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灿明,李辉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52036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21世纪农林院校本科学生对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要求,以“精减经典、简介前沿,重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的原则,将原“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合,形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新的课程体系。全书共分13章,前8章主要内容为分散体系,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酸碱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重要生命元素及其化合物。后5章主要内容为分析化学概论,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电势分析法。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目录

第0章 绪论 1

0.1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发展简介 1

0.2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1

0.3无机及分析化学在专业中的重要性 2

0.4学习方法与要求 2

第1章 溶液和胶体 4

1.1分散系及其分类 4

1.1.1分散系的概念 4

1.1.2分散系的分类 4

1.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6

1.2.1物质的量浓度 6

1.2.2质量摩尔浓度 7

1.2.3摩尔分数 7

1.2.4质量分数 8

1.2.5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9

1.3稀溶液的依数性 9

1.3.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0

1.3.2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12

1.3.3渗透压 13

1.3.4依数性的应用 15

1.3.5强电解质理论 15

1.4胶体溶液 17

1.4.1分散度、表面能 17

1.4.2吸附作用 18

1.4.3溶胶的性质 19

1.4.4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 21

1.4.5胶团结构 21

1.4.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22

1.5乳浊液 25

1.5.1表面活性物质 25

1.5.2乳浊液 乳化剂 25

知识拓展:纳米材料 26

思考题与习题 27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 29

2.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9

2.1.1平均速率 29

2.1.2瞬时速率 30

2.2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 30

2.2.1反应速率理论 30

2.2.2反应机理 33

2.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3

2.3.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2.3.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6

2.3.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9

知识拓展:化学动力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41

思考题与习题 42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及化学平衡 43

3.1基本概念 43

3.1.1系统和环境 43

3.1.2状态和状态函数 44

3.1.3过程和途径 44

3.1.4相 45

3.1.5热力学标准状态 46

3.1.6反应进度 47

3.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48

3.2.1热力学第一定律 48

3.2.2化学反应热 49

3.2.3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 50

3.2.4热化学方程式 51

3.2.5热化学定律(赫斯定律) 52

3.2.6标准摩尔生成焓 52

3.2.7化学反应ΔrH?m的计算 53

3.3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55

3.3.1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55

3.3.2混乱度与熵 56

3.3.3吉布斯自由能 58

3.4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62

3.4.1化学平衡 62

3.4.2标准平衡常数 62

3.4.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64

3.4.4化学平衡移动 66

知识拓展:人工合成金刚石 71

思考题与习题 71

第4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74

4.1酸碱质子理论 74

4.1.1质子酸碱的定义 74

4.1.2酸碱反应 75

4.1.3水的解离与溶液的pH 75

4.1.4酸碱的解离及解离平衡常数 76

4.1.5酸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77

4.2酸碱水溶液pH的计算 78

4.2.1质子条件式 79

4.2.2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80

4.2.3酸(碱)水溶液pH的计算 83

4.3酸碱平衡的移动 88

4.3.1稀释定律 89

4.3.2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89

4.4缓冲溶液 91

4.4.1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原理 91

4.4.2缓冲溶液pH计算 91

4.4.3缓冲溶液的性质 92

4.4.4缓冲溶液的配制 93

4.5沉淀-溶解平衡 94

4.5.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94

4.5.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96

4.5.3分步沉淀 100

4.5.4沉淀的转化 100

知识拓展:痕量组分的富集——混晶共沉淀 101

思考题与习题 102

第5章 配位化合物 105

5.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05

5.1.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05

5.1.2配合物的命名 108

5.1.3配位化合物的种类 109

5.2配位平衡 110

5.2.1配位平衡常数 110

5.2.2配位平衡的计算 112

5.2.3配位平衡的移动 113

5.3螯合物 117

5.3.1螯合物的概念 117

5.3.2螯合物的特点 118

5.4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119

知识拓展:配位化合物用于医疗 120

思考题与习题 120

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 122

6.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22

6.1.1氧化数 122

6.1.2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 123

6.1.3氧化还原电对和氧化还原半反应 124

6.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25

6.3原电池和电动势 127

6.3.1原电池 127

6.3.2电极的种类 128

6.3.3电极电势与电池的电动势 129

6.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32

6.4.1能斯特方程式 132

6.4.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33

6.5电极电势的应用 136

6.6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141

6.6.1元素电势图 141

6.6.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141

知识拓展:纸张电池 143

思考题与习题 143

第7章 物质结构基础 146

7.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146

7.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46

7.1.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48

7.1.3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 150

7.1.4四个量子数 151

7.1.5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 153

7.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157

7.2.1原子轨道能级 157

7.2.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60

7.2.3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与电子构型 161

7.3原子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164

7.3.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64

7.3.2元素重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67

7.4离子键 173

7.4.1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 173

7.4.2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构型 174

7.4.3离子键的强度 174

7.5共价键理论 176

7.5.1价键理论 176

7.5.2杂化轨道理论 179

7.5.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82

7.5.4分子轨道理论 187

7.6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91

7.6.1配合物价键理论的要点 191

7.6.2形成体杂化轨道的类型和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92

7.6.3外轨型配合物和内轨型配合物 194

7.6.4配合物的磁矩 195

7.7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96

7.7.1分子的偶极矩和变形性 196

7.7.2分子间作用力 197

7.7.3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99

7.7.4氢键 199

7.8晶体结构简介 201

7.8.1离子晶体 202

7.8.2分子晶体 202

7.8.3原子晶体 203

7.8.4金属晶体 203

知识拓展:科顿能级图 204

思考题与习题 205

第8章 分析化学概论 208

8.1分析化学的任务、方法和定量分析的程序 208

8.1.1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作用和意义 208

8.1.2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208

8.1.3分析化学发展趋势 210

8.1.4定量分析的程序 211

8.1.5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212

8.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13

8.2.1误差与偏差 213

8.2.2误差的来源及减免方法 217

8.3有效数字 219

8.3.1定义 219

8.3.2有效数字的修约 220

8.3.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221

8.3.4分析结果中的有效数字 221

8.4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222

8.4.1置信区间和置信概率 222

8.4.2可疑值的取舍 224

8.4.3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报告 226

8.5滴定分析法 226

8.5.1滴定分析基本概念 227

8.5.2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 227

8.5.3标准溶液 228

8.5.4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229

知识拓展:微型全分析系统 233

思考题与习题 233

第9章 滴定分析方法 236

9.1酸碱滴定法 236

9.1.1酸碱指示剂 236

9.1.2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239

9.1.3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247

9.2配位滴定法 250

9.2.1概述 250

9.2.2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配合物的性质 250

9.2.3影响配合物MY稳定性的因素 252

9.2.4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255

9.2.5金属指示剂 260

9.2.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262

9.2.7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264

9.3氧化还原滴定法 266

9.3.1概述 266

9.3.2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268

9.3.3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 271

9.3.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72

9.4沉淀滴定法 278

9.4.1概述 278

9.4.2银量法 278

知识拓展: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282

思考题与习题 283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285

10.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85

10.1.1光的基本性质 285

10.1.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86

10.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287

10.2.1朗伯-比尔定律 287

10.2.2吸光系数和摩尔吸收系数 288

10.2.3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 289

10.2.4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 289

10.3吸光光度法的仪器 290

10.3.1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291

10.3.2吸光度的测定原理 292

10.3.3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92

10.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293

10.4.1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 293

10.4.2吸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及测定条件的选择 297

10.5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298

10.5.1定量分析 298

10.5.2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299

10.5.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300

知识拓展:导数光谱法 301

思考题与习题 301

第11章 电势分析法 303

11.1电势分析法介绍 303

11.1.1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03

11.1.2电势分析法的优点 304

11.1.3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304

11.2电势分析法的应用 307

11.2.1pH的测定 307

11.2.2离子活(浓)度的测定 309

11.2.3电势滴定法 311

知识拓展:电势型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 313

思考题与习题 314

第12章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315

12.1色谱分析法 315

12.1.1色谱法 315

12.1.2气相色谱法 317

12.1.3液相色谱法 318

12.1.4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320

12.2光学分析法 320

12.2.1概述 320

12.2.2原子发射光谱法 321

12.2.3原子吸收光谱法 321

12.2.4原子荧光光谱法 322

12.2.5分子荧光分析法 322

12.2.6化学发光分析法 325

12.2.7红外吸收光谱法 326

12.2.8核磁共振波谱法 326

12.3电化学分析法 326

12.3.1概述 326

12.3.2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327

12.4质谱分析方法 327

第13章 重要生物元素化学 329

13.1导言 329

13.1.1必需元素 329

13.1.2非必需元素 329

13.1.3有害元素 329

13.2非金属生物元素选述 330

13.2.1卤素 330

13.2.2氧、硫、硒 332

13.2.3氮、磷、砷 336

13.2.4碳、硅、硼 339

13.3主族金属元素 342

13.3.1钾、钠、钙、镁 342

13.3.2p区金属元素 344

13.4过渡金属元素 345

13.4.1通性 346

13.4.2ds区元素 347

13.4.3d区元素 349

知识拓展:仿生材料 352

思考题与习题 353

参考文献 354

附录 355

附表1一些基本物理常数 355

附表2一些物质的热力学性质(298.15K,100kPa) 355

附表3弱酸及其共轭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 371

附表4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18~25℃,I=0) 373

附表5一些常见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 375

附表6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376

附表7氨羧配位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I=0.1) 380

附表8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