、第五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332
七、上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337
第三节 《周易》经文拟写方法小结 345
一、卦辞爻辞的拟写原理与应用实例的方法原理相同 345
二、《周易》经文旨在展示变化 346
三、《周易》卦辞爻辞立足于应用 347
四、卦名是卦辞的组成部分 348
第四节 《周易》占法探索小结 349
一、《周易》占法的核心内容是卦象法则 349
二、原始易学的卦象理论保存完好 350
三、筮占理论并非《周易》的全部内容 352
四、尚待说明的问题 353
五、第三条探索思路的运用 354
下卷 361
第五部分 原始《周易》的易象理论 361
第七章 伏羲氏观察自然物象的基本结论 361
第一节 万物生成的基本方式和规律 362
一、天地为万物根本 362
二、刚柔相摩的具体过程 363
三、万物生成的规律 367
第二节 变化产生的根源和规律 372
一、两种形式的变化 372
二、两种变化的内在根源 374
三、变化的三类规律 377
第三节 变化与生死 384
一、生死的本质 384
二、生死的状态 386
三、原始反终的方法论意义 388
第四节 吉凶产生的根源 389
一、吉凶产生的外在原因 389
二、吉凶产生的内在原因 390
三、内外原因共同作用 392
四、吉凶产生的前提 393
五、吉凶的等次 394
六、原始易学关于贵贱的理论 396
第五节 自然与人事同源同理 397
一、万事万物同根同源 397
二、人事与自然统一 397
三、易学原理对社会人生的指导意义 398
第六节 原始易理的发展性特征 400
一、观察的发展性与理论的发展性 400
二、“刚柔”发展为“阴阳” 401
三、“刚柔相推”发展为“刚柔相易” 404
第七节 《周易》的绝对变化观 408
一、“刚柔相易”规律的含义 408
二、“刚柔相易”成为两大变化的共同法则 410
三、绝对动变观的意义 411
第八节 伏羲氏观象结论小结 412
一、伏羲氏观象的三大内容 412
二、伏羲氏观象结论的特征 414
三、观象的目的在于运用 416
第八章 伏羲氏创立八卦的逻辑过程和八卦的含义 418
第一节 八卦创立的逻辑过程 418
一、伏羲氏创立八卦过程的逻辑起点 418
二、从刚柔相摩图到八卦生成图 419
三、卦的含义 421
第二节 八卦生成图的内涵 423
一、八卦生成图表达的是属性生成过程 423
二、两仪、四象、八卦的具体属性确定的根据和方法 423
三、两仪、四象、八卦与具体事物的对应 426
四、刚柔相摩的无穷性特征 433
第三节 八卦对天地生成万物的规律的表达 436
一、八卦表达“刚柔相摩”法则的方法 436
二、八卦表达“刚柔配合,相反相成”法则的方法 436
三、八卦表达“乾道生男,坤道生女”规律的方法 438
第四节 八卦对变化规律的表达 441
一、八卦对“刚柔相推”法则的表达 441
二、“刚柔相推”在两大具体变化中的表达 442
三、八卦对精神与形体生成规律的表达 443
四、八卦对“刚柔相易”法则的表达 444
五、“刚柔相易”表达两大具体变化法则的方式 445
六、八卦对生死规律的表达 450
第五节 八卦对吉凶规律的表达 452
一、卦象的贞道 452
二、八卦对吉凶内因的表达方法 455
三、八卦对吉凶外因的表达方法 457
第六节 卦象对贵贱的表达 461
一、卦象的位置反映贵贱 461
二、卦象直接表达贵贱 462
三、卦象的贞道与贵贱相关 463
第七节 八卦的创立方法及含义小结 464
一、八卦创立方法和含义小结 464
二、八卦生成过程的基础意义 465
三、罕见的人类思维成果 466
第九章 卦象的应用方法 468
第一节 卦象应用方法纲要 468
一、《系辞传》记载的卦象应用方法纲要 468
二、卦象应用的实质 471
三、卦象应用的途径 472
第二节 关于精神与形体生成规律的卦象法则的应用 473
一、应卦法则的应用 473
二、互卦法则的应用 475
三、覆卦法则的应用 476
四、错卦法则的应用 476
第三节 关于变化规律的卦象法则的应用 477
一、关于静卦变化的观察方法 478
二、关于动卦变化的观察方法 480
第四节 关于吉凶的卦象法则的应用 489
一、纯粹的卦象吉凶考察方法 489
二、趋吉避凶的方法 491
三、吉凶等次的确定 493
四、吉凶法则运用例说 495
五、卦象应用方法小结 501
第五节 原始易学原理的应用 503
一、原始易学原理在先秦政治理论中的运用 503
二、原始易学原理在先秦军事理论中的运用 505
三、原始易学原理在先秦纵横外交术中的应用 508
四、原始易学原理是中医学的基础 509
五、原始易学原理在音律学中的应用 509
六、原始易学原理在建筑学领域的应用 511
七、原始易学应用方式小结 512
第六节 原始易学易象理论小结 513
一、原始易学的易象理论 513
二、易象理论的意义 515
三、原始易学创立逻辑的意义 516
第七节 原始易学的性质 517
一、原始易学理论的特征 517
二、原始易学应用方法的特征 519
三、原始易学的性质 520
第十章 易学史上几个疑案的解析 524
第一节 重卦历史问题 524
一、重卦的实际含义和功能 524
二、伏羲氏创立重卦的文献证明 525
三、历史上关于重卦历史说法的另一种意义 526
第二节 逸象问题 527
一、逸象与物象的发展变化 527
二、逸象并不影响《易经》的解读和运用 528
三、《周易》经文中的逸象例说 529
第三节 韩宣子见《易象》问题 533
一、韩宣子论《易象》与《鲁春秋》的真实用意 533
二、易象理论的相对独立性 536
第四节 “兑”的含义问题 537
一、《说卦》关于“兑”的解释 537
二、“兑”的本义 540
三、“八卦相荡”的两种物象表达方式 542
第五节 筮占的性质 546
一、《周易》筮法的效应原理 546
二、筮占的模拟特征 551
三、筮占是行为选择学 551
四、筮占与预测学的联系 553
五、筮占理论的科技因素 555
第六部分 通行本《周易》体系结构 559
第十一章 通行本《周易》的体系结构 559
第一节 通行本《周易》包含着两个体系的内容 559
一、通行本《周易》包含两个不同性质的理论体系 559
二、“系辞”是原始易学理论体系的创立方法 560
三、《周易》系辞的两个角度 561
第二节 微观角度的系辞的特点 563
一、微观系辞的两个角度 563
二、卦辞爻辞包罗万象 564
三、原理法则举一反三 565
四、先观吉凶后系辞 566
第三节 宏观角度的系辞 566
一、《系辞传》记载原始易学创立的原理 567
二、《说卦》记载原始易学的卦象法则 567
三、《序卦》展示两大变化法则与重卦的特殊联系 568
四、《杂卦》展示两大变化法则的用法 570
第四节 儒家对通行本《易传》的窜改 575
一、《杂卦》末尾8个卦象次序的窜乱 575
二、《序卦》中间偏离主题的赘笔 579
三、《说卦》开头的胡乱发挥 581
四、《说卦》、《序卦》、《杂卦》合为一部完整的卦象理论 584
五、《系辞传》中的“子曰” 585
第五节 大象辞 588
一、大象辞拟写方法例说 588
二、大象辞的特点 593
三、大象辞属于原始易学著作 594
第六节 《彖》 594
一、《彖》中刚柔的含义 595
二、《彖》中“贞”的含义 598
三、《彖》中“应”的含义 602
四、《彖》的诠释方法小结 607
五、《彖》中的其他问题 609
第七节 小象辞和《文言》 611
一、小象辞解释爻辞的方法 611
二、小象辞的特点 612
三、《系辞》对《彖》、《小象》方法的总结 615
四、小象辞的影响 617
五、《文言》 618
第八节 《周易》体系的结构特征 620
一、《周易》体系经传合璧 620
二、原始《周易》体系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621
三、通行本《周易》是最好的《周易》文本 623
第九节 原始易学道德理论与儒家易学道德理论的比较 625
一、原始易学的道德理论 625
二、儒家易学的道德理论 627
三、两种道德理论的比较 632
主要参考书目 634
后记 637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第一性原理方法及应用》李青坤著 2019
- 《计算机组成原理解题参考 第7版》张基温 2017
- 《数学物理方法与仿真 第3版》杨华军 2020
- 《Helmholtz方程的步进计算方法研究》李鹏著 2019
- 《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系列教材 保险学原理与实务》林佳依责任编辑;(中国)牟晓伟,李彤宇 2019
- 《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陈璇著 2019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土壤环境监测前沿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 2018
- 《批评的左岸》李蔚超著 2019
- 《蔽庐非诗话 甲集》蒋箸超著 1915
- 《文化融合思维与英语教学研究》魏雪超著 2019
- 《榕荫书话》陈伟军,陈鸣超著 2019
- 《新中东秩序构建与中国对中东战略》唐志超著 2018
- 《语料库驱动的短语配价型式研究》甄凤超著 2019
- 《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发展逻辑与进路》吴超著 2020
- 《媒介文化与当代生活境遇》葛彬超著 2019
- 《中国古代石刻概论》赵超著 2019
- 《聚乳酸基生物质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结构性能研究》曾超著 2017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考古郑州》任伟,刘彦锋著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