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蜀宝,李晓阳,朱照静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11166552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13章,包括临床药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药物警戒与药品上市后评价、治疗药物监测、临床给药方案设计、药学服务、常见的药物急性中毒与解救、加强合理用药、循证要学、药品信息管理等。
《临床药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临床药学的概念 1

二、我国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性 1

第二节 临床药学的发展和现状 2

一、国外临床药学的发展与现状 2

二、国内临床药学的发展和现状 3

第三节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学及临床药剂学的关系 4

一、临床药理学 4

二、临床药剂学 4

三、三个学科研究内容的相同点与差异点 4

四、三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第四节 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具体任务及工作方式 5

一、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 5

二、临床药学的具体任务 7

三、临床药学的工作方式 9

第五节 我国临床药学的展望 12

一、健全实行临床药学的法律法规 13

二、坚持发展以育为本的临床药学 13

三、不断提高临床药学应用水准 14

四、深入研究临床药学基本问题 15

五、稳步推行全程化药学服务 16

六、逐步建立、实行临床药师制 16

第二章 临床药动学 18

第一节 概述 18

第二节 药动学基本参数 19

一、转运速率常数 19

二、峰时间和峰浓度 19

三、生物半衰期 19

四、表观分布容积 20

五、稳态血药浓度 21

六、清除率 21

七、生物利用度 21

第三节 房室模型 22

一、单室模型 22

二、多室模型 29

三、多剂量给药 32

四、隔室模型的判别 33

第四节 非线性药动学 35

一、非线性药动学特点 35

二、非线性药动学的识别 36

三、Michaelis-Menten型非线性药动学 36

四、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38

第五节 统计矩原理在药动学中的应用 38

一、统计矩的基本概念 39

二、采用统计矩估算药动学参数 39

三、非房室模型的优点 41

第六节 群体药动学 41

一、群体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41

二、群体药动学的特点 41

三、群体药动学参数的估算方法 41

四、NoNMEM法简介 42

五、个体给药方案的制订——Bayesian法 43

六、群体药动学的应用 44

第七节 生理药动学模型简介 44

一、生理药动学模型概述 44

二、生理药动学模型的特点 45

第八节 中药药动学 45

一、血药浓度法 45

二、生物效应法 47

三、微生物指标法 48

四、新方法与新技术 48

五、中药药动学在中药新剂型中的应用 49

六、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9

第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 51

第一节 概述 51

第二节 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51

一、药物理化性质的改变 51

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改变 57

第三节 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57

一、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57

二、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59

三、掩盖不良反应的相互作用 60

第四节 抗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60

一、抗菌药物的联用指征 60

二、抗菌药物的联用原则 61

第五节 中药与化学药间的相互作用 62

一、概述 62

二、中药与化学药有益的相互作用 62

三、中药与化学药的不合理配伍 64

第六节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简介 65

一、药物体内代谢研究简介 66

二、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预防 69

第四章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71

第一节 概述 71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 71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 71

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73

一、按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分型 73

二、按药品不良反应量效分型 74

三、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分型 74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防治 76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76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 78

第四节 药品不良反应程度 79

第五节 影响药品不良反应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80

一、药品因素 80

二、机体因素 81

三、给药方法 82

四、药物相互作用 82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83

一、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83

二、主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83

第七节 中药不良反应 86

一、中药不良反应概述 86

二、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87

三、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87

第八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与监测 89

一、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 89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93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性质和职责 93

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95

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规定和要求 95

第五章 药源性疾病 101

第一节 概述 101

一、药源性疾病的概念 101

二、药源性疾病的分布特点 101

三、药源性疾病的发病因素 104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的分类与常见类型 105

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105

二、常见药源性疾病的类型 106

第三节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107

一、药源性疾病的诊断 107

二、药源性疾病的处理原则 108

第四节 药源性疾病的监督 108

第六章 药物警戒与药品上市后评价 110

第一节 药物警戒 110

一、概述 110

二、药物警戒的目标与目的 111

三、药物警戒计划 111

第二节 药品上市后评价 113

一、概述 113

二、国际上药品上市后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114

三、我国药品上市后评价的现状与进展 115

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品上市后评价技术体系 117

五、药品上市后评价的新内容与研究课题 118

六、临床药师在药品上市后评价中的作用及实践 120

第七章 治疗药物监测 121

第一节 概述 121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概念 121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 121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122

第二节 常用体液中药物浓度测定方法 123

一、体液中药物浓度的测定特点 123

二、药物浓度监测的体液样品 123

三、体内药物浓度监测的对象 124

四、常用药物浓度测定方法 124

第三节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质量控制 125

一、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125

二、体内药物分析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 126

第四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程序及影响因素 126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程序 126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影响因素 129

第五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129

一、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品 129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130

三、临床常用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131

第六节 TDM的新方法与新进展 136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网络模型 136

二、新理论与新方法的应用 136

第八章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139

第一节 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 139

一、拟订初步给药方案 139

二、确立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140

三、参考有关文献资料 141

四、综合判断,确定给药方案 141

第二节 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案设计 142

一、根据生物半衰期设计给药方案 142

二、根据血药浓度测定调整给药方案 144

三、根据药效学指标设计和调整给药方案 145

第三节 特殊生理和病理状况下给药方案的调整 147

一、特殊生理状况下给药方案的调整 147

二、病理状况下给药方案的调整 152

第四节 临床常用监测药物给药方案设计举例 154

一、根据稳态血药浓度的需要来确定给药方案 154

二、根据稳态的血药浓度范围来确定给药方案 155

三、根据Cmax或Cmin来确定给药方案 155

四、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来确定给药方案 156

第五节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新进展 156

第九章 药学服务 159

第一节 概述 159

一、药学服务的概念 159

二、药学服务的哲学思想 159

三、开展药学服务的意义 160

四、药学服务的功能 161

五、药学服务与临床药学的区别 161

第二节 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161

第三节 药学服务的基本条件与实践方法 162

一、开展药学服务的基本条件 162

二、实施药学服务的实践方法 163

第四节 药学服务的发展趋势 164

第十章 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与解救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一、药物、毒物和中毒的概念 166

二、毒物的分类 167

三、毒物的毒性分级 167

四、中毒发生的机制 168

五、急性中毒的一般处理原则 169

第二节 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的解救 173

一、化学药物急性中毒的救治 173

二、常见中药急性中毒的救治 183

第十一章 合理用药 192

第一节 概述 192

一、合理用药的概念 192

二、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193

第二节 不合理用药 193

一、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193

二、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196

第三节 合理用药 197

一、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及其模式 197

二、合理用药的相关内容 198

三、合理用药的具体原则 200

四、临床常用药品的基本注意事项 201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29

六、中药的合理使用 235

七、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 239

第十二章 循证药学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一、循证药学的概念 246

二、循证药学与传统药学的区别 247

三、循证药学的作用 247

第二节 循证药学的方法 249

一、循证药学基础 249

二、循证药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50

三、确定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250

第三节 循证药学中药物临床研究证据分类、等级及检索方案 250

一、循证药学中药物临床研究证据分类 251

二、循证药学中药物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 252

三、循证药学中药物临床研究证据检索方案 252

四、Cochrane图书馆简介 255

第四节 循证药学证据评价 256

一、临床药物治疗研究证据评价 257

二、证据偏倚的原因 257

三、证据的研究方法 259

四、结果报告的评价原则 259

第五节 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 260

一、提出拟解决的问题 260

二、文献检索 261

三、确定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261

四、评估文献质量 261

五、收集数据 261

六、统计学处理 262

七、结果分析 263

八、结果解释及更新 263

第六节 循证药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264

一、指导药物临床试验 264

二、指导基本药物遴选及新药准入基本药物 264

三、指导新药的临床准入 264

四、指导药品应用评价 264

五、指导临床药学实践 265

六、指导药物经济学研究 265

七、在其他药学领域的应用 266

第十三章 药品信息管理 267

第一节 药学信息 267

一、药学信息学的概念与特点 267

二、药学信息分类 268

三、药学信息服务目的 268

四、药学信息服务的质量要求 269

五、药学信息服务与临床药学的关系 270

第二节 药学文献计量学简介 270

一、文献计量学的概念 270

二、文献计量学的特点 271

三、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271

四、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内容 273

五、药学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研究 273

第三节 药品信息 276

一、药品信息的概念 276

二、药品信息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76

三、药品信息的整理和保管 277

四、药品信息的类别 277

五、药品信息的来源 285

六、药品信息的收集 304

七、药品信息的传递 305

参考文献 3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